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太守华歆深知孙策善于用兵,自己难以抵抗。
华歆,字子鱼,平原郡高唐县人氏。高唐是齐国有名的都邑,士绅无不游逛于市里。而华歆为吏时,每逢假期离开官府,就回家关门不出。华歆议事论人一视同仁,从不毁谤伤人。同郡人陶丘洪也是知名人士,自认为才智超过华歆。当时王芬和一些豪杰人物策划废掉汉灵帝的事情,王芬暗中招呼华歆、陶丘洪共商计策,陶丘洪想前去,华歆劝他说:“废立皇帝非同小可,连伊尹、霍光都感到为难。王芬为人不够严谨,且又缺少勇猛之气,这次必定不能成功,灾祸必将牵连你的族人,你还是不要去!”陶丘洪听从了华歆的话没有前往。后来王芬果然失败,陶丘洪这才服了华歆。后华歆被举荐孝廉,任命为郎中后,因患病辞官。汉灵帝去世后,大将军何进辅政,征召河南人郑泰、颍川人荀攸和华歆等人。华歆应召,任尚书郎。董卓把天子迁往长安,华歆请求任下县令,因为患病不能前往,于是从蓝田到了南阳。袁术当时在穰城,留下华歆。华歆劝说袁术讨伐董卓,袁术拒绝。华歆本欲离开,恰逢天子派太傅马日安定东关,马日召华歆为掾。华歆车行到达了徐州,朝廷下诏,任命他为豫章太守。期间,因处理政事得当,华歆得到官吏民众的推崇和爱戴。孙策在江东夺取地盘,华歆知道孙策善于用兵,就以幅巾束发出城迎奉。孙策知道华歆年长且贤德,所以用对尊贵客人的礼节接待他,将华歆尊为上宾。孙策分割豫章郡,另立庐陵郡,任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孙策至此已控制了扬州的大部分地区,成为南方重要的军事力量。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垒相持,孙策暗中打算偷袭许昌,迎取汉献帝,便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还未行动,他就被前任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所杀害。原来,孙策曾杀死吴郡太守许贡,许贡的小儿子与门客逃亡隐居在长江边上。这次孙策单身匹马外出,猝然与许贡的门客遭遇,孙策被许贡的门客用箭射中面额。孙策自知不久于人世,就请张昭等前来说:“中原正在大乱之中,凭我吴越之众,据守三江之险,足以坐观成败。诸位要好好辅佐我弟!”又招呼孙权,将印绶交予孙权,说:“率领江东之众,决战两阵之间,与天下豪杰争雄,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礼贤下士,保守江东,我不如你。”到夜间孙策便死去,时年二十六岁。孙权登基称帝后,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为上虞侯。
(4) 孙权继父兄之业
孙策临终前,将其弟孙权托付于张昭,张昭率领文武百官拥立孙权并辅佐他。孙策一死,全军将士莫不悲痛,年仅十八岁的孙权伤心地大哭不止,无法处理军政大事。张昭对孙权说:“身为国家继承人,你的责任就是继承先辈遗业,使国家昌盛兴隆,以建立丰功伟业。今天下动荡不安,盗贼占山为王,祸乱不断,孝廉您怎能卧床哀伤,像常人那样去动匹夫之情呢?”于是他帮孙权换好衣服,亲自将孙权扶上马,侍卫随之列队而出,这才使众人心里感到踏实。周瑜从巴丘率兵赶回奔丧,继而留在吴郡,担任中护军,与张昭共掌军政事务。孙策当时虽然已经占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等郡,但许多险要重地,尚未完全归附。流离到江南的士人,思想尚未稳定,仍持观望态度,与孙策、孙权并未建立起稳定的君臣关系。张昭、周瑜等人却认为可以与孙权共谋大业,于是尽心竭力地辅佐孙权。
第二年,孙权打算兴兵合肥,张劝谏说:“帝王自古以来是承受天命的君主,虽然上有皇灵辅佐,下有文德传扬,但也要依靠武功来昭其功绩。然而武功贵在因时而取,然后才建立威势。如今您正遭遇汉家四百年来未有过的劫运,有扶助危难之功业,应该暂且隐伏,偃息军队,开垦造田,礼贤下士,务必实行崇尚宽和仁惠的政策,再顺应天命施行诛讨,正所谓不劳师动众而平定天下。”孙权采纳了张的建议,停止了军事行动。张建议孙权离开吴郡移都秣陵,孙权听取了他的意见。孙权让张回吴郡接来家眷,不幸张途中病逝。临死之前,他授意儿子张靖给孙权留下书笺说:“自古以来有国的人,没有不想修治德政来兴隆盛世的,然而他们的治理多数没有理想的结果。这并非无忠臣良将相辅佐,也不是不明白治国的根本,而是由于君主不能克服个人的好恶,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畏难趋易,爱听迎合自己的意见而讨厌不同的意见是人之常情,这正好与治世法则相反。《易传》有言‘从善如登山,学坏如崩山’,是说学坏容易,学好难。君主继承历代传下的基业,凭借天生的优势,掌握着驾驭群臣的权威,愿意做好做的事、听好听的话,不会向他人求取忠言,而忠臣心怀难于进用的治国之方,口出逆耳的忠言,两者无法相互合意,不也是理所应当的吗?不合就会产生磨擦,巧言令色的小人便乘虚而入,君主就会被假忠迷惑,贪恋小人的‘忠义’,于是贤愚混杂,长幼失序。之所以产生这些情况,是因为人情关系扰乱了正常的统治秩序的缘故。圣明的君主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如饥似渴地寻求贤才,不厌其烦地听取逆耳之忠言,克制感情、减少情欲,为道义而割舍恩爱,在上无偏颇错误的任命,在下也就断绝了非份的想法。劝您加以三思,忍受辱垢、掩藏锋芒,以成就仁义泽被天下的功业。”孙权看到张的遗书,痛哭流涕。
华歆说曹操 版画
孙权身边的大臣除了张昭、周瑜之外,还有鲁肃。经周瑜引见,鲁肃受到孙权的赏识。一次,孙权把鲁肃单独留下,同他合榻对饮,孙权问:“如今汉室危在旦夕,我想继承父兄遗志,建立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你有什么好主意?”鲁肃说:“据我看来,汉朝王室已不能复兴,短时间也很难消灭曹操。我认为,只有先保守住江东,坐观天下之变,如果能乘曹操在北方用兵、无力南下之时,消灭黄祖,征讨刘表,将长江一带全部控制于我们手中,必能建立帝王之业。”孙权很赞成鲁肃的建议。张昭觉得鲁肃年轻,没有经验,看不起他,孙权却很看重鲁肃,赏赐给他许多财物。
孙权决心在江南开创大业。他整顿军队,将部下兵力较少且能力差的军队进行重新编排、合并。别部司马吕蒙训练军队有方,军容齐整,孙权见了十分高兴,便又调给他一批兵马,对他加以重用。
功曹骆统劝孙权要尊敬贤才,广为接纳各地士人,虚心听取下级的意见;要关心将士的生活,经常听取他们的建议,以此考察他们的志向和能力。孙权对这些很中肯的建议都一一采纳。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打败袁绍后,进一步扩张势力,便写信给孙权,要求他送子弟做“质任”。孙权召集群臣共商对策,张昭、秦松等人犹豫不决,周瑜坚决反对送人质。他说:“将军现在继承父兄的基业,拥有六郡的土地和人力,兵精粮足,将士听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民安康,有何必要去送人质呢?若送人质,定要受制于曹操,最好的待遇也不过是封侯,区区十几个仆从,几辆车,几匹马,哪能与割地称王相比呢?我建议不要急于送人质,从容地观察一下形势再说。”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当时也在场,她很赞赏周瑜的意见,并且让孙权把周瑜当做兄长。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没有向曹操送人质。
(5) 讨伐黄祖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十月,孙权率大军征伐江夏太守黄祖,大破黄祖水军,黄祖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驻守城中,不肯出来。孙权围城多日,未能将其攻克。这时,孙权接到丹阳、豫章、庐陵等地山越起兵的消息,便率兵退还,派部将讨伐山越,平定了山越的反叛。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孙权再次出兵进攻黄祖。同年,孙权的母亲吴夫人病危,临终时召见张昭等人嘱托后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巴郡人甘宁投奔孙权。甘宁,字兴霸,少有气力,喜好游侠,颇有名望。起初,他带着八百奴客投奔刘表。刘表不懂军事,目光短浅,甘宁看出刘表难以成就大业,于是准备投奔孙权。当时正值刘表的部将黄祖屯兵夏口,甘宁无法通过,只好在黄祖处呆了三年。黄祖并不重用甘宁,甘宁心中十分不满。后来他利用机会投靠孙权,周瑜、吕蒙也都向孙权推荐甘宁,孙权对甘宁非常赏识,就像对待跟随自己多年的旧臣一样。
一次,甘宁向孙权献策说:“汉朝现在日渐衰弱,曹操早有篡权之心。荆州控制着长江上游,乃是水陆交通之咽喉,刘表是平庸之辈,目光短浅,更无深谋远虑,其子还不如他,不能继承其基业。您应该早日行动,取得荆州,不要落在曹操后面。要夺荆州,应先进攻黄祖。黄祖现今老眼昏花,为人贪婪,吏士心怀怨恨且又军饷不足,战船武器废坏,农业荒废,军纪散漫,军心不稳。此时率军出征,你定能大败黄祖,然后,大举西进荆州,再向巴蜀发展。”孙权认为甘宁的分析很有道理,张昭却不同意这样做。他对甘宁说:“吴地现在并不稳定,如果西征,恐怕会发生变乱。”甘宁见张昭不思进取,气愤地说:“国家将萧何这样的重担交付于你,你留守后方却担心出乱子,这如何能效法古人呢?”孙权表示支持甘宁。他说:“兴霸,黄祖就像一杯酒,已交付于你。
小说推荐
- 细说大唐大全集
- 《细说大唐大全集》是一部“白话历史”的扛鼎之作,写作手法颠覆了传统史书的死板和索然无味;这是细说活说唐史的经典读本,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同时,这也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历史书,能唤起更多的人对历史的兴趣。书中运用的细说理念,既没有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信口开河,而是以通俗生动的文笔叙述严肃的历史故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02章
- 照水红蕖细细香
- 《照水红蕖细细香》作者:香江伊人(完结)_TXT下载爱情,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爱那平淡中的妩媚妖娆,我爱那聚散离合中的肝肠寸断,我爱那与子偕老的美丽神奇,我更期盼,能在这遥远的古代,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作者:所写的《照水红蕖细细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细说民国大文人
- 民*国版的《世说新语,记载了众多民*国大师的妙言异行、趣闻逸事 书中所叙,皆从三百多部书籍,上千篇文章中采撷而来,作者加以斟酌、选捩、修改、增删、归类、排序、承启,终成此书 作者希冀用逸事的路径,轻盈的写法,笔记的形式,尊仰的灵魂,来对其人其事进行梳理,重现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那些唾珠咳玉,环佩叮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6章
- 细说三国
- 细说三国 作者:黎东方 西洋人谈西洋史,常常有某一民族衰亡,另一民族继起的说法,或是某一文化崩溃,另一文化诞生的说法。汤因比(A#8226;Toynbee)与前人不同的地方,是改用“社会”一词,代替民族或“文化,并且补充了一点:某一社会崩溃之后,其构成要素可能被次一社会所局部保存。汤因比喜欢说“中国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细说明朝
- 《细说明朝 在黎氏讲史系列中,此书的受欢迎度似乎不及《细说清朝。但作者认为“清朝之所以能在入关以后立足得住,在于沿袭了明朝制度之长,而革除其短”故而在此书中,就明代制度,一气细说了十四个题目,深入浅出,最见识力,也颇有助于对黄仁宇所谓明清是第三帝国的把握。若说本书的不足,一是万历以后草草收场,让人有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细说隋唐
-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长达数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国家,其根本在于有着凝合力极强的文化道统,在于这个文化道统派生出来的大一统的国家观。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观,由此,中西方的历史学家在研究统一问题时,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非但是重视,且作为经典的现象来加以阐述 中国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1章
- 细说宋朝
- 本书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
- 细说两晋南北朝
- 从泰始元年十二月普武帝司马炎代魏起,到隋朝灭陈,统一南北,前后共有三百二十三年(公元266年2月到589年2月 这是一个交织着光明和黑暗的历史时期 三百多年间,除西晋统一后的二十年外,分裂、割据、混战,迄无间断。数十万以至上百万人颠沛流离的惨状竟屡屡出现。长安、洛阳、邺、建康、江陵等名城都曾茂草丛生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7章
- 细说清朝
- 本书是“黎东方讲史丛书”之一,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清朝至清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yapian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