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光亮那方

第23章


另一方面,我们又是公司不同节目的制片人。公司内部各个节目常常会相互比较,这样一来,我和他的关系就更微妙了。同样的嘉宾,我们两个节目都要请,如果都来或都不来,还好。最怕对方选择性地上节目,让我俩总会有些尴尬。
不知不觉中,我和他的师徒关系越来越淡,朋友关系也是,更多的反而是同事之间的竞争关系了。
很长一段时间,远远看着小曦哥和他的团队,我都绕道躲开。每次遇见,小曦哥都会用一种半开玩笑的口吻说:“你们的访谈又要请什么幺蛾子博收视率了?”然后他团队的小孩们就会哈哈哈地一起笑起来。一方面他是我师傅,也是我兄长,我只能笑着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另一方面,我不想让别人用这样的方式去看我的节目,所以干脆躲开。
那种感觉很怪。并不是不喜欢这个人,而是和这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很有压力。
从湖南来北京的时候,小曦哥有一个谈婚论嫁的女朋友,劝了她很久,终于两个人一起来到了北京。但有一天我得知小曦哥和女友分手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他,潜意识里我总觉得是因为自己,小曦哥的感情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那天晚上十一点多,他还在办公室,我走过去,说了句:“你和她分手了吗?”小曦哥抬起头,眼睛里都是血丝,沉默了一会儿,对我说: “你就是个灾星,我一定会被你害死。当初直播节目,几次差点儿出播出事故,现在听你的来了北京,老婆没了,我‘家破人亡’,你要对我负责。”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一起哈哈哈,互相拍着肩膀,大笑起来。
这两个在北京没什么朋友,却希望能独自闯出一方天地的人,因为一件落魄的事,突然拉近了距离。
后来的后来,就如前文写的一样,他和张老头回福建创业,我们鲜有联系。微信流行之后,我们有了彼此的号码。很少聊天,不是因为没话说,而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偶尔会给我点赞,都是我发运动或跑完步的内容。他说:“小子,不错哦,下次一起约着跑马拉松。”
直到六年后,我因为出差来到了厦门,和张老头见面,才知道后来为什么他们创业到一半解散了,也知道小曦哥为什么去了上海。

大概三年前的一天,张老头工作的时候突然倒在地上,一群人把他送到医院,检查之后才发现张老头的脑血管里长了一个瘤。医生看了之后说只能再活三个月。小曦哥每天陪着张老头,创业的公司也无心再管。张老头说:“如果人的命真是如此的话,那就信命。”以我对他的了解,我觉得他一定会用福建普通话补充一句说:“我人仄么好,怎么可棱得仄总病。”
张老头不允许小曦哥跟我们透露他的病情。一方面帮不到忙,另一方面担心打扰彼此的生活。
后来复查的结果出来,瘤是良性的。医生从鼻腔进入进行手术,很成功。所以我才能在六年之后再见到张老头。
张老头感叹说:“差点儿命都没了,就想着别再拼了,认认真真过自己的生活,那时把公司解散,几个人凑在一起,分了些钱,讨论了每个人未来的发展,小团体就这么散伙了。”
他说得云淡风轻,我哭得一塌糊涂。
张老头安慰我:“别哭啦,一切都仄么好。”
我带着哭腔说:“如果以后你再生病,无论什么病,都要告诉我。”
张老头嘿嘿地笑,也许他在心里狠狠地抽了我一记耳光,这说的是什么话呢。
我想表达的是,对于一个很重要的人,无论如何,哪怕帮不到任何忙,都要知道他的消息,并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小曦哥说周末飞到厦门来,让我和张老头做好准备。
互相通微信、打电话,约好地点见面,紧张得就像要见网友。
远远地看见他戴着棒球帽,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变了些什么。慢慢地迎上去,本以为自己依然会感动,可心里似乎堵着,什么情感都释放不出来。我们撞了撞肩,互相抱了抱,就当这六年的未见一笔勾销。居然没有一点儿眼泪,这太不符合剧情,我俩都很尴尬。
几个人坐在当地的小馆子里,我和小曦哥都没怎么看对方。张老头发现了,就问:“你俩怎么了?在我面前总问对方的消息,见面之后怎么又不看对方呢?”
我嘿嘿地笑,小曦哥也是。
我们打开一瓶酒,各自倒了一满杯,什么话都不说,直接干了。
其实我有很多话想说,只是我不知道从何说起,只想赶紧喝醉、掏掏心窝。
他和我一样,起了几个头儿,好像都不对,只能举起酒杯两个人再干一杯。
一杯一杯下肚,小曦哥的脸开始泛红。
他决定要说些什么,我放下杯子,终于敢正视他了。他比以前胖了一些,也有可能是壮了。
他认真说的第一段话是:“刘同,你给张总寄了一本书,让我转交的,你还记得吗?”
我说:“我记得。”
他接着说:“你只寄了一本给他,你并没有寄给我。”
……气氛瞬间僵到冰点。
幸好我们都喝了酒,我想起了不给他寄书的原因——以前每次提到我的作品时,小曦哥总是会评价:“刘同的书写的都是些啥,我根本看不懂。我真是不能理解他的读者,一定很需要耐性吧。”然后我就硬着头皮接着说:“哈哈哈,是啊,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所以这才是我很感谢他们的原因吧。”
我本想立刻说明为什么会害怕给他寄书,又突然想起十几年前进入湖南台的时候,台领导认为我很糟糕要把我开除,小曦哥说的那段话:“这个刘同吧,他大四的时候写过一本小说,十五万字的小说,连写了一个月,每天十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如果他都做不好娱乐节目,我觉得其他人也很难做好了。”
我突然就明白了眼前这个兄长。
他总是在我背后维护我的尊严,却又总是当着我的面开一些他认为无伤大雅的玩笑。
他接着说:“这一晃好多年,看到你今天的样子,我觉得一切真的很好啊。你还记得你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很喜欢下班之后带你们去KTV喝酒吗?整个团队,放开了喝。那时你年纪最小,大家喝开心了,就让你跳个舞。你二话不说,把外套一脱,就走到房间中间跳起来。”
哈哈哈,我记起来了。那时大家都很开心,好像如果我能够真的跳起舞,同事们就会更开心。为了不扫大家的兴,我一个中文系的毕业生欢快地在KTV跳了起来。头一两次,跳了十几秒后,自己就笑场了。小曦哥会很严肃地说:“你笑场是你没有自信,你坚持跳完,哪怕跳得不好,大家也会尊重你,因为你很投入。”
鬼知道那个时候,一个全湖南广电最年轻的娱乐节目制片人,为何要跟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娱乐新闻记者,在一个所有人喝到烂醉的KTV里,聊一个关于如何跳舞才能获得尊重的问题。
不明白,那时不明白,现在也不明白。
他说了,很认真。我听了,也很认真。
以至于后来有段时间,我天天在家里对着镜子跳舞。扒了一些快歌的舞蹈动作,练习了全套。我知道我未来在舞蹈界不会有什么发展,我只是希望以后小曦哥再让我跳舞的时候,我不会让他失望。
后来,我果然没让他失望。
到了今天,每年公司要开年会,同事们总是想让我扮演各种造型,我总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就答应出演。这些“豁得出去”的精神,都来源于在长沙KTV喝醉之后的一次谈话。
“你还记得吗?”
“你还记得吗?”
“你还记得吗?”
小曦哥喝了酒之后,反复用这句话开头。
“你还记得吗?有一次我们乘张总的车去看刘德华的演唱会,五点钟出发的,等刘德华演唱会快结束了才到。”
“那你记得吗?那天在车上,我们俩吵了三个小时的架,而且话说得很难听,另外一位同事坐在前面被我们吓得全身发抖。”
“哈哈哈。”是我。
“你还记得吗?张总刚来的时候,你来找我,很神秘地跟我说,要来一个新的领导,要联合我一起把新领导干掉。”
“哈哈哈。”又是我。
“你还记不记得,张老头连着半年穿同一件外套,没办法我们就陪他去买了两件替换的。有一天,他穿了一件特别潮的衣服来公司,外面是网眼格子,泛着蓝光,商标印在背后,特别好看。后来发现是张总把我们给他买的衣服穿反了。”
“哈哈哈。”还是我。
“那你还记得吗?”轮到我了。
“有一次在张总家开会,我和你意见不合,吵得很凶,你站起来拿起凳子就来砸我。张总那时才八十四斤啊,他居然冲出来救我……”轮到张老头哈哈哈了。
“那你还记不记得,那时我要做一场陕西卫视的演唱会,要找本土艺人演唱歌曲。你给我推荐了一个新人,说这个新人特别厉害,演了电影《投名状》,你说他是除了刘德华李连杰金城武之外的男四号,然后我就无比相信你。后来节目录完,要跟电视台一一汇报艺人的情况,同事看完了整部《投名状》,看见李连杰死的时候,这个人出来了两秒,就再也不见了。你那次害死我了。”
“哈哈哈。哈哈哈。”
“小敏的情况你知道吗?”小敏是小曦哥来北京前准备结婚却最后分手的女朋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