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密码

第10章


于是,他垂头丧气地放弃了这份工作,回老家伯顿去了。 
  深感震惊之余,威尔莫特不停地琢磨自己所发现的一切。他时不时地与一些他感到很谈得来的造访者,道一番自己的发现。不过,只有一次,他的所思所想见诸于报端。来造访的一个人,把他的发现写成报告送给了一家颇具威信的哲学协会。威尔莫特内心想的是,全英国只有一个人拥有如此睿智的头脑和如此博大的学问,能写出如此美妙的剧作来。这个人,他说,不是别人,就是伟大的哲学家兼学者:弗朗西斯·培根。 
  如他所料,这篇关于威尔莫特发现的文章,立刻在这个协会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一信息被刊登了两次,结果都一样:不可置信和一片挞伐声浪。直至1932年,有位教授偶然读到刊登威尔莫特大发现的报纸,他把这件事特意又发表了一遍,才使全世界都读到它。 
  (摘自《莎士比亚密码》,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定价:25元。) 
  其二:彻查莎士比亚其人是谁 
  如果我们描述出来的画面,使一辈子都非常尊重威廉·莎士比亚以及他的那些伟大戏剧作品的人感到压抑的话,我们可以完全理解。但正如法国密码分析专家皮埃尔·亨里昂先生所说,那些视密码故事为幻像或认为它只是一种儿戏的人,将永远生活在无知之中。因为真相有时就来自最不可想像的地方。 
  现在,判别真假“莎士比亚”的关键,就是在杰出、敏感的天才诗人与带着假面具的真名可能叫“莎士比尔”的人之间,做个区分。 
  想想下面几个例证:南安普敦伯爵给了那个叫“莎士比尔”的人1000英镑;那件显然起自吹自擂作用的传令官服;还有“莎士比尔”拥有剧院十分之一的股份,而事实上剧院的真正主人是安东尼·培根先生。这一切都使一种结果浮出表面:“莎士比尔”的个人财产在一点点增加,培根的财产却一步步损失,这形成鲜明对照。培根越来越需要金钱,而斯特拉特福镇的那位威廉·莎士比尔却逐渐成为那个偏僻小镇里的有钱人,虽然还不能称作显贵。1597年,这位威廉·莎士比尔在斯特拉特福镇买下一块相当大的地方。他想把这地方重新改建一番。他又另外置地两处,并开始做起了麦芽生意和放贷业务。8年前,这小子离家到伦敦时,可是身无分文啊。他做得太好了,令人感到吃惊与不解。因为这一切来得太容易了!他只要保持沉默,并有足够的机灵劲,来化解别人提出的不当问题就可以了。 
  这个莎士比尔先生是从沃里克郡直接到伦敦的。在老家时,他的生活相当窘迫,所受教育不过区区三到四年,而且是在乡村里接受的教育。 
  我们假设他真的已经写出两首古典风格的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和《鲁克丽丝受辱记》,他到伦敦之后,人们把几出相当受欢迎的成功作品都安在他的头上,有些剧目所依据的故事那时还没有翻译成英文,如《雅典的泰门》和《奥瑟罗》。这些都是外国故事,剧作者从中汲取一些情节,为己所用。可以说,任何一个约翰·福斯塔夫爵士,面对这一切都会感到头大的。 
  约翰·福斯塔夫爵士这个人物已经被清晰准确地描绘出来,除哈姆雷特以外,约翰·福斯塔夫爵士是所有虚构人物中最为真实的人物。将哈里王子代表弗朗西斯,再拿约翰·福斯塔夫爵士比喻假面的莎士比尔,我们就会发现,在他们之间有一种强烈的对比,一个充满了智慧,而另一个则满嘴粗俗的笑话。 
  历史剧中包括《亨利四世》,故事主要围绕某个历史事件展开。但这些主题却都不是伊丽莎白时期观众的兴趣所在。剧中小丑约翰·福斯塔夫的滑稽可笑弥补了一切。观众都爱看这个人物。女王也喜爱这个人物。伊丽莎白女王很有可能在1596年的圣诞节前后,观看了《亨利四世》上篇。她对约翰·福斯塔夫这个胖乎乎的骑士非常着迷,她跟自己的表兄亨兹顿贵族说,她想看到一出老恶棍陷入爱情的剧。亨兹顿是弗朗西斯的资助人之一,于是,他很快就联系上了“莎士比亚”。“莎士比亚”随即开始创作,好满足女王陛下的要求。《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就是这种背景下催生出来的产物。 
  批评家们都认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创作时间不超过三个星期。整个剧情没有任何严肃内容,也是整整36部剧作中惟一一部不涉及贵族主题的剧作。它主要写中下阶层人群的故事。弗朗西斯显然尽了全力,以使全剧的主调听起来很像威廉·莎士比亚这样的人所写的东西。他使用的语言淫猥但还算得体,他使全剧充满女王喜欢的那种喜剧情节。 
  据我们所知,女王伊丽莎白看了这出剧,喜出望外。不过,她也有点心存疑窦。从多纳利密码故事中,我们得知,弗朗西斯收到一条相当具有摧毁性的消息:女王问了不少关于这个叫“莎士比亚”的人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是罗伯特·塞西尔先生早有觉察,并试图让女王相信,真正的作者是弗朗西斯。 
  弗朗西斯随后这样写道: 
  “听到这个消息后,心底感到沉重,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羞愧。我已经看到了自己彻底被毁灭时的情形。我深深知道,如果那个叫莎士比尔的家伙真的因为害怕而挺不住的话,那他将……成为那个狡猾狐狸塞西尔的手下鱼肉。可能十有八九那个莎士比尔龟儿子为了自保会招供,他会说出包括《一报还一报》那种贵族题材的剧本……以及《理查二世》等剧本,均出自我手。” 
  上面说的《一报还一报》充满了对宗教的讽刺意味,而《理查二世》描写的是一出近乎鼓励政治上进行反叛的危险剧本。弗朗西斯最怕有人把这两个剧本进行什么关联。因为如果大家都知道了真正的作者是弗朗西斯的话,他担心那会“彻底摧毁我在英联邦里任何升迁的机会”。如果这样,那无疑等于宣告他的事业已经结束,可能就此他的生命也应该结束了。 
  女王陛下后来真的发火了,虽然她总喜欢动气。她派出“好马快手”找寻那个叫威廉·莎士比亚的人。那些人搜查了整个剧院,河对岸的所有剧院也被彻底清查了一遍,这是发生在1597年的事。同时,英国枢密院下令伦敦所有剧院全部关闭,原因是上演了一出叫作《狗岛》的剧目。这是一出政治讽刺剧,作者被认为是托马斯·那什和本·琼森。该剧被描述为“富有煽动性,充满诽谤”。由于我们已经知道本·琼森在为谁工作,也知道培根与托马斯·那什一起合作写剧本,那就完全可以断定,关闭剧院与找寻“莎士比亚”都是因为女王的震怒所引起的,是一回事。那时,所有的演员与剧作者都面临危险境地,个个噤若寒蝉。 
  多纳利密码故事继续说道,罗伯特·塞西尔最怀疑弗朗西斯。他认为环球剧院里的演员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剧本,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智慧也不可能受到如此高的教育。(应该说塞西尔走上了搜查的正道。)他给督管斯特拉特福镇的大主教传话,要求他提供关于威廉·莎士比亚的相关资料。大主教呈递上一份关于这位“莎士比尔”的报告,但很不令人满意,使人对大主教的个人能力大打折扣。 
  主教马上告诉罗伯特·塞西尔先生,那个叫威廉·莎士比亚的人已经不再受穷了: 
  “他已经有万贯家财了。他们把这钱财一分为三……他自己的那一份就已经有500马克了。他给自己购置了一处非常气派的房产,叫‘新天地’……他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他十分疼爱她……他一心一意就想让她成为一个贵夫人,这样,也能让他沾上光,进入贵族行列。” 
  主教大人建议说,“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抓他,把他投进大牢,……使他枷锁缠身,再将他带到枢密院去。那样,这个混蛋就会说实话,供出谁是真正作者。” 
  但非常奇怪的是,伊丽莎白女王保护了她的儿子。当罗伯特·塞西尔向她汇报自己的怀疑,并认为弗朗西斯可能是真正作者时,伊丽莎白却把罗伯特·塞西尔好一顿批评。她还连带着把他过世的父亲老塞西尔一顿责骂。她说他们家的人是嫉妒,所以就想方设法贬低弗朗西斯。她越说越激动,干脆动了肝火,她说他们家的人一直给弗朗西斯设置圈套。她说她压根儿就不相信像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人,受过如此良好教育又这么受人尊重的人,怎么可能与那些来自环球剧院的下层人为伍! 
  那么,至于伊丽莎白是否真的怀疑她的儿子通过写剧本而降低自己的身份,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不管当时她的脑海里想的是什么,反正弗朗西斯算是躲过了一劫。他的母亲给了他一次喘息的机会,并把莎士比尔从可能成为敌人的行列中给赶走了。 
  (摘自《莎士比亚密码》,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定价:25元。)     
  莎士比亚密码 第一部分   
  莎士比亚密码 引子   
  《哈姆雷特》、《奥瑟罗》、《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威尼斯商人》……这些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还有那些优美的十四行诗,在中国读者的记忆中,从来都是属于莎士比亚的。但在造就了莎士比亚的英国和大洋彼岸的美国,质疑的声音自莎士比亚死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很多人相信, 
  欧文是19世纪美国底特律城的一位医生,他深爱着莎士比亚的剧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