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逼公主的复国史

48 边境起纷争


正当她一边翻着手中的账册,一边做着记录的时候,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燕回抬头,看着门口的方向轻声开口:“请进!”
    江以安手中拿着一封已开口的信件走了进来。平时的事情,基本都是江以安在处理,只有他们认为重大的事情,才会拿来给燕回过目,请她做决断。所以,燕回在看到信封已经被打开时,也并未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燕回看了看了江以安的脸色,心内有些疑惑,最近有出什么大事吗?江以安一贯的情绪不外漏,但是刚刚从敲门的频率以及此时脸上混合着喜悦和担忧的复杂申请,无一不在说明,他手中信件上的消息很重要。
    燕回凝神看着江以安,沉声问道:“江大哥,出什么事了吗?”
    江以安也未开口,只是沉默地将手中的信封递给了燕回。燕回接过,默默地抽出信纸,凝神看了起来。
    燕回越看,神情越是震惊,待她一口气看完这简短的一封信,她不可置信地对着江以安说道:“白羌对南明开战了?”
    江以安沉默地点了点头。
    燕回说道:“前段时间,我也听说了白羌一直派人在边境寻性滋事,并且还派了探子潜入了江南,但是白羌再怎么兵强马壮,再怎么有野心,也毕竟是个边陲小国,从整体国力上来说,压根不能跟南明比啊!况且自从七年前他们与南明一站之后,国力原本就衰弱了很多,这些年来轻易不敢再发动战争,所以他们也只敢在边境地带骚扰骚扰普通百姓,抢些物资。他们这次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竟然敢明目张胆地开战?他们哪来的粮草?”
    燕回这话算是问到点子上了。众所周知,打仗不仅是拼人力,更是在拼物力,如果连粮草都没有,怎么让士兵去打仗啊?而据燕回的了解,白羌人能让百姓温饱就不错了,哪来的多余粮食给军队?难不成是想以战养战?可是,他们也得把第一批粮食弄到手啊?况且后期的战事未必会如他们所愿,南明还是有几个战争狂人的,不要忘记,现在才是南明的第二任皇帝,距离前朝灭亡也不过过去了区区十六年,更不要忘记了,燕国是怎么灭亡的,而南明的开朝皇帝的原职是什么?不正是将军么,还是一个很会打仗的将军!
    江以安神色严肃地说道:“我也觉得白羌此举有些奇怪。就算他们野心再怎么膨胀,但是他们的大王好歹还是有些脑子的,不可能在这种毫无胜算的情况下发动战争。我想,他们此举背后肯定有些蹊跷,我已经派人去仔细查探白羌最近一段时间的消息了,一旦有眉目,立马紧急送回来。”
    燕回听闻,点了点头,仍在沉思。
    两人均未再开口,过了一会儿,江以安说道:“回儿,如果这次白羌真的是有什么计划的话,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也许是我们一直在等的那个时机。”
    燕回抬头,看着江以安,并未回话。
    江以安继续说道:“此次开战,白羌似乎是举全国之力,南明必然也要派出至少一半的兵力,这样京城的防守必然薄弱很多。我们可以去暗中联络白羌王,跟他们合作,让他们帮我们牵制住南明的兵力,尽量延长时间。而我们先前在御林军中安插了几个人,虽然并未当上什么大官,但是要制造混乱还是可以的,另外燕子门的门众加上我们所有明面上的店铺护卫差不多也能凑够五万人马,虽说人数不是很多,但是要出其不意地攻下京城,并非不可能。而且,回儿,你别忘了,我们还有一笔钱……”
    燕回听闻,仍是看着江以安,并未开口。良久,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个暂且不论,等调查完白羌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再说吧。”
    江以安想了想,也未再开口说什么,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过了两日,燕回终于得到了关于白羌的准确情报,她放下手中的信纸,蹙着眉头对着江以安说道:“白羌的打算和倭寇合作,一起攻打南明?”
    江以安的神情也并未很好看,点了点头,说道:“照我们安插过去的探子说,倭寇的使者的确悄悄前往过白羌,并且和白羌王密谈过几次。”
    燕回问道:“他们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边,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江以安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会不会是在江南?”
    燕回喃喃道:“江南?”的确是有这个可能的,倭寇只能从东部沿海上岸,他们经常乔装混进南明打探情况,进入南明最富饶的地区—江南也不足为奇,况且,江南离沿海的直隶郡并不远。
    想到这,燕回点了点头。
    江以安也并未像前两天那样,立刻劝说燕回联合两方,推翻南明,因为他对倭寇的看法也并不好。燕国还未被灭的时候,倭寇就常常侵袭沿海地带,并且比南明的时候频繁得多。而倭寇最令人憎恨的地方在于,他们不仅抢东西,还抢人、杀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跟他们比起来,白羌的简直不要太文明。所以,不管是前燕国,还是现在的南明,都对倭寇深恶痛绝,可惜一直未能找到他们的老巢,没能一举剿灭。
    此时,江以安也在犹豫,是否要跟燕回建议,虽然这于他们而言,是个绝佳的机会,但是他也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不说去杀倭寇,也不能和倭寇合作啊?
    燕回看了看江以安的表情,轻轻地问道:“江大哥,你真的觉得我们能成功吗?”
    江以安有些愕然地抬头看着燕回,似乎没想到她会突然问这种问题。他愣了愣,问道:“回儿,怎么了?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燕回扯了扯嘴角,看着江以安说道:“不是突然,其实很早很早以前我就想问,只是你们一直都那么信心十足的样子,我便怎么也开不了口。”
    说着,她声音低沉了几分,继续说道:“不过现在我娘也走了,我不想你的一生也耗在这件事上,所以我想认真地问问你,你真的觉得我们努力到最后能复国吗?”
    江以安摸了摸燕回的头,想安慰她说一定可以,但是看着她的眼睛,张了张嘴,却怎么也开不了口。能吗?其实他也不知道,他只是谨记爹的遗命,背负全家三十余口人的性命,辅助公主复国。他从未考虑过能不能成功的问题,或者说从来不敢让自己去考虑过多的问题,只一门心思放在辅佐燕回身上。
    良久,江以安颓然地放下了举起的手,闭了闭眼,说道:“回儿,你想说什么呢?”
    其实,上次江以安建议燕回和白羌合作,燕回没有答应的时候,江以安便知道燕回可能有其他的想法了。或者说,早在很久以前,江以安便发觉燕回并未对复国这件事上心,虽然她总是很努力地学习着所有师傅教授她的学业,也将每一件任务完成得很完美,但是他知道,她并不是真心想去做这些事的,她的心很软,连身边的一只狗死了,都要上心半天,怎么忍心去杀人呢?她不过是不忍让身边的人失望,她不过是被他们逼着前进罢了。
    燕回低头沉默了很久,像是在酝酿应该怎么开口。良久,她终于抬起头,看着江以安说道:“江大哥,你说实话,你觉得南明的这两任皇帝当得如何?”
    江以安呆愣片刻,似是没想到燕回会问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儿,才皱了皱眉,说道:“尚可。”
    燕回低低笑了两声,说道:“江大哥,看吧,即使你很不愿意承认,但是你也找不到他们的错处来说。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他们可以算得上是成功。”
    江以安的神色有些微的困窘,却终究是找不到反驳的借口。南明建国时,全国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到处民不聊生,南明先皇为了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几次减免全国赋税,鼓励百姓耕种,对行商政策上也放宽很多,对外,和几个周边国家也开放了关口,允许互通往来,在他死的时候,南明全国的经济基本已经恢复过来了。而南明当今的皇帝,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才干不容小觑,继位十年,励精图治,不仅继承了他父皇对百姓的怀柔政策,在官场上,也是吏治清明。南明的国力,眼看一年比一年强盛,这些,从周边国家的近几年对南明的态度上便可见一二。
    燕回见江以安并不开口,便接着问道:“那江大哥觉得我父皇当皇帝当得如何呢?”
    江以安盯着燕回,许久,声音有些哑地回道:“当时我还小,并不清楚。”
    燕回却并未放下这个话题,继续问道:“你当时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你现在肯定知道了。我都不在乎,江大哥你怕什么呢?你照实说即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