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叔通兄、周兄等人相助,复兴在望。”先下说辞以试探。
周望咳咳二声:“刘大人主持西北大局,使中原不致沦落,功在社稷千秋。不过凡事皆有主次,立国亦有规矩,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今大宋乏人统属,康王在东,刘大人在西,政出二门,号令不一,中原混乱,实为国家之害。刘大人既为宋臣,当为朝廷尽力,勤劳王事,大人以为然否?”
方铁山:“秦川、河朔,人民安居,四方乐业,刘宰辅为国操劳、为民效力,有目共睹,有口皆碑,那是没得说的。西北沂王监国,秦王辅政,任用贤能,所在之地朝气蓬勃;康王偏据江南,良莠不分,盗贼肆虐,孰高孰低,不言自明。奉谁为尊,自有公断。”
周望:“恕我直言,太原虽名沂王监国,实则大小事务决于刘大人之手,有悖纲常。”
方铁山:“墨守成规,必将导致河山沦陷、社稷倾覆,炎黄子孙之祸福,系于一线,中原是复兴,抑或走向不归之路,周大人以为当选何途?”
周望还想再说,宇文虚中已接过话茬:“这个且不说它,我有三事不明,中明兄能否坦言相告?”
刘通:“请叔通直言。”
宇文虚中:“莽撞之处还请见谅。这三件事便是:一、靖康之难时,为何不发兵勤王,致使二帝北狩?二、上皇与陛下若回中原,中明何以自处?三、西北自主革新,未奉朝廷诣旨,何以如此妄为?”
这三个问题切中要害,相当尖锐,也是保皇派用以抨击西北、打击刘通的有力武器。靖康之难,刘通有坐视不救之嫌,国君被掳之后,才放马后炮,此为第一条大罪。拥兵自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果皇帝回来,是不是要拭父(赵佶是岳父)杀君?此为第二条大罪。擅改祖制,传播邪说,蛊惑民心,此为第三条大罪。有此三大罪状,则可套上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名,诛九族也不为过。
赵佶赵桓在金国受尽苦楚,企盼回归中原,要想回归,有赖于中原的强大。而有望解救他们出来的,便是西北刘通的部众。宇文虚中受赵佶、赵桓的托付,想弄清刘通的真实想法。周望在赵构手下担任太常少卿之职,此次造访,一是探察西北情况,二是揭其罪过,倒西北的墙角。
刘通心想,哟嘿,这是兴师问罪来了。唧唧歪歪顶个屁用?敌人不是被骂死的,保守顽固势力也不会自动退位。成王败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有朝一日扫平天下,厘定大局,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今日背些骂名,何足道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想到这里,回应道:“我想请问,当时西北有兵几何,金与夏有兵几何?东边有兵几何,金军有兵几何?西北军二面作战,以寡敌众,牵制了金军大部兵力和西夏军队,使西部河山不致沦于敌手。反观东面,我朝数十万兵,抵挡金军数万,这仗是怎么打的?东路军是人,西北军就不是血肉之躯?差别何以如此巨大,不能不令人深思。上皇与陛下是金军强拉去的吗?非也,是一些个卖国贼押着送给金军的。中原危急之时,朝中诸公、军中将卒有几个拿起过刀矛上阵杀敌?那个时候他们都到哪儿去了?保官惜命、叛国投敌者,究竟有多少,二位可曾算过?”
一番话说得二人脸上有些挂不住,刘通接着说道:“有道是皇帝受命于天,古往今来谁曾见过神仙鬼怪?神怪之说,总是虚妄。《尚书》有云: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圣贤之言,难道错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公道自在人心。我朝流弊至今,萎靡不振,长此以往,只有灭亡。打破陈规,革除积弊,势在必行。”
这番怪话,把二人当场震懵,宇文虚中悚然而惊,周望先生心中暗叫:“反了反了,真是反了。”
刘通让人把他们带往驿馆,给他们缓缓气,压压惊。刘中明造反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该来的总归要来,不该来的也来了。新旧势力迟早要有一场对决,光明正大树起旗帜,胜过躲躲藏藏、事事掣肘。
不久,西北局召开了高层志士会议,作出几项决定:一、先在高层宣布另立旗帜的主张,暂不对外宣布,等适当的时机再公告天下。二、重新调整人事结构,朝中不可靠人物调出要害部门,安排志士任职。撤换军中的不可靠将领,顽固分子免去职务,态度不明朗的暂停职务,争取转向,以观后效。三、开展改革与保守、落后与进步的讨论,以舆论引导民众支持革新和革命,为改朝换代、建立新中华造势。四、现阶段的情报工作,重点放在探察是否有动乱、骚乱等社情上,实行内紧外松之策,坚决镇压顽固保守派的策反和叛乱。
朝中兵部、吏部二个部门的人事调换即刻进行,其他部门暂缓一步。军队的调整也分二步走:举办时局讨论班、军校进修班,先将高级将帅分批调到军校轮训,革命性坚决的回原军任职,或另行提拔重用,摇摆不定者继续培训察看。稳定高层之后,再换中级将官。
千乱万乱,军队不能乱,军权必须握在手中。前几年的潜心经营,使得朝中要害和军中将领要撤换的不会太多,局势基本上是控制得住的。致于开展讨论,因主流刊物掌握在西北政府的手里,舆论导向自然是倾向于革新换代。此外,还在刊物上揭露旧朝廷的罪状和过失。赵佶发过罪己诏,赵构也曾发过罪己文告,正好拿来使用,以他们自己搬的石头砸他们自己的脚,岂不很爽。举办和发行刊物,谁也没有西北人士的得心应手,谁也没有西北的大手笔。所谓一步先,步步先,一招后手,招招受制。
赵构之流想学出刊办报,哪有那么容易。一是乏人组织,二是经验不足,三是发行渠道不畅,只能跟在西北的后头邯郸学步。西北除了发行报刊,还在太原开设辩论堂,举办辩论会。人们可以在辩论堂发表见解,阐述自己的主张。论辩不搞人身攻击,不可以诽谤他人。论辩是激烈的,但是假话、空话、套话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禁不起事实的轻轻一击。这种辩论堂的形式,后来发展为学术界的论辩会。
热情者也好,冷漠者也罢,心中自有一杆秤。人们所看重的是实惠,谁带来利益,就拥谁。谁带来祸害,就反谁,中州、江南之地,遍布民乱和叛军,即是明证。
好书尽在www.sjwx.info
第三卷 定鼎 九 奇之大者
(起6O点6O中6O文6O网更新时间:2006-11-8 0:49:00 本章字数:4271)
周望回南边去了。宇文虚中留在西北,此后还找过刘通几次,想游说刘通回心转意。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多,他自己反而有被对方拉拢的趋势。在周望之后,赵构那边还来过几拨人马,那些声名较好的受到礼遇,那些曾经为虎作伥的卖国贼,一来就被轰走,有的差点被民众打死。打这以后,南边不再派人过来了。
与此同时,西北也加紧了对赵构集团的渗透。对于金国的和谈提议,并非一概拒绝,答复是: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允许强迫北迁的民众回归宋国;归还掳走的财物;女真部族退回原栖居地,让出辽国中京、上京,由宋军接管;赔偿战争损失。
对金国提议讲和,如果置之不理,乃是无谋之举。你要和谈,那好,就来谈吧。秦军开出的条件在女真人看来,就是狮子大开口,哪里能够接受?双方你来我往,讨价还价,桌面上唇枪舌剑,暗地里剑拔弩张。金国作出了有限的让步,归还了部分器物,释放了赵佶爷儿仨,此后的谈判没什么进展。对于赵佶的归来,刘通是要的,而赵构是不想要的。
刘通接纳赵佶,是为了控制朝政,将来赵氏禅位让国,还要着落在他身上。赵佶吃尽了苦头,此生得以回归中原,已经大喜过望,皇位对他来说,早就失去了吸引力,他的愿望只是做个清静散人。心灵遭受重创、最难以释怀的就是赵桓了,他从小失去母爱,大难来临之时,被人硬推上皇帝的座位,曾经为此哭昏过去。当了皇帝没多久,就作了夷狄的俘虏,一下从天堂跌到地狱,国家的厄运、人生的灾难,如此重负为何要由他来承担?生在帝皇家,难道也是错?人生之最不幸者,莫非就是寡人?
西北与金国谈谈歇歇,交界处磨擦不断,在拉锯式的谈判过程中,一晃几年过去了。秦军辖区发展迅速,军中将帅几次请缨北伐,刘通均未同意。问是何故,刘通答曰:到时必有天助,我军不出则已,出则摧枯拉朽,一举平定北疆。而此时的金国控制区内,形势却不乐观。外部,辽人的袭扰,使其疲于应付。内部,由于秦军的压力减小,女真各部之间的矛盾加巨了,战和之争日益激化,终于在完颜晟弥留之际发生了流血冲突。
公元1134年夏秋之交,完颜宗弼(兀术)与完颜挞懒的矛盾白热化,兀术暴起发难,杀了完颜挞懒一族。金国上京血光四溅,人心惶惶,完颜晟听到噩耗,病情恶化,不久撒手人寰,比之原史的1135年正月谢世早逝了将近半年。
女真内耗,金主病亡,金国元气大伤。秦军引而不发,等的就是这样的时刻。这一刻终于到来,秦军兵发燕山,势如破竹,至1136年秋,基本荡平辽东、辽北,至1136年冬,女真的最后一股势力在金国北部的蒲与路上胡地区(乌第河一带)缴械。
小说推荐
-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 有理由认为,未来的世界舞台,将是三大文明唱主角。哪三大文明?西方现代、伊斯兰、中华。是这样吗?是。请看世界地图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那个特殊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总是理不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真想永远都只有一个,想要揭开盖子找寻到其中真正的谜题,一切尽在不言中,请记住,他的生活有自己的欢乐,他的幸福有别人的看法,那么一切是否有根据可循呢?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
- 武王砍下了纣王的脑袋,不等于拔掉了殷商的根子。生于忧患又偷天换日的周人,必须证明革命的合理性和政权的合法性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
- 郑庄公命令各部,只要看见大旗一挥,就击鼓进军。他的手下一箭射去,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6:百家争鸣
- 当孔夫子对学生宣讲自己的主张时,当然想不到这将开启一个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6:百家争鸣》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