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时间的门

90 番外9


9
    下了车,走了一小段山路,唐宓看到了自己的家。
    她加快脚步,朝着家里跑去。
    住宿舍晚上卧谈的时候,其他几位女生时不时谈起“家”。除了严晓冬之外,丁霄霄和关薇都是此前从未住校的学生。她们羡慕那些走读生,每天都可以回家吃饭,她们抱怨着住校的种种问题:洗漱要排队,食堂很难吃,宿舍人太多,每天早起的痛苦更是无法形容。
    从客观而言,宿舍的条件远好过唐宓家里;但唐宓却认为,全世界那么大,但她的家却只有这偏远山区里的一处灰扑扑的老房子。
    灰土垒成的墙壁外堆着柴火,屋顶上的黑瓦残缺不全,和掉了鱼鳞的死鱼肚皮一样。
    墙壁上开了方方正正的洞,那就是窗户的所在,从窗户外往里看,只能看到屋内黑乎乎的一片。
    房子内部谈不上陈设和布置,进屋后所有人能感受到的就是三个关键词——黑、崎岖、还有异味。
    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不论如何都擦拭不去。
    这房子的历史实在太久了,宛如一位垂垂老矣的迟暮老人,老得得缺乏任何生命力。
    自外婆从邻村嫁到这里,这房子就存在于这里。
    半个世纪前,外公的爸爸,自己的曾外祖父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找人修起了这栋老房子。
    外公是村里很少有的读书人,长得白净而瘦弱,念书念到了高中,大学是没机会上了,但也算有知识的年轻人了,起初是村里的生产队计工员,后来做了村里会计。外婆从邻村嫁了过来,五年内生了一儿一女,家庭和美而普通。
    后来,唐家开始走下坡路。外公的疾病拖垮了这个家庭。那时候所有人都穷,穷得连去县城医院看病都不太现实,但还是去了,开回来的药没什么作用,一年之后,外公在这栋当时还很新的房子里去世了。
    一个年轻的女人,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做着几乎两个男人才能干完的农活,她的粮食产量总是全村第一。
    她住在这套灰扑扑的房子里,慢慢还清了债务,抚养大了一儿一女,和一个本不应该由她来承担抚养职责的的外孙女。
    唐宓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以后挣了钱,重新给外婆买一套漂亮的大房子——带着暖和的浴室冬暖夏凉的大房子,房子要带着个花园,让外婆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种菜。
    以前她告诉外婆自己的梦想,外婆摇摇头不以为然:这房子很好啊。她用充满感情的目光看着这栋灰扑扑的老房子,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从二十岁嫁到这里,埋葬了自己大半生的地方。
    她现在的见识也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小姑娘,在宣中呆了这么久,认识到了那么多新鲜的东西,她慢慢认识到,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根本谈不上是生活,只能说是生存而已。没有娱乐没有休闲,只知道每日辛苦劳作汗如雨下,所追求的只是一日三餐的粮食和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她想,终于有一天,她会让外婆过上完全不一样的幸福生活。
    回到家的时候,外婆穿着草鞋,光着小腿,把鸭子从稻田里赶出来,她刚刚开始学习养鸭,很谨慎小心,所养的鸭子只数不多,但每一只都养得很壮实。
    唐宓一扫之前看到唐卫东时身上的浮霾,闪电般冲上去抱住老人,“外婆,我回来啦!”
    一个月没见的外孙女和之前还是一样,没瘦,外婆看着她笑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她满脸兴奋,“那是!”
    从小到大这么多年,唐宓都是在外婆身边长大的,从来没有哪一次离开外婆身边长达一个月之久。
    唐宓跟在外婆团团转,身边配合打理鸭舍,喋喋不休事无巨细的跟外婆汇报自己一个多月来在学校的一切——宿舍的同学,班上的同学,还有自己的成绩。实际上唐宓也想过自己为什么在其他人面前不爱说话,大概是因为自己在外婆面前把所有的话都说完了的缘故。
    一通废话说了两个小时,直到两人吃了晚饭,唐宓在灶台前昏暗的灯光下打量才发现,外婆瘦了一点,脸上多了一条皱纹。
    九月底十月初的农村,农活也是很多的,水稻正待收割,这可是接下来一年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她之前在镇中读书的时候,放假回来后怎么都会帮着外婆干一些不太麻烦的农活,她脑子快手脚麻利,现在没有了她的帮忙,外婆比起之前肯定会更辛苦一些,这所以本来就清瘦的外婆更瘦了。
    她决定这个假期多干点活再回学校。
    外婆不许她浪费太多时间在农活上,唐宓却不完全这么想。
    “你要好好读书。”外婆很严肃。
    对她来说,唐宓能够好好学习,就是最大的欣慰了。
    “我知道的,外婆。”唐宓说,“我成绩很好的!而且多干活也有利于身体健康。外婆你不知道,我们学校好多体力不行的,军训的时候晕了一大片人,都是平时锻炼不够,每天都在教室和家里呆着。但我没事!”
    外婆被她说得有点晕,但总之,是没阻止她了。
    十一假期她过得很充实。她白天一边干活一边琢磨着范老师给她的大量资料,晚上则伏案疯狂的写作业。
    她其实挺有本钱的,脑子的推理演算能力非常出众,一心两用对她来说不是难事,农活都是按部就班的重复劳动,半成脑细胞都不用,剩下的九成半脑细胞,都被她拿来琢磨范老师给的资料了。
    范老师给的资料是数年内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真题卷和模拟卷。卷子套数多达二十套,除此外,还有范老师进行编的许多的参考资料。
    除此外,唐宓还有很多其他学科的作业要做。
    这一点她看得很清楚,她虽然喜欢数学,但其他学科也不能落下。参加竞赛说到底也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而已,高考才是最后的决胜局。
    就算是天才如叶一超,也老老实实的坐在教室背历史答政治写作文,勤勤恳恳认认真真。这端正的学习态度也体现在了他的成绩中。叶一超的其他学科很均衡,理科很好,文科也不错,没有特别明显的偏科现象,在全年级的排名基本跌不出前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英文特别好。
    自那次周末的首次接触后,唐宓和叶一超也时有交谈,虽然聊天内容仅限数学,但是唐宓还是不可避免的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常常翻看着的,都是纯英文的资料。
    初次见到他拿出英文资料和她讨论时,唐宓真的挺吃惊。
    叶一超解释说他喜欢去一些专业的数学论坛和数学家的博客逛逛,不过很多文章他看不懂,所以他就打印下来自己翻译,这样一举两得,一可以学习英文,二是在翻译中了解前沿的数学知识。
    “多做竞赛题也可以学习一些方法和技巧,但参加竞赛只是一个手段而已,还算不上是真正的数学,”叶一超很真诚地建议, “我可以把这些网址告诉你,你也可以多去那些论坛和博客看看帖,你肯定会很有收获的。”
    唐宓和他对视三秒,最终无言以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