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媳妇种田记

第64章


  “恩,他那人……哈哈哈。”刘芳笑个不停。
  原来她也是个爱笑的人,以前因为孩子总是低着头,她也总算熬过来了,心情好了笑容也多起来:“我们就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吧,懒懒的不想走。”
  “二堂嫂你是越发的不爱动弹了,小妹,你说二堂嫂怀的是不是个懒侄子。”
  三人一起走出刘芳她们的房间,赵二叔家的房子和赵父的房子格局相同。
  赵二婶正在院子里拾缀,看到她们出来,脸上笑开了花:“这是要上哪去,头三个月可得当心了。”
  “娘,我们就在院子里晒晒太阳。”
  “恩,这就好,厨房里有包子馒头,今年的新面做的,你们自去哪了吃。”
  “那二婶,我们就不客气了。”赵小妹爱吃,好吃的他都不会拒绝,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到厨房给杨桃和刘芳拿了包子馒头,包子是苏子陷的,加了白糖,刘芳爱吃,赵二婶特意做的。
  杨桃吃着包子,味道还不错,面发的不松不铁刚刚好:“对了,大堂嫂呢,怎么没见着她。”
  “怕是洗衣服去了。”刘芳咬了一口包子,最近她总是饿,还爱吃一些她以前不爱吃的东西,好在她家那个不管她想吃什么,只要她一说,总会想法子给她弄来。
  “那侄子呢。”
  “在睡觉呢。”小孩子觉多。
  张淑芬端着洗好的衣服回来,正好看到三人一人一个大白包子吃的欢,这心里怎么都不得劲:“堂弟妹和堂妹来了,倒是得闲,哪像我要去洗衣服。”说完飞快的把衣服晾在杆子上:“可把我饿死了,快给我一个包子吃。”匆匆走进厨房两手各抓一个包子,大口大口的吃。
  杨桃偷偷的看了一眼二堂嫂刘芳,却见她垂着眼。
  几口包子下肚,张淑芬有空和几个妯娌分享一下自己的见闻,期待她们也和她一样:“对了,你们知道吗?我刚刚去洗衣服的时候,遇到谁了。”
  杨桃嘴里正嚼着一口包子,这个时候她一般都不开口,而刘芳完全就没有想要答应的想法,出于礼貌,赵小妹回到:“谁?”
  “田密,你们知道吗?咱们村举人老爷的娘子,那可是举人呀,祖上烧了高香都不一定中。”
  杨桃决定还是闭上嘴,关上耳朵,刘芳对这些也不感兴趣,她满心满眼都是肚子里宝宝,想象着她(他)的小模样,完全就没听到她大嫂在说什么,她已经习惯把她大嫂说的话屏蔽掉,就当她在喷粪。
  赵小妹看了自家嫂子一眼,见杨桃也望着她,只能硬着头皮:“大堂嫂,这么久小侄子该醒了。”
  “没事,而且她还有了身子,都显怀了,看怀相就是个小子,这人那就是命,看看人家,那气度就是和我们这些人不一样,这丈夫高中了,马上又要生儿子,以后就是官夫人的命……”
  “大堂嫂二堂嫂,时候不早了,出来一下午了,我们该回去了。”赵小妹看时机不对,不能再放任她这么说下去,不然小嫂一个想不通,等小哥回来不是得干仗吗?
  “啊啊…..”张淑芬还想说些什么,只是赵小妹已经拉着杨桃跑了,她正准备和刘芳继续,一想到她这二弟妹一问三不知的性子,就没兴趣了,拿着包子扭身回放看儿子去了。
  赵小妹和杨桃跑出一大截,才停下来,赵小妹注意着小嫂的脸色,组织着话语:“小嫂,你别往心里去。”
  杨桃喘着气,看了赵小妹一眼,挽着她继续走:“什么别放在心里。”
  赵小妹“.…..”
  杨桃勾唇一笑,别人的生活与她何干,幸福的人,各不相同。
  这次赵墨回来,收获颇丰,野鸡和兔子赵墨没舍得卖,他打定了主意要给媳妇好好补补,娘和小妹也一起,一家人身体好了,才能健健康康,没病没灾的。
  三兄弟并赵墨还各有一头野猪,一起扛到镇上卖了,家底又多了二两,几人不约而同的想着多上山几次,一年到头也就这个季节能多进山几次,其它时候山林要修生养息,才能绵延不绝。
  这打虎还得亲兄弟。
  赵墨还到镇上给赵大哥和周大成各送了一些菌子,这个时候也就青头菌多,赵二叔家的哥三倒是把菌子都卖了,青头菌七八十文一斤呢,一背篓少说也得四五斤,加上哥三的野鸡兔子,将近一两银子了。
  杨桃也喜欢吃菌子,赵墨是在黎明前回来的,放下野鸡和兔子,还给杨桃留了一些菌子,上镇上卖猎物去了。她特意炒了肉,炖了排骨洋芋,炒了菌子等着赵墨回来吃饭。结果赵墨这次又给她买了老婆饼,还买了一些桂花糕。
  那天下午,赵墨填饱了肚子,自从吃过媳妇做的饭之后,他在外面都吃不饱,只有吃着媳妇做的饭才是最踏实的。洗漱过后在充满两人气息的大床上酣睡,身边他的女人一边做针线一边守着他。
  
☆、第 67 章
    天气渐渐变凉,赵墨想趁着下雪之前多进山几次,挣个十多二十两银子,等到大雪封山的时候,就可以在家里猫冬,一家老小围着火塘,吃着瓜子,那不知有多幸福。
  赵父正忙着上山砍柴抓草,备足整个冬季要用的柴,每天都要砍两篮子柴草,赵家小院旁的柴差不多有人高了,还有松叶主要是用来垫养牲口的圈,这到明年又是肥沃的农家肥,赵母正忙着把后面的菜园子翻了又翻,吃不完青菜大白菜包心菜各腌了一缸酸菜,在冬季的时候正好可以下饭,后院的辣椒熟了,一颗颗挂满红彤彤的辣椒,赵母把辣椒摘下来晒干磨成粉,明年做啥都可以,还剩下的就用稻草编起来,挂在房檐下。
  赵小妹和杨桃正忙着赶制一家人过年的新衣,赵母道儿媳妇做的衣服好,针脚精致细密,就把这活交给她,让赵小妹从旁学着,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或为家人或为自己。
  杨桃一针一线为家人赶制着棉袄,桃山的冬季还是有些冷的,厚薄适中的棉袄正好,只是这里没有种棉花,这棉花还是赵墨花钱买来的。,而且过年嘛,图个喜庆,女人的用的红色的料子,十足的大红棉袄,只是她选了比较修身的样式,赵父和赵墨爷俩的用的青灰色的布料,杨桃还想着等她和赵墨有了宝宝,也要给宝宝做一身同种样式的。
  而且赵墨除了进山之外,还得翻地,洋芋地倒是种上胡萝卜了,主要是用来喂猪,还有玉米地和其它地得翻翻,等到下雪了可以冻死土里的害虫,明年有个好收成。
  一阵雨过后,眼看天气越来越凉,杨桃翻出了厚衣服穿上,早上还是被地上厚厚的霜冻得瑟缩一下,呼出一口白气,赵墨昨早上打猎回来,把猎物扛到镇上卖了之后,来不及休息,又去地里了,没办法得趁着下雪之前把地翻过来。
  晚上赵墨回来倒头就睡,眼角两个青黑的眼圈,这一个月来他都没睡好,嘴边被霜风弄的都龟裂了,手上起了一大层锅巴,杨桃看的直心疼,小心用布斤给他擦洗,再抹上护手的膏脂,小心的揉,直到软化了,杨桃看着都疼,可他愣是没醒,他究竟有多久没睡个好觉了,打猎可不容易……
  “赵墨在吗?”
  杨桃正在蒸饭,忽然听到屋外传来她大哥的声音,她放下手下的活计,嘱咐赵小妹看着火,忙跑出去,不想正是他大哥,还牵着他们家的牛。
  “大哥,你来了,快进屋快进屋,赵墨翻地去了,我正愁家里的地翻不完,赵墨这一个月天天进山。”他们一说话嘴边就冒白气。
  “这不我来了么,快别进屋了,领我去地里吧,你看犁我都带来了,还有一篮子鸡蛋,一篮子面条和红糖。”
  “家里的地都犁好了吗?爹娘身子可好,这鸡蛋该留着给二嫂坐月子的,朝哥儿调不调皮,奶娃儿乖不乖。”
  “别挂着,都好都好,家里鸡蛋还老多呢,娘说拿几个给你们吃,不早了,快领我去地里吧。”
  “恩,等我一下,我跟我婆婆说一声。”
  “小嫂,是杨家大哥来了,快请进来吧。”赵小妹往灶里添了柴,连忙走出来。
  “不了不了,我赶着去地里,就别麻烦了。”
  “小嫂,杨家大哥……”
  “小妹你把这拿进去,我带大哥去地里。”杨桃把装着鸡蛋的篮子和装着面条红糖的;篮子递给赵小妹,然后带着她大哥去了地里。
  “小妹,你坐牛车上去吧。”
  “也好,哈哈哈,我还没做过牛车呢。”小的时候家里还没有牛,等有牛的时候她已经长成大姑娘了,有谁见过妙龄的少女坐在老牛车上的,不过这会儿她倒是不在意了,实在是太冷了。
  赵大哥停下牛车扶着杨桃上去:“哈哈哈,是啊,还真是头一遭。”
  杨大哥帮赵家犁了两天,才把地給犁完,这用人力去挖的话至少得一个星期,赵墨就在盘算着是不是明年也给家里买头牛,再买几只羊,这样搬个什么东西,还有犁地就会比较方便。
  杨大哥已经回家去了,赵母又拿了一些肉给他带回去,只是杨桃始终念着他的这份情,在农家很讲究,是那个人才上门帮忙的说法。
  这晚赵墨终于可以睡个好觉,过冬的粮食柴草棉袄都已经备好,还有明年的地也已经翻好了,只等待着雪慢慢的到来。
  “被窝暖了没有,水都快不热了,才没泡多大一会儿。”
  “恩,暖了。”
  “那好,我来了。”
  “看你懒的,洗脚水都不倒。”
  “哎呦,外面好冷,出去一趟进来就被冻僵,明早再倒好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