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万养大一个孩子

第3章


一趟医院下来两三百块的花费很平常,宝宝的健康可是比天都大啊。 
  床头的铜钱又被风吹得“哗啦”作响。小家伙似乎正在蓄积越来越多的魔力,爸爸妈妈却无法找到破解这魔力的办法。   
  四、为未来打算   
  这些天来,妈妈经常会做奇怪的噩梦。在梦里,她总会看到一座用金币搭建成的金字塔远远矗立着——和她在医院海报上看到的那座一模一样。慢慢地走近,妈妈看到金字塔的顶端好像还站着一个戴学士帽的孩子。再走近,她竟然惊奇地发现,那个孩子就是贝贝! 
  贝贝正挥舞着一串金灿灿的金币,得意地朝妈妈微笑呢。 
  “快下来,别站那么高”,妈妈的话还没出口,贝贝手中的那串金币却突然散开了。紧接着,地动山摇,金字塔在左右摇晃了一阵之后,“轰”地一声倒塌了。 
  “贝贝!贝贝!”妈妈惊叫着从床上坐了起来,冒了一身的冷汗。她赶紧下床去看贝贝,小家伙正呼呼地在小床里睡得正香。 
  妈妈这才平静下来。 
  然而,这个梦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堆积的金币,垮掉的金字塔。这样的谜面显然正暗示着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谜底。 
  钱。 
  对,就是钱。虽然妈妈总是回避去想,但家里经济状况的拮据却无论如何都是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家里的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它呢? 
  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三口之家的收支情况吧。 
  做公务员的爸爸月收入3500元,做中学英语老师的妈妈月收入3000元。每月要还房屋贷款1500元,补贴双方父母家用1000元,小保姆工钱600元。扣除这些固定开支,剩下的3400元,光是贝贝一个人就要用去一半。即便家里每月的开销都省了又省,但到了月底,却还总是所剩不多。贝贝出生才不过三年,粗略估计,花在贝贝身上的钱怎么说也有三四万元。孩子的出生固然让这个家庭生活得有滋有味,但同时也带来了无法推卸的经济压力和责任。 
  钱,钱,还是钱——妈妈仿佛看到有一股涓细的现金流,像被施了法术一样,缓缓地、不间断地从她的眼前流出。 
  “嘿,你们别跑!”妈妈追上去。 
  可是这些钱还是流啊,流啊,而且越流越多,越流越快,也越流越远。 
  妈妈有些跑不动了,她累得瘫坐在地上。 
  “我怎么才能掌控这些钱,而不是看着它们白白地流走呢”,妈妈想。 
  身为教师,妈妈知道把一个孩子抚养成人的代价不菲。但直到升级为一个母亲之后,她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代价究竟有多大,自己又要如何承担。 
  她每周都会一笔笔地记录下贝贝的日常开支,泄气地发现那些靠自己和老公省吃俭用、斤斤计较攒下的辛苦钱,完全招架不住这个小鬼一个人的“高消费”,而且贝贝才有3岁大,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她终于开始意识到,现在已经到了该为贝贝的明天积攒资本的时候了。 
  “莫非这几夜的怪梦是老天特意来点醒我的?”妈妈浑身一个激灵,她决定要立刻行动起来。 
  第一步:增收很重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妈妈当然明白,就凭着家里每月百八十块的零散节余,即便再高明的理财能手也只有无奈叹息的份儿。所以,第一步是要增加收入。学校的工作稳定而安逸,妈妈可不舍得跳槽换工作,她决定找些活计捞点外快了。 
  作为有经验的英语老师,妈妈的兼职实在很好找,一份英语家教,每周两次课,每次两个小时,每小时100元。妈妈以前不愿意做是因为觉得麻烦,好好的周末还要去上课,但是考虑到贝贝的奶粉钱,为了这一个月1600元的外快,累点也值得。 
  第二步:理财更关键 
  那么,又该如何分配这额外的1600元呢。 
  存进银行吗?现在已经是负利了。用于投资吗?这点小钱能管什么用。 
  保险——妈妈想起来前几天刚有保险推销员向自己吹嘘了一大通,说保险如何如何兼具储蓄保障升值投资的多项功能。 
  在游走各大保险公司并进行认真比较之后,妈妈最终决定为贝贝购买一份“教育基金保险”。贝贝0—11岁,月缴保费300元;12—14岁,月缴保费200元;15—17岁,月缴保费125元。等到贝贝12岁上初中时,就可以开始领取教育基金,每年领取约1000元;贝贝15岁上高中时,每年可领取2000元;等贝贝18岁上了大学,每年就可以领取1万元多元的教育基金了。此外,贝贝还可以得到意外伤害和疾病的两重保障,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步:债务快结束 
  大概没有人愿意一直被恼人的房屋贷款勒住脖子。 
  所以,除去现阶段用来缴纳保费的300元,妈妈又从余下的1300元中拿出500元,加入到每月房屋还贷的1500元中,凑足2000元。妈妈希望能尽早还清住房贷款,算来算去这样的话至少可以省去几万元的利息。 
  第四步:管好剩下的钱 
  最后剩下的800元,连同每月生活费的结余,妈妈还是一并存到了银行的活期账户里。儿子要上幼儿园了,天知道还有多少地方会等着用钱。 
  然而,仅仅靠这微不足道的1600元,就能填补住这个家庭的经济缺口,让贝贝脚下的金字塔稳稳当当吗? 
  当然不能,就在不远的地方,已经有更大的麻烦在等待着他们了。   
  五、神童狂想曲(1)   
  <第一乐章 家庭教育> 
  等贝贝长大了一点,妈妈就开始在每晚临睡前,给贝贝讲一个关于“神童”的故事。“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或许贝贝也能成为一个神童呢!”妈妈总是这样想。 
  但是贝贝显然不这么认为。 
  “从前,有个孩子叫曹冲,他很会称象……” 
  “妈妈,我要听蜡笔小新!” 
  “不行!从前,有个孩子叫文彦博,他可以灌水取球……” 
  “妈妈,我要看火影忍者!” 
  “不行!从前,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妈妈,我要听哈里·波特!”贝贝已经开始带哭腔了。 
  “我说不行就不行!” 妈妈的立场坚定得不容动摇。 
  有关古今中外优秀少年的故事书,妈妈隔三差五就会买回来一本。带图画的是给贝贝自己看的,彩色印刷,装祯精美,薄薄一册就得15块钱;字书要留待睡前给贝贝朗读,厚厚一大本,20元是最普通的价格。 
  此外,妈妈更是对幼儿教育产生了兴趣。她深信,如果想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自己就必须先成为一个懂得教育之道的家长。平时除了教材课本很少看其它书的妈妈突然之间成为了书店的常客,生活常识,幼教理论,真实案例……诸如此类的书作,但凡可以在书店里找到的,妈妈一概二话不说地搬回家。很快,家里的书桌上就已经垒了厚厚一摞了,爸爸大致算了一下,光书钱就花了300多块,“第一次见你这么好学”,爸爸知道妈妈这是为孩子好,可还是觉得有点过分:“要是真管用,怎么没听说哪个天才的父母是编育儿教材的呀。” 
  “反正把它们当作新妈妈的入门学费也不算贵”,妈妈反正是看书看得心安理得,她现在想的可是另外一码事。 
  “我的贝贝以后要做什么呢?做官吗,太俗气了;做商人吗,太功利了;当作家吗,又太清贫了……对,贝贝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英语,13岁上北大,15岁进哈佛,做个大科学家,又有钱又出名。那时候大街上人手一册《哈佛男孩欧贝贝》,才不会有那个叫刘亦婷的丫头什么事!” 
  哈哈,好大的口气! 
  听到了吗,这就是欧妈妈的理想。 
  正啃着棉花糖“咯咯”笑个不停的小贝贝,对于妈妈的宏伟理想还一无所知。否则,他会不会吓得一头钻进被窝里,再也不出来了呢? 
  <第二乐章 蒙氏招牌> 
  时间过得可真快。 
  转眼间,贝贝就该上幼儿园了。爸爸和妈妈的意见又一次产生了巨大分歧。 
  爸爸想把贝贝送到家附近那所公立幼儿园去,离家不远,接送很方便,托管费也便宜,每月只要500元。而妈妈却坚持认为,那所幼儿园的水平太普通,应该把贝贝送到一家更好的幼儿园去。 
  “贝贝以后一定是要出国的,学好英语非常重要。”妈妈想把贝贝送到一家中英合办的双语幼儿园,那里的外教每天都会和孩子们念叨原汁原味的英文。 
  “或者,搞音乐也不错”,妈妈想起了贝贝出生时的大嗓门,把音乐艺术幼儿园也列入了备选范围。 
  “要么,我听说还有一种超常儿童幼儿园”,妈妈兴致越来越高昂,“我们可不能埋没了孩子的天赋……” 
  又来了,又来了……爸爸每次听到妈妈提起诸如“天赋”、“天才”这类字眼儿,都会忍不住皱起眉头,他可从没奢望过自己的儿子生下来就是小超人,“让孩子踏踏实实地过太平日子就不好吗?”但他已经懒得把这样的想法再和妈妈说了,这只会引来又一场争吵。 
  但是,即使爸爸不说,现实也还是现实。妈妈有很多幻想,可是“钱”这个躲也躲不掉的咒语再一次轰然发作,将所有幻想打得落花流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