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门
辰时初刻,早朝鼓起,文武官各于左右掖门外序立。
候钟鸣开门,各以次进,过金水桥,至皇极门丹墀东西相向立。
待天子御临宝座,鸣鞭,鸿胪寺官赞入班,文武官俱入班。值得一提的是,已经许久没有陪朱由校上朝的魏忠贤也来了,老老实实的站在了朱由校的下首。
行一拜三叩礼,分班侍立。
今天是月初大朝,京城凡四品以上的实职大员,都要上朝听政。
杨峰穿着天子御赐的蟒袍,内穿白纱单衣,足登白袜厚底官靴,腰束革带和玉佩绶,头戴有梁冠,站在了最右边的首位。
没办法,不管你喜不喜欢,如今的他已经是大明武勋第一人,这一点即便是最痛恨他的文官集团们也不能否认,毕竟这可是人家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左边则是以孙承宗为首的文官,紧跟着他的是朱国桢、韩爌,后便便是六部尚书以及一众侍郎员外郎以及都察院、六科道的言官等等,林林总总足有上千人。
内阁大学士孙承宗先是上奏了江南流寇已然平息,以李自成为首的贼酋全部伏诛,生下的已经不足为虑,江南已经转危为安,随后满朝文武都向朱由校恭贺。
孙承宗说完后,又有六部尚书向皇帝报告了六部的事情,不过这些事情他们早就以书面形式递交了奏折,如今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
早朝就是这么的无趣,若是在往日,恐怕已经有人要打瞌睡了,不过今天则不同,不少人都将目光偷偷的望向了右首杨峰所在的位置,没办法在,这厮虽然名声在外,但在京城的时间并不多。
许多官员都是久闻杨峰的名字却未见其人,今天终于看到大活人了,哪能不瞻仰一番呢,是以就连距离较远的官员也有不少人踮起脚尖朝杨峰所在的方向望了过去,弄得今天负责风纪的纠察御史大为光火。
有心要揪出人来吧,但人实在太多,自己这么干的话那就是犯了众怒,可若是没有什么表示那就是自己失职了,左右为难的他们只能在一旁大声干咳,意思很简单,哥几个,差不多得了,别让哥们难做。
等到内阁几位首辅和六部几名尚书以及一众侍郎汇报完毕,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时辰。
其实说句老实话,上朝其实并不是什么好活,他对官员的体力要求可不低,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得起床,骑马或是坐轿大半个小时来到皇宫门外,然后再等上个把小时,等到皇宫开门后再排队进入皇宫。
当然了,进入皇宫后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跟皇帝说话的,必经人那么多,要是每个人都说几分钟,恐怕一天都说不完。
而且最过份的是,即便没有你说话的份,但你还得站直身子,不能交头接耳不能抠鼻屎掏耳朵,甚至连尿急都得憋着。
有人或需要问了,如果我做了呢?
恭喜你,旁边负责巡视的御史一定会掏出小本本把你的名字记下来,然后递交吏部,吏部就会在你的履历上记上一笔,这就跟后世华夏公务员被记过甚至党内警告处分那样,是要留档的。
当然了,御史也不是什么人的失仪都会记录下来,比如现在早已累得不行,连脚都有些麻木的朱国桢已经身体都有些摇晃起来。
看到这里,朱由校也体贴的让太监搬来三个圆凳给三位内阁阁老,不过也只有这三位能享受这种待遇,其他人就别惦记了。
终于等到六部的尚书和十多名侍郎说完,按照以往的惯例,朱由校也应该宣布退朝了,不过今天事情有了些变化。
只听到一直站在右首边上默不作声的杨峰突然站了起来,朝朱由校躬身道:“启禀陛下,臣信国公杨峰有本奏上。”
杨峰的声音并不大,但当他发声时,周围的目光全都望了过来,尤其是孙承宗、朱国桢和韩爌三人的目光更是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哦?”
朱由校大有深意的看了看杨峰,“杨爱卿有何事启奏啊?”
杨峰拱手道:“臣前些日子在江南剿匪,有感将江南百姓的疾苦,是以特地写了份折子,想要递交给陛下,请陛下圣裁。”
“哦?”朱由校点点头,“既然如此,就将折子呈上来吧。”
“陛下,微臣昨儿个正巧看到司礼监的魏公公,顺手便将折子给了他,请他递交给陛下,不如就由魏公公转呈给陛下好了。”
“是这样么?”
朱由校看向了魏忠贤。
“陛下,确实如此。”魏忠贤深吸了口气,从衣袖里掏出了一份折子,走到朱由校跟前,双手将折子举过头顶。
朱由校并没有接,而是淡淡道:“魏忠贤,你把折子念一念。”
“喏!”
魏忠贤答应了一声,打开折子大声念道:“奏请立即在江南试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折子……”
“哗啦……”
魏忠贤刚念完第一句话,金銮殿上便响起了一阵喧哗声,许多官员听到这里再也顾不上旁边的巡查御史,全都沸腾起来。
“肃静……肃静……”
巡查御史不断在一旁提醒官员要注意仪表,但却没有一点效果,大殿上的官员们全都乱成了一团,不少愤怒的江南籍贯的官员甚至试图朝杨峰冲去,幸亏被周围的同僚们拉住了。
端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看到这里眉头紧锁,这份奏折的内容他当然是知道的,原本他就有了心里准备,但现在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份奏折对官员们的杀伤力,想到这里,他不禁朝杨峰看了过去,却发现这位他最器重最信任的臣子就然老神在在的站着,脸上连一丝异样的表情都没有。
看到这里,朱由校不禁想起杨峰先前同他说过的话,这世上就没有不流血的变法。有时候越是利国利民的变法,就越需要鲜血的浇灌才能盛开。
想到这里,朱由校深吸了口气沉声道:“传旨,大汉将军入殿维持秩序!”
“喏!”
旁边的太监高声道:“陛下有旨,大汉将军入殿,但凡有不尊礼仪者,立即乱棒打出金銮殿!”
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朝当大侠
- 我叫顾铭仇,本是普普通通的一个村民,因偶遇一八不和尚,学得武艺,成了一名大侠,混迹于明朝的官场与江湖 作者:洛哲儿所写的《我在明朝当大侠》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洛哲儿连载中
- 最新章:强扭的瓜不甜(一)
- 我在明朝当道士
- 大明一朝,道教登峰造极 在这个时空的大明,更是全民向道 欲要为官,须先修道 官阶越高,道行越深 古长青来到这个世界,他发现自己与他人不同 他的法力,竟然能够通过花钱来买 于是,古长青来到大明当了一个道士,只为升官发财 作者:记得往南走所写的《我在明朝当道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
- 武侠小说记得往南走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十三章:无量山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颜政带着各类土法小册子的记忆穿越到了一个原始部落,他带领族人村战无敌 得意之际,发现自己其实在明朝,原本菜鸡互啄的他,只得走上一条工业党人之路 为了建立近代工业体系,他从大明吸纳人才、资本。为了白银、工业原料和市场,他舰炮开路,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洲,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种植园 作者:龙越岳所写的《
- 穿越架空龙越岳连载中
- 最新章:第510章:君上,你离百姓太远,离繁华太近
-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 这是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王朝的覆灭的悲剧故事。之前的明朝就因为灾荒频繁、宦官专权和外敌频繁入侵而摇摇欲坠,待崇祯继位之后,他接受父兄们“女色亡国”的教训,勤于政务,戴星励治,立志中兴。可惜他不辨忠奸,胆小多疑,最终使本来就风雨中飘摇中的明王朝彻底崩塌。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大清、大顺的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
- 韦然本是北秦定南候世子,因为权利纷争,孤儿寡母流落南朝。看韦然如何在南齐从微末中一步步走向权利巅峰看韦然如何在内忧外患中带领南齐军队横扫六合一段波澜壮阔的南北朝历史,由此而生 作者:病态的老年人所写的《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病态的老年人连载中
- 最新章:南朝风云诡事多 第二百五十章 长安之变之逼宫
- 大明:朱棣跪求我打造大明仙朝
- 八百年风华,掌握空间钥匙,十五岁考中进士,做一桃源小县令,大肆搞基建,发展商业 权倾朝野不如富甲天下,公主芳心暗许,皇子溜须拍马,快意人生 作者:香水一冬所写的《大明:朱棣跪求我打造大明仙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香水一冬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明仙朝
- 我,公公,在古代掀起考公狂潮
- 关与君卷生卷死终上岸,一朝意外醒来却跪倒在金銮殿?帝座上那个面色阴鸷的少年笑嘻嘻的说算不出来,就让他们关家全族体验一把点天灯的滋味 已知刑、户、礼、兵四部,每部两位侍郎分别安排述职,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各安排三位、三位、两位依次进行,且同一部的两位侍郎不安排在同一时间段述职 问八人的述职次序有多少种
- 都市言情风肆娘连载中
- 最新章:159 结发
- 岂在朝朝暮暮
- 《岂在朝朝暮暮》作者:一杯花茶从来都不曾相信爱情,却又偏偏遇上“她,总是跟“她”玩着捉迷藏,却遗忘了总有一天还是会被找出来。一直以为要爱就要天长地久,要爱就要永恒唯一,否则就不要触碰爱情,一旦失败那种灵魂被抽离身体的疼痛让人无法忍受和忘记。但却忽略了原来爱可以不用天长地久,只要真真正正的爱过即使有些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6章
- 大唐:人在朝廷,朝九晚五
- 穿越到了大唐,成了一个小兵,我好慌 什么?自带上班系统当金手指,那还慌个屁啊“武安君,城北土匪作乱,陛下请你去清剿“急什么,这才七点,九点才上班,让那土匪再多活两小时“武安君,前面就是土匪营寨“嗯,五点半了,我该下班了,剿匪之事,明日再议“皇上,武安君早出晚归去剿匪,这都一个月了,土匪还没清剿完啊
- 穿越架空夜冬凉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