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两千零六十四章 疆域太大也不是一件好事


    柴玉京接过圣旨,看着上面的字迹,心情激动,李有两个外室,一个跟随李南征北战,现在成为波斯王,另外一个却在燕京花天酒地,到现在还只是一个侯爷。曾几何时,柴玉京心中也有些迟疑,他一直担心,自己是外室之子,被封为侯爷已经是天大的幸事,还想着其他的东西。
    没想到李会册封自己为王,还列土封疆,这是他绝对没有想到的,数年的辛苦这个时候总算是得到了回报,统治千里之地,坐拥沃土,这样的好事哪里能找到。上天不负苦心人。或许在李的眼中,从来就没有什么外室之说,只要自己努力,李对自己这个儿子都能一视同仁。
    “八万大军,坐镇整个波斯,剩下来的文臣武将可以从国内调取,太子会支持你的。但至于以后的事情,那就是看你自己了。”李指着面前的地图,说道:“这边就是波斯故土,出了波斯之后,就是土克曼苏丹、埃及,埃及传承很久,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你想要占领埃及,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儿臣明白。”柴玉京想了想,忍不住说道:“您曾说着土克曼苏丹将有大富贵,这大富贵?”他记得李曾经说过这个地方有富贵,这个时候终于问了起来。
    “富贵?自然是有富贵的,可惜的是,我们现在都利用不起来。”李望着远方,长叹道:“这样的富贵只能留给后世了,或许是千年之后了。记住了,什么地方都可以丢失,唯独这个地方不能丢,要将大唐的文字和文明带到这个地方,深耕这个地方,这样千百年之后,玉京就可以闻名千古,甚至比你的父皇都会留下好名声。”
    柴玉京听了连连点头,心中也是一阵惋惜,他知道李说的是事实,不然的话,也不会认真的叮嘱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按照李的吩咐做下去,就算这一块是沙漠,也要好好的将其占领。
    “柴玉京?到底是姓柴的,从今日起,你就姓李吧!”李看着柴玉京一眼,说道:“柴家的血脉以后你就看着办,给他留一份血脉吧!”
    “儿臣遵旨。”柴玉京双目中闪烁着一丝晶莹,重归李氏,这是他多年的梦想,甚至他也知道,自己的母亲也是这么想的,一个柴玉京在京中虽然号称景侯,但实际上,大年夜晚上的宴会,柴玉京都不能前往。归根结底,他是姓柴的,现在总算不用如此了。
    “现在我们的疆土实在是太大了,朝中的人员有限,也不知道能不能为我们的疆土提供更多的人才,人才治理跟不上,迟早也会出问题的。现在多是军管,军管的时间长了,对天下可不是一件好事。”李还是有些担心。
    “儿臣认为太子兄长肯定知道这边的情况,我大唐人才济济,就算父皇占领的地方再多,朝中也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前来接收的。”李玉京恭敬的说道。
    “但愿吧!”李摇摇头,从东到西,大唐帝国的疆土何止万里,这需要多少人才,又能得到多少合适的人才,就是连李自己都不知道。
    燕京城已经开始新的一天了,李定北做了两年的太子,已经熟悉了朝中的情况,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坐朝听政,处理朝中的政务,虽然还没有登基,实际上,已经和皇帝差不多了,甚至连扶桑和西南的战争都能参与进去。
    “今天可有本?”李定北摸了一下眉心,实际上,有的时候他很羡慕李,处理朝中繁重的事务之后,还有如此强大的精力,俘获那么多的美女。
    “殿下,臣等请开恩科。”张孝纯苦笑道:“朝中现在大部分衙门人手不够,府县也多有空缺,唯有开恩科,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那就开恩科吧!父皇那边会写个折子吧!”李定北苦笑道:“父皇这个时候正在南征北战,为我大唐打下了如此庞大的疆土,若是我们连这点后勤之事都没有办好,岂不是显得我们无能,我大唐人才无数,想必开恩科也能取到不少人才。”
    “人才是有的,但能不能获得这么多的人才科,臣也不知道。”张孝纯一脸的苦笑,人才肯定是有的,但能不能找到这么多人,连张孝纯都不敢确定。
    “能招多少就招多少吧!”李定北感到一丝压力,这江山太大,有的时候也不是一件好事情,更重要的是,这种事情还要延续很长的时间,占领区的人想要帮助大唐治理当地,且不说才能的问题,就是忠诚都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殿下,这获得庞大的疆土自然是好事,但若是治理的官员跟不上,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陛下当初定下来的五年一扩张,正好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现在陛下猛然之间将疆土扩大到如此地步,臣认为是不是可以暂时休整一段时间。”张择端忍不住出言说道。
    从西边传来的战报,让朝中大臣们兴高采烈的同时,同样也是愁上心头,这些官员还有百姓,都将是一个问题。西部远离中原,或许是地广人稀,或许是黄沙遍地。固然是有无数黄金珠宝,但远离故土,身边连一个亲人都没有,人生地不熟,这些官员们会前去上任吗?那些百姓会答应迁移吗?这件事情谁也不知道。
    “财帛动人心,这些新晋的官员,一般都是当一个县令,但在占领区或许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难道没有官员前往吗?”李定北迟疑道。
    “或许陛下对那边的官员要求更高。”张孝纯悠悠的说道。处理异族那边的事情,一些刚刚科举之后的年轻人可是差了许多。只有调动有经验的人,才能治理好当地,但是这对朝廷来说,压力就比较大。
    “先开恩科吧!这些年,朝廷的科举已经有了变化,也不像以前那样,只考文章,考中的人,锻炼一番,处理政事还是可以的。”李定北只能苦笑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