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海星空—喻可欣讲述与刘德华的爱情故事

第1章


情海星空――我与刘德华
喻可欣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目录
  序辞
  爱情海,无情海
  初识十三天
  相约马来西亚
  初到香港十个月
  媒体盯上了我们
  陪他度过冷冻期
  秘密结婚计划
  七个断肠日
  十年之约
  恰似一帘幽梦
  塔外的阳光
  喻可欣小档案
序辞
  人生有很多梦想,
  造化常捉弄众生。
  回顾过去,
  是悲欢无名的结束;
  展望未来,
  才是生命憧憬的开始。
  这命运沧桑的浅吟低哦,
  竟是我踽踽独行的一曲清歌。
爱情海,无情海
  情海,放眼望去像个无底黑洞,是那么的深不可测。
  茫茫情海,似无情海,看似平静无波,却又暗潮汹涌。
  
  这是我的真情告白。
  决定要写书的时候,我一直很犹豫,因为这本书还涉及另一个人,他就是刘德华。他并不是现在的天王刘德华,而是二十年前刚出道的那个二十一岁小男生。如果,用一个二十岁的少女和一个二十一岁的男孩那种纯纯的爱,来解读我和刘德华曾拥有的爱情故事,相信一切会更真切,也会有更真实的感动。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来写你们之间的“陈年往事”呢?甚至也会用世俗的眼光来质疑:“你到底为的是什么?”
  如果我说,我想找回我自己内心的宁静,你相信吗?
  如果我说,我想挥别过去,挥别如同塔里的爱情,迎向未来,你相信吗?
  如果我说,我很无奈,不想再被人戏弄,也不想再被媒体的朋友夸张渲染,我只是想表白我自己,你相信吗?
  我实在不忍自己的尊严被无情地撕裂,我只是个很平凡的小女人,初闯银色世界,从嘹亮的星空,坠入了情海,在自己的感情世界里,历经过甜美的爱,苦涩的痛,经历了烦忧、等待、失望,但我从来不后悔,我非常地清楚,为了这一段情,我付出了一切。但是,在下笔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情绪还是起伏不定,我不想伤害任何人,但我也认为,我这二十年所承受的一切,实在有够沉重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放过我呢?就因为我曾是“刘德华的朋友”吗?这段爱的故事,会是我终生的阴影吗?有时媒体为了炒作某些话题,将我说过的话移花接木,夸大渲染,配上了腥膻的标题,不择手段,只为了耸动的效应,就轻易将我的尊严践踏了。试问,媒体朋友能不能想想我的感受?这些过火的标题和评论如果莫须有地加诸自己亲人的身上,你们又作何感想呢?
  我不愿意再被欺凌和误解,我坦诚地问大家,我和刘德华的相爱有罪吗?我们分手又有罪吗?如果将我们的恋情,也看作一般少男少女一样,自自然然,也许就少很多是非。
  也许你又会问,你爱他吗?是的,我曾爱过他,我十分珍惜我的初恋,他是我第一个男人,不爱,又怎会在仅仅十三天的狂恋之后,成为一对像“小夫妻”般的恋人?也许你会问:“他爱你吗?”我可以回答:“爱。”他自己亲口对我表达过许多次的爱意,所有的照片、卡片和信件都是我们爱的见证,我们曾如此倾心于对方,这还不够吗?
  也许你会问,你恨他吗?
  我可以告诉你:“是的,我曾恨过他。”
  你如果要问:“他恨你吗?”
  我也可以告诉你:“应该也有恨。”
  对于我们之间的爱与恨,我曾下了这样的注脚:
  他恨她,因为她让他的世界不完整,不守承诺离开了他。
  她恨他,因为他让她的爱情不完整,殊不知爱情竟是她的生命,她的全世界。
  只是,句子中的他与她都历经了岁月,一切已不复当年。我觉得我现在已经无爱无恨,找回了自己心灵的宁静。
  也有人认为我写这本书是为了攀附什么,或是留住什么,那么我更可以直接告诉你:“我早已放手,又何来攀附?”
  现在的我,已经能够以洒脱的心,面对一切的风风雨雨,如果说,那段和刘德华之间的恋情,好比塔里的爱情,而我早已挥别过去,正准备迎向塔外灿烂的阳光。
  
  我和刘德华偶遇在星空,却坠入情海中浮沉。
  我生长在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家庭,父亲是知名报社的总编辑,母亲在国立艺专攻读影剧,当时妈妈还是学生兼演员,曾演出过很多话剧和电视电影呢!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我对文艺和戏剧都很有兴趣。听妈妈说,我生出来就有一对很深很深的双眼皮,像个洋娃娃般的可爱,因为出生在十二月寒冷的冬天,所以妈妈又为我取了个乳名,叫做“冬冬”。
  从小我就留着一头长发,每天扎着两条辫子上学。我小学就读北师附小,我一直对国文有着浓厚的兴趣,疼我的外婆又教我背了很多诗词,所以我在作文和演讲比赛的表现也很突出。
  其实,我真正的个性是很内向,也不太爱出风头。平时话不多,就喜欢看书。也许思想比较早熟,小学五六年级时,我已经对李敖的书和琼瑶的小说都看得津津有味。
  记得是高三的那一年,有个朋友想要去报考演员训练班,非要我陪着他去不可,我们报了名,结果很顺利,两人都考上了。我还记得当时的主考官是知名导演徐进良先生,受了几个月的训练后,结业时,徐导演、邵氏的方逸华小姐,还有琼瑶的电影公司都要和我签下基本演员合约,我那时还未成年,妈妈为我规划和洽谈演艺方面的发展。妈妈认为,我的个性和气质,活生生就像琼瑶笔下的人物,所以就替我决定加入琼瑶的电影公司旗下,以监护人的身份帮我签了合约。喻可欣这三个字就是琼瑶小姐帮我取的艺名,我为了感恩,一直沿用到现在。后来是因为琼瑶的公司刚拍完一部《燃烧吧!火鸟》,在部署下一部新戏时,空了蛮长的一段时间,其间香港的新艺城电影公司也表示要栽培我到香港发展,就在一九八三年,我人还在台湾等待去香港的工作签证时,新艺城台北分公司的宣传介绍了刘德华和我认识。
  
  爱情是女人一生的历史,
  却只是男人的人生插曲。——[法国]斯塔尔
初识十三天
  和刘德华的认识,是一个偶然。只是这样一个偶然,在我的记忆里,却依然那么清晰。
  那时是一九八三年的秋天,台北新艺城分公司的公关W小姐,看公司还没有开新片给我拍,怕我闷,邀我出去玩。她说:“有一位小朋友从香港来,叫做刘德华,他在台湾没有朋友,反正你以后也会去香港拍戏,干脆明天大家一起出来玩,认识新朋友也好。”
  她口中的这位小朋友这次是因为客串张彻导演的《上海滩十三太保》,从香港来台湾拍戏。那时他在香港演出的电视剧录影带,已经在台湾受到相当的欢迎,只不过大多数的人对于他的印象还不深刻。
  我不喜欢应酬,借口说有其他的事情,婉拒了她的好意。不过她依然很认真地说:“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不来我会很失望喔!而且我还有邀请田×,晚上一起吃饭,再一块出去玩吧!”
    我犹豫了一下,答应了她。
  第一天
  第一次见到刘德华的时候,已经接近当天的傍晚时分。饭店的大厅的灯光和窗外的暮色融合在一起,有着慵懒而浪漫的氛围;“也许今天晚上会很好玩吧!”我心里忽然有这样的预感。
  这时刘德华在我面前出现了,他穿了一件蓝色的牛仔裤,搭配着白衬衫,红格子鞋;我和他之间好似有默契的搭配;我也是穿了一件牛仔裤,白衬衫,我的布鞋是黑色的,肩上却披了一件红毛衣。他看到长发披肩的我,忽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眼睛一亮,这世界仿佛静止了,在这一刻,只有我们相对的两个人。他深邃的眼睛正一动也不动地凝视着我。
  一路上,我一直感受到他炙烈的眼神正偷偷地盯着我看,被我瞄到,他却若无其事地转过头去。当我再次瞥见了他,他又像吸铁般地盯着我,一来一往,我和他的眼神数度撞个正着,他却像做贼被人发现一样,调皮地很快转过头去。可是他一直看我的眼神,就像是要把人穿透似的。我真的从来没有被男人这样看过,只觉得他好调皮,也很有趣,对他一点也没有防备之心。
  ·有技巧地送我回家
  为了庆祝W小姐的生日,我们选在希尔顿跳舞。轻快的节奏,旋转的灯影,狂热的气氛,我真的很喜欢跳Disco,听到音乐的节拍就像个跳舞娃娃,早就迫不及待地奔进舞池,随着节拍摇摆,忘却一切烦恼。
  在慢舞的间奏时,我才挥着汗回到座位。一坐下,跳舞娃娃的发条停止了,我安静地坐在那儿不说一句话,这时的刘德华却在旁边一直细心地默默地为我加水果。
  “你很静。”他开口了。
  “嗯。”我笑了一下,一字也没多说。
  音乐的节奏流窜在我们之间的沉默中,他不放弃,主动找了一个话题:“我有些东西要买,我不认得路,不知道要怎么去!”
  “你台北的朋友可以带你去呀!如果他们真的没空,你找我,我可以带你去。”
  ·刘德华要了我的电话号码
  “可是……我不知道你的电话号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