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为谁读书CEO给青少年的礼物

第11章


他能得到比鱼还珍贵万倍的宝石吗?其实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把眼光盯在分数上,那么很多更珍贵的东西反而错过了。而这些东西,恰恰最能提高成绩,只是它们不会马上见效。我在背唐诗的时候,心里并没有想到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成绩,只是觉得心里喜欢得很。后来我逐渐发现,它们确实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成绩提高了,而且我也没有成为考试的机器。"
张略抬起头,眼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张老师看了心里也高兴,继续开导:
"前几年浙江大学校长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说浙江大学要培养"不伦不类"的大学生。你不要笑,所谓"不伦不类",就是让文科生多学点数学物理,而让理科生多接触文学艺术之类的。表面上看,文学对理科生的实验没什么帮助,而数学对文科生的写作用处也不大。这就像你刚才觉得背字典是个笨方法,对提高成绩帮助不大一样。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任何学科都有它的特点。数学物理讲究思维严谨、逻辑性强,这恰好能弥补文科生神游物外的轻浮个性;而文学艺术讲究的是突破前者,开拓创新。比如绘画,前人的油画讲究写实,而后来的艺术家比如梵高就不步人后尘,他们讲究印象,开出一条新路子。而这种精神,偏偏又是理科生所欠缺的。他们习惯于循规蹈矩,沿着老师指定的实验步骤做实验。所以,培养"不伦不类"的大学生,就是让文理科知识相辅相成,造就复合型人才。而未来的社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一些专才就要被淘汰了。" 
 
第16节:收到美女的情书了? 
   
杨略插嘴说:"可我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要参加中考了。这点时间我能做那么多事吗?"
这才是他的心结所在!张老师回答:"其实作业是做不完的,关键是要向作业要效率。在这个学期里,你一方面要把课本吃透。因为这是基础的基础。基础掌握好了,再做少量题目加以巩固,并及时加以总结,这样才有效果。比如化学中白色沉淀物就那么几个,全部找出来花点时间背下来,下次推断题中一看到有白色沉淀,心里就有数了。这样学习效率就能提高,自信心也能建立起来。而其余时间呢,你可以听听音乐,看看名家小说散文,这不仅能陶冶情操,让考前紧张心情化为心平气和。对于提高成绩,肯定也大有帮助。总而言之,不要把眼光盯在分数上,不要仅仅为分数而学习。把基础打得扎实,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而成绩自然也水涨船高。"
杨略微笑了,似乎有什么重担一卸而空。
出了张老师的办公室,他感觉豁然开朗。抬头看去,天空是那样高远,蓝得那样纯净明亮。一缕白云,被和风轻轻吹送,像轻纱一样,从远处飘来,到了头顶停住,似乎低回留恋,不忍离去;然后又逐渐散开,飘飘上升,溶进又深又蓝的天空中去。
杨略觉得自己的烦恼也像那缕白云,被张老师的一席话吹散了,胸中是一片湛蓝空阔。
他回到教室,葛怡向他走过来,看到他容光焕发的样子,就笑问道:"怎么了?掘到宝藏了?"
"比宝藏还宝藏呢。"
"收到美女的情书了?"
"我不记得你给我写信了呀?"杨略挤眉弄眼的。
葛怡瞪着黑亮的眼睛,不解地问:"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啊?"
"除了你,还有谁敢号称美女?"
葛怡娇嗔道:"尽胡说。"脸上浮起淡淡的红晕。
他们向来这么无拘无束。
葛怡的手一直放在背后,现在伸到他面前。杨略一看,又是一封蓝色的信。可是今天还没到1号呢。也许是张老师假期有事外出,早点把信给他吧。他心里已确信倪甫清就是张老师无疑了,不过在刚才的谈话里,他没有挑明。因为很多事情心知肚明就够了。
葛怡斜着脸,淘气地问他:"说吧,是不是情书?"
"哪有女孩子叫倪甫清的?"话音刚落,杨略心中突然咯噔一跳,倪甫清……可是细细回味,又不知道为什么。眼神就有些呆呆的。
"怎么了?是不是你又投稿了,人家给你寄稿费来了?快请客吧。"
杨略偶尔投稿,还曾经发表过一次,因此马上被誉为小作家。不过他对那篇文章很是不屑,觉得太小儿科,不足以显示自己水平。因此别人叫他小作家,他就觉得浑身起(又鸟)皮疙瘩。
"没有啦,是一个老师写给我的信。问这么多干嘛?"杨略还沉浸在刚才的回味之中,语气就不由自主地有些重了。
"不说就不说,有什么了不起。"葛怡嘟着嘴走了。
漂亮女孩子就是这样,情绪像是二月的天气,说变它就变了。等杨略回过神来,心中十分愧疚,想去道歉一声时,却看见葛怡已经气呼呼地走回座位上去了。
要是现在走过去道歉,肯定会被同学看笑话。在这个年纪,同学们对男女生的关系是十分敏感的。要是一不小心,落了话柄到余振凌霄他们嘴里,他们肯定会添油加醋,还指不定会把事情渲染成什么样呢。
杨略只得算了,坐下来拆开了信。
杨略:
见字如面。
等你看到这封信,我们现在已经是老朋友了。我现在出差在外,平时工作很多,而且身体也不大舒服,挂了几次盐水,所以很多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我们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吧。另外我把训练题也附在后面了,因为我确实不好麻烦别人跑两趟邮局。
张老师还真有意思,故事编得挺像那么回事,明明身在学校,却说出差在外,并且声称疾病缠身。看来张老师真的童心未泯,和他玩游戏呢。那就玩吧,我们谁也不挑明事实,来玩个捉迷藏,或者是侦探游戏。杨略心中一时也是童趣盎然,不由地微笑了,接着往下看这封信。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
今天我们来谈谈勤奋。首先,照例来看看一个故事。
你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场景:蓝天之下,一片浩瀚无垠的沙漠,沙丘起伏,多像凝固的海涛,可这里缺少的恰恰就是水分。在烈日的炙烤下,黄沙升腾起淡淡的青烟。几株胡杨残败的朽木,像枯骨一样伸向天空。四周人烟全无,寂静得只有风的声音。一只雄鹰展开宽大的翅膀,在高空里盘旋,像一张枯叶在沙漠中移动。
这时,一个人出现了,他在沙丘上踽踽独行。衣衫褴褛,嘴唇干裂,骨瘦如柴,眼睛焦灼地看着前方。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身边只剩下一壶水,他饥饿难忍,濒临死亡。终于,他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汲水器,于是使尽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之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你带来的水灌到汲水器,然后才能打水。"
原来,汲水器上必须灌满水,才能利用大气压将地下水抽吸上来。
这里说的虽然是件打水的小事,可细细品味,其中也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只有付出,方能有收获。
农民只有在春天里播下种子,撒下汗水,到秋高气爽的时节,才能收获到沉甸甸的稻穗、金黄的玉米。运动员要想获得金牌,也需要日复一日枯燥寂寞的埋头苦练;而学生也是一样,只有每天花许多时间读书思考,才能获得知识,提高成绩。
这是极为简单的道理,甚至有些老生常谈的感觉,生性好动的你,可能又要嫌我烦了。可是我们在校园里,还是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
学生考试挂了红灯,羞于回家,于是去找老师:"如果我把这成绩拿回家,我爸爸妈妈肯定会生气的。老师,你能不能先给我一个好成绩,下学期我一定努力学习。我保证!" 
 
第17节: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就如同农民不精耕细作,甚至也不播种,就立于田塍上祈祷:"老天爷,如果今年丰收的话,明年我就好好耕种。"
这就如同冬天里颤颤畏畏站在冰冷的火炉边,说道:"火炉,先给我温暖,然后我会给你加上柴火。"
而这些无疑都是极其荒诞的。因为他们的意思其实就是想说:"先给我报酬,然后我工作。"
可天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
只有勤奋工作,才能获得安身立命的基础,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因为勤奋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是生命之舟上的白帆,是雄鹰借以翱翔天际的双翅。如果你羡慕班上优等生出色的成绩、老师的赞许、同学的钦佩,请不要忘记,在你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也许他们正在静静地读着课文,做着习题呢。人们都羡慕那些杰出人士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但是他们也并非一开始就拥有这种天赋,而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习到的。在工作中他们学会了了解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如果想俯瞰大地,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全收眼底,那么,请不要害怕登楼时的艰辛。人们都羡慕那些杰出人士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但是他们也并非一开始就拥有这种天赋,而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习到的。在工作中他们学会了解自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