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家事

第67章


两位女士的想法不谋而合,当然也就一拍即合。    
    不过,由于于魁智经常去外地演出,当阎明光颇费周折地找到他并得到首肯时,离祝寿日期只剩下十多天时间了。幸好有关部门获悉这一动议后,不仅十分理解,并且相当支持,尽可能地提供一切方便,使出行的各项手续办理得极其顺利。6月1日晚5时30分,于魁智如约出现在张学良先生95岁寿诞宴会上,张学森的夫人一见到他就不无惋惜地感叹道:“你们可来了!他(张学森)要是活着,看到你们来了,该多高兴啊!”    
    六弟张学浚,1922年生,肄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曾在国民党军统部门工作过,后随国民党迁往台湾。    
    七弟张学英,1924年生。1948年先去台湾,再转赴香港,后又转回台湾。一生无正当工作,也没有子女,1983年病逝于北京。    
    八弟张学铨,出生于1925年。九一八事变后随母亲寿夫人迁往天津。日本投降后,他来到东北,在营口税务局工作,解放后,又回到天津,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到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工作,还担任了区政协委员。爱人马蕴兰,女儿张闾琪,从事幼儿师范教育工作。
第十章 其他兄弟姐妹3、胞姐冠英
    张学良的大姐张冠英,又名首芳,生于1898年,在众子女中排行老大,是张学良一母同胞的亲姐姐,1912年赵夫人病逝后,张学良和张学铭的日常生活就由大姐来照料,张冠英从小就对张学良有着相当的影响,因此张学良对长姐始终敬畏有加。    
    张作霖对女儿的婚事,一向采取包办的方法,用联姻以达到自己争权夺利的目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对于骑士或男爵,以及对于公主本身,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张作霖这个政治野心十足的封建军阀,可谓谙熟此道,为了实现他不断膨胀的政治野心,不惜牺牲女儿的终身幸福,他在世时,他的6个女儿中,除了最小的怀卿未到婚嫁年龄外,其余5个女儿全都按照他的旨意,或嫁给实力雄厚的地方霸主,或与民国的权臣结亲。其结果,自然是为他换来了许多政治上的利益,而他的女儿们,则大多数在笼罩在痛苦婚姻的阴影里,抑郁寡欢,虽然其中也不乏幸运儿,但毕竟只是偶然而已。    
    张冠英被张作霖许配给了鲍贵卿之子鲍毓才。鲍贵卿是张作霖的同乡,早年曾“对门而居,非常亲昵。同在幼年,彼此互吃母乳”。鲍家当时的家庭环境比张家好,张家生活有困难时,鲍家经常给予接济,因此张作霖对鲍家始终怀有感激之情,他与鲍贵卿的情谊也不断加深,逐渐成了“莫逆之交”。    
    在张作霖未发迹之前,鲍贵卿早已投身到段祺瑞门下,与段有“老首长、老部下的紧密关系”。辛亥革命后,鲍贵卿在军界屡屡晋升,1912年10月,在直隶升任陆军少将,第二师第四旅旅长;1913年6月补中将衔,随后任安徽省芜湖大通司令官;同年9月在安徽都督倪嗣冲之下任芜湖镇守使兼第三混成旅长;1915年8月由于芜湖镇守使官制废止而进京,任陆军讲武堂堂长。    
    1916年张作霖就任奉天督军,为了称雄关东,他竭力扶植奉天帮,重用奉天出身的人才。恰巧当时发生了黑龙江督军的后任问题,时任总理的段祺瑞便推荐鲍贵卿任该职。张作霖鉴于鲍贵卿的资望、阅历及其与自己的乡缘便同意了,此后鲍贵卿便成为黑龙江督军。鲍贵卿的统治区域虽地处东北,与张作霖隔省相望,但以其隶属关系来看乃实为正统北洋系,不可能随意听凭张作霖的摆布。张作霖为了实现自己统一东北的夙愿,就不得不使鲍贵卿成为自己的亲密伙伴,张冠英与鲍毓才的婚事,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促成的。    
    虽然明知鲍贵卿之子鲍毓才是一介平庸之辈,“既少知识,又无才干,只是由于张作霖的委任才当上了营口海防联军营营长”,当初家里人特别是卢夫人并不赞同这桩婚事,认为其人才疏学浅而且住处又远离府第,但她反对也没用;张学良还小,有异议也不敢吱声。张作霖一锤定音:人家孩子是官宦子弟,准错不了。张冠英就这样嫁了出去,居住在营口。    
    婚后两人感情不和,鲍毓才提出离婚,并另外娶妻。但张冠英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自己是明媒正娶,一直不肯离婚。九一八事变后,张冠英曾先后迁居天津、西安、沈阳,解放后才定居北京。    
    张学良被幽禁后,张冠英十分挂念弟弟,1947年曾有书信托东北元老莫德惠带给张学良,张学良收到大姐的信,激动万分,浮想联翩,他想起了当年母亲去世时,他才十岁,大姐冠英仅长他三岁,却亲自照顾他和学铭的日常生活,如今,他已是四十七岁的人了,大姐还念念不忘幽禁在台湾的弟弟。阅必家书,张学良深为感动,热烈盈眶,对大姐的敬仰挂念之情也油然而生,他提笔给大姐回信道:    
    “......我数年来精神甚好,身体也还不坏,惟独眼睛有点花了。那末,就是所谓过四十岁才觉得老的道理吧!也许是这几年来菜油灯下看东西的关系••••••我的一切,请你们不用挂念,尤其是身体,我自己会照应我自己的。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上说过,哪个混蛋才把身体弄坏哪(类似这样话,文句我记不清了)。您送来的东西,现在谢谢您。我晓得您手头并不松快,下次不用再带东西了,留点钱给孩子们用吧。”    
    情深深、意绵绵,张学良与大姐冠英的姐弟深情赫然纸上。    
    莫德惠要离开时,张学良又托他给大姐冠英捎去第二封回信,他在信中写道:    
    首芳大姐:    
    您的四月卅日的信和照片十张,附函两封,俱已收到。孩子们都已婚嫁,姑老爷亦都不错,闻之欣快。您已五十之人,亦可以了却一桩心愿了。上次莫先生走时,我得写几十封信,把我写得头晕,所以给您的信写得有些简略,现在详细说一点......我现在想托您办一件事,如果您去北平,您给我买一部好版大字的《明史》来。也许西安旧书铺里有(南辕门街有两个旧书店,很不错),如果买到,千万用油纸包好,打箱或用他法,总之别叫它受潮,或污,或破了。我非常需要一部大字《明史》,我眼花了,开明版的《明史》我看起来太费力了。如果是《明史》能在西安买得到,不一定要好版,大字就可以,我是很需要,等着看,并且要在书上胡批胡写,所以纸张不可要太破的,一碰就破的。注意是《明史》,可不是《明史记事本末》或《明纪》、《明鉴》等等。或者商务印书馆百衲本的,中华书局四部备要版的,那都十分合用。    
    四小姐附问候    
    弟良手奏    
    五月廿日    
    张冠英定居北京后,生活一度非常困难,周总理得知后,特拨一处住房,发放补助,使其安度晚年。张冠英生有三女二子,1954年因病逝世于北京。
第十章 其他兄弟姐妹4、二妹怀英
    张作霖虽身为封建军阀,但毕竟是苦出身,对妻室儿女要求相当严格。张学良的二妹张怀英回忆说:“我父亲思想封建保守,在家里,有很多禁令,特别是对女儿们管教更严,他要求我们文静,不许出大门,不许穿印度绸,不许剪发。”可是,张学良却敢于突破父亲的禁令,他领着妹妹们在帅府里‘藏蒙蒙’(捉迷藏),每年七月十五日带她们去小河沿看放河灯,冬天指挥她们堆雪人打雪仗。张作霖死后,又是他叫妹妹们剪了辫子留短发,甚至烫发。    
    然而,在婚姻大事上,连张学良都无法违背张作霖的意旨,跟别说他的妹妹们了。二妹张怀英,生于1907年,生母卢夫人,她从小就被张作霖包办给了蒙古达尔罕王爷之子包布。如果说冠英远嫁营口不遂心,让家里牵挂的话,那么比起妹妹怀英来说,她的婚姻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至少鲍毓才是个健全正常的男人。    
    张怀英天生丽质,容貌清纯可人,可谓是集中了父母亲的精华部分,特别是她性格温顺,心地善良,赢得了帅府内许多人的赞誉。当年服侍过她的丫鬟王秋实曾说过:“我初到帅府时比她小六岁,我服侍她,她也照顾我,经常为我梳头、扎辫子......从来对我不寒言暴语。”就是这样一位人见人爱的姑娘,万没有料到,竟被父亲张作霖许配给了一个“白痴”——达尔罕王爷之子包布是个又呆又傻,连话都说不清楚的低能废物。张作霖不惜牺牲亲生骨肉来做其政治上的筹码,其用意与冠英的婚事如出一辙。    
    多年来,张作霖一直垂涎内外蒙古,渴望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个愿望在其就任东三省巡阅使,统一东北三省之后,才获得了实现的契机。1921年5月,张作霖被正式任命为蒙疆经略使,全权负责征蒙事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