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对鸳鸯

51 第 51 章


周氏一听,先是愣了一下,嫂嫂不知道,可是大哥总归知道的吧!这外面近来几日风言风语传的简直不像话,只是嫂嫂生病,他们也不敢提,这时候有人来提亲是个什么心思。
    “大哥,红梅刚刚同我说了来人,可是真的?”周氏疑惑问了一声。
    宋大爷点点头,“真的啊!确实是真的?连我都吓了一跳呢!”
    李氏皱了眉头,拉了一下宋大爷,“你说,这景阳侯府怎么会来咱府上的?”这么好的家世,宋家是一半一半都及不上的。
    周氏也是这么想的,更不用说是皇亲国戚了,但是你要是再一想,人家来提亲,又图不得他们什么,所以这来的可是稀罕了。
    宋大爷示意他们在这里讨论也论不出来什么,所幸也不敢让客人等急了,显得不礼待,就催着还是过去看看再说。
    厅里已经有妙语让人上了茶水点心,厅里坐了两位衣着华丽的贵人,看着就同旁人气度不同,周氏多少有些紧张,由着红梅扶着,捏的红梅的手生疼,可也不敢出声。
    要进来时,李氏虽不让宋大爷扶着,可是宋大爷担心她身子,而且又是见贵人,怕她心里慌张,虽不扶着了,但是也是伸手牵着,二人看上去就是相互扶持,不难看不出恩爱来。
    别说李氏紧张,其实宋大爷心里也是紧张的,可是他不说啊!他可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要是不立起来,岂不是丢一家人的脸。
    这来的不是旁人,正是景阳侯府的侯爷和侯夫人,几人进来都朝着人行了礼,宋大爷介绍了一下李氏和周氏,侯爷和侯夫人倒是谦虚,说是不要客气。
    他们毕竟是有身份的人,来这宋家虽有些低就,可是人却没有摆出来什么大架子来,妙语近前来的早,茶水点心都是指点着下人上的,眼看着是大人物还以为比较挑剔呢!虽说宋大爷让泡的茶是府里最好的,可是毕竟身份不同,想必这二位贵人不见得会看得上,还忧虑他们会不会嫌弃,但是他们还是用了一口,妙语察言观色,虽然觉得这一口用的也不多,好在没让府上觉得丢面子。
    当然,侯爷和侯夫人便是再看不上,也不会有什么表现,何况对他们而言,也没有看上或看不上,就算茶水不大合胃口,端端杯子起来也算是承了面子。
    来意他们也同宋大爷说了,宋大爷说是还需要问问自家太太的意思,这打一进来,侯爷和侯夫人就已经心意相通的互相对了神色,宋家的关系他们也已经派人查探过了,关系简单,果然和查探的一般,宋家夫妻关系和睦的很,不过也好,关系简单省的乱糟糟的,这么一看,侯爷和侯夫人心里已经有几分满意了。
    周氏在一旁打量,宋大爷和李氏两个人当然绷着一口气,可是礼数未失,交谈了几句。
    “这是犬子的画像,来时我让人带了一卷,还请过目相看相看。”侯爷手一抬,让府上的人捧了一卷画轴给宋大爷和李氏。
    那人恭恭敬敬的弯腰将画轴送上,宋大爷接了过来,和自家夫人一展,仔细的端看了一下,看过二人对视了一眼,满意的点点头,其实不看也知道差不了,且看侯爷和侯夫人的面相便知,何况他们已经知道,这还是侯夫人亲生子,侯府嫡子能差到哪里去。
    周氏在一旁,也有心想要看看,可是她做的位置离着宋大爷和李氏有些些距离,不过看不看她都觉得可以点头,侯府嫡子,那可了不得了。
    而且大哥嫂嫂不知道,她还是知道些的,这侯夫人可是流着皇室血脉的,纯元王爷的掌上明珠,多少人羡慕不来呢!
    不过嘛!就是富贵命好,膝下命不大好啊!周氏心里想着,却不好说啊!但是单单冲着侯府嫡子,这个侄女婿她也觉得值。
    有什么不满意的?宋大爷和李氏自然是满意了,孩子样貌不错还是嫡出,而且家世简直好的他们从来没敢想过,好的他们心里直打哆嗦,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就落到他家头上了?疑虑重重!
    “犬子今年十八,再过些日子,就入仕了现下正好也到了婚配的年龄,所以就冒昧前来府上提亲。”侯爷这话说的客气,宋大爷一点都没有觉得压迫感。
    不过忧虑之色却是不减,商贾之辈,地位不高,而且他们也不是什么富贵的商贾之家,攀上侯府,这做梦也不一定能梦到这么好的!
    “这……”宋大爷的手放在桌子上,戳了戳桌面。
    李氏拿起帕子擦了擦嘴角,宋大爷看在眼里,赶紧住了嘴,本是想说,“这等喜事,自是让人欢喜。”可是看到李氏的东西就突然改了口,“这,说来本是喜事,但是实在是侯府高门,我等普通百姓不敢高攀。”
    李氏满意的抿抿嘴,就知道夫君是明白她的,不是她不欢喜,就是太让人欢喜了,她会觉得不踏实,侯府为什么来提他家的亲,他家凭什么啊!
    家业也不大,门户也不高,怎么看进侯门都有些不靠谱,虽然女儿容貌顶好,可是容貌当不了黄马褂,而且李氏怕女儿进侯门,吃亏可怎么办?他们可是连给女儿撑腰都做不到,想想不大满意,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女儿日子要过得开心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因为对方家世好,就得同意。
    侯府就是挑百家像宋家这样的,估计都会同意的,可是偏偏宋大爷就这么婉言给拒了,而且侯爷和侯夫人看的明白,他们不是试探,是真的拒绝了。
    心里多少对他们的品行有了更好的印象,至少不像是贪慕虚荣的,虽然他们打了盘算,就算贪慕虚荣也不怕,反正今日来做的准备也够足了,到时候他家女儿进了家门,大不了两家少些往来就是了。
    侯夫人思虑一番,见他们不是作假推脱,便开了口,“实不相瞒,我等前来是受了高人指点,也并非是盲目寻来的!”继而又从袖中取了一个锦囊,然后递给身边的丫鬟,那丫鬟当即就朝着宋家夫妇给送了过去。
    “此锦囊中是高人给的指点,乃是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
    李氏一听,继而就赶紧拆开来看,果然没错,纸张上写着女儿的生辰八字,“这,怎么会?”
    是,一般生辰八字是不外透的,可这生辰八字是她前几日去烧香时,顺便去给儿子看了命相,故而得了这指点,才来的宋家。
    “实不相瞒,犬子命相重,良人难觅,去高人哪里算命的时候,高人给的指示。”侯夫人将此事也不瞒着。
    李氏一听,大约明白了,不用想都知道是从哪里得的!前几日自己不也碰到了,所谓命重,看来也是一个克人的!
    心上犹豫了片刻,“那侯夫人可听高人说了我家女儿的命相吗?”
    所谓嫁谁克谁,谁娶死谁,天生寡命。
    虽说自己因着这话气的不轻,可人既然来了,话也说开了,那就没什么好瞒着的了,想必他们也不会乱说。
    侯夫人点点头,“自是晓得,我们也是思量过得,故而既然都不隐瞒,那也就好说,夫人不必担忧,若是宋家姑娘入了府上,我们必将当做自家孩子善待,两个孩子命苦,便是届时犬子出了什么事,我们也绝不埋怨。”其实说这话,侯夫人是诚恳了,她心中也是这么想的,确实不仅替自己的孩子命苦。
    宋大爷听的微微有些动容,不为其他,如今风言风语传的,实在是有些离谱,都不光在他们住的这边,连着城中都有了言论,他也忧虑女儿的婚事,虽说想过回扬州,可是说到底女儿这命数被一说,他们心里多少都有些膈应的慌,假的也就罢了,说不得女儿过的不错,若是真的,回了扬州,出了家门,那万一生出事来,女儿不还是一样落得苦命的下场。
    李氏想的却是另一件事,虽说侯夫人打了坏比方,可是若万一女儿的命硬不过侯府公子,那她女儿岂不是会损了命,那样的话,便是女儿一辈子不出门,她也不愿意看女儿这般下场。
    李氏自不好应话,那侯爷见此,自是去同宋大爷搭话,说了几句,李氏都在慌神,直到侯爷去吩咐人将今日带来的东西先抬进宋家,李氏一听,反应的快了,扯了一把宋大爷的袖中,就算李氏不扯,宋大爷也知道收不得,所谓拿人就手软,软着话的不收,给推了。
    侯爷最后见人如此耿直,便是一点空子都不给钻,东西也送不出去,只得携着自家夫人告辞,宋家夫妻二人将人送出门,又说了两句客气的话,临行侯夫人看着脸色有些憔悴,拿着帕子擦眼角。
    等到人走了李氏才叹了一声,“天下父母还不都一样!”那侯夫人难过的都流泪了。
    陆陆续续的侯府车马都离开了,周氏也跟了出来,先前当着侯爷和侯夫人的面,自然不好插嘴,可是人这一走,她可是轻松了不少,虽然惋惜,不知道大哥和嫂嫂为什么不同意,她倒觉得人家侯府挺真诚。
    “大哥,嫂嫂,其实说起来景阳侯府确实不错。”简直是好的不能行啊!
    “自是不错。”李氏接了句话,不过她忧虑的多,又不大愿意相信女儿会是那等命。
    周氏想接话,可是见嫂嫂没有心情,便没再多说,也知道云舒在大哥嫂嫂眼中是个宝贝,她说太多,也不大好,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
    “嫂嫂,其实你莫要一边觉得不可信,一边又觉得害怕,云舒在我身边也长了几年,我也当是自己的女儿,但是有时候反过来想想,其实并不见得都是不好的,她素来有主见,不妨嫂嫂回头问问云舒的意见。”周氏确实是说到李氏心里了,她现在就是这么一个状态,不相信是真的,却又害怕会成真,可是有句话周氏还不好说,假的,这自然让人欢喜,若是真的,这命数怎么都躲不过去,所谓人命由天不由人,是不是这个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