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大地棋局

第13章


王彦升心中暗想:“原来是将珠宝藏在此处,看你赵普待会儿如何交代!”
  不一会儿,赵普夫妻俩便将一圈泥土扒开,从地里挖出一个坛子。众人打眼看去,那坛子是一个青釉菊瓣纹罐。罐子表面虽然尚沾着浮土,但众人已经瞧出了它的本来用途。众人心想:这不是酱菜坛子吗?
  赵普蹲着身子,揭开了酱菜坛子的盖子,随即站起身,向赵匡胤说道:“陛下,请明鉴!”
  赵匡胤不知赵普何意,微微一蹙眉,蹲下身子,往坛子里看了看。只见坛子内果然装满了珍珠玛瑙等宝物,这些宝物的上面,放着一张纸条。他伸出一只手,往坛子里一探,从中将那张纸条摸了出来。
  王彦升见赵匡胤拿出一张纸条,原本得意的神色慢慢消失,两道眉毛渐渐往眉心靠过去。他不知道那纸条是怎么回事儿,内心里不禁“突突突”地打起鼓来。
  赵匡胤将那纸条拿在手中定睛一看,却见纸条上用毛笔草草写着:建隆元年二月七日,北辽议和金,待充公。他又看了看纸条,微微皱了皱眉,再次蹲下身子,这次他从坛子里摸出一块宝石,宝石上沾着一片咸菜叶子。
  这时,赵匡胤的眉头舒展开了,笑道:“呵呵,诸位,瞧瞧,这宝石上还有酱菜叶子哟!”
  赵普忙接口道:“陛下,这些珠宝是臣刚刚放入酱菜坛子的。”
  赵匡胤微微点头,说道:“看来,这是契丹的离间计啊!彦升,你可中了契丹的离间计了!这情报还真及时呀,你要赶紧追查向你告密之人,那人定然是契丹的奸细。赵普,看来契丹人把你视为眼中钉了啊!朕可不会上当。不过,你就代朕转告萧思温,朕即刻令慕容延钊将军停止进攻,也请他们好自为之。这些珠宝嘛,一半充公,一半就赏给你了。”此前,赵匡胤审问过十几个从棣州押解回来的契丹士兵,从这些人口中,已经知道了偷袭棣州的契丹军乃是萧思温帐下大将牙里斯。
  王彦升没有想到赵普仓促之间会想出这样的妙计保全自己,心里担心赵匡胤会继续追查此事,见皇帝不追究,一时之间满脸惶恐,哪里还敢多言。只是经过此事,他对赵匡胤、赵普的恨意又有了些增长。
  赵普此时已经舒缓了脸色,说道:“陛下英明,谢陛下!”
  “行了,诸位散了吧!”赵匡胤哈哈一笑,向众人说道。
  说罢,赵匡胤一转身,往来路便走,范质、魏仁浦、李处耘等侍从也不多言,尾随而去。王彦升知道,此时不该再说什么,阴沉着脸,带着手下,也出门去了。
  众人离去,赵普呆呆望着。他那绷紧的神经终于彻底松了下来,脸上的神色也彻底舒缓了。可是,片刻之后,他又陷入了沉思。
  赵普妻怯怯地问道:“相公,没事了吗?”
  赵普突然露出恐惧的神色,喃喃说道:“这件事看起来没有那么简单。我想到了此事可能是契丹人的离间计,可是却没有想到王彦升会这么快出现。方才让赵升去请陛下,完全是出于预防契丹人陷害我考虑。但是,我真未想到事情会发展得如此之快,未预料到王彦升会这么快带人来搜查我。这件事背后,一定有咱大宋的人在策划。如果——如果这事不是契丹人策划的,那么策划此事之人,真是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谁太可怕了?”周氏惊问道。
  赵普打了个寒战,眼前突然闪现出那日朝堂上赵光义看他的眼神。
  “赵光义!这个人很可能是赵光义!我刚才还只怀疑是契丹人使出的离间计,可是,这也太巧了啊。不久前,陛下让我监视李筠的行动,结果发现王彦升、赵光义几乎于同一时间私下会见李筠。现在,王彦升突然来查我,偏偏恰好这时契丹的密信到了。假如是赵光义策划的,那么契丹人也是被利用的对象,他是想要借契丹人除掉我。”
  “那你怎么不和陛下说清楚啊?”
  “夫人好糊涂啊!他可是皇弟啊!况且,这只是我的猜想,我又没有证据啊。”
  “那如何是好?”
  赵普踩着浅浅的枯草,在后院里来回踱了许久。他感到,仿佛有一团巨大的乌云正在自己头顶渐渐形成。这团乌云越变越大,越变越大,渐渐弥漫了天际。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蚂蚁,在这团巨大的乌云下面迷惘无助地爬行。他的生死,不会有人关心。即便他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天上的乌云仍会继续积聚,地上的大河大江仍会继续奔流。人是多么渺小啊!赵普张目四望,茫茫然然。在乌云形成的恐怖的阴影里,后院周围的游廊渐渐往远处退去,变得遥不可及;后院里的几棵梓树也变大了,它们在乌云中摇摇晃晃地摆动着,仿佛是张牙舞爪的恶魔厉鬼,随时要俯下身子来一把将他攥在手中,然后慢慢地撕裂;即便是那些在去冬的寒冷中生存下来的杂草,也仿佛一下变得巨大无比,成了那些恶魔厉鬼的帮凶。“不行,不行,我不能就这样陷入被动。必须冒险争取生存的机会。赵光义的势力不是我所能对抗的。如果现在还不自己争取,没有人会可怜你,没有人会帮助你。人世是残酷的战场,你必须顽强地战斗!赵普啊,赵普,你不能就此被击倒,如果你现在倒下了,陛下就会重用吕馀庆、刘熙古等人,他们的智谋不在你之下啊。赵普啊,你只好如此了!”刹那间,赵普感到头顶无边无际的巨大云团中闪出一道强烈无比的闪电,这道闪电撕裂乌云,照亮天地,让天地间的妖魔鬼怪在电光中发疯般地颤抖,让他心底的热血一下子充溢到全身的每个毛孔。
  无比凝重的眼神!周氏在夫君的眼中,看到了燃烧的火炬,在火炬背后,又有一种令人畏惧的寒意。
  终于,赵普仿佛下了巨大的决心,口气生硬地说道:“不行,我得赶紧去拜会赵光义。只好如此了。”
  半个时辰后,赵光义府邸来了一个神色紧张的客人,此人正是皇帝身边的第一智囊赵普。
  在过去的半个时辰内,这个天下第一智囊的脑子不知道转了多少遍,各种利害关系在他脑子里被反复权衡,各种权力关系被反复比较,他算计着眼前可以对自己造成威胁与可以为自己提供支持的种种力量,算计着一年后朝廷中的权力分配,算计着十年后的天下局面,甚至算计着五十年后的天下格局。赵普痛苦地计算着自己的命运,看透了自己在这个新建王朝中的命运。但是,他不甘心,他不甘心做一个平凡的唯唯诺诺的臣子,他决心,不仅要自救,还要在这个新建的王朝中建立自己的功勋,开辟自己的天地,成为执天下牛耳的重要人物。为此,赵普决定去拜访赵光义。他知道,他必须走这一步,他必须冒这个巨大的风险。他的这个举动,尽管在外人看来也就是一次朝廷官员之间的普通拜访,但实际上却远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为凶险。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他这次拜访的目的没有达到,那么他就输了,他会输掉一切,包括生命。但是,如果他达到这次拜访的目的,他将改变大宋王朝今后的命运。当他想到这点时,他那脆弱的身躯便仿佛被一股神圣的力量充溢了。所以,当他坐上牛车往赵光义府邸赶去的时候,心中的激动盖过了恐惧。
  此时,赵光义刚刚从王彦升那里知道了所发生的事情,对赵普的突然来访,真的是大感意外。
  “难道赵普知道是我在背后算计他不成?”赵光义暗暗提高了警惕,他用鹰一般的双眼,狠狠盯着赵普。但是,他发现,赵普的眼睛里并没有愤怒,脸上没有丝毫兴师问罪的表情。“这家伙葫芦里装的什么药?”他暗暗感到困惑。
  “赵普大人,今天怎么有空光临寒舍呀?”赵光义故作镇静。
  赵普不亢不卑地站到赵光义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下求大人勿要同李筠来往了!还是全力辅佐陛下吧!”赵普面不变色地说道。
  赵光义冷冷一笑,说道:“哦?此话怎讲?陛下是我兄长,正是你我一同助他登基,赵大人何出此言?”
  “陛下顺天意继承大位,诸军拥戴,慕容延钊、韩令坤、石守信、高怀德等节度使个个手握重兵,有他们几个全力拥戴,李筠即便有扬州李重进支援,也没有胜算。”
  “我想,赵大人是因为我去拜望李筠,才有这么一说吧。其实,那只不过出于当年同事周世宗的情谊,我怎能与他为伍。赵大人多虑了!”
  “但愿如此。不过,在下想说,我会誓死忠于陛下,但陛下百年之后,我希望能够追随您。”
  赵普的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但在赵光义听来,却不啻于雷霆,他正端着茶杯喝茶,手微微一震,茶水几乎泼出。
  赵普看在眼里,心想,果然不出我所料,皇帝的亲弟是觊觎着皇帝的位子呢。他知道,自己此次拜访要达到的目的已经有了一线希望。
  于是,赵普说道:“陛下英勇神武,宅心仁厚,明断是非,且有远见卓识。不过,陛下毕竟是武人,如果论下棋,他能算三步,微臣却可算十步。您必有一天会需要我。我只求大人一件事,他日陛下百年后,大人您应以天下百姓为念!”
  赵光义打了个哈哈:“赵大人啊!你这人,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想法也稀奇古怪!你可知道,你的这番话,可有谋反之嫌啊,我兄长剐了你也不为过。念你我共事多年的情谊,话就说到这吧,就当我今日没有见过你!”
  赵普盯着赵光义的眼睛,不再多言,屈膝下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