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 草根儿

第30章


有了人气,再破烂、再荒芜、再死气沉沉的地方,都会充满生机。 
  想到这儿,菊儿也就有了信心。她对饭馆老板说:“可是,住在这里的人,怎么办呢?总不能把他们都赶走吧?” 
  “他们?这好办。”饭馆老板回答,“把他们集中到一间房子里就行了。真要把这里收拾好了,他们也高兴,草窝变金窝了啊!” 
  “要不,就选在这里吧。”菊儿下定了决心,“先把学校办起来再说。” 
  “那咱们什么时候开始收拾?”饭馆老板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恨不得马上就要动手干。但很快,他又说:“这样吧,明天,我多找些老乡,大家一块儿干。人多力量大,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把收拾干净。” 
  “行。”菊儿干脆地说,“就这么定了。” 
  一离开这座厂房,菊儿马上骑着自行车,朝蚂蚱的爸爸所在的工地奔。一来,她想把这个好消息,早点儿告诉蚂蚱;二来,她想让蚂蚱的爸爸也多找些人,大家一块儿来收拾。再说,她也想早点儿到 
  医院去,把找到校舍的情况,告诉“烧鸡王”。因为老人家一直在医院里等她的消息。 
  在太阳慢慢向西方倾斜时,菊儿赶到了工地。她刚进工地,就让蚂蚱看到了,当时,蚂蚱就坐在门口读故事书。一见到菊儿姐,蚂蚱兴奋得跳了起来。 
  “菊儿姐!菊儿姐!”蚂蚱大声喊着,小鸟一般飞着,向菊儿跑过去。 
  “蚂蚱。”菊儿笑着下了自行车,对他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蚂蚱激动得脸都红了。 
  “你就快要上学了。”菊儿说,“菊儿姐要办学校了。” 
  “真的吗?”蚂蚱有些不敢相信,又追问道,“真的吗,菊儿姐?” 
  “真的。”菊儿故意嗔怪他道,“你怎么连菊儿姐都不信了?” 
  “信,我信,我一百个、一万个信。”蚂蚱高高地跳了起来,一遍遍地喊道,“要上学了!要上学了!要上学了!” 
  “蚂蚱,谁要上学了?”这时,一辆面包车停在了蚂蚱旁边,柳桩从车上走了下来。柳桩边问蚂蚱,边对菊儿说:“菊儿,你病好了吗?” 
  “好了。”菊儿笑着说,“对了,柳桩叔,我正要找你呢。”   
  第八章 办学4(2)   
  “有什么事吗?”柳桩问。 
  “我想办学,让蚂蚱他们去念书。”菊儿回答,“现在,地方已经找好了。只是,那个地方太脏、太乱,需要好好收拾。所以,我想在你这里借一辆汽车,把那里的垃圾清理走。如果山子叔他们有空的话,我也想让他们帮我一下。” 
  “绝对没有问题,我举双手支持。”柳桩说,“这样吧,我马上通知他们,让他们明天就去,怎么样?工地上的活儿,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干完的,可办学的事儿,却耽误不得。我早就对蚂蚱他爸说,孩子上学是大事。如果是你办学,那就更没得说了。等学校办好了,说不定,我也会把闺女,转到你的学校里来。” 
  柳桩的回答,让菊儿十分感动。她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对来城里打工的农民来说,真的是比什么都重要。   
  第八章 办学5(1)   
  快到傍晚时,菊儿又来到了医院。 
  在“烧鸡王”的病房里,彩蛾正在给病人换床单。见菊儿来了,“烧鸡王”和彩蛾都很高兴。 
  “烧鸡王”问菊儿:“这么快就回来了,是不是找到办学的地方了?” 
  “是。”菊儿也很高兴,“明天,蚂蚱的爸爸他们就去帮我收拾,等收拾好了,我再陪着您老人家去看。我这次来,就是要告诉您这件事的。” 
  “不,你告诉我地方在哪里,我明天也要去。”“烧鸡王”用力甩了甩胳膊,“我虽然老人,干不动了,可当个指挥总是没什么问题的。再说,我看着心里也高兴,老是呆在医院里,憋闷得慌,小病也会变成大病。” 
  见“烧鸡王”这么说,菊儿也只好答应。看看时间不早了,菊儿就准备走了,晚上还要赶回饭店上班呢。这时,彩蛾提着一大包换下来的床单,对菊儿说:“菊儿姐,等一会儿,我把这事也告诉 
  医院里的那些家长,让他们有空了也去。” 
  “好。”菊儿笑着说,“人越多,收拾得越快,学也开得越早。”说完这些,菊儿就匆匆忙忙地走了。即使这样,等她赶到饭店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离演出的时间只剩下十几分钟了。 
  演出结束后,菊儿累得筋疲力尽,脸色苍白,连从琴凳上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这一切,都被经理看在了眼里。 
  “菊儿,你怎么啦?”经理连忙走过来问,“是不是累了?” 
  “没事儿,我歇一歇,喝口水就好了。”菊儿说。 
  “找到合适地方了吗?”经理说,“你病刚好,不要太累。” 
  “找到了。”菊儿说,“明天,我就去收拾。” 
  “对了,菊儿。”在菊儿慢慢站起来,准备走时,经理忽然对她说,“咱们饭店后院里,堆着不少淘汰下来的桌子、椅子,如果你办学用得着,将来可以拿过去用。这总比你到市场上买,便宜得多。” 
  无论如何,菊儿也没想到,经理会这样说。一时间,菊儿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经理,谢谢你!”菊儿深深弯下腰,向经理鞠了一躬。 
  “菊儿,别这样。”经理连忙扶住了她,“孩子,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农村孩子的苦。这点儿东西不算什么。将来,学校办起来了,我让女儿有空儿也去上几节课,怎么样?” 
  “那真是太好了!”菊儿的泪应声而落。菊儿知道,经理的女儿是省实验小学的老师,如果她也能来给孩子们上课,那可真是孩子们的幸福。 
  “好了,你去宿舍歇着吧。”经理像对待女儿一样,爱抚地对她说,“明天,你不是还要去干活吗?一会儿,我再让人给你送些晚饭过去。”经理说完,就走开了,菊儿也慢慢走回到了宿舍里。 
  躺在宿舍的床上,菊儿感觉到浑身像散了架儿似的,刚一闭上眼,就沉入了梦中。第二天早晨,当她从睡梦中醒来时,发现床头桌上放着一碗米饭、一盘炒香菇。只不过,一夜过去,米饭早已经干了,菜也没有了香味。显然,这就是昨天夜里,经理让人给自己送来的饭。 
  简简单单洗漱完后,菊儿随便往嘴里扒了几口米饭,就又匆匆忙忙离开宿舍,骑着自行车,向旧厂房的地方奔。等到了地方以后,她才发现,饭馆老板、蚂蚱的爸爸、“烧鸡王”、彩蛾、蚂蚱……他们都在,还有很多她从来没有见到的人。在这些人中,不少是像蚂蚱那样的孩子。 
  “菊儿姐来了。”远远地,蚂蚱高声喊。这声喊,让所有人都停住了手里的活儿,朝菊儿围拢过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比快乐的笑。 
  “这就是要给咱们的孩子办学的姑娘?”有人悄悄问饭馆老板。 
  “是,就是她。”说这话时,饭馆老板很有些骄傲。 
  “大家都来了。”菊儿对大家说,“真是辛苦大家了。” 
  “这有什么辛苦的?”人群中,有人大声说,“你为咱们的孩子办学,就凭这一点,别说干这些活儿,就是干再多的话儿,咱们也没什么说的。” 
  “既然这样,我就不说什么了,大家抓紧时间干活吧。”菊儿指着“烧鸡王”说,“我们都听这位大爷的。” 
  “好!”“烧鸡王”朗声答应着。 
  在“烧鸡王”的指挥下,大家有的往车上搬大件的废物,有的铲堆在地上的垃圾,有的拿着扫帚,扫结在墙上的蜘蛛网,还有的把那些地铺集中到最边上的一个厂房里。 
  柳桩派来了两辆汽车,还有一辆铲车。偌大的一个“垃圾场”,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被清理得差不多了。本来,菊儿想让大家歇一歇再干,但是,任凭她怎么说,就是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中的活儿。 
  望着这一切,不止一次,菊儿想哭。然而,她忍住没有让眼泪掉下来,也像其他人一样,不停地清理着垃圾。随后,让菊儿又一次深受感动的是,就在下午时,经理竟然也领着饭店里的一些员工来了,而且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工具。 
  “经理,你怎么来了?”菊儿赶紧迎上去问。 
  “我怎么就不能来?”经理笑着说,“你能办学,我就不能帮学?你这样做,也是咱们饭店的骄傲啊。好了,快分给我们活儿吧!” 
  此时的菊儿,真是百感交集。她看着经理,看着正在干活的那些父母们,看着同样挥汗如雨的孩子们,再看着像年轻了十岁的“烧鸡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像决堤的河一样,流了下来…… 
  太阳刚刚西斜,活儿就干完了。 
  站在阳光下,望着眼前大为改观的环境,每个人都笑得很灿烂。的确,那个像垃圾场一样的旧厂房,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新厂房”,映照着灿烂的阳光,简直像童话中辉煌的宫殿一样壮观、美丽。 
  蚂蚱和英子就像着了迷,在厂房里跑来跑去,高兴得仿佛两只刚出笼的小鸟儿。望着这两个孩子,大家浑身的疲劳,也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英子,将来开学了,我就坐在这儿。”指着厂房里最亮堂的一个地方,蚂蚱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