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时间的门

77 28


下午的课程是两点开始,中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放回餐具后,其他人准备回宿舍,李知行跟众人道别:“我去上自习。”
    他这段时间很忙碌,其他人都知道,并不奇怪他的努力。
    郭嘉颖说:“一起吧,我也要去上自习。”
    “你也去?”
    “期中考试的问题有些下降。”
    大一的时候,郭嘉颖在系内的排名都保持在前百分之十的位置,十一月期中考试之后,她的系内名次有些下滑,到了百分之二十,这事对郭嘉颖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她从小努力好强,对成绩的看重程度和唐宓有得一比——成功总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因此她也决定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提高自己。
    “成绩下降,是因为当明朗家教的原因?”李知行问她。
    “不是,是我自己学习没跟上。”
    李知行没跟她争论。他心里有数。郭嘉颖在家教一事上工作量李知行内心也有个大概的估计。这学期开始,郭嘉颖周末的两天时间都要去给唐明朗上课,补课时间总计八个小时,再加上备课时间,可以说,她的整个周末几乎都要耗在“为唐明朗服务”这事上。
    “总之辛苦你了。”
    “不会很辛苦啊,”郭嘉颖笑,“而且,收入很好。”
    姑姑付给她的家教费用是不低,但李知行认为,绝对物超所值。
    “你当明朗家教这半年,他进步真是不小。”李知行也没绕圈,直接扔了个直球出去。
    李知行一直想和郭嘉颖聊聊唐明朗的事情,但前阵子忙着担心唐宓碌无暇顾及,今天倒是有了难得的机会。
    “唐明朗很聪明的,稍微用点心,成绩就提上来了。”
    李知行随口说,“小时候我和明朗一起学钢琴,我学一首曲子要两天,他只要一天。”
    这事儿对于郭嘉颖来说倒是个新闻,她又惊又好笑地看着李知行:“真有这么厉害?他比你小三岁啊!”
    “所以我说明朗是很聪明的,但他的优缺点同样突出,玩心太大,做事没恒心。”
    “他现在在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他爸妈离婚的事情,对他打击也挺大的。”
    唐明朗基本上是心里藏不住话的人,郭嘉颖在他家进出半年,唐明朗几乎把所有家里的情况对她和盘托出,一点剩的都没有。
    “父母离婚,这没办法。”李知行摇头。
    “说起来……李知行……”郭嘉颖若有所思的开口,“有件事……”
    她欲言又止,李知行配合着问:“什么?”
    “……明朗的妈妈跟我打听你和唐宓的事情。”
    “没关系,你照实说就可以了。”
    “……你姑姑是不是很讨厌明朗父亲这边的人?”
    “嗯?”
    “我听到过她在电话里在骂明朗的爸爸,那话说得挺狠的……夫妻之间离婚了还会骂的这么厉害……”郭嘉颖迟疑着开口,“明朗也听到了,心里挺难过的。”
    是啊,即便已经离婚一年多,姑姑对前夫的轻蔑指责抱怨也从来不减,李知行偶尔也能听到,这种时候,明朗都一脸尴尬,眼神飘来飘去。
    “家庭内部的问题总是很多。”李知行说。
    “嗯……我知道。”郭嘉颖陷入了沉默。
    李知行没有问下去,他和郭嘉颖到了自习室,各占了一隅,开始用功。
    除了学业之外,社团占据了除了李知行其他的时间。信息研究会是学院的一批前辈几年前成立的新协会,成立宗旨是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成员要求较高,李知行上了大二之后就接任了会长一职,现在协会发展得不错,总人数也近百人,协会骨干十多位。
    他用心地打理着自己的协会,一点点地把社团打造成学院里最前沿的技术社团,收效不错。
    没想到的是,黄明明居然提交了加入协会的申请。这时已经到了学期末,纳新渠道已经关闭,但因为黄明明在计算机上颇有才能,因此一张申请还是到了李知行手中。
    黄明明为人乖僻奇特,拒绝和人打交道,此刻主动要求加入协会,态度的转变得如此之快,不能不让人奇怪。
    李知行对她心路历程也很好奇,因此在例行的社团会议后叫住了她。
    黄明明停了下来,完全没回避,虽然从表情看,她还是那种不想和任何人打交道的样子。
    “你怎么想到参加我们协会?”
    她硬梆梆地开口:“我想参加协会是我的事,和你没关系。”
    李知行笑笑:“怎么和我没关系?你参加协会是要经过我同意的。”
    黄明明脸色变了变,她这种社交能力为负数口头功夫也很差的人,怎么说得过李知行?
    “我不在乎你为什么同意参加协会,”李知行低头翻看着自己的笔记本,用笔批注着日期,“总之,既然参加了那就好好表现,协会各种活动和项目都很多,需要你的地方不少。”
    对于李知行给出的坦荡态度,黄明明不屑地“哼”了一声,完美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李知行也不介意她的态度,“好了,你可以走了。”
    黄明明却没走,反而站在桌前,突兀地说了一句。
    “我看见了。”
    李知行抬起眼皮看她。面前的女生明显是怀着敌意来的。
    “我知道你喜欢她。”
    听见这话,李知行拿着笔的手定住了一刹那,才把笔稳稳地放回长桌上。
    虽然黄明明没说“她”是谁,但李知行一瞬间就明白了。
    他心平气和地往椅子后背一靠,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说服力是要靠证据来体现的,黄明明加重语气:“你们一起上自习,她休息的时候,你有摸她头发。”
    李知行眼风扫过她。她提起的事,李知行心中有数。黄明明到底是专业的跟踪狂,跟了唐宓这三个月,对他的了解也许不算多,但也算是半个“唐宓研究专家”了
    “不过,”黄明明直了腰,用一种李知行无法形容的气势开了口,“她不喜欢你。”
    面前的男生之前一直泰然自若,直到这一瞬,黄明明终于满意地看到李知行脸上微微一沉,眸光陡然锐利起来。
    “总之,你追不到她的,她绝对不会喜欢你这种人。”黄明明露出笑容,下结论一般的开口,“我加入协会,就是想告诉你这个。”
    终于说出来了!黄明明觉得自己打赢了一场战斗,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她转过身,昂着头准备离开协会办公室。走到门口时,李知行叫住了她。
    “等一等。”
    李知行声音低沉,似有不愉之色。黄明明抿着唇抓紧了书包系带,戒备地转过身来。
    还不错,叫她停下来就停了下来了。李知行很满意自己说话的效果,开了口:“周四晚上有小组学习讨论会,讨论J□□A的扩展使用,你也要来参加,我想你应该会有收获。”
    黄明明匪夷所思:“我刚刚说的话,你没听到?”
    “就是为了向我示威而加入协会?你还是三岁小孩吗?哦,不过心智年龄也差不多,”李知行看着黄明明的怒气节节攀升,平淡自然地转开话题,“既然你觉得我追不到唐宓,那就呆在协会里,睁大眼睛看下去。”
    黄明明气得咬牙:“我当然会看下去!”
    她转身离开了社团办公室,“砰”一下带上了门。
    不在意她用门来泄愤,李知行低下头继续处理自己手头的大堆工作。黄明明的话没在他心里掀起什么波澜。但是,再专业的跟踪狂一样是跟踪狂,要是随便一个跟踪狂就能了解唐宓,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话了。
    说归说,黄明明虽然一副兴趣不足的模样,但秉承着和他“较劲”的目的,的的确确开始了协会的社团活动,李知行听到反馈说,她虽然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但编程能力确实极其出挑。
    一起上自习的时候,李知行把这事儿告诉了唐宓。
    唐宓欣慰之余也有些诧异:“她居然参加协会了?”
    李知行说:“在我眼皮子底下监视,我看她也掀不起来什么了。”
    “那个,谢谢你。”
    “不用谢我,我也是为了协会的发展,黄明明的水平相当不错的。”
    唐宓问他:“你哥哥现在还在燕京吗?”
    “在,大概再过几天就要去美国了。”
    唐宓犹犹豫豫从包里拿出个长条盒子,小心翼翼递过去。
    “那个,我买的礼物,送给李先生的……方便的话,帮我送给他?”
    “啊?”李知行拿着小小的长条盒子,不可思议地说,“你还去买什么礼物?”
    唐宓的想法很简单。李泽文帮她抓到跟踪狂肯定不指望她的任何回报,但如果她自己也认为人家的付出理所当然,那也太不知趣了。她觉得自己应该有所表示,但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李泽文喜欢什么。偏偏她又是个没想象力的人,琢磨了好一阵子,最后还去网上搜了搜,终于选好了一件“自认为合适”的礼物。
    听完原委,李知行觉得无法反驳。
    “是什么?”
    “你看看。”
    李知行打开盒子看了看,盒子里摆放着一只精钢纹金签字笔,不算贵重,但绝对是超过了唐宓一个月的生活费。好在她现在不复高中时代的拮据,奖学金十分充足,不至于买了只笔就生活不下去。
    李知行摇头,他本来准备说“我哥什么都不缺你不需要破费”,但送礼一事,从来都是心意最重要。
    “我本来也想送你礼物的,”唐宓有些惭愧,“但是……”
    李知行眉毛微皱:“但什么?”
    “我没太多钱了,”唐宓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他,“再说,我们在一起的机会很多,不需要着急。”
    李知行本来脸色就不好,听到前半句时还准备教育她量力而为,但后半句却让他心花怒放,不由得展颜一笑。
    “好吧,礼物我帮你带到,”他说,“你能赚钱之前,不要再想着什么礼物。朋友尚有通财之义,一点小事,不要放在心上。”
    唐宓十分认真的点头。
    “嗯。我明白的。”
    元旦之后,李泽文也动身回美国继续学业。他之前回来的一个多月是为了自己的研究做一份对比调查,现在数据准备足够,自然也要继续学业。李泽文这一去,大约一年半载也回不来。
    李知行赶到大伯家的时候,李泽文都已经收拾妥当。他做事有自己的章法,自己安排妥当,不让家人大张旗鼓的相送,在家里道别后就准备。只等司机把车开出来。
    李泽文和李知行话别完毕,趁着伯父伯母不在意,把唐宓的礼物拿出来给他。
    李泽文翻开盒子看了看:“怎么回事?”
    兄弟二人感情不错,但是也很少有“送礼”这等行为。
    “唐宓叫我送你的。”
    饶是李泽文也有一瞬的诧异:“她送的?”
    “上次的事情,她很感谢你,叮嘱我一定要拿给你。”
    “那还真是让她破费了。”
    “是啊,我要早知道她准备送你礼物,不论如何都要叫停的。”李知行说。
    打开笔盒,笔身在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李泽文取出笔瞧了瞧,倒是微微笑了。
    “怎么?”李知行问他。
    “没事。”
    司机把车子开到门口等候,李泽文跟司机说了句“稍等”,放平半人高的行李箱,重新打开,把□□的礼品盒放进行李箱的夹层,然后重新盖上行李箱,放入汽车的后备箱。
    李知行和大伯一直送李泽文过了海关,才离开机场回家。虽然是送别,但离愁别绪并不浓厚,现在网络发达,只要愿意兼时间允许,清晰的视频电话每天都可以打上好几个。
    托运了行李之后,李泽文坐在宽敞明亮的国际候机厅,打开了手机,不过却也没有打电话,只编辑了一条信息发出去。
    ——唐宓,我收到了你的礼物,我很喜欢。
    几分钟后,唐宓的回复终于到来。
    ——李先生,您收到了礼物就好。我听说您今天的飞机去美国?
    ——是的,我正在机场。
    ——祝您一路顺利。
    李泽文微笑着合上了电话。
    今年的新年来得早,元旦过了没几天期末考试来临,修了双学位的学生期末考试也要比别人更多,从考试周第一天到最后一天都有科目。若是有门功课不及格,下学期就没办法在继续双学位的学习。
    李知行这学期的辛苦没白费,考试周结束后两天,他查了查自己的成绩,成绩是中等偏上,达到了自己的预期标准,可以过一个安稳的寒假了。他给唐宓打了个电话,问了问成绩,得知她比自己好得多,学院前三。
    除夕的前三天,他跟着母亲回了趟宣州和父亲一起过年。在宣州时,走亲访友密度比在燕京大为减少,时间稍微空歇,李知行甚至还抽出了两个小时参加一场高中同学会。这还是李知行高中毕业后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高中同学会,人到了三分之二以上,还算整齐。
    当年宣中实验班的学生几乎都升入了名校,此时再见,几乎个个意气风发,说起各种大学新鲜事,气氛热烈得简直快燃烧起来了。李知行听着高中同学近况,觉得有些意思。
    当然,众人最关心的话题,还是高中时代的那些著名人物现在过得如何,众人又聊起了唐宓。她的近况很多人知道,毕竟宣中在京大读书的也不少,只可惜她身上的谈资不算多,众人得知她和高中时差不多,学习优异,性格照样冷清时,都只是感慨了一声。
    “这才是真学霸啊。”众同学叹息。
    李知行听着,不予置评。他想,又有几人能够真正看清她付出的汗水和辛劳呢?
    因为有还有事,提早离开了会场,此时夜色已经升起,稀疏的星星悬挂在天上,还不如城市的灯光闪亮。
    他走路回家,给唐宓挂了个电话。
    她很快接了电话,声音轻快,大约是心情不错。
    “我回宣州了。”
    “这样啊,和你爸爸一起过年?”
    “是啊,我去参加了高中同学会。”
    他以同学会作为开场白切入了话题。
    “好玩吗?”唐宓问。
    “还不错,很多同学都来了,”李知行说,“你舅舅回来了吗?”
    “昨天就回来了。”
    “你外婆身体怎么样?”
    “很好的。”
    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噗噗”声,李知行问:“你那边很闹,是怎么回事?”
    “我们在院子里放烟花。”
    她因为之前从未放过烟花,此时骤然得见,还是兴致高昂,李知行从她的声音就听得出来她现在颇有些兴奋。
    “烟花?”
    “舅舅买回来的,很好玩。”
    李知行记得,她家屋外有一块几家人共用的大晒坝,由大块的石砖砌成,的确是适合放烟花的场所。
    “小心手,不要离得太近。”
    “我会注意的,”唐宓在电话那边快乐的说,“李知行,新年快乐!”
    “我会的,”他笑起来,“明年回学校见。”
    李知行微笑着挂上了电话。此时,远方猛然传来一声巨响,一束束五彩烟花上了天,光迹平空出现,然后消失于黑暗之中,映得天空乍紫乍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