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第292章


总不能就让儿子日后没孩子尽孝吧?就说可以纳妾生子,可妾生子到底不如妻生子更站得住脚。
  之前她就听说过街上有户人家,老婆没生下孩子,小妾生了个儿子,等这家男主人死了,妾生的儿子要继承家产,结果族中非说妾子继承不合适,硬给夺了回去分给了那男主人的弟弟,说好歹那弟弟跟那男主人是一个娘生的,不但是嫡亲的亲兄弟,还都是正室老婆生的,比那小妾生的更名正言顺,因为这家产可都是他们的爹传下来的,就是分了,那也是爹给的。
  其实就是争产,要是问那个已经死了的男主人,问他是把家产给早就分家的弟弟还是给自己儿子,那当然是给亲儿子了。可怜那一家就剩下几个妇道人家,哭没处哭求没处求,很是热闹了一阵,也让街坊邻居看了一场好戏。
  所以同情归同情,到时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不能因为一时的心软就误了儿子一辈子。在这上头,二姐很明白吴冯氏的心。为了儿子,再狠的事也能做。
  想到这里二姐对着敬泰点头说:“你明白就行,不想就对了。”然后仍是忍不住说起顾姑娘,问他道:“你觉得这回这个顾姑娘怎么样?”
  他看起来倒像是不怎么在乎,想了想说:“听娘说规矩上是个好的。”说完一哂,“还没掀盖头呢,我又没过她。不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姐小声道:“我跟你说,顾姑娘怕是个心气高的,对付这种心气高的女人,你不能顺着她捧着她,越捧着她,她说不定越看不上你。就拿你自己说,那些见了你就骨头软的人,你看得上?”
  敬泰摸着下巴一脸认真的点头,道:“二姐说的有道理!”肚子里却快笑翻了,二姐怎么还拿他当小孩子啊,他老婆也娶过,妾也纳过,屋里还有丫头呢,怎么会连怎么对女人都不知道?还捧着顺着?当他还是没长大的傻小子啊。
  他有心哄她,自然是她说什么都一副严肃的模样说是,过了会儿二姐察觉不对了,一巴掌呼到他脑袋上,怒道:“好你个臭小子!耍你姐姐呢!”
  这次他笑得四脚朝天,抱着肚子在炕上打起了滚。
  第 231 章
  吴敬泰是吴家的大儿子,日后吴家是要交给他的,前头谢氏的事还有些闲言闲语在,吴冯氏憋足了劲要把这次的亲事办得风风光光的!顾姑娘带来的嫁妆挺丰厚的,到了成亲那天她就让人赶着嫁妆在村里绕三圈!一定要村里人都看看敬泰新娶的媳妇有多好!
  这个事还没办完,又有一桩事摆在她面前,凭心而论,第二桩更让她为难。
  冯四这个小弟弟来了快半个月了,两人常常说些家乡事,吴冯氏说着就会掉泪。这个四弟弟年纪小,当年跟她的感情不深,除了说些家中老人的事,两人并无多少话可聊。她也看得出来,他怕是已经在吴家住烦了。自己兄弟,又是自出嫁后就没见过面的娘家人,上回见大哥还是敬泰出生后的事呢,没来得及说两句话大哥就走了,所以冯四在她面前再不好,她都当他是小孩子不跟他计较,反倒想方设法的让他在这里住得开心。
  可是就在前几天,冯四带着几样礼物来,说是为了敬泰办喜事,给她和二姐带的些东西,都是些衣料钗环:“大外甥女的我就没法亲自给她了,就留在姐姐这里,回头等姐姐见了她,替我交给她吧。”
  吴冯氏笑着收下,赶忙问他这些天过得如何?吃喝上若有什么不如意的只管说:“房子简陋了些,你住不惯也应该。”
  冯四却脸色一整,站起来恭敬道:“姐姐说的哪里话?家里已经是极好的,吃的喝的都好,弟弟没什么不习惯的地方!”
  吴冯氏赶紧去拉他:“快坐下,一家人用不着这么多礼。”离家多年,再跟家里人相处,她竟有些手忙脚乱的。
  怕不只是四弟不习惯,她也有些不习惯了。
  吴冯氏心里怅然,面上不显,又拿些闲话说着凑趣,过一会儿就准备让他出去玩了,免得让他在屋里陪她干坐着,两人又没多少话聊。
  她道:“这几天家里忙着给敬泰办喜事,我都有些忘东忘西的。”这句话说出来,下面顺理成章的他就可以先出去了。
  可过一会儿抬头见他不但没出去,脸色还有些严肃,他道:“姐姐,我跟你说个事。”
  吴冯氏见他这个样就让冯妈去外头看着,不让人进来,等没人了她道:“你说。”心里想着他是想借钱还是想干什么?亲弟弟开口,她怎么着也要帮上一把的。
  哪知冯四说的却不是借钱或是看上哪个丫头这等闲事,而是想把敬宗带到冯家去。
  吴冯氏一听就傻眼了,这是为何?
  说起来冯家也曾出官入仕,吴冯氏太爷爷那一辈曾官拜四品,掌一方水土。后来被卷入到什么事中,费尽千辛万苦才保下性命,结果就是冯太老爷静悄悄的从官位上退了下来,虽然没有问罪,但也只能带着全家几经流离,辗转到了西镇这个小地方安家。
  冯太老爷带着全家搬到西镇后很快郁郁而终,吴冯氏的爷爷更是多方打点,力求让全家人能在这里平平安安的活下去,冯家全家都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不要说官场了,那段时间他们连门都不怎么出,朋友、亲戚,哪怕是靠上来巴结的人全都不敢搭理,生怕太老爷死了以后再有人把那桩事翻出来,这会儿可不会再有人念什么旧情了。
  不知是银子的作用,或者那些请托的旧友中真有人出了力,又或者是上头的人不再追究此事,吴冯氏出生以后,家里的日子还是挺平静的,慢慢的越来越好了。吴冯氏的爷爷提心吊胆几十年,等家里日子过得平稳了,没享几天儿孙福也撒手西去。到了吴冯氏快要嫁人的时候,她娘却不肯把她嫁给这里认识冯家的人。
  冯太老爷当年算得上了‘荣归’,并未获罪,所以明面上人家对冯家还是过得去的,可是面子有了,里子没有,私底下那些人对冯家是个什么样,吴冯氏她娘心知肚明,怎么肯把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去吃苦?
  另一头,她也怕那件事什么时候再翻出来,官场上的事不好说。女儿只要嫁出去就不算娘家的人了,好歹也有条活路。
  所以,她让吴冯氏带着大笔的嫁妆,远嫁到了乡下,嫁给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她算准了吴家不敢对吴冯氏不好,不看嫁妆的面子,也要看冯家的面子。而要是真出了什么事,吴家不在官场,跟哪边都没牵扯,吴冯氏可保一生平安。
  现在又是几十年过去,冯家终于想要东山再起了。这些年他们千方百计的钻营,算是打开了一条路,若是一切顺利,冯家再次进入官场的机会就来了。
  冯家年轻一辈的男孩都进了学,拜名师,出百宝,想尽一切办法让尽量多的冯家人能够挤上这条独木桥。
  冯四来之前,他大哥就交待他好好看吴冯氏的几个儿子里有没有能上得了台面的,毕竟当初送到吴家的先生可是他挑来给自己儿子预备的,但凡吴家孩子不是笨得出奇,应该能挑出一个两个的。
  他来了这几天看过来,吴敬泰首先是不行,就连敬贤也有些大,过个一两年就该成亲生子了,带回去也没什么大出息,只有敬宗,年纪还小,学问还成,最要紧是这孩子看起来不傻,虽是小儿子却也并不骄纵,有没有前途还看不出来,但既然大哥让他带回去一个,他挑的便是这吴敬宗了。
  他跟吴冯氏一说,让她去跟吴老爷提,他可是不愿意跟那种人说话,又说不通,他也难受。
  他撂下这个雷走了,吴冯氏却什么都干不成了。这可是个大事!敬宗要是去了,若是有那个运气,日后吴家那可是一步登天!
  她却没有马上把这个事告诉吴老爷,为什么连她自己都弄不清楚,是害怕吴老爷立刻就答应把敬宗送走?她已经乱成一盆糨子了,不能急!不能慌!要冷静点好好想想!
  她心里开了锅似的乱,却没人发现。家里人都忙着吴敬泰的亲事,吴老爷每天晚上回来就累得躺那睡着了,根本也没发现她有心事。
  几天下来,吴冯氏都快愁断肠子了,也快憋不住了,她打算今天晚上等吴老爷回来,不管他多累她都把这事告诉他,看他怎么办。
  不到晚上,却是二姐先来了,她来跟吴冯氏说顾姑娘的事,什么都备好了,洞房的事也跟她说过了,顾姑娘不愧是经过大风浪的,听她说起洞房中事也只是耳朵尖上冒一点红,神情竟是一丝未乱。
  二姐都怀疑自己没说清楚:喝交杯酒,熄灯,上床,脱衣裳,听男人的——敬泰有经验,不至于两人到时找不准地方,会有一点疼,不过不用害怕,女人都有这一遭,水乳|交融才能生孩子。
  没了。说不定是她真没说清楚?可要紧的事她应该没落下。
  二姐一边想着一边坐下准备跟吴冯氏说,一抬头就见她像是有心事的样,顺口问了句:“娘,你有心事?”
  吴冯氏就等人来问这句话,她自己想了三天什么都没想明白,脑子里还是乱成一团,她就想找个人说说。
  她让冯妈出去,让人关上门,然后把冯四说的竹筒倒豆子,都给二姐说了。
  二姐听完就傻了,要让敬宗去做官?不对,是准备去做官?
  她对官的理解就是一个‘大’字。吴老爷厉害吧,这县里的那个七品的县官就能把吴老爷给捏死。要说以前她还能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市长什么的官。现在这里的官就更神秘,也有更大的权力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