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醉--两个70烟草男人的内心故事

第33章


老牛路过时,没有拯救小鸟;反而将大便拉到它的身上,将它覆盖了起来。小鸟虽嫌恶臭,但还算温暖;而且牛粪也能勉强充饥。某天,小鸟感到路面振动,预感有大型动物路过。它拿出最后的力气,高声鸣叫起来。不料路过的是狮子,狮子发现牛粪里有只鸟,毫不犹豫地将它扒出来吃了下去。 
  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当你遭受挫折时,向你泼粪的人不一定在害你;而且,处于逆境,最好闭上你的鸟嘴!就不会有更坏的结局了。 
  自己的景况还不是太坏,看来项目上遭到的挫折也不一定是坏事,这就是故事的现实意义―姜灿想。能改换一个环境,坐而论道地专门思考一些问题,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人往往就是这样,特别对于执着于某种想法的人,你越是全身心地去探索,理想的思路越是不容易打开。当环境变化,或者暂时冷却冲动时,思路或许豁然开朗。姜灿在潜心学习之余,有关工作的种种思路汩汩涌出。身处上海,他对于上海烟草集团的运作有了深刻的观察。上海的香烟货架上,品种并不见多;但地产烟的强势地位毫不动摇。“中华”作为名优卷烟之首,自然是抢手货;本地产的“红双喜”也势头强劲,这不得不归功于商业和工业的紧密合作。对于零售终端的有效组织管理,其实早就出现在姜灿的视野中,流行的说法是所谓“终端为王”!但他没有料到,在上海这样一个多选择的市场里,地方垄断可以如此强势,而且,这种垄断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轻易获得。真应该邀请企业和公司的领导们来这里看看,他山之石,或许可以攻玉的。姜灿回想起临行前老总叮嘱的话――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观点,保持沟通。他想,如果向公司发出邀请,大概是可以成功的。 
  在案例讨论课上,面对烟草行业的问题,同学们的广泛讨论也很有参考价值― 
  和尚说:“烟草业的发展路径将向着两条截然相反的方向快速进行,就是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香烟将跟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回到产品的日常供应层面。在这种方向上,香烟不要讲求太多的品牌商品属性,只要品质稳定就好,包装啊什么的,都可以从简、从弱;而且要注意环保―外烟已经走到了这种路子上。作为奢侈品的香烟,就要讲究品牌和包装。外国人把雪茄作为了奢侈品,烟斗也算。这里请注意了,烟斗这样的工具也很重要,这个方向上要参照服装行业,服装中的奢侈品做法是有一条通天大道的,就是品牌附加值、品牌附属物的问题……” 
  高原从建筑的理性思路出发,提出行业结构性的问题。他认为地方保护主义必须打破。就像一座大厦,虽然每个单位可以有自己的功能,但不能让每个单位在建筑上有独立的结构,大厦在整体框架下才能稳定!商业和工业环节能够以市场和资源为纽带结成地方同盟,即一定程度上的托拉斯!或者工业环节来个“大一统”,商业环节的“大一统”应该不是问题的。将名优品牌以贴牌生产的方式把生产放开出去,该交品牌使用费的就交钱,以市场相交换也可以。这在行政力量很强大的中国,在最后一个未开放的烟草行业一定可以实施。高原认为,难题无非来自于地方利益,谁叫国税和地税要分开呢?而且每个地方的支柱产业也不一样。 
  宏观的问题,正好有陈默的宏观考虑。他认为各地方烟草利益集团,可以综合评估本地的重要资源,在产、供、销或者说原材料资源、生产品牌资源、市场资源中进行评估;哪个资源占优,本地就着重做大这个资源。比如说,烟叶生产大省可以主要做原材料这个环节,人口基数大、流通环节搞得好的省可以主要发力在销售上,而品牌和生产设备资源占优的,也可以相对集中搞生产。这样,有重点的地方先守住自己的优势资源,开放或交换本地的弱势资源。大市场的对内开放、犬牙交错的混战局面也就可以突破。高原特别强调指出:搞开放、合作,最怕的是大家都是鸡蛋一样圆溜溜,互不缺少、都很薄弱;如果我们把自己装扮成一个鸡蛋,迟早会成为国外大集团的早餐! 
  早餐,当然是一个笑话,但同班的小师妹觉得这个说法很中肯。她从国外留学回来,工作之前还要拿一个国内的学位才放心;她是班上惟一一个由学校再到学校的人。离开祖国多年,她已经不大了解国内的情况了。她没有选择清华、北大光华这样的“国营企业”管理学院,也不喜欢长江学院那种“民营企业”,她选择的复旦管理学院,大体相当于“合资企业”吧!她对国有企业有着严重的担忧,特别是对烟草这种国有企业。她给烟草业的建议是―不如引狼入室,让国外大集团来整合国内的小烟草。   
  第八章 飘(5)   
  对于小师妹的观点,姜灿马上表示了反对。中外合作基本上是以技术和资金为前提的,而烟草行业目前的设备技术多数是世界领先的―因为我们是后起之秀,技术起点会比较高一些;资金方面也只是长线资金比较缺乏,短线资金还是充足的。国外的品牌优势和管理优势是第一位的,这些软优势却是我们最大的威胁。我们已经在知识产权上吃尽了苦头,怎么能在这个保护得相对好的行业让外资控制呢?大家知道,国外的烟草业已日渐萎缩,这种“引狼入室”,正好给他们一个转移市场的机会! 
  小师妹坚持说,汽车行业不正是让外国企业来整合的吗?中国已经成为汽车世界工厂―难道不好吗? 
  姜灿说:“那是我们在汽车技术上的强烈需求和不公平谈判造成的!” 
  讨论眼看会流于民族工业的存亡争论,外籍教授不得不收尾作结:“作为企业要为利益考虑,作为个人要为健康考虑。好在烟草不会是一个成长型的行业,那些强烈依靠烟草利润的企业或政府,更应该考虑这个行业的未来走向,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因为烟草总有消失的一天。”教授不吸烟,对烟草的命运漠不关心。 
  烟草果真是会在人类的生活中消失吗?就像古人的服装终会被现代的服饰所取代,古时的建筑终归为现代建筑所淘汰一样吗?或者人们原本没有衣服、也没有房子,这些只是人类自做的窠而已!就像爱情、婚姻,人们创造了它,并在无尽的思维世界中将它们构建成文化,或者只是人们对于欲望的纵容和抗争!戒烟的案例中,不是说“心瘾难戒”吗?姜灿在这样的哲学悖论中思索度日。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偶尔打断他的思考―人们在世纪末的惊慌,虽然并没有引起骚乱,但很有可能是多抽了烟的。世贸双子塔的被撞打破了美国人的安全梦想,人们会不会也转而多抽了烟呢?姜灿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在成都的阿弥,阿弥在电话那边“哈哈”笑着说:“烟草从生活中消失,我的烟酒所可以做博物馆;人们郁闷多抽烟,我的生意可以做得更好;我什么都不担心―哈哈!”阿弥当然不会对于世界的任何改变吃惊,他这种期待灵感乍现的人,恐怕是惟恐天下无事吧!但姜灿不能不为这些问题思量,商务中人的心常常就像股市行情一样起伏;既然事件可以影响股市,它自然也可以影响到在商言商的人们。 
  临近毕业,姜灿将自己在上海两年来的所思所想写成材料E-mail给老领导,算作研修成果汇报。而恰逢老领导到上海考察市场,特别安排跟姜灿的见面。 
  一见面,老总就高兴地说:“回去吧!现在正是用得着你的时候。”老总说这个话的时候,同来的文静在后面注视着姜灿,眼中有着万千话语。 
  从文静那里,姜灿了解到了企业有了全新的变化,虽然来不及了解是哪里的新变化,但今日的中国,但凡变化总能让人充满遐想。姜灿曾经的热情,又熊熊地燃烧了起来,眼睛直勾勾地瞪着前方发愣――而前方正好是坐在咖啡桌对面的文静,搞得文静怪不好意思地红起了脸。 
  “企业变化很大,从销量、市场范围,或者产品结构来看都是如此。”文静赶忙说工作,以便镇定下来。“老总对你的希望很大,我们原来跟KH公司的合作也被证明是有远见的。大家都说,只有我们公司是方案有储备、人才有储备―人才包括你呀!”文静说完工作,似乎意犹未尽的样子,手指玩弄着咖啡勺,只是不开口。 
  姜灿为这些变化而激动,他看到了大干一番的前景。男人在为工作激动时常常忘记了女人,但女人多半觉得此时的男人最可爱。文静依然爱着姜灿,这一点在西昌明确以后就没有改变过。她之所以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用甜言蜜语,用死缠乱打,用性关系挽留姜灿,源于她明白的一个道理―每个男人的心中都有一只老虎,你不让这只老虎跑累了,他是不能服服帖帖地倒在你怀里的;或者,男人好比风筝,有了一丝情线,让他飞高会更灿烂、更稳妥些!如今这只老虎到了归山的时候,风筝也该收一收了。她鼓起勇气说― 
  “你有什么打算?你不会不回去,让我们失望吧?” 
  姜灿从憧憬中醒过来,他注意到文静把“我们”说得特别重。情人之间的距离真的是可以产生美的;他和文静的持重,恰好维持了这样一种距离和这样一种美。萱儿曾经盛赞过成都女孩会持家,小师妹也说过成都男人的福气。姜灿每每听到这样的言辞,多少都会想到文静!这至少说明他心里一直有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