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

第224章


    “恩?”卫玠还是有听没有懂。
    王济是大将军,理论上可以调动天下兵马,但也就是理论上而已。晋惠帝在理论上还拥有全天下呢,你让他动一下世家的私产试试,看世家弄不死他。
    “临行前,我和二郎讨了一道‘便(bian)宜行事’的旨意。”王济冲卫玠眨了眨狡黠的眼睛。
    所谓“便宜行事”,就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临时的变化,不必请示,便自行决定如何处理。从帝王口中得到拥有这样承诺的圣旨,以王济的无赖性格,基本可说是他想干啥就干啥了,回京之后别人还挑不了王济的理。
    枣哥耸肩:“要不你以为我是怎么来的?我要是随随便便离开益州,单车刺史第一个就不会放过我。”
    晋朝的刺史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省长,有“领兵”和“单车”之别,领兵就是能够领兵的意思,单车则是不能领兵。晋初的时候,晋武帝偏好把兵权分给自家人,领兵刺史基本已经名存实亡。到了晋惠帝时期,领兵权才慢慢重新从藩王手中回到官员手上,卫老爷子的下一步是打算设立同等级的军职来与官员抗衡。
    益州刺史因为成都王的存在,即便这位王爷并不在成都,而没能得到领兵权。所以很多时候他说的话,还不如卫璪这个郡守来的重要。
    这样的现状,很容易引起上下级混乱的矛盾。更不用说这位刺史并没有多少容人之量,所以他对卫璪百般的看不惯,总是在试图找卫璪的茬。
    枣哥在卫老爷子的运作下,已然要高升回京,就没与之计较,因为他懒得和这位新调任的刺史玩。
    “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错误认知,让他觉得我不要的刺史之位给了他,是因为我惹不起他。”卫璪都不知道是该笑对方天真,还是该可怜他竟然能那么傻。
    卫璪到地方上做官,是为了学习、磨炼,不是为了走底层官员的升级之路。
    也许对于旁人来说,刺史太守就是一辈子的奋斗目标了,但对于卫璪来说,他为什么要白白浪费在刺史任上的六年?有这时间直接入中央好不好?
    “虽然回去的时间,比我预计的早了点,但也没差啦,早回去,早准备。”枣哥一个人把所有人的话都说了,根本没给卫玠和王济留时间。他两手交叉的放在脑后,乱没有形象的依靠在栏杆上,反倒是透出了那么一股比小时候强行装逼时更加自然的名士风度。
    “准备什么?”卫玠有太多的问题了。
    枣哥一笑:“别闹,当然是你阿姊,我阿妹的婚事啦,她终于要还俗嫁人了。”
    “什么?!!!”卫玠一脸震惊。
    “你不知道?”枣哥也一脸震惊。
    唯有王济用他随身带着的小木棍,轻轻抽了抽卫璪的小腿,提醒他:“还不快跑?”
    “对对对!”枣哥立刻起身,足下带风般推着王济舅舅就一溜烟的跑了,明显不打算面对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
    桥豆麻袋啊,熠姐要嫁谁,你倒是说清楚啊!卫玠果然炸了。
    安静陪伴着卫玠的拓跋六修,终于找到了他的存在感,他揉着卫玠软弱无骨的小嫩手,享受着情侣之间的应有福利:“这不是很明显吗?”
    “求兄台不吝赐教。”
    “你姐姐身边都有谁?”拓跋六修耐心启发。
    “我哥和石勒。”说完,卫玠自己就悟了。擦!石勒!怎么能是石勒呢?卫玠不是说石勒不好,而是,而是,那可是石勒啊。“我阿姊到底看上石勒什么了?”
    “那你看上拓跋六修什么了?”武贤法师一身僧袍,从门口出现。
    枣哥刚刚当然不只是很没义气的逃跑,他还不忘把武贤法师本人叫来,请她亲自面对她留下的烂摊子。至于枣哥本人嘛,他知道搓衣板在哪儿,就不劳烦他妹妹亲自动手了。他真心不是故意说漏嘴的QAQ他以为拓跋六修那个大嘴巴早就剧透完了,毕竟他那么喜欢抢别人的活儿干!
    “六修人好啊。”卫玠脸不红心不跳的平铺直叙道。
    拓跋六修反倒是因为这样不加掩饰的赤裸夸奖而红了脸,这么多年了,他还是抵抗不住来自卫玠的情话。
    卫玠说情话了吗?对于拓跋六修来说,卫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情话。
    “世龙(石勒的字)人也好。”武贤法师顺杆爬上,顺便甩了个眼刀给拓跋六修,你怎么还在这里?不觉得此时此刻应该留点私人空间给我和我弟弟吗?这个弟媳妇还能不能有点眼色了?!
    身高一米九的弟媳妇,因为这一句承认身份的话,欢欢喜喜的离开了。
    武贤法师再一次表示,简直辣眼睛,说好的一刀能够划破苍穹,不负北疆狂名的拓跋将军呢?他弟到底找了个怎么样的奇行种?!
    奇行种出门后在心里盘算,该给卫玠做点什么好呢?回京之路旅途漫漫,不能委屈了卫玠!
    是的,奇行种同学在卫玠沉睡的这两年,不仅在北疆刷高了声望值,顺便还点亮了一些他这个身份、这个地位所不应该点亮的技能,好比厨艺。
    拓跋六修:只要卫玠喜欢!
    “阿姊,你和世龙来真的?”卫玠还是有一点点的小抵触,他姐姐那么好,长的好,性格好,武功好,反正什么都好,谁都配不上他姐!
    “我还觉得谁都配不上你呢。但依旧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你找了个傻大个。”武贤法师和卫璪那种把什么都写在脸上的性格不同,她从不会让卫玠在他喜欢的人面前难堪,但那并不代表着她就喜欢拓跋六修了,“我想你有个正常人的生活。”
    “什么是正常人的生活呢?”卫玠反问。
    武贤法师怔了一下,然后笑了,是啊,什么是正常人的生活呢?和大家一样的生活?那她早八百年前就该嫁人生子了。不要说战场,她估计连洛阳城都走不出去。她给弟弟倒了杯酪浆,笑着说:“正常人的生活,就是你高兴就好的生活。阿姊不会阻止你和拓跋六修的。”
    “你别想我说‘我也不会阻止你和世龙的’,得外祖母看过了才算数。”卫玠比较迷信他外祖母钟氏,总觉得老太太点头了,阿姊就会和母亲一样,得到永远的幸福。
    “好,一定先带给外祖母看。”当年差点将就了裴修,让武贤法师也挺后怕的。
    不一会儿,晋疾医来了,他也是枣哥给卫玠叫来的,生怕卫玠的小心脏承受不了醒来后翻天覆地的信息量。
    卫玠的心疾并没有好,只是若他能尽可能的戒骄戒躁、平心静气,坚持吃药,不放弃治疗,说不定也可以拥有一个正常人的寿命。晋疾医一边给卫玠诊脉,一边道:“行了,没什么问题,再接再厉,我看好你。别真的应了你小时候的那句话。你当时是怎么说的来着?咱俩大概要绑定一辈子了。”
    拓跋六修进门时,恰好只听到了这一句话,看晋疾医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第187章 古代一百八十四点都不友好:
    
    此间事了,卫玠等人终于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离别那日,魏兴郡的百姓倾城来送,巍然壮观。那场面真的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咳,开玩笑。
    不少百姓都准备了东西,希望卫玠能够带上,毕竟山高路远,总是很难让人放心。
    卫玠也没推辞,这种时候不收,反倒是会伤了送东西的人的心。
    而且,魏兴郡民风淳朴,送东西从不流行华而不实,他们大多送给卫玠的都是很实用又不昂贵的物品,好比放得住的干粮、土仪什么的,妥帖又窝心。
    郡守府的婢子们一个个哭的梨花带雨,不是卫玠不带她们回京,而是她们大多都有家人在魏兴郡,或者已经在魏兴郡成家,故土难离,只能依依惜别了美如画的卫玠。并纷纷在心里安慰自己,等老了,这也能当做一桩故事讲给儿孙辈听——为了你们,祖母我可是放弃了那么好看的人呢。
    为了耍帅,卫玠在走出魏兴郡时,特意换了身丰神俊逸的骑装,骑在四肢健壮的军马之上,一点点走入了阳光里,只留下了一个仿佛永远不会消失的、卓尔不群的背影。
    齐声阵阵的“卫郎”,如山呼,似海啸,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永远的回忆。
    年少才非洗马才,珠光碎后玉光埋。江南第一风流者,无复羊车过旧街。——《卫玠台》,宋 杨备。
    “好可怕。”卫璪心有戚戚的和武贤法师咬耳朵,“魏兴郡人少都是这般模样了,回到京城该是何等的光景?”
    “你多虑了,”武贤法师撇了一眼自家兄长,“咱们能不能安全回到洛京还在两说之间。”
    “!!!”卫璪吓的汗毛都立起来了。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大概是妹妹在吓唬他,他壮大了胆子,声音却依旧有点底气不足,“你肯定是在骗我,我、我才不会上当呢。”
    武贤法师无所谓的耸耸肩,在一抽马鞭跑到前面之前,给卫璪留下一句:“爱信不信。”
    然后,卫璪就眼睁睁的看着刚刚还对他如寒冬腊月般冷酷的妹妹,去给他人比花娇的弟弟送温暖了,二月春风轻轻拂面的那种温暖!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得到的待遇差距怎么就这么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