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浮萍定

61 第六十一章 无题


中秋过后,很快就到了文若蓉出嫁的日子,先是前一天的送妆、晒妆,到第二天的亲迎、喜宴,乔嬷嬷和春蝶二人都与文若萍寸步未离,故而虽有不少人都好似瞧见了某人略略狰狞的面容,却也没发生像上次在六皇子府发生过的意外。
    只是不久之后,贵族世家的上流圈子里隐隐流传着‘安远侯府四小姐是个心胸狭隘、手段狠毒的姑娘’这样的谣言,温氏偶尔会参加一些贵妇人才能出席的聚会,当然也听说过这个谣言,还有好几个夫人偷偷地向她打听实情,温氏虽不曾故意瞎编或落井下石,但也没有特地为二房、为自家侄女澄清,于是有些夫人就觉得这个谣言的可信度极高,没看连人家大伯母都不敢替安远侯府四姑娘说话了吗?可见那丫头果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这样的姑娘怎能娶进门做儿媳?就是庶子也不行!
    而几乎没有机会见识上流贵妇圈的苗氏也不知道自家被她那个总爱觊觎别人东西的女儿给坑惨了,这会儿仍满心思地琢磨着等过了年之后,还要想办法借着两个皇子妃侄女的势头给女儿找到一个前途光明的丈夫,势力雄厚的婆家。
    这一世的文若菲没能像文若蓉前世一般,有很多机会可以善用她的‘智慧’将心思用在如何为丈夫谋取最大前程的事上头,所以闲来无事就只能和府里的几个女人争斗,她还耻笑嫡妹文若蓉没有志气,为了讨五皇子的欢心,竟用陪嫁的名义给五皇子找来那么多女人进门和她争宠,将来要是不幸被五皇子厌弃了,那也是她自找的!
    而文若蓉出嫁后没多久,文若菲还没笑够别人的时候,皇甫云却又将柳家五姑娘纳入府中,不久亦为其请封奉仪的位份,听说文若蓉常以当家主母的名义要刘、王两位奉仪一大早去明瑟殿立规矩,随即以文若蓉并无正妃之名,不能行正妃之权的名义,下令免去府内三名奉仪的例行问安。
    文若蓉深恨不已,却又莫可奈何,皇甫云用这样的理由,她若要反驳,只会让皇帝和皇后多一次训斥她的借口而已,所以只能忍!忍!忍!
    此时又有人若有若无地在府内传言道,文侧妃与安远侯府关系一向不睦,京里谁人不晓,而六皇子明明是极有机会问鼎大位之人,当初却不知道被什么蒙住心思,一心一意地娶了一个对他毫无任何帮助的女人,现在才来想着补救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甚至又到了来年五月之时,文若蓉传出喜讯,听闻已有孕月余,皇帝欣喜不已,因为五皇子也算是他极喜爱的皇子之一,如今有了子嗣,不止为已许久没有新生儿诞生的皇家带来喜气,还因为从江南各地陆续传来年前因大水成灾而流离失所的灾民们已经回归家乡并且稳定下来了的好消息,让皇帝以为此子是福星,对文若蓉的满意度更上一层,与之对比的是六皇子侧妃文若菲已成亲一年,却无半点好消息传出的窘境。
    皇帝想到这儿时,他总忍不住暗自冷哼,不是说文家大姑娘颇识大体,又懂得医术吗?怎么也不知道给自己调理一下身体?哦!他记得京中曾流传文大姑娘是有仙人眷顾的,所以才有机会得来那个灵泉水,虽然他不皢得库房里存的那些灵泉水是不是真的就是所有的灵泉水,不过他也不曾多问,不是吗?那个文氏在想什么?为什么还迟迟不肯为六皇子生下一儿半女?难不成她在对当初把灵泉水进献给皇家的事表达不满?问题是,那东西又不是他强逼她拿出来的!她有什么好不满的?!先前有那些莫须有的谣言出现,他也根本没相信好吗?!安远侯府对皇家的忠诚度,皇帝还是倾向于信任的。
    话说中秋节前一天,文若萍不小心把自己卖给小豆丁一个月之后,回到安远侯府的这段时间,她整天恹巴巴的,头顶着愁云惨雾,千头万绪地就是想不到要用什么理由跟嫡母说必须去武定侯府住一段时间的请求,虽然直接坦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真要她承认她卖萌卖输一个小娃儿,她还是觉得…好丢脸~。
    武定侯老夫人当时也在场见证了这对准母子俩的傻样,她不忍心破坏曾孙子的期望,所以才当作没发现其中的违和,不过见多识广的老人家又怎会不知道一个未嫁的姑娘想去旁人家暂住那么久的时间,即使是未来婆家,那也算不得很妥当的事,更不可能让文若萍她自己亲口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武定侯老夫人很体贴地在五皇子大婚之后,又派蒋嬷嬷来了安远侯府一趟,以希望亲自指点文若萍学点规矩和打理家宅事务的名义,请温氏同意文若萍到武定侯小住数日…。
    温氏听了蒋嬷嬷转述的意思,她却不敢擅作主张,只跟蒋嬷嬷说待她考虑两天再回复,既然只是要去学规矩、学掌家的,哪时候开始都无所谓,反正还要一年多才成亲呢。
    蒋嬷嬷笑瞇瞇地回了声是,心里却无奈地叹一口气,文三姑娘可不是真的很急着必须在这时候学什么规矩的,只是大少爷每天坐在怡和院廊下,眼巴巴地望着院子门口,一日三回地问他的萍姨什么时候能再去陪他玩儿,问的大伙儿都心疼极了,素来像个小大人似的大少爷难得有这么像一个孩子应该有的表现,太夫人说的没错,她们把大少爷照顾的再周全,永远抵不过母亲的关爱…文三姑娘可是大少爷盼了又盼的母亲呀…。
    温氏私心里也有些倾向于同意让文若萍去武定侯府学习,一则是她和老夫人都有心为文若萍铺陈一个美好乐和的未来,二则不久前,大儿媳苏氏诊出了喜脉,头一个孙子嘛,温氏自然想着要精细一点,便不想分心去教导文若萍打理家宅之事,反正这会儿教过了,等嫁去武定侯府照样得再学一次,倒不如直接学习武定侯太夫人的那一套掌家方法,兴许还省事些。
    温氏想定结论之后,又去松涛院和老夫人讨论了一番,这才令人送信去给武定侯太夫人,选定十月十六日让文若萍过去武定侯府住一阵子,只是到底住到什么时候?两边长辈似乎都很有默契地并没有明定下来。
    到了约定的日子,文若萍又一次坐上武定侯府派来的马车,不过这次来接她的是石嬷嬷,石嬷嬷同样也是客客气气的,先进门去向老夫人和温氏请安问好之后,才接了文若萍一起坐上马车回府。
    主仆几人坐着马车摇摇晃晃来到武定侯府之后,首先就受到姚承景的热烈欢迎。
    姚承景不晓得在大门内等了多久,他见到文若萍身影之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飞奔过来,然后紧紧抱住文若萍,眉开眼笑地喊道:“萍姨~~妳总算来了,景儿等了好久~好久~。”
    “小哥儿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伺候的丫鬟呢?你~不会又是偷偷溜出来的吧?”文若萍一脸狐疑地斜睨了姚承景一眼。
    “才没有!我跟太夫人说过我要到大门口等萍姨,太夫人也答应的,还叫秋华陪着我过来,妳看!人在那里呢。”姚承景连忙摇头解释,为了澄清自己没有说谎,还忙不迭地回头找陪他过来等人的丫鬟。
    文若萍抬头看过去,果然看到那个叫秋华的丫鬟正站在不远处,一脸忐忑地抱着一件披风,不知道该不该走过来打扰主子们。
    “天气要转冷了,先把披风披上吧。”文若萍又看了秋华一眼,秋华立刻会意地小跑过来。
    “大少爷,婢子替你披上披风。”秋华心知自家少爷是一听说府里的马车出去接人了,他就立刻吵着要来门口等,太夫人拗不过大少爷,只得吩咐她跟着小心伺候。
    “走吧!赶紧回怡和院去,太夫人屋子里这会儿肯定极暖和的。”文若萍牵起姚承景的手,两人一起往内宅走去。
    一行人刚走过垂花门,又见姚淑琳带着丫鬟迎面走来,见了两人,便了然地笑道:“我刚刚就猜想景哥儿肯定不会在太夫人那里傻等的,果然被我说中了吧?”
    “琳儿别取笑他了,小哥儿脸皮可薄着呢。”文若萍笑瞇瞇地回道。
    “哼!他哪里脸皮薄了?昨日还跟太夫人闹腾,说是非要妳去和他挤在他的房间里住,也不想想他那间屋子有多小?而且大哥离开前就交代过,但凡妳来府里住的时候,都只能住在清芷院,不许去别的地方住的。”姚淑琳戏谑地对姚承景扮了个鬼脸,很不客气地取笑道。
    “景儿不管!景儿就要跟萍姨住!”姚承景紧紧握住文若萍的手,不服气地大声反驳道。
    文若萍拍了拍姚承景的手,稍稍安抚过他之后,才不解地问道:“不过是个来暂住的客人罢了,怎么能住在清芷院?太夫人难道也同意吗?”
    “太夫人为什么不同意?我们都很喜欢妳呀!而且大哥不知道多久才会回来,清芷院里那么多整天没事做的丫鬟婆子,总不能白养着她们吧?妳住在那里的时候,正好可以让她们有机会多巴结一下未来夫人。”自从姚淑琳知道姚泽清并不是不喜欢她,只是对大多数人都一贯保持那种态度之后,她对于这个显然能让自家大哥开始学会怎么对别人体贴的未来大嫂就很有好感,总觉得就是因为未来大嫂的出现,才让她的大哥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如今也渐渐晓得关心他们这些家人了。
    文若萍默默地‘呵呵’两声,这个画风真有种未来小姑子一副很害怕兄长讨不到老婆的风格,只是姚大姑娘难道不晓得,无论她家大哥的形象再怎么吓人,在京中众多待嫁女子的眼里,依旧是抢手到不行的钻石王老五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