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蒋介石又犯嘀咕。但最后还是下了决心:同意路易斯来访。
蒋经国接到父亲的旨意,告诉他的好友魏景蒙,要他找一个 可靠的人接待。他俩谈话时,“行政院新闻局”联络室副主任罗启就在旁边,魏景蒙就向蒋经国推荐由罗启来负责。
蒋经国特别交代,此事有关“国家安全”,绝不能走漏风声。 魏景蒙建议,既让对方以记者身份入境,就应该让人到处走走,参观、采访,在接待上要有相应的配合,不露痕迹。
一周之后,魏景蒙接到卢为来电,说路易斯将在第二天搭乘 华航班机来台,11时45分抵达。卢还说,路易斯对“中苏”关系有偏见,他曾送他一本蒋介石著的《苏俄在中国》,让他仔细阅读,这次路易斯提出要看“故宫博物院、农经、匪情”。
魏景蒙立即将此事告知蒋经国、周中峰以及“国防部情报局 局长”叶翔之。当天下午,魏又转告卢:当局不会让路易斯参观 军事,也不会让他观光。叶翔之在必要时会派“专家”在国际问题研究所与他会谈。在这次通话中,卢为说他晚上将在东京与路 易斯晤谈,并建议第二天与路易斯一起回台,魏对后者给予回绝。
第二天上午,卢为再次电告:路易斯认为台湾应派代表到莫 斯科。此事他可以帮忙。看了《苏俄在中国》后,路易斯认为书 中对苏联不公平,他称自己绝对未在苏联受迫害,他希望澄清。
10月23日,路易斯准时到达台北,罗启在机场迎接。 路易斯来台前,卢为从东京传话说,路易斯希望在台湾不要 太曝光。可是令罗启难办的是,他一到旅馆就忙着分发名片,并自我介绍说,他是莫斯科来的。台湾摸不清路易斯的底数,不急 于把日程表拿出来。他们想看看路易斯有些什么要求,再做决定。
午饭后,罗启告诉路易斯:“下午就可以安排和魏局长见面。”
路易斯问:“卢为告诉我,魏局长很资深,和高层关系很深。”
罗启回答:“魏局长可以参加内阁会议。他也是从事新闻工 作出身的。”罗启没有告诉路易斯,魏景蒙与蒋经国几十年相处, 关系与感情非同一般,蒋经国晚上失眠时,常找魏景蒙来聊天,无所不谈。
路易斯又问:“魏局长每天都能见到蒋介石?”
罗启反问:“我不能确定,你有什么事吗?”
下午3时半,魏景蒙与路易斯首次会晤。路易斯是个急性 子,两人寒暄不到一分钟,路易斯就沉不住气了,说要见蒋介石和蒋经国,并且声明要谈的话题很严肃,别人不能代替。魏景蒙 不便拒绝,只说一定转告,代他联系。魏景蒙将话引开:“我们 过去与苏联合作有过惨痛经验。我们不想把我们的意识形态强加 于他国,也不想其他国家把他们的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
路易斯不以为然:“那是过去的老政权。苏联现在是个新而 年轻的国家,台湾应该忘掉过去那些不好的事情。在莫斯科,仍然有人认为,毛泽东可以救得起来,但其他人不作此想。”
路易斯说话很狂妄,多少令魏景蒙有些不快。但魏景蒙有很 好的修养,多听少说。路易斯便滔滔不绝,说他虽然不是苏联政府派来的,但至少他可以传话,以发展成大使对大使级的会谈, 地点可以在南美。或者台湾可以开始在莫斯科派驻贸易代表或新 闻记者,台湾甚或可以开始运送许多珍宝到莫斯科展览。
一边东南西北地扯着,路易斯还是不时提出要与蒋经国会晤 哪怕几分钟,以便能与小蒋合拍几张照片,拿回莫斯科可以证实自己的本领。
路易斯又问:“两个中国政策能否使台湾高兴?”
魏景蒙否定:“不行。因为中国人不希望中国长久分裂。”
魏景蒙从谈话中已经明显感到路易斯所传达的信息,是苏联 有个计划,“希望在毛泽东覆亡后有一个由他们操纵的中国,另一个中国由国民政府统治。”魏景蒙不希望这样。他问路易斯: “北京与莫斯科决裂的原因是什么?”
路易斯攻击说:“赫鲁晓夫在北京一处海滩和毛会晤时,毛 泽东问赫,苏联是否敢与美国开战,而这就是双方决裂的开始, 因为对莫斯科而言,这种想法太牵强了,毕竟苏联人的生活方式 和文化背景仍属于欧洲,而毛泽东则太过于自我色彩或太具中国 色彩。苏联不会开战,对赫鲁晓夫来说,战争是个无法想象的困 难字眼。中华民国没有理由担心与苏联合作,毕竟这样对国民党 不会有任何伤害。”
魏景蒙告诉他,国民党在大陆内部有自己的人,他似乎想让 路易斯明白,台湾不是非信任他和苏联不可,但双方之间若有较 佳关系,对世界有关各方面都有益。
会晤到5点半结束。魏景蒙从交谈中感到,路易斯的确有直 通苏联高层的关系,而且有意拉拢台湾和莫斯科接触。
晚上,罗启再请路易斯吃饭。路易斯问罗是不是国民党员, 吃饭谁付账,是不是蒋介石?罗启只是笑笑。以后路易斯没事就 拿这个问题幵玩笑,给人的感觉是放浪形骸,无拘无束。他又问 起罗启难以启齿的问题:国民党当初为什么要放弃长江以南?为 什么放弃海南岛?
罗启打定主意不做政治回应。他以海军出身的理解回答说, 当时放弃海南岛主要是基于海上补给困难的考虑。路易斯接着 问:你们是不是非常相信美国,相信美国永远不会变?
罗启不想再做退让,声言:“今天在台湾相信美国的人要比 相信俄国的人多,美国人会不会变是一回事,但是从《中俄尼布楚条约》以来,中国人多不相信俄国人是事实。”
这几句话,终于让路易斯闭了嘴,淡淡地说了句:“那些都 是过去的事了。”
●2.中苏决裂的由来,毛泽东准备打仗
苏联对台湾放出试探气球,是基于苏共与中共关系急剧恶 化。双方由最亲密的同志和盟友,演变成水火难容的对头。党的 关系中断,国家关系下降到低点。分歧起自苏共二十大。
1956年 2月,中国共产党以朱德为团长的出席苏共二十大代表团到了莫斯科后,从赫鲁晓夫的暗示中,得知二十大要批判斯大林个人迷信,当即急电请示中央:批判斯大林的会议,代表团是否出席? 中央电示:批斯会议照常参加。代表团决定,对苏共批判斯大林一事不表态,不发言,取回避态度。
实际上,当时中共中央对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在原则上是赞 成的,认为这种揭露批判,具有积极意义。赫鲁晓夫也认为, “起初,毛泽东认为我们对斯大林滥用权力的指责是正确的。他 说二十大作出的决定表现了伟大的‘英明"。”
但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又有另外一方面的独特见解和做法。
毛泽东对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有两个方面的考虑和心情。 毛泽东在1957年7月的青岛会议上说:批判斯大林有两重性, 好处是破除了迷信,解放了人的思想,但方法不对,没有分析, 一棍子打死,引起去年几个月的反苏反共大风潮,这是不好的。
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又说:1956年,斯大林受批 评,我们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揭掉盖子,破除迷信,去掉压 力,解放思想,完全必要。但一棍子打死,我们就不赞成。他还 说过:“苏联过去把斯大林捧得一万丈高的人,现在一下子把他 贬到地下九千丈。中央认为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起 来还是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按照这个分寸,写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三七开的评价比较合适。”
苏共按照要打破对斯大林迷信的需要,决定五一节时不再在 莫斯科红场上挂斯大林的像,并致函中共中央,要求中国也照此办理。中共中央经过考虑,决定不予回复,而是按照自己认为 的,斯大林是“犯有严重错误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三 七开”的观点,决定五一节在天安门广场继续按马、恩、列、斯 的顺序,挂斯大林的像。毛泽东说:他们不挂,我们挂。两党在 斯大林问题上的分歧,便明显地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赫鲁晓夫 对此甚为恼火,又无可奈何,后来曾多次大加指责。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斯大林问题上的观点,当时对赫鲁晓夫 起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苏共二十大以后,特别是波匈事件的出 现,使赫鲁晓夫处于内外矛盾之中,威信大跌,在内部地位也摇 摇晃晃。而毛泽东的威望却在世界上鹊起。赫鲁晓夫不得不借助 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因而谈论斯大林问题的调子也有了明显变 化,双方关系也和缓下来。但是,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
赫鲁晓夫一旦站稳脚跟,就挥起指挥棒,企图控制中国。赫 鲁晓夫提出在中国建“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使得毛泽东 大为震怒。从斯大林时代起,毛泽东肚里一直有股闷气。因为他 确信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功大于过,但对他的大国沙 文主义做法深为不满,只是为了顾全大局,才长期隐忍不言,没 想到赫鲁晓夫又要搞这一套,与赫鲁晓夫见面时,当场吵了起来!。
赫鲁晓夫想与美国合作以主宰世界。八二三炮战时,苏联对 此甚为不满,担心引发中美冲突,妨碍他们摘苏美合作。于是立 即派葛罗米柯访华,并带来了核试验影片,请毛泽东和全体政治 局委员观看,想吓住中共。
小说推荐
- 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 内容简介: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亦友亦敌、忽离忽合的奇特关系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全面展示他们从握手到分手乃至兵戎相见的历史漩涡和内心波澜,不少情节鲜为人知 作者:所写的《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共和国风云中的毛 泽 东与周恩来
- 内容简介:有一种比喻说:毛泽东是“湖南辣椒,周恩来是“绍兴黄酒。这不仅描绘了出生地及环境对他们性格的影响,也形象地表达了他们的习惯爱好。谁都知道,毛泽东爱吃辣,周恩来爱喝酒。又一种比喻说:毛泽东是“土包子,周恩来是“洋包子,这又进一步说明了他们在青年时代的经历对后来漫长革命生涯的影响;再一种比喻说: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9章
-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
-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作者:赵宏 第一部分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是浙江溪口葛竹村人。王采玉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她幼承父教,聪明伶俐,精于女红,深得慈爱。但她青年时代命运不佳。其父王有则不事生产,家道中落。王采玉以一双灵巧的手,做针线活,贴补家中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苦。王采玉初嫁于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0章
- 寻找真实的蒋介石
- 《寻找真实的蒋介石》作者:杨天石最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处在剧烈变动的时代。许多动乱的发生和曲折发展的过程,里里外外,直接间接,似乎都不能不注意领导人物、群众活动、文化变迁、国际因素等的相激相荡,才构成中国现今的局面。至少在半个世纪之前,以近代史作为史学学术研究的一支,还颇见争议。近代历史虽有数据宏富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5章
- 蒋介石传
- 【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1906年,在中学读书时即向家里提出要求到曰本学习军事。赴曰后,因非公费派遣,不能入军校,只能就读于东京清华学校。1907年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炮兵。1908年春被保送曰本东京振武学校,不久加入中国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9章
- 蒋介石传
- 客观的介绍了蒋介石的一生,是非功过自有人评 作者:所写的《蒋介石传》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
-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四十三年
-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四十三年口述:翁元记录:王丰翁元,本书口述者,蒋介石、蒋经画的贴身侍从副官。他入伍即做蒋介石侍卫,深得蒋介石喜爱与信任。他为蒋家服务四十余年,耗费了他大半生宝贵时光,见证了蒋家在台湾由强势到衰微的历史。永远公而忘私,这就是蒋氏父子身边的工作人员的具体写照,也是我觉得一生对家人最亏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9章
- 毛 泽 东与郭沫若
- 内容简介:毛泽东和郭沫若,一个原是山坳里的伢子,一个原是大渡河边小镇上的娃儿;一个是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伟人,一个是中国现代文化舞台上光辉灿烂的巨星。他们共同经历了摧毁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他们是中国社会走向进步的桥梁,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骄子《毛泽东与郭沫若》以历史为经,人物交往为纬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特德蒋科幻小说合集/特德蒋
- 特德蒋科幻小说合集作者为:特德蒋特德蒋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位刻画作家。共有一个下载包,里面有7篇小说。1.巴比伦塔2.除以零3.你一生的故事4.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5.领悟6.七十二个字母7.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 作者:所写的《特德蒋科幻小说合集/特德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