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追梦

第16章


  后来我们一起上了小学一年级。当时很时兴一种装铅条的自动铅笔。我家不给我买。有一天我借她的自动铅笔用,这种笔八分钱一只。她很乐意借给我。后来,在我一次上厕所的时候,掉到了厕所里了。我想坏了,必须给她买一支赔她。她知道后很大方,说:“不要了。”
  但我很为那支笔伤心。而且极感过意不去。
  有一个镜头偶尔总是回想起来。那是一个秋阳西下的时候,在村东的棉花地里,那棉花的叶子已经被风霜染成了红色的,被金黄的阳光一照,十分好看。在个充满色彩的田野里,我和秦静汀在一起砍草。那时也说不清谁和谁一块去,因为我们在一个生产队,总是结伴而行。
  砍草的时候,她对我说:“等长大后我给你当媳妇吧,你愿意不。”我没有回答。因为当时我觉得她太胖了点,从心里我不很想让她给我当媳妇,总想以后可以找一个好看一些的。
  她的父亲在外面上班,家里只有母亲和一个妹妹。家里陈设虽说简陋,但很整洁。我时常去她家玩,她和妹妹在一间东屋里住,记得那间屋子里好象有一张大床,就似乎没有其他的东西了。那一年从她那里借了一本故事书,书里的故事十分优美,我看后便爱不释手,她大方地借给我看了好几天,那书上的故事很引人入胜,也许是从那时起就喜欢起文学来了。那本书的名字已经忘了。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极想知道那本书的名字,但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有一次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就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秦静汀,我一定要问一下那本书的名字。但随后就自己嘲笑自己,恐怕这辈子也不会见到她了吧。因为时间不长,她的母亲带着她和她的妹妹迁到了城里,和她父亲团聚了。她家的院子也处理给了邻居。
  没想到世界太小了,现在竟然在大学里又遇见了她,我们这个一年级的同班同学现在又成了大学一年级的同班同学,真是太有戏剧性了。想到这里。我说:“真是没有想到在这里竟然遇到了你,真象《红楼梦》里说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她说:“这世界很大,这世界也很小,也许这就叫缘吧。”
  29、高校生活
  这段时间,我给学校的老师们和过去的同学写了一些信,把我的情况告诉他们。时间不长,我接到了一些来信,有老师写来的,主要是免勉的话;更多的是同学写来的。从这些信中得知,李建立已经被省古城大学法律系录取,且已于九月份顺利入学。这所大学不在省城,所以暂时无法见面。还有一封来信是刘子平写的,他考上了地区经贸学校会计班,学校在金桃市。我还得知江一珍由于在高考的时候太紧张,这次高考没有考好,现在也回学校复习了。当然这其中还有其他同学的消息。
  当时,学经济与学法律是我们文科的两个热门专业,尽管我在求学的道路上遭受到一场意想不到的波折,没有如愿到重点大学读书,现在也只好知足认命。而且在无意之中,还找到了一个小学的同学。
  一天,秦静汀对我说:“我把你到这里上学的消息,告诉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想让你星期天到家里去,说是好好招待你。”
  我说:“这怎么好意思。”
  她说:“又不是外人,我们是一个村的。”
  我说:“那好吧。”
  到了星期天,秦静汀早早地就敲开了我们宿舍的门,搅得其他同学也没有象往常那样熟睡。因为星期天学校安排两顿饭,第一次开饭的时候都在早上九点以后,所以每个周末的晚上,同学们疯玩,一般很晚才睡。所以第二天都睡懒觉。
  我和秦静汀乘五路公共汽车然后再倒八路车,大约走了十几站路。下车后到了一个机关宿舍。在一座楼的二楼,来到了她们家。
  进门以后,迎出来一位近五十岁的中年妇女。长得胖胖的,脸也是圆圆的。我认出来了,这是静汀的母亲。她问:“你是金柱吧。”
  我说:“姑,是我。”
  她笑着说:“都快十年了,这孩子都长大了。你的父母好吗?”
  我说:“都很结实。”
  她说:“小的时候那么调皮,现在这么安稳了。”
  我没有说话。秦静汀在一旁插过嘴来说:“妈,看你,光顾说话,也不让我家坐下,我们可是跑了好远的路了。”
  姑说:“你看我,快里边坐,小汀,快给金柱洗几个苹果。”
  我说:“不用这么客气了。您快忙吧。”
  秦静汀洗了好几个大苹果,装到了个搪瓷盘子里,用一把小刀熟练地削着果皮。这时从里屋里出来一位中年男子,我不认识,急忙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秦静汀说:“那是我爸。”
  又对父亲说:“爸,这是我说过的李金柱。”
  秦静汀的父亲戴着眼镜,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对我亲切地笑笑说:“欢迎,欢迎。”然后说:“你们先在这里玩,我还有点事没做完。”然后又到里屋去。
  秦静汀娇嗔地说:“整天那么忙!”
  中午在她家吃的饭,做了几个菜,主食是饺子。到吃饭的时候,仍旧是我们四个人。我忍不住的对秦静汀说:“不是你还有个妹妹。”
  她说:“你说静华吧,她在上高中。学习正紧,住校,中午不回来。”
  吃过饭后,说了一会儿话。静汀的父亲仍然到里屋忙,听静汀说是在赶一个什么论文。静汀的母亲十分关心村子里的事情。因为她离开家乡以后,随着老人的故去,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去了。当然对过去熟识的人们很关心。我对她的问题尽我所知道的尽量给她完满一些的回答。因为这两年上高中时住校,村子里一些事情知道的也有些不如过去那样详细了。她听了以后,总是说:“时间过得真快,没想到你们都长大了,我们也老了。”
  秦静汀在一旁有些不耐烦地坐着,一点也不参与我们的谈话。我想,吃过午饭,他们也该休息一会儿。于是就礼貌地告辞。
  秦静汀说:“我们一块回去。”
  她母亲对我说:“有时间就到家里来,就把这里当成家。”
  我说:“我会常来看您的。”
  大学的生活的确与高中不同。在上高中时,我们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那就是在高考中取胜。现在,没有了这种压力,所以同学们都有一种十分轻松的感觉。人们在学习上好象有点失去了方向。有一个十分明鲜的例子就是六十分万岁。认为只要各门功课考及格,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就行。因为我们已经成了国家的人。在学校里不但不要学杂费,还对困难的学生发放助学金。而毕业以后,国家负责分配工作,许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十分饥渴地需要人才。是啊,国民经济已经驶上了快车道,整个国家,百废待兴。针对六十分万岁的观点,学校专门组织了讨论会,大部分同学并不赞成这个观点。
  由于学习没有了明显的压力,人们的学习也显得自由多了。于是我在业余时间,更多地是靠借阅文学书刊打发日子。学校图书馆里的书真多,这一时期,我几乎把国内外的文学名著看了一遍。同时,在一些著名文学刊物上诸如《十月》、《当代》、《收获》上,读到了许多反映文革时期或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
  在这个时候,学校里开始组织舞会,而我对此不感兴趣,我一想到拉着女生的手,搂着女生的腰在那里游来荡去,就会脸红心跳。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我没有这么好的身体协调性,不是踩了女同学的脚,就是显得木呆呆的,引起同学们的哄笑,这种笑声有点让我抬不起头来。秦静汀是舞会的热心参与者,积极主动地教我,而我却一直配合不好。所以这件事引起了我们之间小小的不快。她总是说:“你真是个老土。”
  我生气地说:“我本来就是老土。”
  于是我对舞会失去了兴趣。由于我对舞会的态度,也使她一个人在舞场里感到有点兴致索然。那时,由于她那响亮而标准的普通话,使她竟争上了学校广播站播音员。每天学校中午或下午课外活动的时候,总是会从学校分布在各处的大喇叭里传出她那甜美的声音。由于我对文学的爱好,我就成了广播站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于是在那一段时间里,我的文章总是从她那甜美的声音传遍整个校园。
  “经济学院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首先播送李金柱同学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时代对我们财经大学生的呼唤》。”
  接着,在配乐声中,开始播送我的作品:
  新的时代,造就一代新人。当今我国已经进入一个百业在兴,经济起飞的一个崭新的时代。改革的浪潮已成汹涌之势,涤荡着神州大地上一切阻止社会发展的羁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信息,令人深思,令人猛醒,令人振奋。历史已经为振兴中华提供了又一个难得的机会。在这个万马奔腾的时代,我们青年人谁不想当千里马?我们财经大学生,更担负着时代的重任。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无数事实表明,经济腾飞一靠技术,二靠管理,二者缺一不可。中央明确提出,要起用一代新人,造就一支宏大的经济管理队伍。时代需要我们财经大学生,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企业家型的人才。……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一切都是那样新鲜,一切都好象令人激动。
  30、江一珍
  说起来大学生活要度过四年时间,在一开始看起来好象是一段漫长的日子,其实过得很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