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宇宙的上帝

第56章


我刚才提到过他是位生化学家。他虽是研究生物化学的,却没有只顾着自己的本行。他会偶尔做些其他大胆的科学尝试,诸如通过改进维生素B1的提取方法,使其能够以吨为计量单位进行提取(如果真的有人需要上吨重的维生素B1的话)。不过对他而言这也不算什么壮举。他靠此赚了一笔钱,便立即用这钱租了座小岛,雇了八百名工人在岛上一块占地一英亩半的地方盖了间实验室,修筑了一些设施。他接着开始忙乎起剑麻纤维来,找出了融合这种纤维的方法,并制取出了一种难以断裂的绳线,剑麻产业因此红火了起来。
  你应该还记得他在尼亚加拉河上空做的演示吧:在尼亚加拉河两岸间湍急的水流上空牵一条新制的剑麻绳索,绳中央吊着一台十吨重的大卡车,还记得这个演示吗?现在轮船停靠的时候就是用这种纤维绳当缆绳,它看起来像铁索,但跟一枝铅笔差不多粗,还可以像橡胶软管一样盘绕起来。靠这一发明,他捞了不少钱。他用其中一部分钱买了一台回旋加速器。
  从这以后,钱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钱了,而成了小小的账簿里一串串庞大的数字。奇德只动用了其中一小部分订购食物和器材,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连这些订购也停了。他的开户银行派人乘水上飞机来看他是否还活着。那带信的人两天后带着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回去了——他被在小岛上的所见给惊呆了。奇德还活着,不仅安然无恙,还用极其简单的合成方式生产出多得吃也吃不完的优质食物。银行立即写了封信给他,问奇德先生是否愿意将无土种植的秘方告诉他们。奇德回复说很愿意,并在信中附上合成配方。他还附言说自己从没将这消息告诉过陆上的人,所以不知道有人会对这个感兴趣。他因此变得更富了,我是说他的银行存款更丰厚了。但他对此毫不在意。
  那个带信的人来访八个月之后,奇德才开始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惊愕。对于一个连“博士”都称不上的生化学家来说,他实在很了不得。下面罗列的是他的一些发明成果:
  一项切实可行的商业计划——专门生产一种可用在建筑物上的、比最好的钢铁还要牢固的铝合金。
  一种奇德称之为“光泵”的小机件。“光泵”的运作是根据光是一种物质,因此也受制于物理和电磁规律这一原理。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只保留一个光源,从光泵中向该光源打出一道圆柱形振动磁场,沿着这道磁场,光将被引导到光泵上。接着让光通过光泵的环状“镜头”。“镜头”下是光泵的心脏部位——可吸收百分之九十八的光线的滤光水晶,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水晶里的平面把光吸收了。用这种仪器使空间暗色化,虽然效果不明显,但毕竟意义非凡。外行人说外行的话,多多见谅,原理大抵是这样子的。
  以“桶”为单位的合成叶绿素。
  能够在飞机以八倍音速飞行的条件下运转自如的螺旋桨。
  一种便宜的粘胶。将这种粘胶涂于旧油漆表面,使其变得干硬,然后像撕布条一样将它撕下来,旧油漆也会一并脱落下来。这种粘胶是很可靠的帮手。
  使铀238自发衰变的方法。该方法使得铀238的自发衰变速度达到铀235的两百倍。
  这些足以说明奇德的成就了。我想重复刚才的话:对于一个连“博士”都称不上的生化学家来说,他实在很了不得。
  奇德显然没有意识到:在那个小岛上,他拥有能够主宰世界的力量。他从来没费神去想这些东西。只要没人去打扰他做实验,他才懒得去管这世上其他地方是否还在使用原始笨拙的技术。你很难联络到他,除非使用他设计的无线电话,不过能与他自己那台话机相连的惟一一台话机锁在他开户的波士顿银行的保险库里,只有一个人能使用——那台非常敏感的话机只对科南特本人的身体有感应。奇德告诉科南特,若没有万分重要的消息就不要去打扰他。科南特经常把从奇德那里探问出的一些点子和专利,以只有自己一人知道的假名发布——奇德对此也不大在乎。
  结果呢,自然是出现了从有史以来最为震惊的文明飞跃。国家获利了,整个世界也获利了。不过,获利最多的当数银行。银行的规模开始扩大,开始把爪子伸向其他利润丰厚的馅饼。爪子越来越多,只有烘烤出更多的“数字”馅饼才能满足它们。多年过去了,银行凭靠奇德的“法宝”不断扩张,其力量可以说与奇德本人的力量旗鼓相当。
  几乎可以。
  现在请闪开一下,我要把那几个家伙驳得无话可说。他们一直在嚷嚷说世上不可能有奇德这种人,不会有人在门门学科、各个领域都如此精通。
  你说得很对,奇德虽是位奇才,但他的才能不属于创造性的那种。究其本质,他不过是个学生。他应用在实验里的知识不过是他已经知道的,或他曾见过的,也或者是别人教给他的知识。他一开始在岛上的实验室工作的时候,就是这么自我分析的:
  “我所知道的一切不过是从前人的言语或著述中得来的,而前人所知道的,又是研究前人的言语或著述得来的,以此前推。偶尔也有人会意外发现新的东西,而利用或推广这个新点子的,或是他自己,或是比他更聪明的人。不过,每当有一个人发现了新的东西,就得有两百万的人做收集和传播现有信息的工作。如果我能够把握进化趋势的话,我知道的会更多。我们得等很久才能等来那个增添人类知识储备——也包括我的知识储备——的意外事件。如果我能找出走到时间之前的方法,我就可以穿透未来时光的表面,一旦看见我所认为有意思的东西,就一头扎下去,潜心研究。但那不是时间的运行之道,你无法超越时间或回到过去。我们该怎么办呢?
  “有人提议说,可以加快知识进化的速度,这样就可以提前观察到进化的成果。这似乎不是很有效。训练人类提高智力,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这倒不如发挥我自身的潜能来得省力。可我又没法那么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没人可以。
  “我也没辙了。我无法加快自己的智力提升,也无法加快别人的。有没有其他途径呢?应该有吧,方法可能在某个地方,得把门径给找出来。”
  于是,詹姆士·奇德把精力投在寻找门径上面,而不是在优生学、光泵、植物学,或原子物理学上。但作为一个躬身实践的人,他觉得这有点形而上学;不过对待这个问题时,他的态度仍然是追根究底,一丝不苟,还会使用自己那怪异的逻辑思维。日复一日,他漫无目的地徘徊在小岛上,有气无力地向海鸥扔着海贝,一边还不住地叫骂着。有时他会坐在室内沉思默想。只有这时他才真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他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生物化学,特别是其中的遗传学和动物新陈代谢门类。他不停地让自己永不知足的脑袋汲取知识,并作了归类——把与当前研究的问题无关的归到一边,把自己所需要的那一小部分归到一处。他不停地积累着他所知道的或推测到的点点滴滴,时间久了,就存储了一笔很可观的可利用的数据。他也会犯错误,刚开始时在物种的“界”上,后来缩小到“种”上。他一连好几个小时在显微镜前观测,以至于最后不得不停止工作两天,以消除头脑里产生的幻觉。在做实验时,他的胸口会靠在显微镜镜筒上,时间久了,他觉得他的心脏在把他的血液往镜筒上输送。不停地试验,不断地出错——这种事他决不做,他不赞同这种方法,认为那很草率马虎。
  他终于有了结果。他一起步就很幸运,能把成功概率算出来更是幸运万分。根据概率,他一清二楚地知道什么样的实验可以不要做。当那表面玻璃上黏糊的半流质开始移动的时候,他知道他走对了路。当半流质开始自己寻食的时候,他变得激动起来。当它开始分裂,几个小时后又重新分裂,而且当分裂出的每个部分又开始生长分裂时,他变得狂喜起来,因为他创造出了生命。
  他精心照看着这群珍宝似的“小孩”,为它们流汗操劳,耗费心血。他给它们设计了适合它们生长的各种容器,给它们接种,服药,喷洒特殊液体。每走一步,他自然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一种像是阿米巴虫阿米巴(Amoeba):原生动物门肉鞭动物亚门肉足总纲根足纲变形目变形虫科的一属。音译阿米巴。虫体赤裸、柔软,因可向各个方向伸出伪足,以致体形不定而得名。伪足除行动的功能外,还能摄食。在池塘、小沟、水田中终年可见。变形虫能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最常见的是痢疾内变形虫,这是人阿米巴痢疾的病原体。的生物在他的大罐子、试验管和培养器里诞生了,接着这种东西变成一种有纤毛的微生物。生长速度越来越快,紧接着,他让它演变成一种有眼点和神经囊的动物,最具成功意义的是,后来出现了一种具有多细胞的胚囊(非单细胞)。他放缓了速度,让其演变成一种腹足动物,只要到了这个阶段,赋予腹足动物功能各异并可遗传的器官就不算难事了。
  接着,一种类似软体动物的生物培育了出来,它的腮功能变得越来越健全。一天,有一个不可名状的生物顺着倾斜的木条,从罐子里蠕动着爬了出来,翕合着身上的腮片,细弱无力地呼吸着空气。就在这一天,奇德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跑到小岛的另一端,喝得酩酊大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