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是浙江绍兴人,黄尊素也是浙江绍兴人,只不过前者是绍兴府山阴县人,而后者是绍兴府余姚县人。
山阴县城与绍兴府城属于府县同城,距离余姚县城也并不远。
加之两地两地学风鼎盛,共尊同为本地人的王阳明为治学楷模,士子们相互之间也算是十分亲近的同乡了。
而刘宗周与黄尊素二人,不仅在地域上是同乡,而且在为学上也是同道,到了先后考中进士当了官之后,更是相互提携照应,关系非常好。
刘宗周中进士的时间很早,万历二十九年就中了进士,但是这个人性格比较古怪,对万历皇帝辍朝怠政的做法以及万历末的朝局非常不满,常常上书批评皇帝、指斥朝政。
像他这样的行为,即使在号称民主的后世,都不可能被上位者一直容忍下去,就更不要说在明朝末年的时候了。
因此,到了万历四十年的时候,刘宗周再一次被赶出了京师朝堂,罢官回家。
多年之后,万历皇帝驾崩,继位的泰昌皇帝又驾崩,到了新继位的天启皇帝这里,他这个几乎已经被京师朝堂彻底遗忘的人物,才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刚继位不久的天启皇帝虚心纳谏,接受了时任御史黄尊素的提议,重新恢复了他的职务,让他回朝做官。
正是因为刘宗周与黄尊素之间有着这样的渊源,在黄尊素死在了狱中之后,刘宗周才会这么照顾黄尊素的儿子们。
在明末的历史上,黄尊素五个儿子之中的头三个,也就是后来号称“浙东三黄”的黄宗羲、黄宗炎、黄宗会,全都是刘宗周的亲传弟子。
如今黄宗羲的三弟黄宗会年纪还小,每到束发读书的年龄,也就还没有投入到刘宗周的门下。
不过二十一岁的黄宗羲,与其十五六岁的二弟黄宗炎,却已经在大明朝大理寺正卿刘宗周的家里受教一段时间了。
而年纪稍大的黄宗羲,更是已经受教于刘宗周好几年了。
这一天,是五月初一,照例正是朝廷的朔日大朝会,而身为“九卿”之一的刘宗周一早就上朝去了。
黄宗羲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多数时间是吃住在国子监里,轻易是没有机会出来自由活动的。
只是如今不同了,高中进士之后,自然搬出了国子监,如今正落脚居住在自己的恩师刘宗周家的偏院里。
黄宗羲与弟弟黄宗炎今日又谈起崇祯四年春闱这个事情,也与刘宗周的这次上朝有关。
因为五月初一的这次建极殿朔日大朝会,决定的正是崇祯四年新科进士们的分配去向问题。
“兄长不必担心!能不能回江南任职,并不是什么要紧之事!即便入了西南诸省,甚或者去了西北诸省,也可以为皇帝陛下效力,也可以为天下苍生造福!”
黄宗羲中了进士之后,原本想着留在京师,但是当他得知三榜进士若无特旨全部外任的吏部选官惯例之后,有点心灰意懒的他,开始想着回江南去了。
而黄宗炎对此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二弟以为我这是在挑肥拣瘦?并非如此!为兄已经离家数年,寄居求学于京师,家中事务一概照应不上,累得母亲大人日夜操劳辛苦,方能供养诸弟温饱!为兄这些日子冥夜思及此事,常心不自安!
“既然京师这边,为兄十有八九留不下来,今后数年之内,于朝政事务,自是无用力之处!若能到江南某地任职,一边可以效力于朝廷,另一边离家也近,山水相连,也可以就近看顾母亲!”
黄宗炎听见自家兄长这么说,一时感到有些惭愧,遂不再言语。
两兄弟默默无言,一边拿着食物投喂着池子里的金鱼,一边静等着自己的恩师刘宗周上朝归来。
两个人没等多久,就听见主院里一阵喧嚣。
两兄弟对视一眼,都知道这是自家恩师大理寺正卿刘宗周的车马回府的响动。
刘宗周为官为人都是极其刻板,就是在治家的问题上,也是非常严格地依照着儒家的礼乐制度来行事。
尤其是出任了大理寺正卿之后,不管出门也好,回府也好,甚至只是在家待着读书授徒也好,全都照着周公与孔子定下的礼仪制度进行,规矩大得不得了。
这倒不是刘宗周官架子大爱摆谱,而是这个人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么做,能够引领江河日下的世道风气。
黄宗羲兄弟听见这个响动,互相看了一眼,连忙扔下手中尚未投喂完毕的鱼食,整理了以下衣冠,快速往主院的中堂里走去。
两个人刚刚来到二进的院内,就看见自家恩师身边的一个老仆匆忙而来。
那人看见黄宗羲兄弟,立刻躬身行礼,并小声说道:“大黄公子!老爷回府了!正找您见面呢!”
说完话,那老仆牵头带路,领着黄宗羲往二进院里的中堂走去。
前院是会见外客的地方,而二院的中堂则是刘宗周的书房,也是他平时读书写字著书立说,并为黄氏兄弟以及其他几个弟子授业的地方。
黄宗羲与黄宗炎兄弟对这里自是熟悉得很,很快就跟着那老仆来到了二堂外。
那老仆一番通传完毕,黄宗羲两个人跨进二堂东翼的书房之中,随即跪在地上行了礼。
刘宗周坐在一张方桌后面,放桌上摆着笔墨纸砚,身后的书架上则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
“太冲啊太冲!为师对你说过,如今你已经中了进士,就算是朝廷命官了,即令与为师不能一时不能同朝为官,可是于师徒礼仪之上,却不能再如同过去了!起来!”
太冲,正是黄宗羲的表字。
黄宗羲听了自己恩师的最后一句话之后,立刻从地上起来,整理了衣冠,然后躬身作揖,算是又行了一礼。
至于跪在地上的黄宗炎,刘宗周没说让他起来,他就只能先跪着了。
只是他耳聪目明,先是听见恩师嘴里说出一时不能同朝为官的话,又抬头看见刘宗周脸色隐约有些不悦,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一回兄长的事情怕是没有如愿的希望了。
果然,刘宗周端着茶碗思考了片刻,喝了一口茶,然后放下茶碗,对黄宗羲说道:
“你们这一科的进士,吏部今日拿出了授官的条陈,至于结果,为师在朝会上也听了,也看了。”
说到这里,刘宗周看着黄宗羲说道:“国朝惯例,三榜进士,若无特旨,皆放外任!
“太冲,你的安排也出来了,此番你得授陕西韩城县令!二十一岁的县令,也可以了!”
刘宗周说完这话,再次端起茶碗饮茶,而他所说的话却如同一块大石头投进了小池塘里一样,让黄宗羲的心里顿时翻腾起来:
“陕西韩城!?恩师!学生愿回江南,即使不去南直,就是去闽地赣地也可,学生不愿去陕西韩城!”
“胡说八道!天底下哪个进士不想去江南,你三榜出身,又哪里有挑挑拣拣的余地!?”
黄宗羲的话刚说出来,就招来了刘宗周的一顿训斥。
尤其是刘宗周话里的三榜进士几个字,让黄宗羲一阵子面红耳赤,一贯嘴皮子利索无比的他,到了这个时候,也只敢嗫喏着说道:
“弟子家中尚有老母在堂,弟弟们也需要照顾,弟子此番若不能回江南,情愿辞官归家,侍奉母亲,照顾弟弟,以尽长子长兄之责!”
黄宗羲这一番多少有点赌气的话说出来,让刘宗周的大胡子一阵颤抖,手里拿着茶碗重重地往方桌上一放,发出嘭的一声响,茶碗里的茶水也溅了出来。
刘宗周盯着面红耳赤垂手躬身的黄宗羲,看了良久,最后还是叹了口气,对他说道:
“陛下以西北三边之地文教不兴,致使当地木速蛮崇奉之番教番俗盛行,绵延至今,为祸深重!
“又以西南苗蛮之地土司林立,流官稀少,致使其地并入皇明版图且三百年,而仍旧教化不兴!
“故而着吏部,于新科进士之中选江南文教鼎盛之地出身者,多用之西北西南,以有余补不足!
“江南富足冠于天下,天下士子谁人不想去?!只是若新科进士人人皆做此想,天下事、国家事、朝廷事,今后还能靠谁?!
“且猛将必发于行伍,宰相必起自州郡!前有进士李信自请屯垦备战于辽东,后又有国子监生军机舍人马乾自请分守于缅中!
“李信你或许不熟,可是马乾此人,却与你在国子监里曾是同窗,论才学自不如你,可论力行却远在你上!
“太冲啊太冲!为师知你素以天下为己任,然而男儿有志若此,却不能只是坐而论经义,袖手谈心性!
“为师当年曾犯此病,幸得当年为师之恩师敬庵先生指点,方得有为师今时今日之精进!
“我辈绍兴先贤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史上又有典故,谓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其中道理,汝兄弟须切记切记!”
小说推荐
-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
-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作者:坐化所写的《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坐化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章 剪不断
-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 有理由认为,未来的世界舞台,将是三大文明唱主角。哪三大文明?西方现代、伊斯兰、中华。是这样吗?是。请看世界地图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章
- 日月当空
- 《日月当空》作者:黄易【第一,二部完结】黄易蛰伏五年,重出江湖巅峰之作!超越《大唐双龙传,另一武侠经典。摒弃和前瞻,烘焙和穷究,大师黄易力图将武侠小说扩展至新的极限。经过五年的思考和沉淀,最后的结果,便是《日月当空》的面世。这部全新长篇巨作,预计每月出版一卷,全系列预计以20卷完结。某一程度上与《大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8章
- 风华录/苏照颜
- 风华录作者为:苏照颜雪绯墨从天水城回到京师,流花王朝太傅夕岚光携大长公主云缺来朝。两国联姻。这样的联姻将会给风云乍起的风息大陆带来什么呢。雪太傅生平第一次相许的恋人风间月离世,她的世界里又会出现什么人呢,到得最后,是何人伴她看细水长流呢?御苑秋猎,杀机四伏,是谁的箭在黑暗欲划破长空?皇宫大内,杯弓蛇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修真之芳华照
- 修道者终生所求便是有朝一日登临飞升,跳出轮回之外,俯瞰苍生悲喜 可是当这一切的实现要以我为药!引!子!就不那么美好了 于是 钟离川拿着面镜子对我说“这是你身上掉下的肉啊,你得救它 我不以为然“它可能只是我掉下来的脚皮 百里浮尘对我说“我是那块肉的朋友,你得帮我 我不为所动“脚皮的朋友,只有脚皮才能帮
- 武侠小说云烟无相完本
- 最新章:36 大结局
- 末世对照组:大佬带全系异能守护华夏
- 【重生末世+系统异能+双强护国 直到死的那一刻,简瑜才知道,末世不是天灾,是人祸 人类毁灭,蓝星灾变,不过是高等文明闲的无聊、想看低等文明垂死挣扎的一场狩猎游戏 看着眼前佛口蛇心的系统,浴火重生的简瑜弯唇笑了 基因改造液 上交国家,复制生产,全民觉醒异能 虫族入侵 火力全开,枪打炮轰,干成濒危保护
- 恐怖灵异篱落深深连载中
- 最新章:第439章 终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
- 武王砍下了纣王的脑袋,不等于拔掉了殷商的根子。生于忧患又偷天换日的周人,必须证明革命的合理性和政权的合法性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