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上空的乌鸦

第九十一章第二节 府中刑务所(下)


2005年11月2日,李梦华在医院产下一名女,婴,孩子早产一个多月,由于难产还导致新生儿缺氧,孩子被紧急送入新生儿科观察。
    “孩子呐?”李梦华醒来后第一句话问孩子。
    “孩子没事,正在新生儿科观察。”林雨豪姐姐说。
    “我要见孩子。”
    “现在不行,过几天能见。”
    “我要见孩子。”李梦华情绪有些激动。
    “医生不让见,我也没有办法。”
    “我要见孩子。”
    “你别闹了,快吃点儿饭吧。”
    “我不吃。”
    “都告诉你孩子没事了,你还闹什么?”
    一连几天,李梦华躺在床上,不吃饭、不睡觉、也不说话,林雨豪姐姐慌了神儿,连忙把主治医生叫来。主治医生做了一些检查后,小声对林雨豪姐姐说:
    “看来像是产后抑郁症,还是把神经内科医生请来吧。”
    “产后抑郁症?”
    “我说不太好,还是请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吧。”
    “梦华,你哪里不舒服,你说句话呀?”林雨豪姐姐问。
    “梦华,你说话呀?”
    “过几天就能见到孩子了,你快说话呀?”林雨豪姐姐拉着李梦华的手不住地说道。
    再看李梦华,李梦华躺在床上毫无反应,头发披散在脸上,眼睛似睡非睡地盯着天花板,一颗心空空洞洞,仿佛对周遭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孕妇如果在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例如:搬家、亲朋离世、战争等等,再加上体内内分泌激素的变化,都容易使孕妇患上产后抑郁症。李梦华这两年经历了太多事情,父亲入狱、家道中落、母亲接受调查,自己由众星捧月的大小姐,突然变成茫然无助的孤女,温室里的一朵花朵突然直接面对冬日的严寒。
    高昂的学费,繁重的学习压力,整个世界都仿佛与她为敌,好在爱情及时降临,封闭的大门又打开了一道缝隙,爱人为自己出生入死、喋血搏命。
    刚刚以为峰回路转、雨过天晴,谁知道命运的大手再一次翻转,自己身怀有孕,唯一的爱人又深陷监牢!李梦华太累了,她的大脑停止了工作,身心疲惫急需要休养。
    神经内科医生前来会诊,一番检查后确诊,李梦华得了产后抑郁症。
    牛晓东和张慧娟已经冷战好长时间了,这一天晚上,牛晓东回到家,饭也不吃就开始收拾行李,张慧娟等了半天,忍不住问:
    “你要干什么?”
    “回家。”牛晓东没好气地回答。
    “回哪个家?”
    “我要回国。”
    “你不念书了?”
    “我要把李梦华的孩子送回去。”
    “又是李梦华?你当你是活雷锋啊?不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吗?”
    “我机票都买好了,期末考试不考了。”
    “不考了?”
    “嗯。”
    “送也得等考完试再送啊?”张慧娟压着火说。
    “我下学期再补考。”
    “我看你还是别去了,为什么非得你去送?”
    “你能送?”
    “我不能。”
    “那还说什么?你别挡着我,我要收拾东西。”
    “牛晓东,你让我帮忙带孩子,可我要打工,哪有时间带?再说你要把孩子送到哪儿?”张慧娟态度有些软化。
    “送给我妈看。”
    “什么?又不是你的孩子,送给你妈干什么?要送也是送李梦华妈妈,送给孩子姥姥啊!”
    “这你就别管了。”
    “什么我不管了?跟你好说好商量还不行吗?”
    “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这么做。”
    “我不同意。”
    “我的事你不用管。”
    “牛晓东,你真是不知好歹,你把东西都拿走吧,永远不要回来!”张慧娟气得满脸通红。
    “这是你说的?”
    “是我说的!”
    牛晓东面色铁青,拎起行李箱,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梦华因产后抑郁症住院治疗,林雨豪姐姐又要照顾大人,又要照顾孩子,实在是忙不过来,牛晓东这才要把孩子送回国。为什么不送给李梦华妈妈?因为李梦华妈妈还不知道女儿生孩子了。
    镜头转到成田机场,牛晓东笨拙地抱着刚满月的婴儿等待登机,孩子还没起名字,粉扑扑的小脸蛋儿十分可爱,由于孩子太小了,现在还看不出来长得像谁,孩子的小手儿伸缩着握在胸前,手指头比火柴棍长不了多少。牛晓东不像是抱孩子,倒像抱着一枚定时,炸弹,孩子一哭,牛晓东就一激灵,再一哭,牛晓东豆大的汗珠子直往下掉,全身上下都非常紧张。牛晓东自己可能还是个孩子,真是难为了他。
    闲言少叙,好在飞行时间不太长,从东京到滨城才两个多小时。飞机平稳落地,牛晓东长出一口气。
    牛晓东父母两个人前来接机,老两口早就来了,他俩在机场大厅里坐了半天。
    “也没过年过节,晓东为什么要回来呀?”牛晓东爸爸问。
    “电话里也没说啊?他就说有点儿事,让咱俩都来接机。”牛晓东妈妈说。
    “不会出啥事了吧?”
    “能出什么事?”
    “不知道。”
    牛晓东父母心里忐忑不安,他们不知道儿子为什么突然回来。
    又等了半个小时,机场广播通知航班已经降落。过了一会儿,乘客们取行李,陆陆续续往外走。
    “他爸,你看那个人是不是晓东?”牛晓东妈妈用手指着问。
    “看不大清楚,应该是吧。”
    “他手里抱着什么东西?”
    “背包吗?看着不像,是不是给咱俩买的礼物?”
    “有可能,是电饭锅吗?我和他说过日本电饭锅好,不管是什么,我又见到自己儿子了,晓东!”牛晓东妈妈隔着玻璃向牛晓东挥手。
    牛晓东没有托运行李,他胸前抱着孩子,背后背着双肩包,左腰里挂着尿不湿,右腰里挂着奶瓶子,他走路很慢,简直是一步一挪,小心翼翼地走到父母跟前。
    “晓东,这是什么东西?”牛晓东妈妈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牛晓东胸前,襁褓里露出婴儿粉扑扑的小脸。
    “这不是孩子吗?”牛晓东爸爸说。
    “这是谁的孩子?”牛晓东妈妈问。
    “你老糊涂了?这还用问?这一定是晓东的孩子!”牛晓东爸爸说。
    “晓东,这是你的孩子?”牛晓东妈妈声音有些颤抖。
    “啊——”牛晓东含混答道。
    “你的孩子?你和谁生的?”
    “妈,你别问了。”
    “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牛晓东妈妈接着问。
    “女孩儿。”
    “女孩儿也行,妈呀!他爸,这是咱孙女!咱们有孙女了!”牛晓东妈妈激动地说。
    “好啊!孙女也行!”牛晓东爸爸也高兴地说。
    “孩子几个月了?叫什么名子?”牛晓东妈妈问。
    “刚满月,还没起名子。”
    “孩子妈妈呐?”
    “有病住院了。”
    “什么病?”
    “产后抑郁症。”
    “啥叫产后抑郁症?”
    “老婆子,你还问个没完了?赶快把孩子接过来!”牛晓东爸爸提醒道。
    “是,是,妈呀!我当奶奶了!我的孙女啊!”
    “孩子早产一个月,你们好好带着。”牛晓东说。
    “放心吧,交给亲奶奶还不放心?”
    妈妈把孩子接过去那一刻,牛晓东感到如释重负。
    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常年见不到小孩儿,尤其是小婴儿,牛晓东是独生子,出国以后家里就只剩下父母两个人,突然间冒出一个孙女,牛晓东父母别提有多高兴了!虽然不知道孩子妈妈是谁,孙女却是活生生的。多少年没抱过孩子了,牛晓东妈妈抱孩子也是小心翼翼的。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妇女,由于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妇女们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广场舞也就应运而生。广场舞大妈们舞姿优美、情绪饱满,就是音乐有些铿锵,如果音乐再讲究一些就更好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