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为谁读书CEO给青少年的礼物

第4章


这次,他的目标是六国。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将自己的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终于以连横之策得到了六国的重用,一个人挂了六国相印,名重一时。当他衣锦还乡,他的家人终于信服他是一个奇才。
第三,目标能赋予平常的生活更深远的意义。
我认识一个学生,他是学文学的,不过他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之外,还尝试着各种工作。我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不怕浪费时间吗?
他回答说:"我现在准备写一篇小说,主要是描写身边的现实。所以我必须四处收集资料,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这样一来,什么工作都让我觉得意趣盎然。当我帮爸爸下地锄草,以前我觉得头顶烈日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可现在我一边干活,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记录内心真实的感受,我觉得特别充实。从事其它工作也是一样。"
我能理解他的感受,因为一个更远大的理想在吸引着他,所以他手头的工作也就显得更有意义。
虽然我们未必都想写小说,但如果你心中有了理想,你做的每件事情都在为自己的理想添砖加瓦。当你处在这样的状态当中,你难道不觉得自己的学习十分有趣,十分有意义吗?
杨略,也许你刚才没有休息。不过现在你一定要休息一下了,毕竟,对于励志而言,心潮澎湃确实是很重要的。这就像点燃一根蜡烛,必须用火柴一下子将温度达到蜡的燃烧点以上;不过要想让蜡烛持续燃烧,就要把火柴移开,不然蜡烛会迅速融化。同样,你现在也需要冷静下来,用上面的人物事迹对照一下自己,找出自己的缺漏,这样才能得到进步。
好了,你现在出去走走吧。到楼下的花园里去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顺便放松一下自己。要知道,持续激动,是很消耗体力的。
杨略心里觉得有些奇怪,他怎么知道我的楼下有花园?他到底是谁呢?不过无论他是谁,都是值得信任的。于是杨略将信仔细地折好,放进信封里,携带着它走到楼下。
这是两座楼之间的花园,四周是修剪整齐的黄杨树,像低矮的城墙一样护住一片草坪,中间有一条卵石小径蜿蜒地穿过。杨略沿着小径走进去,两边都是草地,一些不知名的花朵正在开放。草坪中央是个喷水池,边上有几株高大的雪松。池中有个小岛,上面有一座假山,栽着槭树和小松树,树与树之间流下洁白的泉水,淙淙地注入池中。池子里正开放着粉红的莲花,在碧绿的叶片间亭亭玉立。
他坐在池边的长椅上,在一棵雪松的浓荫下,他觉得心里逐渐平静下来。他又抽出信纸,接着往下看:
把你的精神集中在十分钟内的距离
杨略,欢迎回来。刚才我们谈到远大理想的好处,可是人生需要策略。光有一个远大理想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实现它。我们越来越务实了,这很好。毕竟,成长不能靠口号,更需要脚踏实地地前进。
歌德曾经说过:"向着某一天终能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我们需要有远大的理想,但也要量力而行,否则,太高的目标只能成为海市蜃楼。而且,真正远大的理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光远大的人应当把自己大理想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理想。然后是通过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进行自我激励,慢慢地走向成功。
有的学生在阅读名人传记中受了触动,觉得不能平庸地度过一生,立志要有所作为,要成为作家、医学家之类的。开始几天还觉得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可是努力一段日子后,却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而理想依旧可望而不可即。然后就渐渐觉得疲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我是那块材料吗?懈怠的心理随之而来,觉得身边的同学上课不用心,下课聊聊电视,侃侃明星,日子平平淡淡,倒也滋润得很,我活得那么累又是何苦呢?于是,理想被丢弃在脑后,沉湎于得过且过的状态。有时看别人成绩突飞猛进,左右逢源,心中也不免有些酸溜溜,但随即又自嘲:"我不是那块材料……" 
 
第6节:他看出了自己的际遇 
   
我们静下心来考虑一下,这些人并不缺乏崇高的理想,也为崇高的理想作出过努力。可他最后还是沉沦于庸俗了,并没有获得成功。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他没有制定自己向理想迈进的步骤。如果把大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分阶段地逐一实现,我们可以尝到成大事者的喜悦,继而产生更大的动力去实现下一阶段的目标。我们的生命需要有经常的滋润,就像机器需要经常添加润滑剂一样,我们在向理想努力的过程中,要经常让自己笑一笑。每一个阶段都胜利完成了,最后远大的理想也就实现了。
小杨是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理想远大,热情开朗,很得同事喜爱。可是他却不大注重平时的工作,每日只是空谈理想,抱怨自己手中的工作:"如此枯燥、单调的工作,与我的理想相去太远。"一心去成就实现自己的理想吧,又觉理想太大,没有什么把握。到后来,他渐渐丧失了锐气,不仅轻视自己的工作,甚至厌倦自己的生活。"什么理想啊,其实都是虚幻的。别人没有理想不也照样生活得滋润?"他这样想。于是每日不修边幅,工作上敷衍了事。
一天他在街上闲逛,碰到大学里的江老师。在学校里,江老师很欣赏小杨的个性,曾不断地鼓励他。看他生活清苦,还时常从工资中拿出部分钱来周济他。两人关系非常之好。
"很忙吗?"他问小杨。
"唔……"小杨含糊地回答了他。他想他看出了自己的际遇。
"今天是我的生日,跟我一同去我家好不好?"
"好的。我们坐什么车去?"
"走着去。"他笑着说。
"可从这里到你家坐车也要半个多小时啊。"
"哪里,只要十分钟就走到了。"
"……",小杨不解,难道老师搬家了。
"是的,我说的是建国路的工商银行。"
这话有些答非所问。但小杨还是顺从地跟着他走了。他信任江老师。
"现在,"到达工商银行时,江说,"只有十分钟了就到剧院了。那里海报做得十分漂亮。"
不多一会,他们到了市剧院。
……
"现在,只有十分钟就到动物园了。"
又走了二十分钟,他们在江老师家的楼前停了下来。奇怪得很,小杨虽然走了近一个小时,却并不觉得怎么疲惫。
江老师给他解释为什么不疲惫的原因。
"今天所走的路,你可以常常记在心里。这是生活艺术的一个教训。你与你的目标无论有多遥远的距离,都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十分钟内的距离,别让那遥远的未来令你烦闷。"
将"精神集中在十分钟内的距离",多么睿智的解释。然而这也是我们目前最缺乏的。我们往往将目标着眼于大处,而常常忽略了小的问题。一座建筑是由一砖一瓦砌成的,每一砖一瓦本身显得并不怎么重要。但是缺少了它们,高楼如何建起?同样的道理,成功者的一生都是由无数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方面构成的。
著名作家埃里克说:"当我放弃我的工作而打算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我从不让我过多地考虑整个写作计划涉及到的繁重劳动和巨大牺牲。我想的只是下一段,不是下一页,更不是下一章去如何写。整整6个月,我除了一段一段地开始外,我没有想过其他方法。结果,书写成了。"
是啊,达到任何目标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提高成绩,每一篇课文,每一道习题,都是迈向成功的台阶。教师的每一节课,科学家的每一个试验,公司经理的每一个会议,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个机会。
我们常常只看到很多明星的飞黄腾达,比如刘德华、梁朝伟等等,但是往往忽略他们成功途中的跋涉。仔细研究他们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是扎扎实实走过来的,而绝不是一股盲目的热情所促成的。刘德华对事业的执著救能让每个认识他的人动容。当然,我们的社会中也会偶尔冒出几个平步青云的人,但是他们没有牢靠的基础,稍稍起些风浪,他们就会像以前轻易得到荣誉一样,轻易地失去手中的一切。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要想在这个时代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在理想的召唤下,制定近期与长期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
今天的信先写到这里。因为我自己的工作也比较忙,所以只能不定期地给你写信。不过我会尽量争取在每个月一号的下午,让你的信箱里出现我的信。希望我的信能对你的人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祝你学习进步。
你的大朋友倪甫清
7月30日
杨略回到房间,又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只觉全信热情洋溢,文字优美,似是智者站在他面前娓娓而谈,又像一位将军在阵前激励战士的士气。落款处的姓名"倪甫清",也透露出丰神飘洒、气度儒雅的韵味。
他向窗外望了望,外面的夕阳又在渐渐下沉,像两年前的那个下午一样,天边一片通红,城市的楼房、街道、汽车,都闪烁着红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