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能呢,还是不愿?总之,他留了下来。是啊,回去干什么呢?
唐朝的文人其实和后世的文人有很大不同,他们才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呢。王维,别的不知道,马术大概还是颇精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更有意思的是,他的两首诗中都提到了射雕:“回看射雕处”,“秋日平原好射雕”。如果没有亲身经验,何以写得如此传神?至少,他是参与过打猎的。
这一两年内,他几乎没有发过什么牢骚,倒有种兴致高涨的感觉。或许是在这里看到了军中少年的风神,又温热了他年少时“纵死犹闻侠骨香”的一腔血吧。
然而,他总还是要回去的。离开边塞时,王维心中是高兴还是惆怅呢?
不得而知。
四、多情自古伤离别
回到长安的王维接着又南下出了一趟差“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他坐在船上,看着外面,江流在天地之外,山色似有还无。果然襄阳好风日啊!
对了,襄阳,他到了这里,一定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去看看当年的好朋友——孟浩然。
笑倚清风立秋水·诗人王维(3)
是啊,一别多年了。当年在长安和孟浩然相逢时,四十多的孟浩然是来考进士的。和他虽然差着十多岁,却是一见如故。
传说王维有一次带着孟浩然到了他办公的地方,正在海阔天空地聊着,忽然玄宗大驾光临,搞得二人手足无措,孟浩然只好钻到了床底下。于是王维赶紧迎驾。唐玄宗估计也是个“地下工作者”,居然早就看到了这些,于是问是谁来了?王维说是孟浩然,玄宗倒没生气,反而高兴地说早就想见见他了。孟浩然顶着一脑袋土钻了出来。可他到底不是做官的料,这么轻轻松松得来的机会又轻轻松松地扔掉了。“不才明主弃”,就这么一句断送了他的前程。得罪了皇帝的孟浩然只好打包回去了。王维也是爱莫能助。有人责怪王维没有为孟浩然开解。只是,“不才明主弃”要怎样来解释才能让玄宗回心转意呢?
离别时,孟浩然赠给王维一首诗,认为王维是他的知己好友。两个人从此分开,再没见面。
如今,终于有机会了。
也许王维兴冲冲地来到了孟浩然的家里,而得到的消息却是,孟浩然已经去世了。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逝者如斯夫……看着汉水滚滚东流而去,想起了不能再见一面的老友,王维黯然伤神,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他回忆起孟浩然的样子,就这样,追着回忆画了一幅孟浩然的画像,挂在刺史亭中,而这个亭子也由此而改名“浩然亭”。
本是一次故友重逢的好机会,却变成了生者的痛悼……
那首《哭孟浩然》短短二十字,却是声泪俱下,情意回荡不已。千百年下,当我们读到这里时,也不禁为着两位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而感动不已……
五、辋川风月
从南方归来的王维彻底地可以“独善其身”了。
朝廷里的情况,任谁都清楚,王维也是。他买了宋之问的别墅——辋川。于是,后面的日子,他多与裴迪一起在这里悠哉游哉,赏景赋诗。
辋川真是个好地方。明月竹林,白石清滩,空山青苔,古木衰柳,飞鸟夕岚相伴,欹湖箫声飞扬。王维和裴迪就像两只迷上花香的蝴蝶陶醉于此。
是啊,他是在逃避,也难怪有人会批评他。
可是,他除了这样,还能怎么做呢?难道让他以一个词臣的身份像魏征那样犯颜强谏?这样做的把握几乎等于零。他没有魏征所拥有的尊重与地位,而李隆基此时也没有了当年奋发的心情。这样做的的结果,只能是大唐少了一位杰出的诗人,又多了一起惨案。这倒符合儒家提倡的杀身成仁,王维也像一只自己跑来就戮的羊羔成为祭祀的牺牲——这样做一点意义都没有。
他不想与李林甫等人同流合污,不愿跟着他们做坏事,又没办法扭转乾坤,他所采取的办法也是无奈之举。
然而,应酬还是有的。不知是哪一次皇帝带着大臣们去骊山温泉,皇帝写了首诗,于是大臣们奉和,奉和的人中居然还有李林甫。于是王维写了首和李林甫的诗——《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天子幸新丰……上宰无为化,明时太古清……谋猷归哲匠,词赋属文宗……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诗的确是不怎么样的,却成了王维向李林甫投降的铁证。可是,细细品味一下,有些地方真的很有意思。
看过一本书,书中写到这时,分析说王维是有意讽刺李林甫。因为李林甫“仅能秉笔”,而王维却说他“词赋属文宗”。过分地吹捧就成了讽刺,王维的用意正在于此,而且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还有,李林甫曾教训谏官们说:“明主在上,群臣根本就不用多说话。不然就会像马厩里不听话的马一样被哄出去。”这个就是“上古无为化”了。那本书中有一句说得十分精妙:中国的士大夫与喜欢罢工抗争的外国人不同,他们更喜欢用的是消极怠工。
王维正是在消极怠工。
自然,他是软弱了一点,可是,他毕竟是有正义感的,没有在混浊的官场中被染黑,进而同流合污,他的正义感没有被辋川风月销磨。他就如同一汩清泉,无声无息地流淌在阴暗的黑林里,任阳光被遮挡,依然清冽……
六、秋槐叶落凝碧池
大唐的盛世终于走到了尽头,这回,充当改变历史的人变成了安禄山。
“安史之乱”一下子让依然沉醉于大唐雄风的人们醒了过来。
于是唐玄宗醒了,带着他的爱妃、儿孙逃了出去;长安的大臣们醒了过来,金殿之上却已无皇帝的踪影。他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便成了安禄山的俘虏。
有些人投降了,成为名副其实的伪官。他们有的简直是厚颜无耻,当初那么不服安禄山的哥舒翰如今也跪地求饶。还有陈希烈,主动甘心改事安禄山,还有深受玄宗信任的张氏兄弟,也背叛了大唐。除了他们,别的官员则被带到了洛阳。在东去的人群中,就有王维。
王维被囚禁在菩提寺中,环刃交加。在来之前,他本想逃过去的,“服药取痢”,可是不容分说,仍被带了过来。没办法,树大招风,他虽然不是政治上很重的砝码,但是却是“天下文宗”,名气很大的,安禄山要的就是这个。
王维像
王维也很想逃,可是逃不了。他没有杜甫那样的人身自由。他是被看守着的啊。那段日子一定不好过,
笑倚清风立秋水·诗人王维(4)
有一次,凝碧池头发生了惨案。雷海青忍不住内心的愤慨在演奏中把乐器摔碎,向着玄宗的方向恸哭。结果被残忍地杀害了。裴迪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维,王维听后深受感动,挥笔写下这首《凝碧池》(原名《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首诗中,他的政治态度极其明确,他是站在大唐这一边的。这首诗当时在暗地里流传,竟传到肃宗那里。王维也许当时不会料到,就是这首诗日后救了他一命。
然而,在刀剑的逼迫下,王维还是接受了给事中的伪职。这也就是他备受后人指责的原因。宋人甚至认为王维人品不好,连他的诗也不要看了。这又何苦呢?
王维是软弱了一点,没有杀身成仁的大义凛然,当然谈不上是烈士。可是又与主动投降的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恐怕那些指责王维的人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也未必比他做的好。当然,会有人很有气节的一死或是矢志不渝地直奔到肃宗所在的地方,也有人参加了讨贼的队伍,像雷海青、杜甫、李白就是(李白是想要去讨贼的,只是加错了队伍)。雷海青自是比不上了,可要是他也有自由的话,他应该也会逃出洛阳的。
对于这一点,唐朝的人们看得很开,尤其对伪喑和凝碧之事,评价都是很高的。就拿杜甫来说,他对王维极其同情,曾写诗为他辩白: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他把王维比作庾信,而与陈琳不同。说来真像,王维的遭遇和庾信还真的很相近,都是迫不得已。由此也可见唐朝的开放与宽容,对于像宋之问那样的人尚且没有因人废诗,何况王维呢?
然而,王维自己,却是很痛苦的。从此之后,陷贼一事犹如在他心上刻下了深深的一刀,伤口再也愈合不了。
从此,王维才真正沉溺于佛理与山水之中。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七、秋水芙蓉,倚风自笑
王维精通佛学。单看名字就能看出来,至少是很信奉佛教。这与他的母亲也有关系,他母亲崔氏就信佛。
王维悟性很高,也难怪会把很多人看不懂的佛理,理解得很透彻,甚至与大师们论道,倒真有些维摩诘居士的意味。而且他是真正地融会贯通,融到了诗中,还有画中。
他曾画雪中芭蕉,还有,画花的时候,很多不同季节的花都画在同一张纸上,有人讥他不知时令,我看倒是王维要笑他不懂神韵。
王维的多才多艺,前面也曾提到,他除却诗画,在音乐上也有造诣。
小说推荐
-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
- 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 这一年,北宋帝国覆灭,南宋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宣告诞生 中国人陷入长达十余年的兵凶战危血雨腥风之中 先是头年底,帝国首都沦陷敌手;进入正月,金国骑兵将首都汴京城内的金银宝货、文玩古物、仪仗图籍搜罗一空;二月,金人立原来的帝国宰相张邦昌为大楚皇帝;三、四月间,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0章
- 江湖往事之黑金帝国
- 四个性格相投的兄弟走到一起,从零开始,一点点组建起他们的正义,没有政府后台,没有大规模枪战从校园之间的争强斗胜,到江湖的尔虞吾诈;体会过苦痛的监狱生活,也经历了身边兄弟的生死离别主人公半现实的成长历程,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江湖往事 作者:所写的《江湖往事之黑金帝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章
- 过去往往过不去
- 作者所写的《过去往往过不去》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分节阅读 79
- 往而不往
- 秦往觉得她可以陪的起顾景逑一生,后来,她在最好的年华陪他度过最艰难的那段时光,却没有和这个她很喜欢很喜欢的男人走到最后 好像在感情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大家好似宁愿守着过往过余生,从未想过找回过往共度余生 世界上很多误会都是一个不愿解释,一个不愿意听 作者:晴天阴天不下雨所写的《往而不往》无
- 都市言情晴天阴天不下雨连载中
- 最新章:第九章 想回到过往
- 大唐帝国史揭密:那时唐朝
- 《那时唐朝》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用白话文写作,正说唐朝三百年大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隋朝末年杨广征高丽,爆发农民大起义,直至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这个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本书为第一部,以杨广征高丽为开端,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内忧外患中登上帝位结束,集中展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创建大唐帝国,一统天下的艰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章
- 五代十国之南唐摄政王
- 主人公穿越来到五代十国,成为了南唐李昇第四子李景达,开始了他的王爷生涯,熟读历史的他,想改变历史,他通过广纳贤才和南争北战,最后成为了南唐的摄政王,他能不能统一中原,成就霸业都是未可知数 作者:作家mzZ9jc所写的《五代十国之南唐摄政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作家mzZ9jc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四章 火并福州(一)
- 三国往事
- 其实很想写一本关于三国的书。一直没有动笔,后来经过内心的纠结和激动终于开始写了这本新书 希望大家们给我新书点点赞,多刷刷阅读量。还有打赏。作者章韩谢谢大家了 作者:章韩所写的《三国往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章韩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章 太子曹丕
- 蜂王国往事
- 【硬科幻】论在被篡位后如何科技兴国走向星海 蜂王国教皇病重逝世,年幼的储君安琛继位,七天后即被篡位 安琛逃出皇宫,隐姓埋名谋求别路 于是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研究员,和航天集团的实际领袖 安琛:闷声发大财 1 本文设定为经过拟人化处理的外星文明(否则没法看啊,但生理与社会结构仍与人类文明有明显差异 2
- 恐怖灵异农杆菌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九章:选拔宇航员***
- 共和国往事
- 本书通过对孙成蕙及其一家人五十年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展示了他们在五十年莫测变幻的政治风云中,所遭遇的“天灾人祸”的沉重打击,以及为获取做人的真正权利而不屈斗争的生活画卷,描绘了现实的残酷、求生的艰难、人格的扭曲、道德的沦丧、思想的复苏、社会的进步等等 作者:周梅森所写的《共和国往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
- 都市言情周梅森完本
- 最新章:该章节已被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