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在田里翻着红薯秧子,不知为何,竟有两辆卡车拉了革命者的青年,架着机枪,从田头公路上驶过。突然,他们朝着田野里的我们,打了一梭子机枪。子弹就落在田头的草上。草摇土飞之后,当过兵的一个退伍军人,突然大唤:"卧倒——"社员们就都学着他的样子,各自卧伏进了红薯秧的垄沟。起身之后,卡车已经远去,载着革命者和他们的笑声。不知这革命从何而来,又到何而去。于是间,生产队长就对着革命的背影大喊大骂:"操你们奶奶,我们种地,你们革命,井水不犯河水,碍着你们啥事儿啦?!"
乡村,不是那个年代的主体,不是革命的主体。那个年代,和今天的改革开放完全一样,主体乃是城市,而非乡村和十亿农民。年代中无论何样岁月,中国的主人翁都是那些曾经在新、旧中国的革命中和革命有过密切联系的人。但乡村,解放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地;而在解放之后,除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或多或少,已经有了角色的根本变化,只是社会主角的群体配角,是革命漫无边界的辐射地带;只是革命兴起时的必然牺牲和最终成就革命的辽阔地缘。"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最深刻的教训,就是革命出产激情,并不生产粮食。三年"自然灾害"时,饿死的人成千上万。堆将死尸,能筑起一个新的三峡大坝。这就证明,无论如何革命,乡村还要种地。
也必须种地。
要种地,就必须由如我这样的学生,割草放牛。也就读书,也就割草与放牛。说不清哪个是正业,哪个才是业余。在割草放牛中,亲眼目睹着父母们的日出劳作、日落而息和无休止的劳动换来的无休止的饥饿。这些所见,营养了那时我内心切实懵懂的一些要逃离土地的心愿。也就在这懵懂和迷茫之中,那一年,村里来了一批知青。
并不认真知道,知青们来自哪里,但却相信,他们一定来自城市——洛阳或者郑州。事实证明,他们确是来自遥不可及的、我梦寐以求的那些城市,六人、七人,家在省会郑州;还有一个,来自洛阳。他们被村人恭敬地安顿在特意为他们收整干净的大队部里。村人们敬着他们,就像敬着自己的祖先。因为他们能从城里给村里带来一些买不到的化肥、布匹和火柴等。极度的革命与计划经济所导致的物质匮乏,是连种地的农民上街买个烧饼也需要一两粮票。可是国家,却只给农民下发劳动的义务,并不下发多少粮票、煤票和足够的布票以及别的票证和权力。这些东西,知青们虽然不多,但却多多少少,总是神奇地有着。于是,他们给乡村带来了一些农民的急切之需,农民就自然地感恩戴德,不让他们下田,不让他们种地,最多最多,就是让他们在田头看看庄稼,吹吹笛子,举起柳枝,轰赶一下落进田里的飞鸟和窜进庄稼地的猪羊。
第二章 我的那年代 第12节:3.枪毙(2)
那时我小,看知青们不下地劳动,穿得光鲜干净,日子就是在村头漫步和吹笛,也就渐渐明白,乡村人是如此的低贱,而城市青年,竟是如此的高贵神仙。我不恨他们生在城市,只是无奈地暗自抱怨,自己生在了这个乡村。他们吹笛散步,指着从他们面前过去的农民,偷偷笑着说些什么。到了吃饭时候,午饭或是中饭,村里各家讲些卫生的农民,还要负责给他们烧饭——那个年代的术语,叫做"派饭"。一家一个、两个知青,一般是一派一周,周后换户。我母亲是村里爱着干净的妇女,每天除了扫地整屋,连我家大门之外,也都要每日打扫一遍。于是,我家就成了最为合适被"派饭"的一户人家。
有了派饭的任务,母亲和病轻的大姐,就要提前忙乎几天,淘麦磨面,等着知青到我家里隆重吃饭。一般说来,我们一家人都吃细粮白面时候,必是春节和一年里的几个重要节日。其余时间,尽皆顿顿都是粗粮,如玉米黄面和红薯黑面等。其余时间能吃到细粮白面的,就是每逢阳历五日、十日、十五日的逢五街集,外公从更远一些的乡下到村里赶集,母亲才会给外公做上一碗白面捞面,或烙一张白面烙馍。还有就是,父亲下地过分劳累时,母亲也才会给他偶尔吃些细粮白面。也有时候,大姐病重,母亲会给大姐烧上一碗细白的葱花面条。
可是知青派饭,轮到我们家里,却总是要顿顿细粮白面。中午一般都是白面手擀面条,晚间都是葱花油烧烙饼。他们吃饭时候,我常常嘴馋得站在边上盯着他们,翘首以待,想念着吃喝和未来如他们一样的人生。母亲觉得,我站在那儿看人家吃饭确实不好,就总是把我打发到门外的别处,去做些旁它的事情。时日久后,我为了不看着嘴馋,也就在知青到我家里吃饭时侯,必然地躲着他们,闪到门外坐在一棵树下,或一堆对面人家准备盖房的石头堆上,盯着我家大门,看个时时日日,岁月久长,忖这一个乡村孩子的心事幼稚,直至饭后的知青从我家大门里慢慢出来,用手绢擦着油嘴,款款地朝村里去了,我也才可以急急地回到家里。
每次回到家里,都渴望知青们或男或女,在我家有吃不完东西留下。可是,每次慌慌地扑回家里,他们都未曾留下什么。这让我有些失望,不知是母亲给他们做的饭食原本就少,还是因为他们年轻,正当生长时候(可我也是),有多有少,一概都能吃下。
第二章 我的那年代 第13节:3.枪毙(3)
话又说将回来,他们吃饭,也都不是白吃。每个星期,会按一顿饭两毛钱和二两粮票的流行价目,算好了留在我家桌上或门前的石条凳上。现在算计起来,他们留的,远远少于他们吃的。然而那时,他们每周留时,我母亲都会推推让让,说留的太多太多。母亲的宽善,让我也就确实认为,他们留的钱和粮票,兴许的确多了。是因为多了,母亲才总是那样热情?还是因为多了,我们家才让他们无论何时,都享受到外公来赶集时、父亲劳动累到过度之后,才有的那种慷慨阔厚的待遇?还有大姐病中,才偶尔可以吃到的细米白面?直到后来,忽然有许多被"派饭"的人家庄户,都偷偷找到村里干部,说这样地吃着细米白面,哪能行啊?说一顿两顿,就是一月两月,也还算可以。可这样的久久长长,一年半年,谁家能经受起这种吃法?直到后来,一边供着知青们的派饭,一边又不断地向干部反映那个年代的——关于一种饥饿与吃的情况。又直到半年之后,那些知青们开始自己立火烧饭,村人们也才长长舒了一口暗气,有了一种为吃几顿白面而背上包袱的解脱。
说句实在话,上世纪80年代之初,中国文坛轰然兴起的"知青文学",把下乡视为下狱。把一切苦难,多都直接、简单地归为某块土地和那土地上的一些愚昧。这就让我常想,知青下乡,确实是一代人和一个民族的灾难。可在知青下乡之前,包括其间,那些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生存,他们数千年的命运,那又算不算是一种灾难?说心里话,和农民永远无法从本根上理解城市、无法理解知青下乡是一代人和一个民族的灾难一样,知青们和曾经是知青的作家们、诗人们、教授们,其实也都根本无法真正理解他们曾经在那土地上生活了几年,或更长一些时间的那块土地和在那土地上活过来的千百年的人们。依实而言,在我家乡那块偏僻的土壤上,没有大批的知青如黑龙江的建设兵团样,人头攒动地走来串往,但却断断续续,每个村庄,都有着知青们客人般的到达。他们和旅人一样,在那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后,也就陆续走了。
光荣地,回城去了。
第二章 我的那年代 第14节:3.枪毙(4)
我没有听到见到过,知青们在我家乡那块土地上"受苦受难"的事情。但我知道,那段记忆,已经成为了他们共有的苦难;成为了他们的一段珍贵而欢乐的历史回忆。包括后来,村里不断地丢鸡丢狗,甚至有整头的山羊、绵羊,都会突然丢失。然你在四处寻找了三朝两日之后,那狗头羊毛,却在知青点的房子周围,赫然地扔着挂着,仿佛是一种旗帜在向敌营示威,是城市向农村示威。在我的记忆里,对知青们没有爱恨,也没有什么美好与羞丑。更没有激情和所谓的无奈。只是觉得,那是那个年代的一桩事情,就像季节中的一场风雨,来就来了,去就去了。记忆犹新之时,令人痛惜之事,是1967还是哪一年里,村头的河滩地上,要枪毙几个犯人。其中之一的是个男的农民,他的死与知青有关。说他翻越知青点的院墙,企图强奸一个女的知青。虽未得逞,但却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也就只能将他认真毙了。
枪毙那天,人山人海,庙会一般,先在附近各村进行了一翻游行,让犯人们都站在卡车两侧,反绑了双手,胸前挂了纸牌,上写罪犯的人名罪名,如欲要强奸女知青的那个年轻农民,他的黑墨名字上,划了鲜红的墨水红叉,名字之下,又写了"强奸犯"三个大字。后背上还如戏台上的死刑犯样,插了木牌,写了他的人名罪名。
人山人海。游行的卡车,从人群中缓缓过去。
人山人海,人们都把坚硬的泥巴、石块,投到那所谓的"强奸犯"的脸上身上。
小说推荐
- 上辈子当团宠,这辈子救苍生!
- 【大女主+团宠+群像+配角有马甲+长篇 她为千年盛唐续命,功败垂成;被绿茶姐妹出卖,修为被废;还连累宗门毁于异域之手 异域坐拥异变之地,正变得越来越强大 她苟在月村十年,广积粮,深发展;现在,她要去,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人言,她仗势欺人 爷爷神功盖世,败异域之敌,使之不敢越界;爹娘是宗门大佬,
- 玄幻小说梦醴生花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十七章 郭某先行北上救主,盼仙子随后就来
- 疯狂年代之父辈故事
- 那是一个疯狂的,荒唐的,光怪陆离的时代,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体会着创造机遇和抓住机会的快感 有的人说“从那个时期走来,我们的命运真正的做到了由自己掌握 又有的人说“从那个年代走过,我们身不由己 在这疯狂的岁月里,三个不同命运的男人或报团取暖,生死与共,或背道而驰,分崩瓦解 有看谁主沉浮,步步惊心的仕
- 都市言情就叫我刘老师吧连载中
- 最新章:人生终是一场空……
- 我这一辈子
- 萌妹子,女汉子,御姐,萝莉,你们就不能离我远点儿?发哥,星爷,龙大侠,我真的很忙 女王,总统,书记,你们都给我闭嘴!这小说已经开始上传了,我哪有时间理你们啊 死远点儿,华谊兄弟 作者:华哥所写的《我这一辈子》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华哥连载中
- 最新章:歌词串烧:我要出家
- 下辈子如果我还记得你
- 轮回之恋 作者:竹夭.QD所写的《下辈子如果我还记得你》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竹夭.QD连载中
- 最新章:写在前面
- 下辈子我们不做兄妹
- 转眼,一个星期又过去了,星期六我回了趟家,我的家离我目前住的地方有点远,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平时我也没怎么回家,只是一个月回去两三次就行了,这个星期六我那皇太后老妈特意打电话来让我回去,她怕我忘记,又在星期五晚上打电话来提醒了一次,见她如此用心,我也只好听命 作者:所写的《下辈子我们不做兄妹》无弹窗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4章
- 给我一辈子
- 《给我一辈子》作者:赤银瑚你可知道这样的一个故事 你可愿意听我倾诉 曾经 我们无数次的憧憬 却终究没能够成真的梦 就寄托于这花花绿绿的网页 为了一个想望 圆一场梦 为你建一个帝国 为你打造一场世纪婚礼 为你寻找如意郎君 为你建一座阿房 为你鼓瑟炊萧第一章纵使长命无绝衰风,扬起白如云羽的窗帘。露台上一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0章
- 姐姐下辈子记得爱我
- 《姐姐下辈子记得爱我》作者:无知淑女(完结)_TXT下载你叫莫离,却注定离开我;我叫莫弃,结果却被你遗弃 这样的结局,是不是早就安排好了呢(一 F大校园内,刚刚开学的同学们熙熙壤壤地奔走在宿舍、教学楼之间,整个校园充满了欣欣向荣的一片。在校的学长学姐们,热情的迎接着新生们,好不热闹 只是那么一刹间,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0章
- 做我媳妇儿一辈子
- 《做我媳妇儿一辈子》TXT下载(完结)_作者:风驰写给小夕12月31日还好回来的不晚写好09年的最后一篇日记我们的第一次见面你第一次说爱我第一次我把你吃掉第一次一起吃饭第一次开车在你身边第一次去接你第一次把你送走第一次跟你吃一根棒棒糖第一次跟你喝同一口水第一次跟你逛街第一次给你买衣服第一次跟你买情侣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2章
- 有本事你就爱我一辈子
- 《有本事你就爱我一辈子》作者:地窖里的白菜当一个有钱有势有貌的男人端着你的下巴问“要不要跟我”时,你会怎么回答?当然是马上答应,还用想?没错,我立马就答应了,生命这么长,跟你几年算什么?用你的钱精心的把自己打造成新世纪女性,虽然当初说好了是当你的情妇。但是我偶尔也会想一个不小心就和你白头偕老了,你丫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