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很想祭奠一下曹操再离去,但曹丕不批准。曹彰多次随父出征,屡立战功,希望得到曹丕的任用,但曹丕有意疏远他。曹彰感到很失望,没等曹丕下令,便交出了自己统领的军队,回封地中牟去了。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将诸弟鄢侯曹彰、鲁阳侯曹宇、赞侯曹衮、谯侯曹林、宛侯曹据、襄邑侯曹峻等十余人一律晋爵为公,只有曹植没有晋封。即使这样,曹植在临淄也不能安稳度日,曹丕派亲信对他进行严厉监管。昔日与他赋诗唱和的朋友们也渐渐与他疏远。曹植心里很是烦闷,只得终日饮酒。然而,监视他的灌均却向曹丕诬告,说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曹丕听信了他的话,马上派人将曹植带到京师,并召集群臣讨论治罪方案。有人提出可以把爵位削掉,免为平民;有的主张处以极刑。曹丕的母亲卞太后赶忙前来阻止,她哭着对曹丕说:“你兄弟曹植素来喜欢饮酒作乐,他自恃胸中有才,行为放纵,你们毕竟是同胞兄弟,就留下他一条命吧。你若宽恕了他的罪过,我就是死也瞑目了。”曹丕这才下诏“舍而不诛”,但还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随后迁为鄄城侯。
一些人见曹丕、曹植关系紧张,便乘机讨好曹丕,诬告曹植,使曹植的处境更加艰难。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诬告曹植,曹植又被召到京师。这是很明显的诬陷罪,曹丕却又让群臣议罪,然后再假装“慈悲”,从宽处理。对曹丕及其亲信颠倒黑白、吹毛求疵的做法,曹植虽然非常不满,却只能忍气吞声,不能加以辩白。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五月,曹植与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到京师晋见曹丕。曹植觉得自己曾有过错,想借朝拜曹丕的机会当面谢罪。曹丕得知后,既不让他朝拜,也不接受谢罪。卞太后怕曹植自杀,又向曹丕哭着求情。这时曹植已散发光脚,背着铁(一种刑具),来到了阙下。曹丕见到曹植后,仍露出一副毫无同情的神色,不理曹植,也不让他穿鞋戴帽。曹植跪在地上哭泣,卞太后见曹丕对亲兄弟如此无情,十分生气,曹丕这才让曹植穿好衣服。
曹丕为了发泄自己的忌恨,还曾让曹植当场作诗,达不到要求就要将曹植处死。他说:“以前先王在世时,你常常向别人夸口显耀你的文章,我怀疑是别人代笔写的。我现在限你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到了,就免你一死,否则从重治罪,决不宽恕。”曹植说:“你出题吧。”曹丕说:“我们是兄弟,就以此为题,但不许出现‘兄弟’字。”曹丕刚说完,曹植便开口吟道:“煮豆燃豆,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在曹丕不断打击迫害下,曹植没有一点自由,一言一行都有人监督指点,大小事都需要请示京师。他虽然名义上还是王侯,但实际上却像囚犯那样受管制。他有志不能伸,天天以泪洗面,失去了做人的乐趣和意义。
黄初三年,曹植返回封邑,写下了流芳千古的《洛神赋》。
曹丕不仅对曹植竭力迫害,对其他兄弟也竭力防范和限制。曹丕称帝后,他虽然将众兄弟封爵,但事实上都是只有空名而没有实际权力。每个封国只拨给百余名老兵,诸侯王外出游猎不得多于三十里,各诸侯王也不能不经过批准而召集聚会。又设防辅监国之官对他们进行监视,这些人常向曹丕汇报,诸侯王在封地犹如被软禁,甚至想当普通老百姓也不成,致使曹氏兄弟人人自危,都感到非常紧张恐怖。
曹彰是卞太后次子,他刚毅勇猛,武艺高强,臂力过人。有一次,外地献给京师一只猛虎,野性十足,看样子非常凶猛,虽然被关在铁笼子里,但人们还是不敢走近观看。曹彰却一下子抓住老虎的尾巴,使老虎动弹不得,耷拉着耳朵一声也不敢吼,曹彰的神勇使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曹彰作战骁勇,北伐代郡时,带领百余部下,冲出重围。曹操听说后,十分高兴地大声说:“我黄须儿大有用处!”曹丕也说:“以曹彰的雄壮威武,吞并巴蜀,易如反掌。”在曹丕、曹植太子之争中,曹彰与曹植是一派的人。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2年)正月,曹操病重时,曾召驻守长安的曹彰到洛阳,但在曹彰抵达前,曹操就已经死了。他便依自己的想法对曹植说:“先王召我,是想立我。”他又问曹操的随从:“先王的玺绶在哪里?”曹彰的举动对曹丕刺激很大,所以他对曹彰十分嫉恨,决心除掉他。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六月,曹彰进京朝见,他与曹丕在卞太后宫中下围棋,边下边吃枣。这些枣中有些是曹丕事先安排人下了毒的,他自己挑无毒的吃,曹彰当然不知道其中有诈,随手拿着吃,很快中毒。卞太后发现后,急忙给曹彰找水喝,可是,曹丕早已命人将全部瓶罐砸毁。卞太后光着脚跑到井边,但还是无法得到水。没过多久,曹彰就因为中毒太深而死了。曹丕本想再将曹植置于死地,卞太后气愤地斥责他:“你已经杀了任城王曹彰,不许你再杀东阿王!”曹彰之死,对曹植的刺激很大,他满怀悲愤之情写下了《赠白马王彪》这首诗。
(2) 悲愤化诗
曹植的后期代表作就是《赠白马王彪》。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五月,曹植与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去洛阳朝觐文帝曹丕。曹彰与曹植关系很好,在建安年间太子之争中,他明确地支持曹植。来到京师没多长时间,曹彰突然死去。这对曹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七月,返回封地时曹植想与曹彪一起走,却被迫不能同行,于是“愤而成篇”,写下一首多达八十句、四百字的五言长诗。
《赠白马王彪》一诗共七章,他在诗中写了回到封地时,翻山越岭,在成皋附近好不容易赶上了前行的曹彪,希望能与他同行,但是监国使者却无情地阻拦了他们。曹植悲愤交加,对那些离间骨肉的人痛恨至极,写道:“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馋巧令亲疏。”然而在专横的曹丕面前,曹植也没有任何办法,他只能哀叹:“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 “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曹植的《赠白马王彪》真实地暴露了尖锐的皇权斗争和残酷的虐杀,其思想非常深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充分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全诗层次清楚,叙事简洁,感情激愤且悲痛缠绵,让人很受感染,是建安诗歌的优秀代表作之一。曹植后期诗歌是悲愤哀伤的基调。然而,他前期的作品却是积极向上的,如在《白马篇》中写一位青年壮士,雄姿飒爽,武艺高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位青年应该是曹植自己的写照。
曹植灵敏聪明、才华横溢。他的诗数量众多,风格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被称为“建安之杰”。
曹植是一位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年轻时聪敏过人,曹操很是宠爱他,曾一度想立他为太子,后因其任性而为,生活不拘小节,饮酒纵行,再加上曹丕等人的挑拨,渐渐失去了曹操的信任,失去了成为曹操继承人的机会。曹丕称帝后,进一步打击和迫害曹植。曹植从此过着忍气吞声的痛苦生活,一直到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1年)时死去,终年四十一岁。在这十余年中,他曾被迫三次迁徙封地,六易爵位,不准与亲戚往来,不得参与政事。
(3) 建安“七子”
建安时期,除了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的诗独具特色外,“建安七子”的诗也不乏优秀作品。这些诗人继承了汉代现实主义的精神,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传世佳作,开创了诗歌发展的新阶段。“七子”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
在建安七子中王粲诗歌的造诣最高。王粲(公元177 ~ 217年)字仲宣,少聪慧、为大文学家蔡邕所器重。
王粲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做过三公,父亲王谦是何进的长史。何进觉得王谦是名门之后,而自己的出身比较低下,所以想和王谦联姻来提高自己的门第,但王谦很有骨气,不和外戚联姻,没有同意。父亲的骨气后来也遗传到了王粲身上。
汉献帝迁都到长安,王粲也跟随过去,在那里认识了蔡邕。蔡邕见到他后感到非常惊奇,很推崇他。当时蔡邕是公认的大学问家,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推崇,到他家来拜访的客人非常多,车马把街道都堵住了,家里坐满了客人。但是当他听说王粲来到门外求见的时候,急忙跑出去迎接,慌得把鞋子都穿反了。客人们都以为来了重要人物,结果王粲进来后,发现他还是个很年轻的少年,长得又矮小,在场的客人都非常吃惊。蔡邕解释说:“这是王畅的孙子,才华出众,我可比不上他。我家里的书籍和文章以后都要送给他的。”
王粲十七岁的时候,司徒想辟用他,皇帝也下诏书征用他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战乱频繁,所以都没有就任。不久他跑到荆州投靠刘表,刘表因为王粲貌不惊人,再加上年少体弱,又不注重仪表的修饰,所以不是很看重他。刘表死后,王粲劝说刘表的儿子刘琮向曹操投降。曹操辟用王粲为丞相的助手,并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曹操在汉水边上设宴款待宾客,王粲举杯祝贺说:“袁绍从河北起兵,倚仗人多势众,有志于统一天下。他喜欢招揽贤才却不能好好使用他们,所以那些天下奇才都纷纷离开了他。刘表在荆楚一带悠然自得,静观局势的变化,自以为可以做周文王那样的人。那些到荆州区躲避战乱的士人都是海内的豪杰俊士,但刘表不知道怎么任用他们,所以他的国家危急的时候却没有人辅佐他。
小说推荐
- 细说大唐大全集
- 《细说大唐大全集》是一部“白话历史”的扛鼎之作,写作手法颠覆了传统史书的死板和索然无味;这是细说活说唐史的经典读本,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同时,这也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历史书,能唤起更多的人对历史的兴趣。书中运用的细说理念,既没有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信口开河,而是以通俗生动的文笔叙述严肃的历史故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02章
- 照水红蕖细细香
- 《照水红蕖细细香》作者:香江伊人(完结)_TXT下载爱情,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爱那平淡中的妩媚妖娆,我爱那聚散离合中的肝肠寸断,我爱那与子偕老的美丽神奇,我更期盼,能在这遥远的古代,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作者:所写的《照水红蕖细细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细说民国大文人
- 民*国版的《世说新语,记载了众多民*国大师的妙言异行、趣闻逸事 书中所叙,皆从三百多部书籍,上千篇文章中采撷而来,作者加以斟酌、选捩、修改、增删、归类、排序、承启,终成此书 作者希冀用逸事的路径,轻盈的写法,笔记的形式,尊仰的灵魂,来对其人其事进行梳理,重现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那些唾珠咳玉,环佩叮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6章
- 细说三国
- 细说三国 作者:黎东方 西洋人谈西洋史,常常有某一民族衰亡,另一民族继起的说法,或是某一文化崩溃,另一文化诞生的说法。汤因比(A#8226;Toynbee)与前人不同的地方,是改用“社会”一词,代替民族或“文化,并且补充了一点:某一社会崩溃之后,其构成要素可能被次一社会所局部保存。汤因比喜欢说“中国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细说明朝
- 《细说明朝 在黎氏讲史系列中,此书的受欢迎度似乎不及《细说清朝。但作者认为“清朝之所以能在入关以后立足得住,在于沿袭了明朝制度之长,而革除其短”故而在此书中,就明代制度,一气细说了十四个题目,深入浅出,最见识力,也颇有助于对黄仁宇所谓明清是第三帝国的把握。若说本书的不足,一是万历以后草草收场,让人有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细说隋唐
-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长达数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国家,其根本在于有着凝合力极强的文化道统,在于这个文化道统派生出来的大一统的国家观。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观,由此,中西方的历史学家在研究统一问题时,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非但是重视,且作为经典的现象来加以阐述 中国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1章
- 细说宋朝
- 本书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
- 细说两晋南北朝
- 从泰始元年十二月普武帝司马炎代魏起,到隋朝灭陈,统一南北,前后共有三百二十三年(公元266年2月到589年2月 这是一个交织着光明和黑暗的历史时期 三百多年间,除西晋统一后的二十年外,分裂、割据、混战,迄无间断。数十万以至上百万人颠沛流离的惨状竟屡屡出现。长安、洛阳、邺、建康、江陵等名城都曾茂草丛生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7章
- 细说清朝
- 本书是“黎东方讲史丛书”之一,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清朝至清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yapian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