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闺女 · 上下

第49章


    吴金铃抱了布匹,少见的掉了眼泪,直说一定是爹娘在天有灵,否则她怎么会遇到杨家这样的好人家。
    杨杏儿在一旁劝了又劝,杨柳儿却是瞅着棉布发呆,这还是连君轩中秀才回来之后送她的谢礼,名义上是谢她精心准备的吃食和用物,一路上让他少吃了很多辛苦。
    如今的风雪比当初又大了很多,天冷的让人心里生寒,也不知道他这会是在皇都,还是在回返的路上……
    许是心有灵犀,这会皇都最负盛名的一处梅园外,连君轩正要窜上青石墙头。一脸惶恐的家安正哭丧着脸,警惕的朝四处探看,猛然见自家少爷停下来,喜得脸都红了。
    “少爷,你不进去了?太好了!听说文丞相家的小姐也在,若是老太爷知道你搅了这赏梅宴,怕是要打断小的狗腿!”
    听到这话,连君轩不屑的挑挑眉头,侧耳听到墙里隐隐传来的女子诵读之声,撇嘴道:“他不是要给我娶个大家闺秀吗,我先看看这些大家闺秀是个什么德行有什么错?你老实待着,我保你无事。”
    家安还要再劝,可惜话没出口,连君轩已经跳过墙头没了影子,他只好无奈地找了个避风处,一边提心吊胆等着,过不了一会,就听到墙里女子惊叫声越来越大,不过片刻,自家少爷居然被人从墙里扔了出来,狠狠砸在雪地上。
    见状,家安什么也顾不得,慌忙跑过去搀扶连君轩,一边手忙脚乱地替他抹上嘴的血水,一边心疼问道:“少爷,谁下的狠手,怎么把你打伤了?”
    经过刚才那么一摔,连君轩衣衫脏了,发髻也乱了,扭头吐了一口血水,挣扎着站了起来,神色隐隐带着喜气,脱口就道:“走吧,咱们回去。”
    “啊?好,好,少爷你慢点!”家安不明所以,赶紧扶连君轩上马车,心里盼望着赶紧过了年回甘沛吧,皇都虽好,但少爷许是水土不服,自从回来之后,整个人都变得古里古怪,到处惹是生非。
    连君轩忍着腿上的疼意,踩着绵软的白雪,抬头望向灰暗的天空,无声咧嘴大笑,明日皇都里怕是又要传扬他如何行事癫狂了,祖父看好的那几户人家无论如何也不敢把闺女嫁过来了吧。
    思及此,他不由面露得意,一阵冷风吹来,呛得他咳了几声,又吐了两口血水……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年底了,老天爷许是也着急回家过年,一口气下了两日大雪后就歇工走掉。
    越近年关,天空更是压得阴沉沉的一片,一众淘气小子们点了炮仗扔得高高的,待听见炸响就欢呼雀跃,结果不必说,都被老爹老娘扯着耳朵撵回家了。
    前几日,杨山在山上下了几个套子,惦记着去看看收获如何,杨柳儿也顺道拾掇了一只篮子,穿的跟个棉球一样,提了些吃食用物就踩着父亲的脚窝一同上山了。
    杨山虽然常在迷雾山走动,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孙叔,待听到小女儿说这就是连君轩寻到,救她一命的那位高人,杨山倒头就跪,末了又拿出怀里揣着的锡壶,就着小女儿抟来的吃食,请孙叔喝酒。
    这可真是投了孙叔的脾气,山居清冷,又逢年节,任凭他心肠再冷硬,也欢喜这个时候有人陪伴。
    待杨柳儿把小茅屋里外打扫干净,炉子里添好了柴火,杨山和孙叔已经醉到互相搂着肩膀称兄道弟了。杨柳儿看了直觉得好笑,盘算着以后倒是可以偷懒了,以父亲的厚道热情,但凡上山就少不了孙叔的老酒和烧鸡。
    一顿酒足足喝到太阳西斜,孙叔难得热情一次,肩膀扛着醉醺醺的杨山,手里拎着杨柳儿的棉袄,脚下生风,不到片刻就把父女俩送到山脚下。
    等杨山醒酒的时候已经是大年三十的早晨了,杨志、杨诚昨日中午就回家了,这会一家人团聚,简单吃了饭就准备祭品去陈氏的坟头祭拜。
    这大半年来,四个儿女两个已定了亲,二儿子中了秀才,小女儿身子也康健起来,杨山又欢喜又欣慰,坐在坟头说了好半晌。
    杨志带着弟弟妹妹,把坟包周围的雪清了,又烧了一筐纸钱元宝,末了杨杏儿要把那些馒头腊肉等祭品收回筐子里,不想杨山却是开口道:“这些吃食就留下吧,嗯,左右家里不缺这点。”
    杨杏儿愣了愣,心里有些不愿,就算家里日子富足,也不能白白浪费食物啊。不过父亲难得开口,她做女儿的不好反驳,于是只收了碗碟,吃食还是留下。
    离去前,杨山彷似不经意地扫了周边树林几眼,末了尴尬的咳了两声就带着儿女回家去了。
    杨志的婚事因为要赶在吴掌柜百日祭之前,所以礼节方面一切从简。前几日去老林河给陈家送年礼时候就一并交换了庚帖,也下了聘礼,最后定在正月十六成亲。
    因为有这件大事当前,杨家这个年过的多少都有些心不在焉。
    午饭时,杨柳儿跟着姊姊张罗了八个菜,晚上守夜到子时,又煮了四样馅的饺子,一家人亲亲热热吃过后,早起又放了两挂炮就算把年过完了。
    杨志的新房是早就准备好的,但里面还缺了不少的木器,吴金铃孤身一人,自然不能指望她准备,好在杨家在年前已经向城里的木器铺子订好了,初三一早,魏春就喜滋滋押着满车的木器过来,若是不熟识的人见了他这模样,还以为他是新郎官呢,岂不知他是盼着大舅兄赶紧成亲,他也能早日把媳妇儿娶回家。
    杨杏儿这时候也顾不得避嫌了,麻利的指挥魏春带人把桌椅柜子摆放整齐,末了又打水擦抹,忙个不停。
    杨志是杨家长子,杨山第一次娶儿媳,很是激动。加上先前小儿子中了秀才都没有声张,他心里一直憋了一股劲,这会正好借着操办大儿子亲事,好好庆贺一番,于是杨家积蓄几月的银子就流水一样的撒了出去。
    掌勺大厨依旧请的是刘大师傅,只不过这次直接从八大碗长到十二盘,不只这样,甘沛县城里最好的戏班子也被杨家请来,从早到晚,六个时辰连续不间断,一定要唱满十二场。
    这消息一传出去,别说柳树沟沸腾了,就是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也跟着欢喜。
    自古以来人人就都喜爱听戏,尤其是武戏,只要锣鼓一响,上至八十老农,下到八岁孩童,开口都能喊上两句,“呼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笑开怀!”
    但甘沛地处偏僻,家家户户日子过得贫苦,除了城里那些富贵人家,老百姓想看场武戏实在不容易,如今正月十五一到,杨家直接把戏台摆在院子外,只要有长眼睛的都能看个够,人人都非常欢喜。
    柳树沟澈底热闹了起来,不管是平日相熟的,还是同支近脉的亲戚,齐齐厚着脸皮上门叨扰,只为了明日一早能占个好位置,看看热闹,听场完整的好戏。杨家老宅那些人倒是想来,但也不愿顶着同族远亲的名头上门,让人家指指点点,至于其余的杨氏族人和村人,两村不过隔了十几里,早起走几步路就到了,而杨家作为主家,相对来讲倒很是清静。
    且不论众人是羡慕嫉妒,还是纠结恼恨,正月十六这一日,杨家就大开门户,风风光光的娶媳妇了!
    戏班的班头也是个精明的,开场就来了一出“小将挑花魁”,算是极具本土特色的爱情故事,惹得杨家门外的人山人海叫好声一声高过一声,待最后小将军抱得美人归,时辰也差不多了,杨志骑着魏春不知在哪里借来的高头大马,领着一顶花轿和七八辆马车、骡车,外加鼓乐班子往老林河去了。
    车队中也有周老汉的骡车,他自认是杨家的熟人,又奔着过个戏瘾,早早就赶来给杨家接亲车队添点声色,杨家自然是欢迎之至,谢了他一个大红包,惹得周老汉甩起鞭子来都分外响亮。
    老林河这边除了陈家,也几乎见不到人影,自然都是跑去柳树沟听戏了。
    迎亲队伍一到,因本就是外祖家,杨志自然没受什么刁难,接了开脸也画好眉眼、穿着大红喜服的吴金铃,装了两口嫁妆箱子,众人就上了马车,一路欢欢喜喜回去了,此时杨家门前的大戏已经唱到了第三场,众人听得如痴如醉,花轿也正好到了门前。
    拜天地高堂、送入洞房,众人笑嘻嘻的说着喜话,观了礼,早有杨家安排好的小媳妇端了一只新簸箕,撒了许多花生、大枣、桂圆、栗子,甚至还分了很多挂红点的白面馒头,直乐得众人眼睛都要眯成一条缝了。
    院外的戏台锣鼓喧天,院内的酒席酒肉飘香。整鸡、整鱼还有大块的红烧肉,甚至每桌都有用白瓷大圆盘盛了炖煮大半日的猪头,若不是桌子够结实,怕是都能被酒菜压塌。
    杨山穿了簇新的棉袍,头上的黑头巾也摘下去,难得的扎起发髻,红光满面的挨桌寒暄,请老少乡亲们吃饱喝足,不用说,又接收到了满满的羡慕和嫉妒,令他笑得越发开怀。
    院子外面的流水席也早就开了锅,不管男女老少,人手一只老碗,白生生的面条、红艳艳的臊子汤,边吃边听戏,那份热辣爽快的劲惹得人人都忘了如今还是冬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