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第305章


要把他做的错事摆在他面前,让他羞愧后悔!
  他就提了礼物去看段老爷,虽是小辈,可他却看不起这个三叔,觉得他不过是个没用的老头子罢了,现在也不出去干活,就靠家里养着他们这一大家子好几口人。
  段浩守觉得是他在养着这些人,以后段老爷这一家子也是要靠他吃饭的。所以他来‘质问’段浩方的去向是理直气壮的,段老爷应该为儿子的这种行为感到‘难堪’,然后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若他明事理,就应该立刻压着段浩方去大老爷床前赔罪。
  他一副兴师问罪的派头,段老爷却跟他云山雾罩的打太极,说自己年纪大了,早就不管家里的事了。说段浩方也大了,儿子都满地跑了,他干什么他这个当爹的也管不住了。哦,他做坏事了?我想他知道分寸的,浩守你误会了。哦,他屋里的婆子说他去访友了那必定就是去访友了,一去十几天?那也是有可能的嘛,我就知道他以前有几个朋友住得挺远的。哦,叫什么我这一时想不起来啊,回头我想起来了再告诉你。不过你也不用急嘛,等他回来让他去找你,到时你再教训他!
  段浩守说什么都让段老爷轻松的挡了回来,一肚子火无处撒,憋得一张脸红红白白。
  从上午说到中午,中午饭都没吃,他又不肯走,段老爷说先吃饭吧,吃完了再说。他就是不动,谁还能把他拉到桌上去?他摆明了是来找事的,段老爷一把老骨头,段浩平断了一只手,哪个都不是他的对手,再说真打起来了反倒难看。
  段老爷看得出来段浩守这个人太死板,脾气还大,说不准他真的会打人,看他那个样子,要是真上了饭桌,说不定哪句话说得不合他的意,再喝二两酒,他能把桌子掀了。大老爷现在又管不了他,大房那边只剩下他那两个儿子,昌兴一见他胆子就吓没了,昌隆还是个小孩子。就是把二房的叫过来也是来看热闹的。段老爷思前想后,也不敢起来,就这么陪着段浩守说了一天,到了要吃晚饭了还不见他走,段老爷叹了口气,想着晚饭也吃不成了,结果人家走了!看着他走了,段老爷真觉得浑身都轻松多了。
  段章氏过来扶他,他坐了一天,喝了一天的茶,骨头都是僵的。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歇一会儿,让段章氏去叫二姐过来。
  段章氏立刻就让婆子去,二姐没过来前她就先说:“是该好好问问她!我这个当娘的都不知道方儿去哪了!”段浩方每回临走前都是跟她说‘要出门一趟’,至于去哪里,去干什么她统统不知道。很明显二姐是知道的,她自然不服气。
  段老爷皱眉骂她:“你知道什么?一会儿二姐来了你把嘴闭上!”
  二姐很快过来了,她是知道段浩守在这里坐了一天的。一边心烦这人真是不识相,一边又怕段浩方出门做生意的事怕是要瞒不住了。就像老太爷和大老爷出去做生意,赚回来的钱是全家的一样,这下段浩方赚的钱只怕也要分给另两房了。
  以前就他们这一个小家独得,现在要分的人可多了。
  二姐现在很烦这种出了力还不讨好的事,这些人要是知道了段浩方出门是去做生意赚钱,怕是不会轻易放过他,骂死都是轻的。
  现在只能寄希望给老太爷了,她知道段浩方赚的钱有老太爷的一份,可能还是大份。不过这个希望也很渺茫,毕竟按她了解的老太爷,那段家整个家是最重要的。这事要是露出去,为了不让段家其他人闹起来,他们这一房吃亏是必然的。
  段老爷叫她来却不是问段浩方在哪里,在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他一句都没提。二姐见他不问反而奇怪。
  他是跟她交待怕段浩守这些日子还会来,让她不要一个人在屋里,最好跟魏玉贞或段章氏在一起。
  “当着别人的面,想他不敢闹得太难看。等浩方回来就行了。”段老爷一脸疲态,却为她担忧。
  二姐喃喃道:“……爹,我知道了。”
  “那行,你回去吧。”段老爷温和的笑着让她走了,出门前她回头看,见他像是累坏了那样已经闭上眼要睡了,连衣裳都顾不上脱了。
  段老爷倒是一直对她都挺好的。
  二姐的心小小的震动了下。
  第 244 章
  段家的事段浩方是不知道的,不过他现在也有一个难题了。
  一个名叫‘段浩乡’的人找上门来了。乍一见面,那张跟大老爷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脸让他一下子傻眼了,连话都说不囫囵了。
  这事还要从之前说起。
  有了老太爷的支持,段浩方就想大干一场。做生不如做熟,于是他又回到了南边,请了旧友喝了几次酒这人情就又捡起来了,上头没了老太爷和大老爷盯着,他也不像以前那么小打小闹,还要藏着掖着怕人知道,放开手脚后越玩越大,不如日进斗金也差不多了。他闯出了名声,自然就有人寻着找了过来。
  来人姓段名浩乡,年岁不大,不足二十。段浩方听着下人说这人来打听过好几回,今天一早就来了,他心里嘀咕着就让请进来见见。人一进来,他就知道:坏了!
  段浩乡进来就给他行了个大礼,他不敢让他拜下去,赶紧扶起来让了座。坐下了再仔细打量,见这男孩大约十五六岁左右,面目确实有些眼熟。他心里一个劲的喊天,那男孩却开门见山,一点客气话都没说就问他认识不认识大老爷。
  段浩方记得这孩子跟他娘‘走失’的时候已经六七岁了,应该已经记事,瞒是瞒不过去的。他还要在这里做生意,要是不认他,日后让人翻出来可不会有好听话。于是便做恍然大悟状,上前一把拉起男孩上下打量,不住口的说“像!太像了!”
  男孩还在发怔,段浩方已经按着他的肩道:“浩乡!你是五弟啊!”
  这下轮到男孩变傻了,他趁此机会让人赶紧去男孩住的地方把他的东西搬过来,然后拉着他的手坐下把他这些年的事都给套了出来,等到晚上两人喝了个烂醉,他让人把这个新出炉的五弟扶回去歇着,自个坐在屋里长吁短叹起来。
  没想到,实在是没想到啊。
  当年老太爷在荒郊野店里把这母子两个丢下,想着他们一个是女子,一个是小孩子,穿戴的又好,就算没让人拐了,也绝不会再跟上来。
  哪知那个女子却是个能干的,她带着儿子在店里睡了一夜起来,见只剩下他们母子两个,虽然心慌,可也没有大呼小叫,而是立刻将身上的值钱衣裳换下来,扮作附近村落里走亲戚的妇人和孩子。她本就灵巧,不几日就能将这附近的乡音学个八九。她不敢离开,想着大老爷不见他们母子一定会再回来找,就带着儿子在店里住下,她帮着人洗衣做饭,钱财是一点也不敢露的。
  住了几十天后,见马上就要过年,店也要关了,她没办法,就带着儿子又跑回当初老太爷和大老爷做生意的那个城里去了。
  她并不笨,知道自己大概是跟儿子被大老爷给扔下了。可她心里仍然觉得大老爷就是不要自己,也会要儿子的。她知道他在家乡就一个儿子,听他说那儿子十分的不成才。他这把年纪再想要生孩子已经很难了,不管如何,哪怕是只让他认下儿子也是好的。
  可她却不知道大老爷家乡到底是在哪里,只记得大概是从北边小镇出来的,家里是卖布的。可也不是什么大富之家,段这个姓氏也不是什么少见的。怎么找大老爷让她犯了难。
  于是她就在当初老太爷他们住的那条街后边租了间小屋,跟儿子一起住在那里。她身上的首饰都是好的,虽说大老爷带着行李箱子先走了,可是她的屋里还有两个小箱子放的是她随身的东西,里面也有一些金银。
  她知道自己这辈子都寄在儿子身上了,只要儿子是好的,不愁大老爷不认他。所以下死劲的让儿子念书学习,她自己却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儿子身上了。她怕儿子日后回了段家让人瞧不起,就想方设法的要让儿子吃穿上都像个少爷,给他买丫头婆子小厮,事事让人侍候,不肯让他干一点活。还特意给他取名叫‘浩乡’,她听大老爷提过家里这一辈的孩子中间是‘浩’,‘乡’自然就是家乡了。她用这个名字来告诉男孩让他记住,他要回到他爹的家乡去,回到他的家乡去。
  后来家里钱花完了,她宁肯自己出去给人洗衣服干活也不愿意让他出门做事。
  这些年他们也一直想找大老爷,可是她一是不肯再去见以前认识的人,怕自己以前的事让儿子蒙羞,二是她现在也去不了那些酒楼之类的地方,毕竟没钱谁搭理她呢?
  所以只能托人打听:北方人,姓段,家里做布的生意,挺有钱。
  她托人打听就要花钱,有那南北两边跑的走货的愿意替她打听,一来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的,有的没打听出来就实话跟她说了,有的却拿话吊着她,从她这里骗钱。一开始她手里有钱倒好说,后来钱花没了自然就没多少人愿意帮她去找人了。
  前年这女人死了,男孩让他娘管得是出个门连东西南北都不认,除了念了一肚子书外别的什么都不会干,亏得他还有一个老妈子,一个丫头,一个小厮。三人签的都是死契,对他也算死心踏地。以前是婆子跟那女人一起洗衣裳接活养家,现在女人死了,婆子年纪大了,那小厮就出去给人干活,丫头在家洗衣裳外带侍候他。
  段浩乡虽然人有些呆,可是运气不错。去年段浩方就回到这边来了,不过那次他就在这里留了不到一个月就又走了,等他走了以后,小厮才打听到有个北方来的姓段的老爷,就是以前住在前面那个大房子里的段家人,他赶紧回去跟段浩乡说,段浩乡就跺脚,哭道:“我找了一辈子爹,又错过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