唐史并不如烟

第200章


好在萧至忠对李唐皇室很有感情,他容不得别人离间皇帝的骨肉亲情。
萧至忠哭着对李显说:“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相王昔为皇嗣,固请于则天,以天下让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内所知。奈何以祖雍一言而疑之!”
听了萧至忠的话,李显这才醒悟,便把这件事搁置下来。
眼看陷害相王李旦出师不利,宗楚客调转了矛头,他把矛头对准了资格很老的魏元忠。
魏元忠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韬光养晦,沉默自保,还是有人要置他于死地,或许他这一生注定了就是一只被人追逐的梅花鹿。
原本宗楚客没有机会陷害魏元忠,不料李重俊起兵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让宗楚客抓住了把柄。
原来,在李重俊起兵时,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正好与李重俊的兵变部队撞个正着,李重俊顺手胁迫魏升一起参与兵变。
等到李重俊兵败身死,魏升也被乱兵杀死,而魏元忠因此也被牵连了进来。
在羁押了几天之后,李显念及魏元忠以往有功将他无罪释放。
魏元忠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完了,但在宗楚客看来,这事没完。
不久宗楚客和死党太府卿纪处讷一起作证:魏元忠与太子通谋,请夷其三族,然而这次作证并没有得到李显的认可。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魏元才忠意识到宗楚客和纪处讷要对自己下手了,与其被人背后下黑手,不如以退为进,索性退休回家吧。
在魏元忠的请求下,李显批准魏元忠辞去尚书右仆射职务,仍旧保留特进、齐公爵,每月一日、十五日仍进宫晋见。
事情到这一步结束了吗?
还早。
几天后,宗楚客又命人弹劾魏元忠,这次弹劾很致命。
这个人在弹劾奏疏中写道:
侯君集是社稷元勋,及其谋反,太宗就群臣乞其命而不得,竟流涕斩之。其后房遗爱、薛万彻、齐王祐等为逆,虽都是皇亲,皆从国法。魏元忠功不及侯君集,身又非国戚,与李多祚等谋反,儿子名列逆徒名单,就应该全族屠灭。但是他的朋党编造理由营救,蛊惑圣听,陛下仁慈宽厚,就想遮掩他的过错。臣所以犯龙鳞、忤圣意的原因,正是因为此事关系到帝国命脉。
奏疏一上,果然致命,魏元忠先是被关进大理寺监狱,然后被贬为渠州(四川省渠县)司马。
到这里算结束了吗?
还早。
不久宗楚客又指使给事中冉祖雍上奏:“魏元忠既犯大逆,不应再到渠州上任。”
这一次李显总算有了准主意,没有同意。
不过李显这个人不经夸,没过多久他又没有准主意了。
宗楚客又指使监察御史袁守一弹劾魏元忠:“重俊乃陛下之子,依然根据刑法加刑;元忠既非功勋又非外戚,怎么能让他漏网呢”。
这次弹劾得到了李显的批准,魏元忠随后又从渠州司马贬为务川(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尉。
到这里算结束了吗?
还早。
随后监察御史袁守一再次弹劾魏元忠:“则天皇后昔日在三阳宫身体一度不好,狄仁杰奏请陛下监国,元忠密奏以为不可,这就证明魏元忠心怀不轨已经很久,请加严诛!”
事实证明,宗楚客指使的弹劾一次比一次致命,如果这一次弹劾被李显认可,魏元忠将难逃一死。
幸好,在最后关头,李显的智商经受住了考验,他反倒认为狄仁杰是在树立自己的私恩,而魏元忠的做法并无过失。
就此给魏元忠谋反事件划上一个句号。
其实给魏元忠划上句号的还是他自己,他给自己的一生划上了句号。
当魏元忠走到重庆涪陵时,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涪陵去世,享年七十余岁。
从此他不再是一只梅花鹿,再也没有人四处围捕要吃他的肉了。
第一百零一章 荒唐的一幕
解决掉魏元忠后,宗楚客跟当年的武三思一样,产生了错觉,他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不久在错觉的指引下他收了一笔贿赂,然后引爆了一场边境之战。
这场边境之战发生在突骑施部落与大唐王朝之间,起因便是宗楚客收受贿赂,然后对突骑施部落言而无信。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突骑施部落(伊犁河中下游)新任酋长娑葛继承了父亲的酋长之位,而父亲的旧部阙啜忠节心中不服,两人之间的征战连年不断。阙啜忠节渐渐落于下风,不能支撑,索性转头投靠唐朝。
镇守边境的唐军统帅认为阙啜忠节可以用于皇宫侍卫,便把他推荐到京城担任皇宫侍卫,另外对突骑部酋长娑葛则进行安抚。
原本一切就这样平稳进行,没想到临近唐朝边境时,阙啜忠节经人指点,又变卦了,他不满足于仅仅担任一个皇宫侍卫,他想借助唐军的势力对突骑施部酋长娑葛发动攻击,这样既能公报私仇又能抢回自己的失地。
按道理说,这种替别人打工的活唐朝是不会干的,然而有宗楚客和纪处讷在,替别人打工的活愣是给接下来了。
收到贿赂的宗楚客和纪处讷上疏李显,力主对突骑施部进行讨伐,李显同意了。
事有凑巧,就在唐朝上下决定出兵对突骑施部进行讨伐时,突骑施部的使节正在长安出访,原本他的任务是向唐朝献马。
现在马也顾不上献了,使节马不停蹄地返回了突骑施部,将这个惊人的消息传递给了部落酋长。
酋长娑葛马上调兵,向唐朝边境的守军发动攻击,守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随后娑葛派使节携带奏章前往长安,索要宗楚客的项上人头。
宗楚客崴到泥里了。
随后娑葛给唐朝的边境守将写了一封信:“我与贵国本无仇恨,只是恨阙啜忠节那个家伙,而宗楚客接受阙啜忠节的黄金,竟要发兵攻打我,可恨。”
后来,边境守将把这封信转给了李显,宗楚客受贿就成了天人皆知的秘密。
然而即便如此,李显还是信任宗楚客,不久上演了更加荒唐的一幕。
公元709年二月九日,监察御史崔琬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宗楚客、侍中纪处讷收受贿赂导致边境战事,恳请李显给予处罚。
按照惯例,官员在受到弹劾时需要低头哈腰退出金銮大殿,以保证弹劾的效果,然而这一次宗楚客却没有遵从惯例,他反而挺胸抬头,口中念念有词地表白自己的功劳,死不认错。
这时李显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你俩都别吵了,我看你们就结为异性兄弟,和为贵吧!”
和事天子李显,你把自己当成调解群众矛盾的居委会大妈了吧?
自此以后,宗楚客的势头不可阻挡,他的红一直持续,持续到李隆基的第一次兵变,然后戛然而止。
第一百零二章 出身决定论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一个王朝如果开国皇帝是苦出身,那么这个王朝的开国皇帝一般为人很苛刻,对待功臣会痛下杀手,比如西汉的刘邦,明朝的朱元璋;而厚待大臣的皇帝往往是贵族出身,比如东汉光武帝刘秀,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北宋宋太祖赵匡胤等等。
由此是否能得出结论:一个皇帝的出身或许就能决定他的执政风格。
细想一下也可以理解,像刘邦和朱元璋这样的苦出身,他们的内心已经在岁月的磨砺中成为铁板一块,因此在捍卫王朝利益时就会不择手段,而刘秀和赵匡胤这些人出身相对不错,而且受过良好教育,在内心深处反而留有仁慈的一面,两相比较,执政风格便是千差万别。
由皇帝说到皇后,如果说开国皇帝的出身影响一个王朝的执政风格,那么皇后的出身是否也会对这个王朝有所影响呢?
记忆最深刻的是明朝的万历皇帝,他的姥爷原本是自耕农,后来为了生计跑到北京当泥瓦匠,这个人最大特点就是贪财,后来贪财的习惯就通过万历皇帝的母亲传给了万历皇帝。
终万历皇帝一生,他都是一个贪财的皇帝,而他的子孙,多数也跳不出这个圈。
由此可见,皇后的出身真的会影响一个王朝。
韦皇后的出身同样影响了李显的王朝。
从韦皇后的出身来看,她的出身跟之前的几位皇后没法比:窦皇后出身贵族,长孙皇后出身贵族,王皇后出身豪门大族,武则天的父亲也官至工部尚书,而韦皇后呢?
她的祖父只当过贞观年间曹王府典军,父亲韦玄贞之前也不过是普州参军,如果算是地主阶级,也顶多算寒门地主,跟武则天的出身都没法比。
当然,这并不是唯出身论,只是从出身来分析韦皇后,从其出身以及之后的表现来看,她是一个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浅薄女人,同时她把这种浅薄遗传给了安乐公主,然后一家人浅薄到了一起。
李显为什么会有后来的祸事?在我看来,这就是穷人乍富的结果,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承受不了从天而降的富贵,就像有些人承受不了从天而降的彩票巨奖一样,民间一直有“坐不住福、压不住财”的说法,尽管有些迷信,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总而言之,韦皇后的出身决定了她的眼界,而她的眼界又决定了她的命运。
小时曾经学过一篇课文,课文里有这样一首小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这是革命烈士夏明翰写的小诗,说明在革命的号召下自然会有千千万万个夏明翰站出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