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战神

第70章 双钩廓填


    “赝品?不可能!”
    樊政当即否定周岩的发现,他一脸神圣道:“你知道这几幅作品是从什么地方发掘出来的吗,是从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那里收藏着无数的珍品,灵气蔓延前沉入海底,当年打捞轰动一时。”
    这个历史周岩查过。
    目前台湾岛基本上已经全部陆沉海底。
    在残存的岛屿上,地球联邦建立了岛波城,如今已经发展为超一线城市,成为人类抗击海怪,攫取海洋物产的桥头堡。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考古发掘,发生在一百多年前,发掘出大量的陶瓷、铜器、玉器,还有不少古代书画作品,成为联邦地球研究核战前历史的重要线索。
    在周岩上辈子时代。
    台北故宫收藏的藏品大概有将近七十万件,其中堪称国宝的就有二十五件,都是老蒋败退台湾时,从大陆带走的细软。须知即便是有藏品一百八十多万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才二十九件国宝。
    核战的爆发,大多数人类珍贵的文物都遭到毁灭。即便有残存的文物,也因为灵气蔓延,渐渐腐朽或者异变,再无文物价值。
    然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却意外赶在灵气蔓延前夕,沉入海底。
    有海水的隔绝,灵气浸润效果减弱,文物的损毁不够彻底,得以少部分保存下来,成为考古最大发现。
    王羲之的四篇真迹,就是其中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
    周岩摇头道:“老师,即便是博物院收藏的藏品,也不一定就是真迹,可以是临摹版本,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当作真迹的替代品收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怎么可能,博物院怎么可能收藏假的。”
    “造假文物应该不难吧,有真就有假,哪里都是一样。我记不清楚从哪里看过一段历史故事,说是李世民将王羲之的书法全都收入宫中,但是他有专门的手下,去临摹这些作品,将临摹的作品赏赐给臣子,王羲之的大量摹本,都是用这种方式获得。”
    ……
    “你会不会弄错了?”
    见樊政和周岩已经把目光从残篇上挪开,李梅、赵馆长等人这才走了过来,作为京城博物馆的副馆长,赵馆长对周岩的说法,表示严重怀疑。
    “你要是说我们现在的科技,用手段拷贝一份相同的书面内容,不需要承载书画者精气神的话,并不算难。但是古人很难做到这样完美的拷贝,并且被当时的著名博物院收藏,假的不可能。”
    李梅点点头:“周岩,这几幅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是经过严格鉴定的,我研究古画有十几年了,这几幅的艺术价值非常高,不似伪作。”
    “这几幅作品的艺术含量确实很高,笔锋无处不到,笔法如同锥子画沙,无迹可寻。但我说它不是真本,是有一定的根据。”周岩平静的说。
    樊政略略沉思:“你就把你的根据说出来,或许我们都陷入先入为主的观念,至少在写意画、国画这个领域,你比我懂行。”
    “那我就简单说说吧。”周岩指着残篇中的随意一个字,“这个字,初看,很完美,书法的造诣堪称完美。但是你们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字的外围有一道墨线,与笔划中间部分的墨色有着淡淡的分界。”
    众人低头看作品。
    但是没有看出来任何分界线。
    周岩继续说道:“古代画技中有一种叫做双钩的技法,左右、上下两笔合拢,现代虽然失传,但很多画法依然有双钩的影子,不过略有不同。而双钩在古代书法上的应用,叫做双钩廓填,先把字体外形勾勒出来,再依次填墨。”
    粗略讲解一遍,道理不难理解。
    难在这些人根本看不出来,这四幅残篇的书法,有双钩廓填的迹象,他们没有周岩的外挂,大脑和眼睛的配合,还无法发现墨迹的层次。
    不过,眼睛发现不了,科技或许可以帮忙。
    “我看不出来周岩说的分解,你们呢?”赵馆长问道。
    李梅摇头。
    几名古画所的专家,也纷纷摇头。
    只有樊政沉吟着说:“经过周岩的指出,我感觉确实这些书法的字,有着一丝丝的不协调。但是我不能保证,这是因为双钩廓填造成,还是因为心理因素的干扰。”
    一旁的博物馆工作人员杰克琼,忽然插话道:“各位大师,既然这样,我们或许可以用色谱仪分析一下,色谱仪对图层的色素位移偏差,十分敏感。双钩廓填如果是真的,肯定墨迹有先有后,色素会位移。”
    蓝眼睛的杰克琼,一语惊醒梦中人。
    赵馆长立刻对工作人员喊道:“快点去把色谱仪拿出来,照一照这几幅真迹。”
    京城博物馆的图层色谱分析仪器,原本是用作克隆仿品,属于修复室的常备设备。现在立刻被拿来,进行分析残篇。
    几番拍照后。
    针对残篇中字迹的色素位移偏差,呈现在屏幕上。
    “看这里,确实每一个字的边界,都有轻微的色素偏移,不过很难说清楚,这是所谓的分界线,可能是字迹边缘的正常现象。”
    “那么就把其它书法作品拿出来,对比一下。”
    对比之后。
    众人赫然发现,只有这四幅王羲之的真迹残篇,有着边界的色素偏移,其它几幅古代名家真迹,都没有这种现象。
    李梅率先惊讶出声:“照这样看来,色素偏移真的是双钩廓填引起的!”
    “难道这些真的是假的王羲之作品?”
    “不会吧。”
    “这下子影响大了,京城博物馆最有价值的四幅画圣遗迹,竟然是临摹的仿品。”
    “实事求是的说,鉴定出这是仿品,对我们考古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推动,至少我们在坚定文物的时候,又多了一种分辨的方式。”
    “双钩廓填,古代人竟然能够用这种技法,造出真假不分的作品,惊艳!”
    “最惊艳的是周岩,他在古代画技上的造诣,究竟有多高啊!”
    “这是天赋,我们睁大眼都看不出来,他却可以看出来,这份眼力,我找不到形容词去形容了。”
    众人的讨论声,没有避开周岩,甚至有些人就是故意当面称赞周岩。
    他们已经不敢小觑未成年的周岩,都在心中有隐约的想法——未来如果能再出一位画道圣手,或许非周岩莫属。
    唯独赵馆长,遗憾的叹气:“竟然真的是临摹作品,不是真迹……想不到啊,竟然收藏了一百多年的乌龙。”
    周岩却道:“赵馆长,摹本也有摹本的价值,王羲之的真迹在我看来,真不一定就有这几幅残篇价值更大。残篇已经保留下王羲之真迹的所有笔法、技法,而它本身的双钩廓填,更是一种失传技法。摹本比真迹更加值得鉴赏、学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