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狮子国海峡的海军之战落幕的时候,穆拉德四世终于领军赶到了孟加拉的达卡。因为有沙贾汗的前车之鉴,穆拉德四世只是稍微进攻了下,发明明军的火炮确实射程远,精度准之后,他便立刻停止了进攻,转而命令手下挖壕沟这种简单明了能有效躲避火炮威力的应对方式。
虽然挖壕沟需要时间,可穆拉德四世有的是人手,等一些天,他自然也等得起。
而在北线这边,辽阔的东欧平原上,不同军服的联合国盟军,几乎是一字排开,浩浩荡荡地从西线往东线推进。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居于中军,看着不管是以前的盟军,还是以前的对手,所有的军队都听他号令之下滚滚向前,心中就没来由地充满了无比的豪气。
统领欧洲各国军队,横扫天下,是为欧洲之王也!
如今的他,虽然名义上不是,可实际上已经在做欧洲之王的事情了!
一路上,明军也是“节节败退”,几乎就没有像样的抵抗,远处,被明军夺取的萨马拉堡已经不远了。军情也有送达,说明军已经扩建了萨马拉堡,拒城而守,没有再跑了。还有领近的两个乌拉尔山脉的通道,都有明军重兵把守。看这样子,明军似乎是要在这里和盟军进行决战了。
前锋大将,瑞典的托尔斯藤森派人回来请示,要不要绕路越过乌拉尔山脉袭击明军的后路。他断定,明军的物资正在源源不断地从远东运过来。如果绕过乌拉尔山脉的话,西西伯利亚平原一带,明军无险可守,完全可以给予明军的后勤以沉重打击,从而断绝明军的物资补给。
对此,腓力四世想了下,还是没有同意,他对手下各国将领说道:“我们远道而来,要的就是时间。如此大军,每一天的物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绕道乌拉尔山脉,需要不少时间,通过截断明军物资,用迫使明军物资消耗而败亡的战术,时间太长,不行!”
他说这话,确实也是有统帅的难度。特别是北欧各国,原本就被李定国的骑军骚扰,物资损耗很多。哪怕这个损耗,他们又重新从那些农奴手中夺回来,也还是损失很大。
因此,这一次至少五十万军队出征,再包括押送粮草物资的农夫什么,也确实是对欧洲各国造成了重大的负担。为了这一次战事,各国的贵族都出血了不少。如果这一次的战事旷日持久的话,就算消灭了明军,国内也会因为物资消耗过多而引发暴乱。
事实上,就这一次搜刮物资之后,腓力四世都觉得,那些贱民已经非常不满了。很多人,甚至都有可能无法过冬。如果大军不能及时撤回国内的话,一旦那些贱民没有得吃,知道明天就要饿死的情况下,搞不好就会造反,引起后方动乱。
当然了,腓力四世对各国将领,除了说明后勤方面的担忧之外,他还对他们说道:“不管乌拉尔山脉那边的明军,我大军兵力占优,只要围住了萨马拉堡,也一样能断绝明军的内外联系,用我们的优势兵力,拔除这颗钉子,而后全军攻打乌拉尔山脉的那两处明军关卡,一定能打败明军!”
乌拉尔山脉的地势,是西边平缓,东边陡峭。因此,并不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就是这个原因,让腓力四世觉得只要身后的萨马拉堡能拔除掉的话,要攻下乌拉尔山脉的明军关卡,就不难了。为此,他不愿意分兵绕路。
其他各国的将领想想看,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没有反对的。
铺天盖地的军队,犹如蝗虫一般拥向萨马拉堡,一路之上,偶尔遇到有同种族的农夫,不管是何种口音,全都纷纷杀戮了起来。因为他们知道,在萨马拉堡附近的农夫,都是投靠了明国的叛徒,该死!
没有多久,腓力四世便到达了萨马拉堡附近,随后下令派出各五万大军前往乌拉尔山脉一侧布防,严防死守乌拉尔山脉的明军,不让其影响主战场。剩下的四十万大军,几乎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萨马拉堡。
在明威堡城头上,李定国和满桂都站在城头上,他们用望远镜在之前已经看到了西夷屠杀野外农夫。对此,满桂只是摇头说道:“看看,让他们撤离不撤离,觉得西夷军队不会杀他们,认清现实,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了吧!”
明军在事先就下达撤离命令了,要让他们都撤到乌拉尔山脉的东边去。但是,有的农夫不愿意走,觉得最多被那些贵族老爷的军队抓了,重新成为他们的农奴,也好过背井离乡,去气候差异很大的西西伯利亚。
这一战,大明不能让后方有不满情绪,因此就没有强制他们撤离。而且,有时候,让他们认清原来的主子,彻底绝了念头,也是一个不错的示范作用。
扩建后的明威堡,西面是伏尔加河,东征的联军没有船队,无法进行有效供给,因此,大军主要集中在其他几个方向。看着城外密密麻麻地军队,漫山遍野地覆盖在草原上。
哥萨克族的首领赫梅利尼茨基,就站在李定国的身后,他那见过这么多军队,顿时吓得脸色惨白,久久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以前欧洲各国打仗的时候,出兵个几万人马,已经是很多了。至少他作为波兰的仆从军出征,都没见过十万以上的军队数量厮杀。
当然,欧洲各国联合起来和奥斯曼帝国的征战,数目倒是不少。比如在原本的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欧洲各国之间的维也纳之战,当时就奥斯曼帝国就出动了二十万军队,算是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事之一了。
满桂一个不小心,瞅见了赫梅利尼茨基的脸色惨白,便立刻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当即一转身,拍了下赫梅利尼茨基的肩膀,吓得在愣神的赫梅利尼茨基一大跳。
回过神来,赫梅利尼茨基看到是满桂,连忙想说什么,不过满桂已经先说了,指着城外的敌人说道:“不要看这城外的敌人多,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在我们东方,像这样规模的战事,也有过不少的。没什么!”
听到说话,李定国也转过头来,只一看,就一目了然,便也跟着说道:“在我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战事已经证明,人多不一定有用。很多时候,敌人的庞大,往往会成为名将成名的踏脚石!一如眼前的战事,一战而定,从此欧洲就任凭我明军驰骋纵横!”
他在说话间,充满了浓浓地自信。这让赫梅利尼茨基听了,微微有点失神。要知道,李定国这个时候,胡子都还没有,却有着如此强烈的自信、从容,就有种外面那些,根本不是全副武装的敌人,而是一群待宰羔羊一般,这让赫梅利尼茨基感到好惭愧!
如果李定国只是一个普通小孩的话,赫梅利尼茨基或者还不会有这样的感觉,说不定他会认为小屁孩,懂个屁,乱放厥词。可李定国不是普通小孩,他已经威名赫赫的明军将领,在欧洲大地上,要说最有名的明军将领,不是满桂,而是李定国。他这样的人说出来,谁敢拿他当小孩子说话看待!
无形中,被满桂和李定国的乐观所感染,赫梅利尼茨基的心情好了不少,心中的恐惧也不知道在何时淡化了。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李定国转身看向城外,淡淡地说道:“我们先守一阵,先耗掉敌人的锐气,再让他们知道我们大明的厉害,用出杀手锏,一战而定胜负!”
听到这话,满桂笑着点头道:“你是天子门生,说话都是一套套地,我一个大老粗可比不过你啊!”
李定国虽然年轻,可他在新军营训练,又以优异的成绩从京师初级武备堂和京师高级武备堂毕业,特别是京师高级武备堂,祭酒可是当今皇上,所谓天子门生,也就是这么来的。对于这些,还在努力识字中的满桂,心中的羡慕是可想而知。
而边上在听着的赫梅利尼茨基,则是眼睛一眨一眨的,什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听着好像很深奥、很厉害的样子,看来,以后有机会的话,要好好学学了,要不,就只有光听的份了。
到了次日中午,阳光明媚的日子,联军统帅腓力四世一声令下,军队出迎列阵,各色军服,就犹如万花筒一般。三面城墙的前方,都布满了联军军卒。每一处阵前,都有联军军卒推着重炮,喊着号子向城墙这边推进。
看着一门门重炮推向前,被众将围着的腓力四世便微笑起来。这一次攻打明军,军中就携带了足够的重炮,足足有三百多门,都是各国挑选出来威力最大,射程最远的重炮。每个城墙都能分到一百多门,看城内的明军还怎么守?
虽然他听说过明国海军的火炮厉害,但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西线的明军,有什么重型火炮一说。就算有,那应该也很少。双方就算火炮互轰,交换之下,也能让城里的明军付出惨重的代价。
虽然西班牙没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可对于士气的重要性,他当然是知道的。更何况他是统帅,管着后勤这块,也知道人数越多的战事,越是要速战速决才好。因此,他今天这开门的第一战,还特意有不少准备。
比如说,他把前锋大将,瑞典的火炮名将托尔斯藤森调了回来,由他来亲自指挥这次的火炮攻城。要是能一举攻下萨马拉堡,那相信他腓力四世的威名,也将传遍欧洲。
对此,托尔斯藤森其实也是有信心的。上一次的战败,他一直认为,如果不是明军的无赖战术导致军阵崩溃,只是正规作战的话,他一定能让自己的火炮营发挥出该有的威力,明军就一定不是对手的。
这一次,明军被围城墙里,该是没法用上次的赖皮战术了。托尔斯藤森在心中暗暗发誓:此战,一定要为自己正名!
在他的指挥之下,一门门地重炮被推着,缓慢地前进。他骑马在后面,命令手下大声喊着,没有命令,不能停,要一直往前推。
托尔斯藤森是打定了主意,如今欧洲各国的军队都在身后看着,这是自己最为擅长的战事,一定要打好了。哪怕在推进过程中,有所损失,也要推到足够近,这样重炮才能给城墙造成足够的威胁。
相对来说,他更希望越早听到城头上的炮声就越好,因为那样说明,明军沉不住气。而且距离越远,准头就越低,火炮的无用功就越多。在这过程中,哪怕损失几门炮,也是完全值得的。
而那些在用力推重炮的军卒,则一边流汗推着,一边在心中祈祷着,希望明军不要开炮。要有骑士精神,等这边准备好了我们大家再一起开炮。那样的话,就算战死了那也是人各有命,也认了。
而城外列阵的无数军卒,随着重炮越推越近,也都纷纷全神贯注地盯着,心中都悬着,在用着劲,似乎这样,那远处的重炮就会推得更快一般。
托尔斯藤森和他们不一样,他忽然慢慢地担心起来。因为如今这个距离,其实已经在火炮的射程范围内了。可是,城头上的明军,却没有反应,这说明,明军能沉住气。有这样的对手,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将军有令,再推进三百米,就迅速装填开炮,自由轰击城墙!将军有令……”
有骑卒飞马来回,开始传达托尔斯藤森的新的命令。因为据托尔斯藤森的估计,再有个三百米,那就到了他的重炮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就可以开炮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城外的人看到城头上有硝烟腾空,随后,他们就听到了“轰轰轰”地声音传来。
只见三面城墙上,都有数十颗铁弹呼啸砸向城外。
托尔斯藤森一听之下,顿时松了口气,明军终于到了极限,沉不住气了。
这么想着,他定睛看了过去。
小说推荐
- 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
- 朱昱郴魂穿崇祯,激活祖宗保佑系统。虽然第一次当皇帝,但是有朱元璋,朱棣等先帝教导,他振皇权,压士绅,重整军队,平东虏,定南洋,夺回西域,广拓辽东千里 作者:湘中大将所写的《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湘中大将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六章 大结局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他本身的素质在明代的帝王中也属上智之人,与他那个二十多年不上朝不与大臣见面的祖父和他那个纵情酒色,不会治理天下,却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的哥哥相比,崇祯之敬业,简直可以评为帝王中的劳模 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希望能够中兴帝国-并且为了这一希望而
- 历史军事鲟鱼完本
- 最新章:结束章 【定鼎】
-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 这是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王朝的覆灭的悲剧故事。之前的明朝就因为灾荒频繁、宦官专权和外敌频繁入侵而摇摇欲坠,待崇祯继位之后,他接受父兄们“女色亡国”的教训,勤于政务,戴星励治,立志中兴。可惜他不辨忠奸,胆小多疑,最终使本来就风雨中飘摇中的明王朝彻底崩塌。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大清、大顺的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作者所写的《百度宅男当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结局【全书完】
- 崇祯封神
- 喜欢黑山老妖的读者将就一下吧 作者:屠神龙所写的《崇祯封神》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屠神龙完本
- 最新章:新书
- 崇祯·日暮歌
- 没落公子许夕照在走投无路之下混入皇宫假扮太监,历经一系列机缘巧合,竟成了崇祯皇帝的贴身侍从 从心思摇摆不定,几次想要逃离皇宫,到决定对崇祯皇帝不离不弃,誓死相随,许夕照始终立于崇祯皇帝几步之遥,注视着这个明争暗斗,忠奸难辨的朝廷,见证着这个内忧外患,战乱不绝的时代,陪伴着这位有喜有悲、有笑有怒,或与
- 都市言情来年今日完本
- 最新章:109 第一百零八章 尾声
- 崇祯盛世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 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 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粉丝群 414450807欢迎来玩,永远有效 作者:轩樟所写的《崇祯盛世》无弹窗
- 历史军事轩樟完本
- 最新章:1136 大结局(下)
- 崇祯十七年秋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 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 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 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穿越架空话凄凉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改名了
- 崇祯本纪
- 朕就是崇祯,拥有海军辅助系统的朕绝非亡国之君。有朕在,大明将江山永固,天下一统 魏忠贤,你是把好刀 东林党,还是去当在野党吧 李自成,继续给朕打工吧 皇太极、多尔衮你们放心,满族作为少数民族,会圆满融入我大明的 朕的目标:天下日月所照,皆是大明臣妾 英语是什么鬼?一边玩去吧 番邦外族,欢迎参加汉语的
- 穿越架空喜马拉雅听风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一八章:莽古尔泰的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