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 草根儿

第16章


 
  “笛,笛笛……”柳桩按了按车喇叭。 
  听到喇叭声,那十几个人都朝面包车看,其中有一个人还喊道:“是柳桩吗?” 
  “是。”柳桩回答道,“来了几个乡亲,大家帮着拿一下行李。” 
  “好咧。”那十几个人马上快步走过来。当他们看到从车上下来的人之后,都“哈哈”地笑起来。 
  “这不是二蛋儿他爸吗。” 
  “呵,三虫儿他叔也来了。” 
  “狗剩儿他爷爷!” 
  …… 
  原来,大家都认识。后来,等和工地上的人都混熟了,蚂蚱才知道,他们大多是邻村的,也是在蚂蚱他们来之前不久,才招工到这个工地的。 
  “你们先帮着安置一下,我还得去火车站接人。”说着,面包又开走了。 
  蚂蚱他们到工地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 
  坐了整整一天的车,蚂蚱感到很累,所以,在妈妈整理床铺时,他什么也不想吃,什么也不想喝,迷迷糊糊坐在一块砖头上睡着了。天明醒来后,蚂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妈妈抱到床上去的。 
  平常在家时,蚂蚱就习惯早起。到了省城的第一个早晨,他还是早早醒来了。 
  不过,蚂蚱发现,他起的还不算早,爸爸、妈妈、菊儿姐、彩蛾姐他们,早就坐在工棚门口和柳桩叔聊天了。那些昨天晚上帮助大家拿行李的叔叔们,都已经在工地上干起活了:有的搬砖,有的筛沙子,有的拌水泥,有的拉直钢筋,有的砌墙,还有几个人一起用粗粗的绳子抬水泥板。 
  看见蚂蚱,柳桩笑着说:“呵,咱们的小火眼金睛醒了!” 
  “柳桩叔!”蚂蚱亲亲热热地喊了一声。 
  “哎。”柳桩答应着,“这样吧,今天早上我请客,大家到门口吃早饭去。吃完饭,好早点儿去劳务市场看看,现在活儿不好找。” 
  虽然早饭很简单,只有豆浆、油条和一点儿 
  咸菜,可大家吃得却很香。 
  蚂蚱吃得更香,因为柳桩叔专门给他买了两个茶叶蛋。 
  饭很快就吃完了,柳桩付了钱,对大家说:“我要去工地上忙了,你们也抓紧时间去劳务市场吧。如果找不到活儿,没地方住,就还先在这儿迁就一下。”说完,柳桩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按照柳桩对大家说的路线,劳务市场很快就找到了。 
  蚂蚱看见,在劳务市场门口的路两边,或蹲或站着很多人,大多数都像他们一样,穿着十分朴素。显然,他们也是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出来打工的农民。只要有穿着讲究些的城里人从这里路过,不少人就会跟上去,拦住他们的路问。 
  “要保姆吗?” 
  “ 
  厨师要不要?” 
  “用不用小工?” 
  …… 
  可是,绝大多数城里人没有理他们,而是自顾自地板着脸走了。还有的城里人好像对他们这种拦路找活儿干的行为很不耐烦—— 
  “有规矩没有?讨厌!” 
  “不在家里好好种地,跑到城里瞎混什么!” 
  “城市都被你们这些人搞乱了,真是的!” 
  …… 
  听到这些,虽然蚂蚱没有完全明白它们的意思,可他还是觉得心里很难受,甚至忽然想哭。不过,蚂蚱并没有哭,他只是低着头,紧紧拉住妈妈的手,默默地朝着劳务市场里面走去。 
  进了劳务市场,蚂蚱才发现,这里的人多得就像在家里过年赶庙会。只是,庙会里有很多好吃、好玩、好看的东西,冰糖葫芦呀,泥人儿啦,年画啦什么的,这里却到处是一张张、一块块花花绿绿的纸和牌子,上面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在这些纸和牌子前面,总是围着好多人在看。 
  在劳务市场两边的房间里,摆着一些桌子,桌子上摆满了招生表格,不少人从房间里进进出出。手里拿着表格的人,脸上堆满了笑;没有拿着表格的人,总是一脸的沮丧,有的眼里还含着泪水。   
  第四章 找工4(2)   
  终于,在一张写着“饭店招聘优秀服务员”的纸牌前,菊儿第一个长时间站住了。她认真地看着纸牌上写的招聘条件,脸上慢慢有了笑容。“我先试试这个吧。”菊儿自言自语地说。 
  在菊儿旁边,站着一位穿戴非常好看的城里女人。在菊儿认真看纸牌上的字时,这个女人就反反复复打量了她好几遍。就在菊儿自言自语时,这个女人首先对菊儿说话了:“姑娘,你想应聘优秀服务员?” 
  “我想试试。”菊儿回答。 
  “原来干过吗?”城里女人又问。 
  “没有。”菊儿说,“我原来是当老师的。” 
  “你当过老师?”城里女人似乎有些吃惊,“那为什么要出来打工呢?” 
  “学校发不下工资。”说这句话时,菊儿的眼泪落下来了。   
  第四章 找工5(1)   
  菊儿说的这句话,被蚂蚱听得清清楚楚。 
  蚂蚱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菊儿姐不再当老师了。不过,明白虽然明白,蚂蚱却为菊儿姐难过,她是多么好的一个老师啊,秋后小学少了菊儿姐,班里的同学又该老是考不及格了。 
  正想着这些,蚂蚱又听见城里女人问菊儿姐:“你什么学历啊?” 
  “中专,我读的是师范。” 
  “师范?”城里女人更惊讶了,“我女儿就是师范毕业的,也在小学当老师,她们的工资是国家统一发的啊。你的工资不是这样吗?” 
  “我是代课老师。”菊儿低下了头,很有些难过的样子。 
  “怎么会是代课老师呢?”城里女人更加疑惑了,“听我女儿说,农村很缺正规师范专业毕业的老师啊?” 
  “我交不起上岗费。”菊儿回答,“在我们那里,要想当正式老师,都要给镇里交好几千块钱,名义上说是自愿捐助农村教育,其实,是镇里想办法从我们身上强迫收钱。我们就把被迫交的这种钱叫上岗费。” 
  “噢,是这样。”城里女人叹了口气,“唉,有时候,在下面当官的那些人,就是无法无天,可老百姓又拿他们没办法。对了,姑娘,带毕业证书了吗?” 
  “带了。”说完,菊儿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红本子,递给了城里女人。 
  城里女人仔细看了看那个红本子,然后,又一次把菊儿打量了一番。 
  “姑娘,你刚才看的招聘信息,就是我们饭店的。”城里女人说,“我是饭店经理,这样吧,你先到我们饭店试用几天,行了话,就留下来。工资待遇就是上面写的这些,将来干好了的话,还可以再涨。” 
  菊儿一时不敢相信城里女人的话:难道工作真的这么好找?可是,劳务市场里那么多人啊,为什么这个自称是饭店经理的城里人,惟独看中了自己? 
  看到菊儿非常犹豫的样子,城里女人笑了:“姑娘,你放心,我不骗你的。我看你当过老师,又是师范生,长的又好看,才决定录用你的。现在,像你这样的条件好的农村姑娘很少。我们饭店在劳务市场的管理处是有登记的,而且,我们也要和你签正式合同。” 
  “是吗?”菊儿也笑了,“那我就放心了。” 
  就在菊儿和城里女人谈话时,蚂蚱看见,爸爸、三虫儿的叔叔、二蛋儿的爸爸他们,也在一张纸牌前轻声议论着什么。 
  “难道爸爸他们,也找到工作了?”蚂蚱忍不住满心的欢喜,赶紧拉着妈妈朝他们走去。边走,蚂蚱边对妈妈说,“妈,菊儿姐好像找到工作了,怎么那么快呀!柳桩叔不是说活儿不好找吗?” 
  “你菊儿姐是师范毕业,有学问,又当过老师,见多识广,当然好找活儿。”蚂蚱妈妈摸着他的头,满怀爱怜地说,“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如果能将来能考上大学,那就会比你菊儿姐还好找工作。” 
  “我知道。”蚂蚱用力地点点头。 
  当蚂蚱和妈妈来到爸爸他们身边时,他们正议论得热烈。 
  “不管怎么样,咱们都应该试试。”这是三虫儿的叔叔说。 
  “不行吧,咱们几个谁都没有文凭,人家上面可清清楚楚写着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呢。”二蛋儿的爸爸显得信心不足。 
  “没文凭怎么啦,在家里盖房子时,咱们的手艺不差啊。”蚂蚱的爸爸似乎有些不服气。 
  “要不,咱就试试?”猫眼儿的大伯抹了下嘴巴,“行不行,问问又没啥。” 
  “是啊,就是问问。”狗剩儿的爷爷说。 
  “问问就问问。”蚂蚱的爸爸说完,就朝纸牌旁边的一间房子走去,那里坐着一位穿蓝衬衣,打红领带的人,正对围着他的一大堆人解释着什么。在他的桌子上,也堆着一些招工表格。 
  蚂蚱松开妈妈的手,跟在爸爸后面走了过去。蚂蚱的爸爸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挤到了那个人面前,喘着气说,“同志,咱们这里不是需要瓦工、木工、电工什么的吗?” 
  “是啊。”那个人头也不抬地说,“你有技术等级证书吗?” 
  “什么证书?”蚂蚱的爸爸没怎么听明白,“找活儿干还要证书?” 
  “看来,你是没有啦。”那个人显得很生气,“没有证书瞎问什么,没看招聘条件啊?我们不招农民工的。” 
  “那,咱这劳务市场里,哪儿招农民工?”蚂蚱的爸爸又问。 
  “自己不会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