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字为什么苦害古今人

第5章


而她没有提出分手的原因仅仅是那个男人对她一万个疼爱,言听计从。可是不管怎么样,这样的爱情是没有必要存在的。也许没有她,他也能找适合他的女子。就不用成天疑神疑鬼,生怕她跟哪个研究生跑了。而她也就完全不用再为他的行为痛苦了。既然一拍俩不合,那为什么还要勉强自己吊死在干枯而毫无生机的树枝上呢?   
  转换一个角度,生命冬去春来(2)   
  所以,女人的爱情树是一旦枯萎或者不再生机盎然了,那就干脆还自己一个新的天空吧,千万不要吊死在那棵不值得的树上! 
  醒世真言古代有一个优秀的女子张出尘,她把高贵的女人比做一根青藤,她把高贵的男人比做一棵大树。她认为青藤只有缠绕在大树之上,才能步步登高,一生荣贵。这话很有道理。优秀的女人啊,还是擦亮眼睛,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参天大树吧!   
  痴情太过,走火入魔   
  芸对她的丈夫沈复有一种无以复加的、痴绝的爱。有三件事可以用来说明。 
  其一,芸和沈复之间闹过一次小小的矛盾。那是因为有点拘泥礼节,如果丈夫偶尔为她披件衣服、整整衣袖,她一定会说“得罪”,丈夫传手巾递扇子给她,她必定要站起身才肯接。 
  沈复是个文人,生性爽快,不拘小节。看妻子这样,和她开玩笑,说:礼多必诈。芸顿时两颊通红,说恭敬而有礼,怎么被误认为有诈?就像对父母,难道也可以内心恭敬而外表放肆吗?如果是一句戏言,可知道世界上夫妻反目,最初都是从戏言开始的。 
  沈复这次知道自己开错了一个玩笑,更知道了妻子的心:妻子在努力着,她希望两人白头偕老。两个人对感情都是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懈怠,感情才会愈来愈深。 
  所谓“相敬如宾”,古人的话并非没有道理,如果认为亲近而无所忌惮,感情慢慢会出现裂缝。 
  芸可能不知道“经营婚姻”的理论,但因为她如此深爱着自己的丈夫,所以不知不觉的,她已经在这样做了。 
  其二,芸和丈夫沈复之间各有一枚印章,上面刻着八个字: 
  “愿生生世世为夫妇”。 
  沈复拿朱文,芸拿白文。沈复外出,两人通信时,信件的最后必定是这样一个“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章。 
  现代有的人喜欢“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有的人追求“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但芸和沈复不一样,他们的爱这辈子消化不完,他们要留到来世,留到来世的来世。 
  这恐怕是连琼瑶阿姨都编不出来的浪漫,却在三百年前,已经在苏州一对普通夫妇的身上上演过了。 
  其三,某年七月鬼节,夫妻俩邀月畅饮,突然间阴云蔽月,芸愀然曰:“妾能与君白头偕老,月轮当出。” 
  这“愀然”两个字用在这里,真是绝了。我相信这不是因为沈复的文笔好,而是因为他写到这里时,想到妻子当时的神情,自然而然写下这两个字的。 
  这两个字里表现出来的盛情,是无论如何不会假的。 
  芸娘有幸,找到了一个值得她托付终身的男人;沈复也有幸,找到了一个值得他爱一辈子的女人。 
  两人的感情如此之深,林语堂的点评是:“她是我们有时在朋友家中遇见的有凤韵的丽人,因与其夫伉俪情笃令人尽绝倾慕之念。” 
  是的,谁会愿意去做哪怕一丁点儿的恶事,来破坏这样一对无猜的夫妇之间令人感动的情义呢? 
  只可惜沈复与芸最终没能白头偕老,原因是芸寿命太短,也或许是他们平凡的幸福遭到了天妒。 
  芸的死,和一个女人有间接的关系。 
  那是一个歌妓,叫温憨园,长得很美,而且不俗、不媚、不矫情、不做作。 
  芸一看到温憨园,就爱上了她。 
  芸并没有什么同性恋的倾向,她这种爱,是一种对美的爱,是不忍心别人随便折花的爱。她的爱简单至极,因为对方美,所以她爱。 
  这里面没有男女的分别,没有世俗的阻隔。 
  因为她爱着温憨园,她希望自己的丈夫也和她一起来爱,她甚至替自己的丈夫作媒,要沈复和温憨园长相厮守。 
  这有点惊世骇俗,甚至不可理喻。 
  如果你这样认为,那是因为你不懂芸。 
  芸对美的追求是超越时代的,她抛开了一切,就像庄周梦里化为蝴蝶。 
  芸对沈复的爱也是空前绝后的,她这种爱不是占有,而是分享。 
  后来好事不成,憨园为有力者夺去,芸也因此郁郁而终。 
  醒世真言 
  芸的冰清玉洁、才情并茂的天性,以及她柔美娇羞、天资秀韵的姿容,固然使人顿起怜香惜玉之感。但她的过分痴情,甚至非要让自己的丈夫再娶一个美女,不达目的就忧郁而死的心态,就未免太荒唐了!   
  “拍卖”青春所为何   
  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这位大美女,是苏州造就的。 
  如果西施不进吴宫,很可能一辈子在浙江诸暨苎萝江畔做个普普通通浣纱女,嫁个当地村夫,生下一堆孩子,渐渐衰老,变成个皮肤粗糙、白发如荒草的老太婆,死后矮矮的土馒头一座,谁也不会关注了。 
  可是越王勾践要复国,想出了一条美人计,委派大夫范蠡选美,范蠡在苎萝江边一个无名小村把西施挑了出来。 
  勾践的老婆亲自培训西施,西施被调教成了琴棋诗画、歌舞杂技都异常出色的一名尤物,当然,更主要的是教会了她如何迷住男人。 
  训练完毕,西施从一个寻常女子变成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个色情女间谍。于是范蠡将她送到苏州,献给了吴王夫差。 
  西施不辱使命,迷住了吴王,夫差从此“专宠一人”,也就是说,除了西施,他不愿再亲近任何一个女人。 
  凭这一条,西施对夫差吹枕头风,一吹一个准,夫差总是百依百顺,从来不曾驳她的面子,所以,勾践的阴谋通过西施一一得逞。 
  西施怂恿夫差穷吴国之财力,大造寻欢作乐的行宫,建了馆娃宫,又建姑苏台; 
  西施谎称越国遭灾,向吴王借粮,来年用燕熟的稻谷偿还,这批稻谷被用作吴国的稻种,造成吴国一年颗粒无收; 
  西施离间吴国君臣之间的关系,甚至让吴国最厉害的一个人伍子胥也被吴王赐死。子胥一死,吴王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坟墓。 
  西施这个色情女间谍不辱使命的结果就是:越王勾践举兵伐吴,吴王兵败,逃上阳山,自刎身亡。 
  西施的成功,在于她的美貌。千百年来,西施的美貌已经夸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连一个寓言故事中杜撰出来的东施,只因为和西施有了点关系,也是人人皆知。 
  西施是绝色的美女、范蠡是无双的智士、勾践是落难的英雄、夫差是荒淫的暴君。千百年来,人们一代代地在讲述着这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津津乐道,永不厌倦。 
  其实,这个故事里有太多值得推敲的问题。 
  吴王夫差到底是不是个荒淫好色的君王?倘若是,怎会除了西施皆不爱? 
  西施进吴宫到吴国灭亡,有十多年时间,十多年岁月留痕,西施已是个半老徐娘了。吴国疆域不小,在西到南京,东抵海边,北至淮阴、南达杭州如此幅员范围内,吴王就选不出年轻貌美的女子来了吗? 
  看来,吴王夫差与两千多年的“定论”不同,相反倒是个感情十分专一的男人。这在中国君王族中,是难能可贵的。 
  那么,西施井未仅仅依靠爹妈给的好睑蛋、好身材征服吴王夫差,她还有什么“秘密武器”? 
  西施最厉害的武器就是她的智慧。 
  西施接触夫差后,认定他是一个有雄心的君王。夫差的雄心是向中原争霸,倚仗强大的军事力量威迫中原诸侯国承认吴国的盟主地位。 
  西施于是顺应夫差的这一心愿,一反越王勾践交代的招数,不把夫差诱上荒嬉之路,而是竭力怂恿吴王扩大军备,不断远征。 
  由此,西施成了吴王夫差的红粉知己。夫差离不开西施,正是这个原因。 
  事实上,吴国灭亡,亡在穷兵黩武上,十余年的频频进军中原,把吴国的国力全耗尽了,百姓怨声载道,与他们的朝廷离心离德,夫差焉能不败。 
  这和前面说的故事完全是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比张艺谋电影《英雄》里的版本要离奇得很,也合理得多。 
  其实,正所谓“春秋无义战”,西施在灭吴兴越过程中扮演了那么一个角色,从现代人的价值观念衡量,实在不值得。 
  西施牺牲了青春,牺牲了婚姻,牺牲了幸福,牺牲了作为女人最起码的自尊自重自爱,全是为了越王勾践的复国“大业”。 
  问题是:勾践配吗? 
  长期以来,勾践被人们追捧为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典范。勾践尝的岂止一颗猪苦胆,勾践还尝过夫差的粪,他抓住夫差偶染风寒的机会,主动舐夫差的大便,说粪味可辨病症,感动得夫差差点儿落泪,不忍再让勾践当俘虏,把他放回越国,恢复了他越王的地位。这么一个品质鄙劣的人,竟是西施的主宰,真是对美的一种玷污,一份亵渎! 
  醒世真言 
  一个人是否有价值,是否活得有意义,是否是一个灵魂纯净的人,主要是看其人格的质量品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