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血剑(1)

第22章


 
  从小看《游侠列传》浇灌出的豪侠之气如今又喷薄而出! 
  草根蓦地挺直了腰板,长出一口郁闷之气,眸子仿佛也亮了许多。 
  “来者可是峙轩门下李英雄?”一声苍老又极富生命力的声音传来,把草根从遐想中惊醒。 
  “是!”草根慌忙答道。 
  这时草根才发现匾额之下,高座之上有一耄耋老者正在看书。只见他羽扇纶巾,须眉尽白,慈眉善目,一身青色儒衣一尘不染,说不尽的儒雅,道不尽的潇洒,仿佛正在授课鸿儒,不过还另外散发出一种飘然若仙的气质。 
  这种仙气草根也曾见过,七年前,泰山脚下草根曾经从那位仙风道骨的王半仙手中买回自己的《上古秘籍》,炎黄二帝的英雄传奇他已经看得烂熟,也算他的精神寄托了,但是仅有的两页武功心法还是参悟不透。 
  只一眼,只一句话,草根就对高儒就心生好感,或许是因为那股淡然的仙气,或许是因为高儒有他师父陈峙轩的影子,毕竟高儒是他师父的师父。 
  “坐。”高儒指着旁边的座位道。 
  “弟子愿站着聆听师祖教诲!”草根上前至高儒三尺处,说道。 
  “可知我叫你前来,所为何事?” 
  “恕弟子驽钝,不知。” 
  “我听紫城说,七年前,他和你师父有一纸约定,可有此事?” 
  “弟子也不是很清楚,魏大侠让我带着他的书信前来拜师,信中具体内容我也不知。但是魏大侠曾让我勤练武功,说在曹州论剑上和陆恒清、陆梓菱比一比,看谁名次为高。” 
  “嗯!你可见过陆恒清的武功?” 
  “见过。” 
  “比你如何?” 
  “他为皓月,我为萤火。” 
  “何解?” 
  “小清子……不,陆恒清已有魏大侠当年风范,弟子驽钝,不及师父之万一!”一言至此,草根心如刀绞,眼睛忽然湿润,连忙垂头。 
  “我见你来大殿,初时猥琐,而后挺拔,为何?” 
  “弟子驽钝,只知埋头苦练,学而不得其法。看见大殿,才知何为威严,看见巨石,才知何出威严,看到大殿的‘剑’字,才知剑之威严,看到‘兼善天下’的匾额才想到儿时还有一个已经淡忘的痴梦。” 
  草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还如此健谈,这些话更是深藏心中的肺腑之言,连师母都未曾讲过,现在竟然全部讲给初次见面的师祖高儒。 
  这便是缘分吧,有人天天见面也不能成为知己,有人则一见便如至亲!正如当日和师父陈峙轩的见面,虽仅有一次,却让草根铭刻终生!陈峙轩也成为他此生都想无限靠近的偶像,即便赴汤蹈火都在所不惜!草根真的从高儒身上看到了师父的影子,或许他们身上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气度吧。 
  听完草根所言,沉稳如山的高儒也面露讶色,尔后问道:“哦?!儿时的梦想才最是珍贵,可否讲给老夫?” 
  “弟子天生驽钝,自幼爱看《游侠列传》,总幻想能做个行侠仗义的大英雄,拿着神兵利刃诛杀血魔。” 
  “你从小能有行侠之心,很是难得,何成痴梦?” 
  “这七年来,弟子只为学武而学武,学武已经变成身上的负担,反而忘却行侠的初衷,不复儿时的万般豪情……弟子看到‘兼善天下’四字,方才如梦初醒!弟子驽钝无知,身在神剑门,却浑浑噩噩,不知兼善天下之心,请师祖责罚!”说罢,草根跪倒在地。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起来吧。”高儒语有欣慰,忽又感慨:“你师父在天有灵,也可宽慰了……哎……紫城、峙轩可算知交啊!” 
  草根不起,高儒也未强求,说道:“你在神剑大殿观景悟道三天,然后下山去吧!” 
  “啊?”草根惊呆了,连忙说道:“弟子驽钝,还没有过铁剑书生这一关。” 
  高儒蓦然张目吐神光,拍案长叹:“执拗之极!像!真像!真像啊……峙轩那七剑,你只有‘松涛无量’还算得其神!去吧,神剑大殿有一东厢偏厅,乃我观日之处,你去那里悟道三日,三日之内有人负责你饮食,我会派人去师古斋通知琬如的。” 
  “多谢师祖!”看来,高儒看过草根挑战铁剑书生全过程,已经另判结果,他可以下山去了! 
  “记住!内尽心性,外穷天道……去吧!” 
  说罢,高儒起身,自行离去,高儒虽不高大,但背影如山! 
  草根望着高儒渐逝的背影,热泪盈眶,心道:位高不失亲切,公正不计人言,我将来也能成为师祖这样的真英雄吗?加油啊!草根!! 
  泰山极顶,人间仙境。 
  但见月移星斜——旭日东升——群峰尽染——云海翻腾——黄河金带——晚霞夕照——暮霭沉沉——星光灿烂,不觉间一日已过。 
  第一日亥时,高儒过来问道:“可有所悟?” 
  草根回答:“白云苍狗,变化无常,弟子悟到天地之美。” 
  高儒目无表情,不言,转身离去。 
  第二日亥时,高儒过来问道:“可有所悟?”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弟子看到神鬼之剑。” 
  高儒仍是目无表情,不言,转身离去。 
  第三日亥时,高儒过来问道:“可有所悟?” 
  “内尽心性,外穷天道,弟子悟到自然之法。” 
  高儒终于面露笑意:“嗯!回去收拾行囊,明日未时(十三点到十五点之间)准时下山。” 
  “谢师祖!”草根跪倒在地,拜了三拜。 
  “明年端午之前回山复命。” 
  “是!师祖!” 
  “下山期间,你如何自处?” 
  “兼善天下!” 
  “嗯,还有呢?”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还有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还有呢?” 
  “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仍动心忍性。” 
  “还有呢?” 
  “弟子驽钝……” 
  “先知道规矩,再跟别人去玩儿!”高儒捋须笑语。 
  草根一惊,马上便知高儒之意,若不是自己气急败坏,没问清规矩便去挑战铁剑书生,又怎会败下阵来?高儒真是明察秋毫!只不过高儒贵为武林第一大正派神剑门掌门,竟然还有如此童心,这句话分明就是年轻挚友之间的调侃。看似高高在上的高儒可爱如斯,草根也忍不住展露笑颜。 
  此一刻,神剑大殿偏厅,一老一少笑容绽放,俏皮如殿外繁星,美哉妙哉! 
  草根辞别高儒,回到师古斋,已是深夜,没有好色乌叨扰,不久便进入梦乡,是夜他七年来第一次做了个好梦。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好兆头呢? 
  翌日清晨,鸟语花香,师古斋剑心厅。 
  唐夫人、草根相向而坐,草根正在跟师母辞行。 
  唐夫人略感惊讶道:“哦?如此,高儒必有深意,你尽快收拾行李,准备下山吧。” 
  “是!” 
  “你年纪尚小,不知江湖险恶,凡事都要小心,过一会儿,去向你大师兄那里多讨教些江湖经验。” 
  “大师兄?是……师母!我有话想给你讲。” 虽然草根担心师母会更误会他,但他觉得应该告诉师母,大师兄是个卑劣小人! 
  “什么话?留到明年端午再跟我说吧,要想早跟我讲,便不要贪玩,早些回来!” 
  “可……”唐夫人接话很快,草根又愚钝,一时语塞。 
  草根还想申辩,唐夫人又叮嘱道:“明年中秋便是二十年一届的曹州论剑,本门也要在明年端午节举行论剑大会,选出武功最高的九位年轻俊彦参加这次盛会,所以你要尽早赶回,千万不要耽误了,不然师母也会担心的。” 
  “是!” 
  草根虽然还想申辩,但师母好像心不在焉的样子,便想:那我便早些赶回泰山,到那时,我应该武功有成,不必再害怕大师兄了!无论如何,我都要把他伪君子的面目揭发出来,让这样的卑劣小人留在师母身边,终归不好! 
  辞别唐夫人,草根也没有去找大师兄,去和春水辞行,春水虽是不舍,但也不能挽留,帮草根收拾行囊,还给草根带了好多 
  泰山特产。 
  草根下山辞别父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母之爱是世上最无私的爱,草根虽心中不舍,但更多的却是出笼之鸟的渴望:“孩儿不孝,但我会给你们争气的!我要证明给你们看,我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我能光耀我们李家门楣!” 
  父母对子女的爱,草根仍是不懂,毕竟他还只是孩子,也许将来他能体悟亲情的真意,只是不知到那时,他还来得及尽孝吗? 
  未时,草根辞别师母、春水和众位朝夕相处的同门,头也不回地下山去了! 
  手一挥,头不回,大步流星,绝尘而去!不正是他心中的英雄气概吗?在他前面,是充满刺激的征程,是无限美好的江湖! 
  和每个心怀英雄梦的年轻人初涉江湖一样,草根此刻也充满了无限遐想,认定自己会成为最成功的一个! 
  天下之大,草根要去哪里?当然是南下龙虎山大上清宫! 
  另外,草根最大的心结便是师父的死因,神剑令令出七年,师父的仇人还未伏诛。从师祖到师母,对此都三缄其口,到底仇人是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