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地主

第六十七章 【常识浅谈】


    “这有何值得考虑的,你家无忧的赚钱,投入的最大成本就是你爹酿酒的技术,我家把多余的粮食转化成了好酒,提高了附加值,这是一个双赢的生意,为何不做。”
    “附加值?双赢?世兄,这都是什么意思?”
    “哦,这个附加值是个经济学的名词,简单的说吧,比如我家的粮食本来是卖一千两的,但是现在通过你爹的酿酒技术把粮食变成了好酒,我把这批酒拿去卖了两千两,这就是提高了粮食的附加值,这个过程就是深加工,当然了,还不止酿酒,粮食除了直接吃以外还可以做很多的东西,都是可以提高附加值的,但是,单论酿酒的话,都有很多说道,那些酿酒后剩下的酒糟可以用来喂猪,或者用于其他牲畜的饲料,单说喂猪吧,只要酿酒的规模一旦很大了,那是不是就可以喂很多的猪,而这些猪,除了肉以外还有猪皮、猪油、猪鬃这些东西吧,你想想,要把这么多的东西全部处理出来,这需要多少人力,而这些人因为这个产业全部都有了固定的生计来源,相比那些流贼来说,这些人是不是幸福的多?那么这些人又能养活多少家人呢,养活了那么多人以后,这么多的人吃喝拉撒,又能带动多少需求呢?需要的东西多了,那么那些外地的商人就会把需要的东西运过来卖,再把本地的产出运走,那么,道路是不是要修呢?运输的脚行是不是需要扩大呢?这样一来,本地的人口是不是越来越多,发展越来越快呢?双赢嘛,当然就是做同一件事情,双方都取得各自满意的好处,都赚了,这能理解不?”
    “呃...嗯?...呃...?”
    崔茵茵这会儿已经听得满头雾水,两眼直冒星星了,盯着郭大路的嘴,每一个字都很清楚,但是组合成句子以后所表达的意思,完全弄不明白,但是很明显郭大路说的话其中逻辑性极强,说明这些不是假话,而是经得起推敲的极其精深的道理,只是奈何自己学识不够,不足以理解其中的道理。
    第一次,这个远近闻名的才女在学识上产生了深深地挫败感。
    而这些郭大路张嘴就来的经济学知识,还不需要郭大路有多精深,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耳闻目染的大路货常识就足以撼动大明朝的学问精英了。就算郭大路,相比这时候的翰林院学子除了咬文嚼字写书法的功夫比不过之外,其他方面那直接就甩出半个亚洲去。
    “世兄等等,我头晕,你说的这些把我搞糊涂了。”
    看这崔茵茵摇晃着脑袋,眉头紧锁一脸的痛苦状,郭大路心里暗暗得意,哼,还治不了你个小娘皮了,你不是能吗,来啊,看哥怎么吊打你。
    “啊,无妨,世妹有何不解之处,愚兄当尽力为你一一解答。”郭大路也够蔫坏的,看着崔茵茵喜欢刨根问底自己来跳坑,当即就决定不妨挖个大大的坑叫她进去就再也蹦不出来。
    学问这个东西有止境么!肯定没有,只要你肯钻,自然会越陷越深。
    “世兄可否告诉小妹,这些学问你都是在哪学到的么?”
    “你问这个干嘛?自然是书上看到的啊。”
    “什么书?为何我从未听说过?”
    “这个啊,对外人来说也算是我家的秘籍之类的,由不同的文字所写,虽然也是方块字,但是一般人看到只会觉得是书写的错别字而已,所以,一般情况下是看不懂的。”
    “这样啊...”
    “是啊,刚才说的只是经济学其中的一点点,还有那什么,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政治学、天文学、生物学、美术学、地理学等等等等,这些还都是大类,再往下细分出的学科就更多了,反正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全学完,能精专其中一项就不得了了。”
    “啊~!......”
    崔家大小姐这回真傻了。
    郭大路这段话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当然崔茵茵不知道什么是信息量,但是不妨碍她理解郭大路描述的是很多很多的高深知识,这就足以。
    古人对于知识的渴求有着超乎寻常的变态欲,这也是因为科技发展的制约和若干历史大事的影响造成的,使得知识的获取和传播都成了一种很高大上的事情,神圣而又神秘。
    自仓颉造字开始,到夫子成圣,再至稷下学宫开班,后春秋百花齐放,一时无两。而后,始皇焚书坑儒第一波;五胡乱华,二十年苦读不及钢刀一抹,汉人被迫南迁无数传承断裂第二波;汉武废百家而独尊儒家,开始禁锢文化、思想,延续千年此为第三波。再加上期间各时期的文字演变,书写工具的匮乏,各地不同方言语系,总总原因造成了想要读书识字极其困难,“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虽然无限的拔高了师者的地位,但也从另一面造成了敝帚自珍的恶果。
    你想学是吗?为师横竖看你不爽,就不教你,奈何?
    读书识字如此,各行各业的手艺如此,不给师娘端个十来年的洗脚水,你就别想学到师傅的真本事。
    说个数据佐证,各位看官可以推测,大唐贞观盛世,全国的读书人识字率千分之一二,就这么个比例,你说这能搞哪样!话说好像到四九年情况都差不多的说。
    由此可见这其中的难度。
    回头想想今天,靠,每年七百多万应届大学生毕业...这就好比七百多万翰林大学士...这情况要给搬到大唐去,哇塞!顷刻间地球估计就装不下大唐人了,嘿嘿......
    郭大路没管崔茵茵的傻样,吃着小酒继续喷洒“毒液”。
    “世妹可知这天地的学说?”
    “嗯,知道一点,不过实在深奥飘渺,难以企及,难道世兄知道么?”
    “呵呵,确实知道,历来关于天地的学说就争论不休,什么天圆地方啊,天圆地浮啊等等都是猜想,不过我知道确切的答案哦。”
    “啊,是什么?快告诉我。”
    “呵呵,说起来啊,众多的猜想当中还是有一种是最接近事实的,那就是张衡的天圆地浮之说,张衡说:天是圆的,包笼着大地,大地浮在水上。就像一只鸡蛋,壳是天,黄是地,黄浮在蛋液上。”
    “是这样的么?”
    “当然不全是啦,只是接近而已,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过,想要知道真实的情况,那你就得去学习天文学,不然要把这个问题给你解释清楚很麻烦。”
    “可我怎么去学呢?”
    “当然是看书啦。”
    “我,我能看你家的书么”
    看着崔茵茵殷切的小脸,郭大路狡黠的微微一笑,“可以是可以的,但是你的先变成我家的人才行啊。”
    “世兄~”
    慢慢的,酒桌上的气氛就变了,随着郭大路侃侃而谈,崔茵茵心中的自信与骄傲被郭大路一块一块打击的粉粹,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变成了势弱的一方。
    没错,就是这样的,两人误会解除前势不两立,误会解除后针锋相对,崔茵茵更是不服郭大路的种种言论,为了自证才女之名毫不示弱,一阵辩论之后,相谈内容知识面升级,就成了郭大路说的多,崔茵茵说的少,当郭大路完全展开毒舌开始喷吐之后,崔茵茵就压根跟不上节凑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懵圈,现在,就变成了虚心的讨教,这气势弱的可不是一分半点。
    从经济到政治,从天文到地理,从文学到思想,从百工到物理化学,郭大路是越说越来劲,小酒被崔茵茵斟了一杯又一杯,到最后,崔茵茵已经不去思考郭大路所讲的内容,因为完全听不懂,而是温情脉脉的看着眼前的男子神采飞扬的滔滔不绝,眼里的爱慕和崇拜都快拍到郭大路的脸上了。
    这时候的崔茵茵已经完全转变了心态,改变了策略,开始对郭大路卖萌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