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屋寒门乐日子

33 第三十三章冬麦


准确的说,苏有义是把挑担撂下就奔窜到了小草的身边,手脚轻柔的拥着小草但嘴唇颤颤道:“媳妇,我好想你!”不等小草回答,就急不可耐的唅住小草微凉的樱唇吸吮起来,喉咙里滋滋作响,鼻子喘着粗气,圈着小草的双手在微微的发抖,小草如何没有感觉,自己的相公是真的深情已对,她感到好温暖好幸福。久久的热吻后是夫妻二人款款的相对,苏有义依然捧着小草仰视着自己的小脸,指腹似触非触的摩挲着小草的脸颊:“媳妇,你更瘦了。你,想我吗?”几乎是随意耳语般的轻问了一句。
    “嗯,好想!”小草细声细语答道。
    苏有义再次将小草轻揽入怀,慢慢的平复自己的情绪。这时,溪溪“嘤嘤”的腹语声毫无眼色的响了起来,夫妻二人依依不舍的分开身子,苏有义蹲下身子用手轻轻的安抚着它,好一会儿,溪溪才心满意足的撒欢跑开了。
    “你吃饭了吗?”小草问相公。
    “还有剩的就再吃点,路上吃了庆玉大嫂准备的干粮。”
    “有的,炖的腊排骨汤和白面饼子。”小草应着就走进灶房,苏有义后脚跟了进去。
    苏有义有滋有味的吃着,小草把锅里的热水舀进木桶里,然后又往锅里添满了水,添加了一炉膛的木柴烧热水。
    苏有义吃完就着手洗碗时,小草找来他干净的换洗衣裳。夫妻二人先后洗漱收拾妥当后,天色已黑,有星星稀稀疏疏的挂在黝黯的天穹,眨闪着亮白的萤光。
    床上的夫妻二人相拥着,小草头枕相公的膊窝,苏有义右手圈着媳妇的细腰,俩人静静的躺着。苏有义的手一会儿就不安分的在小草细滑的身上游走,小草懂得他的意思,她又何尝不想。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她有点害怕,怕弄坏了肚子里的宝宝。
    “我爹他们都好吧?”她想不着痕迹的转移相公的注意力。
    “嗯,都很好。我去的时候,岳父他们的秋粮已经入仓。这几天我是和水稻一起不停的挖运番薯。原来双水村只有你们一家种番薯,水稻是把番薯零星的种在你家后山的灌木林和溪水边,人们以为是野草,所以没有人知道。我和水稻是白天假意上山打猎砍柴,其实是挖出番薯晒干水汽,晚上往水稻的地窖里运,整整储了半窖的番薯。你家今年的粮食也没有卖,除了留够往年的量,多余的也都储存到了水稻的地窖里,有半地窖呢。本来一家人一起干用不了这么长时间,但是,为了掩人耳目,岳父每天晚饭后到村里和大家扎堆聊天,水生大哥和庆玉大嫂每晚不是在外散步就是去李大夫家拿药,好像是庆玉大嫂因为身子虚寒而没有怀孕,李大夫正在给她调理。芹儿妹妹已经说亲,是你们村鲁木匠十七岁的四儿子,因着他家九十岁的老祖母今年去世了,需守大孝三年才能成亲,所以她在家做嫁衣,绣红妆。哦,她还给你带来一个包袱,你明天看。所以,只有我和水稻慢慢的收运,原本昨天就收完了番薯,但是水稻说他要试种冬麦,我又留了一天,和他一起播种,他还给我们了六亩左右的麦种,说是给我帮忙的回礼。媳妇,水稻在竹林下修的那个地窖,比我们的住房还要高大敞亮,我们是不是该修建新房了?”苏有义一打开话匣子就说完了他八天的经历。
    “嗯,我们两样都做,只不过先种完冬麦再说修房的事。”小草赞同道。
    “媳妇,看你的意思心里早有成算啦?”
    “是,我们一样一样的来。”
    “好。不过,媳妇,我、我想要你。”苏有义有点可怜兮兮的说道。
    哎,说了半天,这事又回来了。没办法,二十岁的男子都受精虫的蛊惑。
    “可是,我现在身子不方便。来,我拍拍你,你累了这么长时间,应该好好休息休息。”小草说着就轻轻怕着他,然后是用手帮相公解决了生理需求。可能是真的疲惫了,也可能是搂着媳妇安心了,不久他便在小草轻轻哼唱的催眠曲中,进入了沉沉的梦乡。
    次日吃罢早饭,夫妻二人才去翻看小草娘家带来的手礼,有芹儿给小草的一个大包袱,有林老爹带给小草的风干野鸡、野兔、两匹颜色不同的上好棉布(一看就是夫妻二人各一匹),有带给苏家的三分手礼,一挑担的冬麦种子。
    苏有义拿了三份礼出门了,一是去送小草娘家给的礼,二是去和苏老爹商议种冬麦的事,三是告知爹娘准备修建新房的事。
    小草让相公把家里的木盆木桶装满了井水放在院子里,自己轻轻缓缓的在家洗衣裳,然后慢慢的用竹衣架晾晒,刚晾晒好一件,五妹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三嫂,你在洗衣裳?!”
    “嗯,刚洗完,还没有晾完。”
    “三嫂,我来吧,你歇会儿。”
    “好,那就有劳五妹了,还真的有点腰酸。”
    “三嫂,三哥和爹商议种冬麦呢。”
    “那爹是什么意见?”
    “看爹的意思也想试试。”
    “你呢,毕竟地是你的。”
    “我当然愿意啰,白得的麦种,种的成种不成都是经验,又不损失什么,就搭点肥和人工罢了,何乐而不为。”
    “哎呀,就你猴精。”
    “嘿嘿,沾三嫂的光。我以后多给你干家务顶粮种怎样?”
    “看你说到哪里去了,你想给我生分?”
    “我可不会,可是三嫂你才和我生分,三哥去你娘家都没告诉爹娘,都挨训了。三嫂也不让溪溪告诉我,是怕我把你家的粮食吃完了吧?”
    “哎,我还不是为你着想。这秋天里山上的野果呀什么的不是能卖银子?想五妹你多挣点零花银子,又想你说的家里人多,用度费得快,你还不趁着好天多弄点?所以,我这样为你着想,你可埋怨不着我。”
    “就你是良善之人,惯会替别人着想。”
    “人与人相交,就应该站在别人的立场想,这才是长久相处的道理。”
    “哎哟,说不过你了。凡事到了三嫂这里,那道理和说法都高到天上去了。不过,仔细想想,三嫂说的真真的,五妹我受教了。三嫂,这几天在家,你弄出什么新鲜玩意儿没有?”她俨然已经把小草当成了发明专家了。
    “还真有,待会儿看看?”
    “当然得看,呵呵!”心想就知道会有。
    这边说得亲热,那边苏老爹还苏老三也商议得热烈。父子俩正站在荒地里,盘算着种那几块地。商议的结果是:小草家种四亩,五妹种两亩,都用的是先前种番薯和玉米的地,土地轮换着种产量更高。苏老三说着水稻的种法:先上一次底肥,深翻一次地,再浅耕一次,然后打埂挖窝下种浇上淡淡的粪水。这次不用泡种,需要种子自己在地里慢慢发芽,以适应寒冻越冬,只是需要发酵后的腐殖质合着草木灰覆盖麦种。
    盘算好之后,苏老爹、苏老三、苏老六三人用了整整十一天的时间才完成,真可谓精耕细作。农人惜粮,对待耕种那是认认真真,一点都不马虎。也马虎不得,马虎不起呀!
    完成种冬麦的那天晚上,小草本意是请苏老爹和苏老六在家吃顿饭,但是苏老爹回绝了,说是没道理又白得麦种又白吃饭。小草只好把和五妹做好的饭菜装好让他们带回去,苏老爹没有再矫情,只说了句:“老三媳妇有心了。”
    小草恭恭敬敬的回答:“爹,这是儿媳应该做的。”
    苏老爹又道:“你们修建新房的事得抓紧,最好赶在年前住上。你们都有成算啦?”
    小草微笑着看了一眼相公道:“嗯,爹,我和相公心里都有成算了。明天相公拿图样去请教爹,修建新房的事还要爹多操心了。”
    “好,那你们商议好。”
    “谢谢爹!”
    苏老爹挥挥手,算是应下了。可把小草夫妻二人乐坏了,本来俩人年轻没修过房,现在有苏老爹把关,悬着的心踏实落地,怎能不高兴!
    这天晚上,小草拿出自己画好又反复斟酌后的房子图样给相公边看边解释:“我们现在住的老房子不动,在新买的四亩宅基地上新建两进的院子,最东边两亩建牲口棚两个(一牛一马,小草想着先预备着将来用),棚上二层放草料。紧挨着是猪圈和鸡圈,都是二层,第二层用于放饲料。北面建两间炕屋,盘上火炕,备作寒冬抗寒或收获时炕干粮食用。中间是住房,主屋还是三大间(和现在苏家老院子一样,堂屋一间用于会客,东西两间主卧房);东厢房三大间(杂物间和客房);西厢房两大间(一间茅厕兼洗澡室,一间灶房兼餐厅和一个小小的储物室。三间主房修倒座,房门北开,两间堂屋相通后院。后院东厢房三间,用作储粮室,各种粮食稍微分类储存;西厢房对应也是三间,用于住人,东西厢房中间是一个小院子,用于通风透光和晒场。北边三间正房,一样修倒座,房门均开向堂屋,后墙不留门,暂时留用于将来孩子们多了住。三个院子有屋檐回廊角门相通。余下的空地栽种一些果树和菊花、枸杞、忍冬等等普通的药材,既可以观赏也是食果和药材,这样所有的东西都充分利用,地尽其力,物尽其用。”小草娓娓道来,已经把苏有义说得云山雾罩,好不向往,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就满心赞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