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

第228章


  然而,事实证明,周游这次公费旅游之举是极不明智的,是得不偿失的,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周游死了,而且是死在冯异的军营里,凶手是谁?两个字——仇人,但真正的元凶却查不到。
  听闻消息后,刘秀极为震惊,大为震撼,深为遗憾,出于安抚和弥补心理,刘秀决定散财消灾——赠送大量的金银珠宝给了隗嚣。
  为了确保这笔“赔偿款”能顺利送达凉州,刘秀派出了以勇猛著称的铫期当“护财使者”。按理说,有铫期亲自出马了,应该万无一失了。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在运输队抵达离凉州尚有十万八千里的郑县时,发生了盗窃案件,铫期护送的金银珠宝全部被盗。
  铫期灰头土脸地回来了,刘秀只能长吁短叹了,看来这一系列的误会注定是无法弥补了。刘秀很快改变策略,没有再选择置之度外,而是选择了防患未然,来了个两步走。
  第一步走,威逼一个人,这个人自然是隗嚣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隗嚣再怎么说,地盘是有的,实力是明摆在那里的,是离是和,还得下最后一剂猛药。
  刘秀磨刀霍霍,亲自部署讨伐隗嚣的军事行动,令建威大将军耿弇以进攻公孙述为名,将大军驻扎在陇道,做好出击准备。这和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和春秋时期晋国吞并邻近的虞和虢两个小国的“假道伐虢”如出一辙。
  接下来,刘秀派人向隗嚣“借兵借粮”,一同出征攻打公孙述。这显然是给隗嚣下最后的通牒,向左转还是向右走,是联合还是彻底决裂,你自己看着办吧。
  面对刘秀再一次的投石问路,隗嚣派属下将军王元屯重兵于军事要地陇坻,并且用木头堵塞道路,彻底斩断了天水郡与关中地区往来的交通纽带。
  至此,刘秀花在隗嚣身上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第二步走,利诱一个人,这个人便是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窦融。
  窦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归纳起来,他有如下特点。
  第一,窦融是一个宽厚的人。
  窦融的七世祖窦广国,是孝文皇后的弟弟,封章武侯。窦融的高祖父,宣帝年间以二千石官员的身份从常山迁徙到平陵。窦融为人慷慨,结交英雄豪杰,以侠义闻名。
  第二,窦融是一个感恩的人。
  窦融少怀大志,王莽居摄年间,任强弩将军司马,参加了攻翟义、平槐里的战斗,因军功被封为建武男。王莽末年,各地革命军四起,王莽太师王匡请窦融任助军,出兵东征。后来,窦融随王邑军在昆阳大败,撤归长安。再后来,汉兵长驱入关。在王邑推荐下,窦融被任命为波水将军,赐黄金千斤,引兵进驻新丰。王莽失败后,窦融率军投降更始大司马赵萌,任校尉。赵萌十分看重窦融,推荐他为巨鹿太守。
  窦融见更始帝新立,东方尚在乱离之中,加上自家累世在河西,因而不想出关。他对兄弟们说:“这天下还不知道是谁的天下,而我们的河西殷实富裕,又有河流作为天然的防御屏障,在这里咱们足以自守。”兄弟们都认为他言之有理。
  于是,窦融去见赵萌,说自己不想到巨鹿郡,而想出守河西。赵萌替他奏明更始帝。于是朝廷任命窦融为张掖属国都尉(武帝时置属国都尉,以主蛮夷降者),窦融大喜,立即带领家人西行。到任后,他安抚百姓,交结豪俊,对羌人示以恩信,于是很快得到了河西人民的支持。当时,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厍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等英彦之士,都与窦融交好。
  第三,窦融是一个讲道义的人。
  更始政权败亡后,窦融召集梁统等人商量说:“如今天下乱得像一锅粥,还不知道会是什么结局。我们河西地处羌胡的觊觎之中,咱们不同心协力就不能自守;权衡轻重,我们应该推选一人为大将军,为五郡的大哥大,带领大家静观其变。”大家一致同意窦融的建议,并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推举他为河西五郡的大将军,主持大局。因为窦融家族几世任河西官吏,深得民心。从此,窦融拥众割据。
  第四,窦融是一个礼让的人。
  窦融处在刘秀和公孙述及隗嚣三人之间的缓冲地带——河西,他就像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谁拥有他就占据了盘面的主动权。
  第五,窦融是一个谦卑的人。
  窦融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绝对优势,但他却并没有沾沾自喜、狂妄自大,居功自傲,而是在做人上一如既往地谦逊、谦卑、谦让,做事上一如既往地公正、公平、公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虽然独霸一方,但却低调做人,不称帝、不称王、不称霸。这样一位谦逊的长者,自然是刘秀、隗嚣、公孙述“三国演义”主角竞相争取的对象。当然,考虑到公孙述因为眼光问题,主动放弃竞争,那么,窦融便成了慧眼识珠的刘秀和隗嚣争夺的对象。
  第六,窦融是一个合作的人。
  鱼翅和熊掌不可兼得,一臣不可事二主,窦融想跟谁合作呢?
  窦融的心只有刘秀,没有隗嚣,原因是他认为跟着刘秀干前途是光明的。然而,河西路途险远,当时的交通又不发达,窦融有心无力,根本上就没有向刘秀进行表白的机会。正在窦融在酝酿“飞鸽传书”之举时,西凉的隗嚣却先他一步归附汉室,称建武年号。窦融一看,隗嚣归附汉室那就是一家人了,于是他便选择了顺势而为——归属隗嚣。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隗嚣在拒绝了和刘秀联兵征伐公孙述后,马上把目光停留在了窦融身上。因为窦融处在他和刘秀及公孙述三人之间的缓冲地带——河西,他就像棋盘上的一颗棋筋,谁拥有他谁就占据了盘面的主动权。
  对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隗嚣不敢怠慢,便派了使者张玄去河西当说客,鼓动窦融和他联兵自保。
  张玄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对窦融说:“更始帝刘玄事业已成,却转眼败亡,这已清楚地表明刘姓不可能再复兴了。我们有所归属,但终不自由,一旦受制于人,自失权柄,后果危殆,悔之莫及!如今天下豪杰争锐竞胜,雌雄未决,我们应该各自占据土地,与陇蜀势力结合,胜利了,可为六国;就算失败了,至少也能割据称雄。”
  对此,窦融高度重视,他马上召集豪杰和太守们商量此事,众人集思广益,回了这样的话:“刘秀天命所归,而且,在目前天下称帝的人当中,他的土地最广阔,甲兵最强盛,号令最严明,别人远远比不上。”
  一语惊醒梦中人。窦融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东归刘秀。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夏,他派遣长史刘钧向刘秀真诚献马以表忠心。
  刘秀以最高的礼节接见了刘钧,在盛情款待他之后,便命他带着自己亲加玺印的书信回河西,信中表达了四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盛赞。盛赞窦融治理河西所付出的心血,所取得的功绩。盛赞窦融对维护和平所做的努力,所奉行的方针政策。
  第二层意思:感谢。感谢他进献的良马,感谢他的真情厚意。
  第三层意思:奉劝。奉劝窦融讲大局识大体,拿定主意,早作决断。
  第四层意思:封赏。赠窦融二百斤黄金,并任命他为凉州牧。
  明察万里之外,洞见徘徊之情。这是窦融对刘秀发自内心由衷的赞叹。于是,窦融充分发挥写信的特长,马上又写了两封信。
  第一封信写给“新欢”刘秀。中心思想只有八个字:谨表谢意,以表忠心。此时隗嚣公然和刘秀撕破了脸,封锁了道路,信使到半路见“此路不通”了,只好转回。窦融没有气馁,马上便派人从水路“偷渡”到汉地,传达了书信。就是这样一来一往之间,两人的情意得到了进一步加深。窦融这封信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二封信写给“旧爱”隗嚣。中心思想同样只有八个字:谴责隗嚣穷兵黩武,目的只有一个:奉劝隗嚣及时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然而,固执的隗嚣显然不会听从他的话,选择了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不管怎么样,刘秀通过挖墙脚的方式,成功把窦融拉到自己的麾下,使得隗嚣拥有的天然屏障瞬间瓦解。
  
第十四章 各个击破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唐·杜甫《上白帝城》
  真刀真枪对对碰
  有了外援窦融和内应马援的支持,刘秀底气十足,马上来了个双管齐下的两步走。
  第一步走:攻心。
  在马援和窦融身上尝到甜头的刘秀,继续走挖墙脚的路线,特别是将马援提出的“离嚣支党”政治进行到底。
  于是,恭喜来歙,他又有一展雄风的机会了。这次刘秀没有再派他去和隗嚣直接对对碰,而是派他去和隗嚣的部将王遵面对面。
  王遵乃豪侠之士,是隗嚣手下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思汉心切。他曾在公开场合发表声明:我之所以努力作战,并不全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因为我的先父蒙受汉恩无以回报,我思念旧主,想要报效万一而已。而来歙作为使者到凉州来来回回这么多次,安然无恙,都离不开他的暗中帮助。这样一位归汉心切的人,刘秀自然要招降。结果王遵二话不说,立马带着妻儿家眷离开隗嚣,投奔到了刘秀怀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