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在古代

第76章


众人吃喝一顿慢慢散了场,戚六婶走前还笑呵呵道:“晚上来我家玩儿啊,巧儿怕还有许多贴己话要跟她豆姐姐说呢。”
    李氏笑着含含糊糊地应了,直到人都走了夏豆才问道,“巧儿是比我小多少啊娘,以往怎不知我竟还算姐姐?”
    “哎哟说起这事可不就巧了,你和六婶家的巧儿,可不是同一天生的,你是半夜寅时,她是早晨辰时,”李氏笑得满脸喜色,“都是大闺女了,她家巧儿都放了地方,开春就说要定亲了。”
    “哈?”夏豆惊奇道:“定亲了?”
    “可不是,都十六七岁的姑娘了,也该要嫁人...”李氏话没说完,夏豆连忙逃路去找夏树晏祁玩,生怕她扯到自个身上。
    晚上时夏豆包了些随礼,顺带着送到了戚六婶儿家去,幸而这回回来准备得足,买的东西还算多,比如给戚景明送的砚台,戚成业送得算盘珠,都是夏豆事先就想好买了的,戚巧儿这边就送了枝镀银钗子,考虑到她是定亲了,夏豆又给了她一个刺绣荷包,包了几个铜钱和一个镀银镯子。
    “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夏豆捏着戚巧儿的手道,“我今儿才知道我还算你姐姐呢,就当姐姐送你的定亲礼了。”
    “夏豆...”小姑娘看着她眼眶都红了一圈,喃喃地也不知要说些什么。直到夏豆坐了会要走了,戚六婶送她跟李氏到了门口,戚巧儿却冲出来拉着她哀哀出声道:“夏豆,夏豆姐姐,你能不能也带上我”。
    小姑娘哽咽道:“你带我也去城里做活好不好,我还不想嫁人啊,夏豆姐姐求求你了。”
    “说得什么浑话,”戚六婶儿脸一僵拉回闺女,干笑着解释道:“姑娘还小,贪玩不懂事。”
    戚巧儿越发哭着哀求,被戚六婶儿骂回了屋去。夏豆心有不忍地垂了视线,心事重重地跟她娘回了家,路上听李氏说,戚巧儿定亲的那家家境不错,就是那儿子年纪大了些,李氏感慨道:“这年头,家里能保温饱,就是不错了,就这门亲事,别家姑娘相求都求不来呢。”
    “既然亲事不错,怎那家儿子年纪不小了都未曾娶亲?”夏豆问,李氏压着声音道:“据说好似娶过一回的...”
    夏豆的心彻底凉了下去。
    回了家后李氏便张罗着给夏豆清点行李,因夏豆跟她说了明日便要回城,李氏虽多有不舍,却也知晓她回城是正事要做,只得将她带回来的东西,又一件件地包上要给她带走。
    夏豆好不容易劝住她止了手,却见李氏眼眶里早已滚了泪,夏豆心疼地揽过她娘,柔声道:“娘,我这不是..唉大年初一咱可不能哭的。”
    “你说说,咋就这么的急,”李氏隐忍着哭声道:“这还就回来了一天,就说要走,你那酒楼东家定的规矩,也太苛刻了些。”
    夏豆被她说得眼睛也是一红,李氏却拉着她道,“别哭别哭,豆儿你是做事的人,年初一兆头要好,”
    娘俩儿生生忍着泪花,又说了许多贴己话。夏豆因戚巧儿的事心有余悸,这时趁机跟她娘透底道,“娘,虽说子女的婚事,是父母之言,媒妁之言,但..这事儿我自个儿有打算,你可千万别...冷不丁地给我说门什么亲事。”
    这话说得李氏心一虚,“我这不是,也是帮你物色物色...”
    “求你,千万别,”夏豆摇着她娘的手撒娇道:“到时候我自个要相看到个不错的,一定带回来给你过眼,要你点头了,我才答应好不。”
    “说得什么不害臊的话,哪有姑娘家自己相看的,”李氏拍她手道:“就你没规矩到无法无天了。”
    夏豆一番撒娇耍痴,最终还得缠得李氏应下了话,不会轻易给她说什么劳什子亲事,并且夏树几个的亲事也得让她知晓,千万别乱娶乱嫁。
    第二日一早天未亮,夏豆便和晏祁坐上马车回城去,夏老爹一家抹着泪从村尾送到村头,走了许久后夏豆掀开了车窗帘,还能隐隐见他们站在原处看着。
    夏豆走后当晚,村里竟有不少人家找上门来,都说是要让夏豆带着自家的闺女或儿子,去城里谋些事做,李氏无奈地摆摆手道:“去城里做事哪有那么容易,我闺女一早就走了,城里规矩严,做事都是有章法在的,你看这还是年初二,我闺女就紧巴儿地回去干活了。”
    村里人这才失望地回了家去,只后悔没早些来,昨晚就该来的。
    晚上时李氏在床上翻来覆去没睡进去,她推了推夏老爹幽幽道:“那后生,我看着不简单。”
    “太好了些,”夏老爹翻了个身闷声接话。
    “是啊,太好了,就怕咱闺女配不上,”李氏也闷闷道,“论人才论相貌,就算咱闺女配得上,咱家里这个样子,也配当不上。”
    “闺女主意大,”夏老爹含含糊糊道,“随她去吧。”
    “就你这爹心大,我这心口是真七慌八乱的,”李氏忧心忡忡道,“闺女这个样子,我真是又欢喜得打颠,又要替她发愁得吃睡不下,让她这么无法无天下去,到底成不成啊她爹?”
    “你是愁得吃不下,”夏老爹拍拍她肩膀道,“也不看看村了里人,都是想吃都没得吃,你这是日子过得太好了,胡乱瞎想。”
    “啧,你说得也是,”李氏一想到这层便心定了些,“闺女走前又给了钱,这房子得修,家里这么多东西,就怕那夏老二不死心要来偷摸,要多防着...”
    “快别睡了,咱来合计合计,房子要怎么修,统共有多少钱,”李氏一说起就来了精神,披着厚袍子就起了身。
    “哎哟我一忙又把这事儿给玩了,荠儿,树儿,你俩货快别睡了,白日里那哥哥给你俩的荷包呢,我这一没留神,你俩就私拿着了?”
    “娘,你这都闹了一晚上了,还要不要睡觉了,”夏荠手里紧紧握着荷包,闭着眼不耐烦地嘟囔道。
    *
    原阳城内,夏豆披着月白貂裘走在冗长昏暗的暗道里。
    “姑娘,都按你吩咐的办好了,只待你与公子回来主事,定能万无一失地救出人来,”身着青衣的汉子拱手朝夏豆恭敬地道。
    “辛苦了,”夏豆朝他微微颌首,清冷的眉目隐隐竟有几分威仪。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码字君有点浑浑噩噩,嘤~~感谢小伙伴们的雷,我被轰炸得蒙头转向…为什么都这么好啊感动哭!!
 第73章 冤情
    大年初四,原阳城县尉杨玄正倍感焦头烂额,知县带着主簿胥吏那伙人都各自回家过年去了,留得他带着几个大字不识的衙役苦守在县衙办差。
    今冬多事,件件事儿都得兢兢业业,粮马、税收、巡捕、开粮仓赈济灾民,哪件不需他费心思周旋处置,偏都还是些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办好了无功,办错了罪责都归他揽,杨玄心里苦比黄连。
    知县还得要几日才能回县衙坐镇,在这节骨眼儿上,杨玄只盼着流民也好,悍匪也罢,都他娘的安分些,要闹事也得等过了这个年头,等知县大人回衙署了,爱咋闹咋闹。故而一切事由在县尉杨玄手中,只有“拖”字一字诀,能拖多久拖多久。
    “杨大人,闸官今日来报,南匣口积雪太多,雪融后恐有水患之忧,望大人早日派人去察看处理。”“再议。”
    “杨大人,监仓昨日便说粮仓存粮已不甚足,恐不日后施粥难以为继,还望大人尽早给出应对之策。”“再议。”
    “杨大人,不好啦!典史派人来传话,昨晚西边牢狱被房顶积雪压塌了!”
    这事还是较为紧急,杨玄面色一紧俯身询问:“可有犯人逃脱?”衙役满头虚汗拱手回道:“经由狱卒清点,除及死伤几人,尚无人犯脱逃。”
    “即是如此,塌了就塌了吧,”杨玄又是不甚耐烦地挥挥手,“把西边没死的犯人全关押到东边去,修建牢房之事再议。”
    “大大人,死了的那几位..如何是好。”
    “几个作奸犯科的惯犯,死了便死了,天意如此,牢房塌了还能怪的了衙门不成?”杨玄横眉竖目怒声道。
    “但..但..牢狱那边有在女子喊冤,说那老和尚并无罪过,实乃官府抓错了人,”衙役不安地道:“那片现下围了不少人在看热闹,那女子领着十几人在牢狱门口哭哭闹闹,只怕待会儿就得来衙门击鼓鸣冤了...”
    “胡闹!”杨玄愈发不耐烦,“击什么鼓,鸣什么冤,哪里又何曾抓错来个老和尚?”
    “大人,不就是,”衙役小心翼翼道:“那福什么破庙那位,冒充朝廷钦犯被捕的那老和尚。”
    “什么?朝廷钦犯...”杨玄抚了抚下颌边的山羊胡疑声道:“上头那小祖宗们抓来的那个?死了?”
    “可不是吗大人,”见他想了起来衙役才哭丧着脸道:“昨日就属那老和尚那间牢塌得最厉害,今早牢头去查看,那和尚早被压得断了气了。现在那女子号称是老和尚的俗家弟子,正带着人在牢狱外喊冤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