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铮是个洒脱不羁之人,特立独行,也不在意那些趋炎附势之辈,或者说,那等人根本就不在他眼内。
他也不去计较如今门厅冷清,只是这样的待遇让他更加的看破世事而已。
午后的阳光愈加浓烈起来,坐在这口鼻皆香的庭院里头,思绪渐渐模糊起来。
徐树铮招了招手,喊从人去整治些小菜,既然无事,索性小酌一番。
既然*光无限好,也不要辜负,自有飞花在*光中陶醉,而他们则在*光中微醺。
在段祺瑞家中,能够享受这种无比随意代价的,也只有徐树铮一人,有时候段芝贵也来,但段祺瑞更多的是客气,拉拢,并不是真正的性情流露。
只不过片刻,下面就整治了酒菜上来,两人对坐而谈,浅饮轻酌,倒也有一番雅趣。
一个食盘,八样小菜,奶汁肥王鱼、香炸琵琶虾,红烧果子狸、焦炸羊腿肉,一盘毛豆腐,再加三个素色小炒。
段祺瑞平时很是清廉,很少吃这么丰盛,徐树铮来了,才会如此奢侈一番。
徐树铮人高马大,能吃肉,故而,段祺瑞也不愿意亏待了这位得力干将。
其实,一国内阁总理,平日里也就是两三个小菜加个汤,有时还不吃荤菜。
要是那些整日间大吃大喝的食利阶层知道了,只怕会惊掉下巴,无地自容。
如今运输方便了,南来北往的货物络绎不绝,总能买到许多从前稀罕之物。
不仅仅是牛羊肉与猪肉,就连其他鱼类也能在市场上并不少见。
说到吃肉,李安生上台之后,京城还流传过一个笑话,那就是李大总统是吃肉大总统,李大总统上台了,民众不用愁没有肉吃,肉也会越来越便宜。
东北如今到处都是养殖场,除了牛马羊,还有大量的养猪专业户,东北出产大量皮毛的同时,还出产大量的猪肉。
过去猪肉是贱肉,一般人多吃羊肉,但如今东北已经推广了吃猪肉,成为了东北民众的主要肉食。
东北老百姓桌上,时不时的都能吃上猪肉,甚至是羊肉,还有鱼是每天必食,东北在民间推广吃鱼。
尤其是学堂里头,是一定要有鱼的。
李安生执政东北时规定,每个学校的校长带头,教师们都要要负责将午餐时孩子吃的鱼肉中的刺挑出来,不厌其烦的挑出来。
虽然东北所有的校长与教师都喜欢深海鱼,因为没有刺,或者很少刺,但是由于深海鱼供应有限,他们只能继续每天最为烦累的一项活计。
当初中俄战争结束,李安生将外东北拿了回来,使得大量的深海鱼开始充实东北市场,使得东北的所有校长与教师们欢舞雀跃,倒也是一项奇谈。
这年头,东北的百姓吃的粗粮与细粮搭配,还能吃肉食,羡慕死了全国其他地区的百姓,而随着各种养殖技术的传播到中国其他地方,猪肉、鸡鸭肉等也开始逐渐的走上了老百姓的饭桌。
故而李安生一上台,北京的百姓们便奔走相告,他们别的不知道,只知道要有肉吃了。
清末的北京,王公大臣云集,“除朝贵及纨绔子弟,暨南省京官盘餐兼味,食用稍丰外,其余上自闲散王公,及疏远之皇亲国戚、八旗官兵以及北五省京官,一日之中,上者食面食,下者食杂粮。侑食之馔,羊肉鸡卵,一二品已为异味。下者生嚼葱蒜,若调酱则已丰矣。”
那个时候连王公大臣都要吃些粗粮,更何况肉食?可想而知清末北京老百姓吃的都是些什么。
也许听起来,北京的老百姓,甚至是直隶其他地区的老百姓敲锣打鼓,欢迎李安生到各地视察,只是因为一个原因,李大总统来了有肉吃,有些可笑。
但是,这何尝不是一件无比苦涩的奇谈。
光绪时代,全国各阶级几乎都出现了生活下降的现象。山东小麦种植量第一,一般人却卖小麦购粗粮。
1883年的《北华捷报》这样形容河北地区一般农民的生活:“农民虽然大部分都贫穷,但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人还比较少。只有在荒年,他们经常以野菜为食,甚至连野菜都找不着而成群饿死,正像一八七八年和一八七九年的情况那样。在最好的年头,他们也吃最低级的食物,穿着朴素的衣服。他们的食物几乎完全是同大豆或豆腐渣混合起来的高粱及小米。一块白面馒头便是一种特别的款待。当然更难吃到任何肉食。有一天一位贫农在叙述皇帝豁免田赋的时候说道:‘如果他是皇帝,他将随他高兴地把面条吃一个饱。’对于一个以高粱为主食的农民,毫无节制地吃面条,就是一种理想的生活”。
李安生就任总统的第一天,《北华捷报》便以大标题正版刊登了当年的这篇新闻,并且进行了富有激情的评述。
是啊,对于一个以高粱为主食的农民,毫无节制的吃面条,成为了最大的梦想。
民国前后,关内老百姓的生活也开始有了改善,至少,没有再出现饿死人的现象,部分人也能开始吃的调匀,粗细粮搭配,尤其是去年的一次大丰收之后。
但影响关内百姓民生最为重要的,还是铁路运输。
铁路是影响近代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变量。运输成本的降低可使农民更广泛地与国内、国际市场相结合,为改进民食创造条件。轮船运输在清末就已经对华北沿海的民食产生了改善的作用。
清末北京的粮食供应有部分来自东北,对华北内地粮食压力减轻。李安生刚穿越到东北的那会,大部分地区的民食有所改善,而东北的粮食产量逐年大跨越之后,关内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自去年开始,直隶百姓一般人“午饭必有熟菜,或杂以荤腥,饮必以茶。一村中之茶馆或有两三处,因饮酒者渐多”。
这种现象的发生,正在于交通运输改善所带来的流通与商机的增多,尤其是东北铁路网的完善,以及中东铁路与库张铁路落到民国手中之后。
人民有机会进行多种经营,或加强商品化比重,各地区相互交流,摆脱了清末的缺粮困境。
由于农业生产未发生质的变化,靠运输的带来的改善相对有限,而较为偏僻的地区甚至没有发生变化。“中上之户饭皆粗粝,中下之户则皆搀糠和菜为食,丰年粮尚不足,一遇凶年,恐慌立至,则树叶草根亦以充饥。”
大部分地区的食物改善时间不长,因为人口急剧增长,运输取得的成果迅速被人口增长抵消掉,要是爆发大规模内战,许多地方都要出现大规模的饥荒。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袁世凯也清楚,如今日益改善的民生,万万不能因为内战而破坏掉,要是本来就如此残破,那倒还好,没有人顾的上,可有比较,便有计较,轻易挑起战端的人是要遗臭万年的。
段祺瑞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今日小酌,能有如此丰盛的佳肴,未必不是李安生所赐。
从东北过来的大批肉食,以及价廉物美的烈酒,都成为了京城百姓们的最爱。
两人小酌半晌,从人又端上了主食,居然是甘薯,倒让徐树铮有些意外。
段祺瑞笑了起来,指着甘薯说道:“又铮,从前咱们都盼着能不吃甘薯、高粱这等粗粮,盼着能吃上小麦,面粉。可如今李大总统推广什么?粗细搭配,整日吃小麦的,也得吃些甘薯,这才叫营养。我看,他是替东北推销甘薯吧?”
当初东北为了不让关内因为东北大丰收粮食价格逐步下跌,使得关内百姓因为用小麦换取到的粗粮变少,反而闹起饥荒,于是东北有意识的向关内投放了大量的粗粮。
现在反而要推广甘薯这等粗粮作为日常必不可少的事物,怪不得段祺瑞要拿出来说事。
李安生的这个说法让很多人嗤之以鼻,这细粮才有营养,多吃细粮,才能熬饥。
中国北方在饮食方面长期以来重男轻女,从小农经济角度上讲,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一种生存选择。农业劳动要求男人对农忙时高体力消耗负责,只有将粮食集中供向主要男劳动力,保证他的劳动和健康,才能保证全家的生存。要不然男子就会致病,整个家庭将遭受更大的打击。另外,北方农村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那就是雇工往往比主人得到更好的饮食。雇主不得不将有限的细粮与肉食等食物用在最能体现其价值之处。
故而,这种观念其实是深入人心的,李安生提出粗粮也有营养,而且每天必须吃一定量的粗粮,一时难以推广开来。
连段祺瑞都不认同李安生关于多吃鱼聪明长寿、粗粮与细粮搭配的说法,更何况其他。
“如今的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倒也是个事实。好歹,咱们回去也能昂首挺胸一回,不至于对不起先人。”
段祺瑞放下酒杯,喟叹着,略微的自我安慰一下。
的确,他们坐在这里吃肉喝酒,现在许多老百姓同样能够如此,不局限于东北、直隶,甚至是山东、江苏等地。
比如说,在北京,巡警月薪10至13元,巡长16至18元。
不过,这个工资居然还不如上海一个纺纱女工的工资,竟然高过巡长和科长
而不管是北京也好,上海也好,物价也越来越低廉,段祺瑞住处附近的市场,每天都会挂牌子出来,路人都能看到价钱。
面粉1包四十余斤3.30元,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担0.14元,煤油1斤0.06元,肥皂1块0.05元,香烟元,茶叶1斤0.23元,活鸡1斤0.37元,鲜蛋元,豆油1斤0.19元,食盐元,白糖元,细布元。、
1元可买6斤好猪肉,40个猪肉饺子、两碗小米粥、外加一盘白糖,两毛二分钱。
不仅是物价在跌,百姓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增加着。
而且部分走在前列的公司工厂,甚至还规定了优厚的福利。
民国政府在交通部内设有铁路员工福利委员会及职工教育委员会,在铁路上也组织了一个员工联谊会,福利机构遍布在各段各厂各站,大的车站,都设有扶轮学校,主办中小学教育,专收员工子弟,一律免费,每年年终发双薪,季节发奖金,这些小恩小惠连最不起眼的小工都有。
在许多工厂,初提升的工匠,每月工资不过二十多元,工龄长、技术好的每月可得四、五十元……至于小工和临时工,那就要苦些,从十元到十三五元不等。
徐树铮跟段祺瑞开着玩笑,要真是没有地方可去,还不如去当个教书匠或者技工。
这自然是在开玩笑,但何尝不是体现出了如今教师与技工的优厚待遇与地位。
“净胡说八道,有哪个地方敢要我们?”
段祺瑞也不是将徐树铮的话当真,而是实在是笑道不行,这家伙,居然还有这么诙谐的时候。
还真给他们言中,他们在这里赏*光饮酒作乐,没有半个人来打扰他们,连许多北洋的故旧也是如此,大概都是以为段祺瑞彻底失势了。
两人浑不在意,只是一味的吃酒。
不过,并不意味着真的没人登门拜访,正酒酣之时,李安生却直直的闯了进来。
“芝泉兄,怎么,如此雅兴,是有什么好事么?”
李安生亲自登门拜访。倒是让段祺瑞与徐树铮大吃了一惊。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李安生怎么来了?
照道理,李安生此时应该在到处进行接见活动,约定盟誓,与议员们高官们共同欢乐,怎么跑到这个地方来。
不过段祺瑞也是机敏之人,连忙站了起来,推说道:“哪里,不过闲极无聊才对。”。
...
小说推荐
- 大逆转1906
- 历史的车轮过来了!过来了!逆转国势,碾压列强,开疆万里,复兴中央之国…一切从1906年开始 何谓王道?对手不乖,便从他身上碾过 何谓霸道?乖的,也碾。何谓天道?亲,今天该你被碾了。何谓孔孟之道?碾过去之前,先跟他说一声 何谓文总之道?就是一边碾过去,还一边探出头大喊“历史的车轮过来啰,过来啰 作者:
- 历史军事神圣智狼完本
- 最新章:第727章 星辰大海,文明升华(大结局)
-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
- 为了委托人的愿望,也为了完成自己的愿望,女主在不同的世界穿梭 另外本书虽然书名带着快穿,但是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完整的单元剧,有喜又忧,更有各个配角的出色表演,和一般的快穿文不太一样 另外这些故事侧重点在于怎么扭转被炮灰的生活,虐渣只是顺带,想要看啪啪一直给渣渣打脸,以及跟渣渣斗到底的,请点右上角的
- 都市言情似水年华流年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发布:《非酋变欧之路》
- 炮灰穿越之还是炮灰
- 北周史上最年轻的丞相娶了北周史上第一个主动和王爷解除婚约的郡主 颇有种,我们相亲相爱就是为民除害的大义。娶了凌缥缈之后,厉行已经可以肯定,之前那个凌缥缈绝对是装的 眼前这一位夫人,她是敢和公主打架,敢对流氓呛声,还敢去妓院瞎逛,写得了爱情话本,画得了四季美景,还敢对皇子冷嘲热讽,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
- 都市言情墨色懂宣悲连载中
- 最新章:番外:大结局
- 火辣王妃炮王爷
- 《火辣王妃炮王爷》作者:水精灵1982性格倔强的她—陆小蔓,穿越时空遇到了坏脾气的王爷,两人为了各自的目地结成了临时婚姻,各种矛盾从这里开始,两人就像两座活火山,一触即发,却又在打打闹闹中情谊渐长,到底是谁先动了心…温柔的方媚仪是王爷的青梅竹马,也是王爷伍杰的心上人,可她却一心想做皇后…白玉国的皇上
- 穿越架空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33章
- 火辣王妃炮王爷
- 《火辣王妃炮王爷》作者:睡龙【完结【文案】性格倔强的她—陆小蔓,穿越时空遇到了坏脾气的王爷,两人为了各自的目地结成了临时婚姻,各种矛盾从这里开始,两人就像两座活火山,一触即发,却又在打打闹闹中情谊渐长,到底是谁先动了心 作者:所写的《火辣王妃炮王爷》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159章
- 炮火
- 抗日烽火的锤炼成长,内战硝烟的艰难抉择,抗美援朝的浴火之战 刘海用行动表明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在战火中演绎了一个炮兵的传奇 作者:小舍所写的《炮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恐怖灵异小舍连载中
- 最新章:范佛里特的哀叹(2)
- 炮火救赎
- 公元4033年,世界大战结束后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生化危机,待事态稳定下来后,剩余的国家形成了两个同盟国,帝国与皇室 另有一个神秘的阵容救赎者。而我们的主人公,他只是一个流浪者,一个人冒险、结识朋友、生与死的战斗…只是翎毛一角 作者:禹长风所写的《炮火救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恐怖灵异禹长风连载中
- 最新章:一百五十、灾后
- 法师无惧炮火
- 枪炮狂潮,血肉骑士,弥撒战争·短暂的和平只是意外,法师的战争才是永恒 黑港郡伯爵,彼可取而代之。半岛公爵,亦可取而代之。我来过,我看到,我征服,我无惧任何炮火·关键词:法师,战争,炮火,领主 作者:白银黑铁所写的《法师无惧炮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白银黑铁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穿成炮灰女配后,我在恋综爆火了
- 【古穿今+直播+恋综+1v1双c甜宠无虐 一代女帝宋婉宁病逝后,穿书了 还是个炮灰豪门大小姐,有个商业大佬便宜未婚夫,上综艺第一天,就作得人尽皆知 书中的女主简安安可爱乖巧,对搭档温柔至极,还对别人的搭档十分关怀,获得全网好评 宋婉宁瞬间成为对照组,被全网群嘲,坐等大佬提出退婚 女帝不淡定了,霸道发
- 都市言情问世长安连载中
- 最新章:番外三 梦回当初,彼宋婉宁非宋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