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撩汉这件事儿

第46章


    谢瑶坐在妆台前,怔怔地看着镜中的自己,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苍老许多。或许并非容貌,但心境已经沉重得她提不起分毫。
    她一直不明白为何自己要再多活这一世,只是为了感受这世间苍凉?她也曾试着要将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找一个疼爱自己的人,与他生几个孩子,没有许多折腾,不会祸及家人,两人白头到老,安安稳稳渡过一生。
    可那把匕首的出现将她粉饰的太平彻底打破,让她明白过去并不是只有她自己知道的一场梦。她不知道徐行俨对柳昀之说了什么,他会对她发那么大的火。
    但她也就此明白,她幻想的幸福只是她一个人的痴心妄想。她倒宁愿那一世闭了眼之后便再未睁开过,无论幸福也好,惨烈也好,自始至终都只有他们两个。
    可是如今,她嫁给了柳昀之,甚至还怀过孩子,她也说不上曾经做出的这个决定是对是错,但覆水难收,一切都没有回头路了。
    有人突然推门而入的时候,屋内只有谢瑶一人,卢氏不知去了何处。
    她听着沉重的脚步一声声靠近,即便不回头也知道身后之人是谁。
    她曾经多少次靠在门内听着他轮值回家的脚步声慢慢靠近,这般轻重她再熟悉不过。
    很快,脚步在她背后停下,她在铜镜中看到一只大手试探着想要落在她的肩头。她再无犹豫,一侧身避开他的触碰,从胡凳上站起,头也不抬地对着他双膝跪下,口中波澜不惊地道:“奴家柳谢氏,见过徐将军。”
    她余光落处,面前的脚步踉跄着后退两步,而后,头顶之人嗓音压抑颤抖,声音中带着胆怯、试探、慌张,不安,全都包含在那一声意蕴悠长的“含真”之中。
    谢瑶心头微颤,忙紧闭双目,将眼中的泪意逼回,深吸一口气,语气冷淡,“将军还是唤罪妇名字为好。”
    徐行俨看着匍匐在地的谢瑶,只觉得脚心的寒气一直钻到头顶,又瞬间汇遍全身。他僵在原地,分毫动弹不得,只觉得面前铺天盖地都是绝望。
    ……
    谢瑶自然不会没入教坊,那人的目标本就在她,父兄也会想方设法接她出来。
    柳氏行刑之期定在十月,行刑之前,谢瑶托谢琼买通狱卒,见了柳昀之最后一面。
    死牢之中的环境当然好不到哪里去,柳昀之作为主谋之一,又被徐行俨特别“关照”,双手双脚上均带着重重镣铐,往日的如玉公子如今不过如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
    但看到谢瑶的时候,他脸上仍旧是从容和温和,语气中仿佛终于松了口气,“还好你没事,我一直在担心会连累你。”
    谢瑶蹲下将带来的饭菜摆在地上,将碗筷递给他,又从怀里掏出一把梳子,示意他靠近些,隔着栅栏将他的头发解开,也不嫌脏,细细梳好束起。
    柳昀之端着碗筷沉默半晌,终于道,“阿瑶,终是我负了你。”
    谢瑶静静看着他,“你并未负我,是我连累了你。”
    柳昀之笑了笑,“我不过是罪有应得而已,汾阳王的毒是我寻的,我自以为做得隐秘,其实早已落入有心之人眼中……”他渐渐收敛了笑意,定定看着她,问,“阿瑶,你嫁给我这几年,心中可有过我?”
    谢瑶答不上来,那时他对她那般好,她的心不是石头,自然感觉得到。她也曾努力想与他好好过日子,努力想将他放在心里,可那里曾经满满装过一个人,便再也容不下其他。
    直至后来徐行俨再次硬生生闯入她的生命,再次将她的生活弄得一团糟……只能说,一切都是天意弄人。
    等不到她的回答,柳昀之自嘲一笑,“我明白了。”
    谢瑶起身要离开时,柳昀之再次出声叫住她:“你知道那次我为何要对你发火吗?”
    柳昀之对着她发火只有她小产之后那一次,她记得清楚。
    他看着她的孱弱的倩影,继续道:“我不知你和徐行俨何时有的牵扯,但是阿瑶,我对你的心意,不输他分毫。”
    ……
    谢瑶离开京城时是腊月。
    回到谢府之后,她的咳症一日重过一日,无数大夫来了又去,都说是心病,药石罔灵,无药可医。
    谢夫人急得团团转,整日以泪洗面,抱怨丈夫当初给阿瑶选错了亲事。谢尚书也唉声叹气,嘴上不说,但心里自责不已。
    谢瑶却明白,自己的心病并不在此。
    徐行俨已经遣冰人登过两次门,谢夫人也曾动过心,但均被谢瑶拒绝,丈夫新丧两月,她当真那般饥渴吗?
    她又一次当着谢夫人的面咳出两口血后,谢夫人终于崩溃大哭,抱着她哭喊道:“阿瑶,你心里有苦便说出来,告诉阿娘,别自己憋在心里,阿娘求你了——”
    随后,她便提出了要离京,只有离了这个伤心地,或许她还能再多活几年。
    她要一个人上路,保证每到一个地方投宿便给家中写一封信报平安。眼看她如今这般情态,若再不答应,他们只怕她熬不过这个冬天。
    那日雪后,谢瑶一个人乘着马车离开洛阳往南,至长亭山下,与徐行俨狭路相逢。
    隔着车帘,她泪流满面,却冷着声对他说:“徐二,若上天垂怜,当真许了我们曾经约定过的三生三世,那下一世时,请你离我远远的,越远越好。”
    她说:“我这辈子原本和和美美,你却害得我没了孩子,又杀死了我的夫君,但我不恨你,也不怨你,我只希望你以后不要出现在我面前。”
    她还说:“徐二,算我求求你,放了我,也放了你自己。”
    她听到他让士兵让道,车轮滚动,她死死咬住自己的衣角,将自己在车内蜷缩成一团,不敢哭出声。直到走出很远,她才终于从喉咙里发出凄切的哭声,哀婉,又透彻人心……
    ……
    她走了几个地方,见过江南烟雨,还见过川蜀波澜,最终她回到中原,在兖州城内买了一座一进的小宅子住下,在附近的学堂里给孩子教书,隔一段时间给家里写一封信。她并未告知自己的真实去向,只是仿着书上所说,写一些各地见闻,给家里报平安。
    离开了那个伤心地,她的病当真慢慢开始变好,每日看到那些幼童,她总会想到自己那个无缘谋面的孩子。曾经她和徐行俨也一直想要个孩子,可那些年她跟着他吃了许多苦,身子亏空得厉害,后来吃再多补药都无济于事。
    白活两世,却连这样的小小心愿也未能实现。
    她在兖州住了许多年,偶尔听着街头巷尾偷偷聊着京城的传闻,听说女帝被自己的外甥联合朝臣逼退了位,又听说新登基的小皇帝不过是徐大将军的傀儡,还听说大将军大权在握却喜欢全天下到处奔波,当真是视天下如无物……
    只是这些都与她没太多干系了,她不能与相爱之人到老,只好择一城独自白首。又过了两年,听说徐大将军在一次与突勒的大战中不幸身亡,闻者不胜唏嘘,还有说书的将徐将军不凡的一生编成了话本,听者众多。
    谢瑶坐在茶馆里听说书先生一拍惊木,说着“欲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不知不觉泪流满脸。她灌了一杯酒,趴在桌子上缓缓睡去,睡梦中,她被徐行俨明媒正娶,生了一对儿女,白头到老。她想,这当真是如梦一般啊……
    ……
    谢瑶一觉醒来,迷迷糊糊揉着眼睛掀开锦被,拨开床帐正要叫人,伸手就碰到个冰冰凉凉的东西,一低头就看到枕边放着把匕首。拿到眼前细看,陈旧古朴的古铜色刀柄上刻了两个小小的篆体,“扬文”。
    她昨晚这一觉睡得有些发懵,梦境朦胧,只隐约听到一句“含真”,含真是谁?
 第四十四章
    今日是陛下新认外甥的大喜之日,虽不知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新贵到底有多大能耐,但适当地表示一下态度总也不错。
    朝中大臣有人亲自登门祝贺,也有人自持身份,只送了一份贺礼。
    柳昀之在初听到那道赐婚之后,便已经提前备好了贺礼。
    这一日,他在敕造大将军府墙外从黄昏站到深夜,听着唢呐声由远至近,听着府内觥筹交错,听着繁华之后一切归寂。
    他一直负手站着,朝着院内方向微微仰头,一动不动。
    身后停着的马车上是柳昀之的侍读,黄昏时分礼宾登门时,他也曾提醒过自家郎君该动身了,可郎君仿佛一字也未听到。墙内司仪唱喝礼成时,他又提醒,该上门了,郎君依旧未动。新郎谢宴,墙内欢笑声不绝时,他再次问道,这礼还要送吗?郎君仍恍若未闻。
    直至此刻,明月当空,已至夜半,侍读支着下巴打着瞌睡,每次惊醒,均看到墙下那道岿然不动的身影。
    他偶然之间听到过阿郎要为郎君说亲的事,要说的那位,便是此刻躺在徐大将军怀中的美娇娥。
    侍读想到这点之后,便自觉有些明白了自家郎君今夜的反常到底是为了哪般,不由对郎君生出几分同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