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赫木旦,是缅甸历史上特有的一种军民合一的制度。所谓的阿赫木旦,其实就是直接服役于国王的农奴。
这些农奴的一切都归国王所有,往往以村落的形式存在,平时身兼种地、生产军械、军事训练于一体。
与大明的屯田制不同的是,这些农奴受到了严格的管控,他们每个人的额头上都必须纹身,象征他们是阿赫木旦组织的成员,这些人终身必须是阿赫木旦,除了这个身份,他们连做普通富人家的奴隶都不行。
而一旦某个阿赫木旦成员出现了叛逃、临阵退缩等情况,不但他的家族会受罚,甚至连整个村庄都会受到重罚。
他们就像工蜂,活着除了为蜂王工作、保卫蜂王,就没有任何其他出路。
而一旦叛逃,因为额头有纹身,他们藏无可藏——要知道敢收容阿赫木旦成员的人,也会犯下重罪。
所以他们别无选择,当国王要他们向明军开火,向明军展示洞乌国反抗的决心时,他们就必须当这个炮灰。
而他们,也成功地当了炮灰。
明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三十多艘战舰全部击沉或重伤不得动弹了。
海面上到处漂浮着碎木板、死尸和在冷水中挣扎的洞乌人。
秦书淮做了一个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命令,那就是让小船救人。
之所以这么做,当然不是出于怜悯之类的情感,经历这么多战役,秦书淮早已明白对敌人仁慈的下场是什么。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借这些人做广告,以方便日后的攻心战,看看能否动摇阿赫木旦组织的军心。
从秦书淮的逻辑来讲,阿赫木旦组织是在国王威逼下的农奴组织,如果喊出推翻国王农奴解放的口号,会不会让这些人有所触动?
给你自由要不要?让你不再为国王免费工作要不要?取消纹身还你做人的尊严要不要?
好吧,秦书淮也不知道这个实行了几百年的制度会不会因为自己而瓦解,或者有所动摇,但是他总觉得,反正自己是给这些可怜人机会了,如果他们非要为自己的主子送命,非要觉得主子即便如此残酷地压榨他们还觉得很欢喜,那自己也没办法。
总有人喜欢当舔狗,在哪个时空都一样。
明军很快实行了救援,为了救这些落水的洞乌人足足耽搁了半个时辰。
当然,被救上来的洞乌人,也全部被绑了手脚并集中到了一起。
舰队继续前行,顺便摧毁了伊洛瓦底江入口处的几个炮台,随后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畅行无阻地往大光进发。
四十里路对于水路来说很短,当天下午未时二刻,舰队就到了大光港。
此时,他隆王肯定已经往大光增援了兵力,但具体多少根本无从得知。
秦书淮记得很清楚,在他隆时代,缅甸的总人口大概在三百万左右,但是帝国兵力的主要来源还是在阿赫木旦组织。
除了阿赫木旦组织,普通的洞乌商人、富人以及权贵阶层极其亲属,全部都是不当兵的。如果遇到大型战争,很可能另一种农奴,即富人和权贵阶层的农奴“阿台”也会参军,但是这种兵没什么战斗力,因为他们平常不怎么训练。
而从他隆王时期的资料来看,当时洞乌的阿赫木旦组织中的青壮年大概只有十万人,这就是他隆王手中的嫡系精锐了。
也就是说,秦书淮估计他隆王手里的精锐应该不超过十万,这已经包含了禁军——禁军也不过是地位较高的一种阿赫木旦罢了。
而面临明军的进攻,他隆王一边要在北面布防,防止明军从云南等地进攻,一面又要在南面布防,这个防线就很长了——除了秦书淮的这支大军,他隆王很容易想到明军会借道暹罗再派一支大军前来。
所以,他隆王能布置在大光的兵力,其实非常有限。
而秦书淮手里,除去驻扎在满剌加的三千人外,还有一万七千精锐。
舰队抵达大光港后,稍做调整,于未时四刻开始炮轰。
还是老规矩,战列舰的红夷大炮先发威,其他中小船只在外围游荡警戒。
大光港此时还是大港,港口只配备了二十几座炮台,总共七八十门岸防炮的样子。不过问题在于,这七八十门岸防炮都是阿赫木旦自制的土炮,射程完全无法和红夷大炮相比,那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其实不难想象,在当时的东方,如果没有秦书淮的出现,连相对而言最强的大明也只有区区十几门红夷大炮,全部被都安排在了最重要的宁锦防线,所以其他小国自然更不可能量产这种最新式的加农炮了。
当然,也不能说洞乌完全没有,因为英国人很早就到洞乌了,他们之前也卖了一些新式加农炮给洞乌,只不过这种炮奇贵,坏了还没地方修,所以洞乌只采购了极少的数量,而且大多数都配备在了都城附近。
总而言之,这又是一场明军开火,洞乌干站着挨揍的炮战。
形同虚设的七八十门岸防炮,在明军的七八十艘战列舰的疯狂打击下,仅仅抵抗了小半个时辰就全面哑火了。
清除岸防炮之后,明军战列舰进一步靠近岸边,随后往陆地狂轰。
大光港的布局,是常见的大航海时代港口布局。靠近岸边的,是大量的码头、堆场,以及歇脚吃饭的凉棚、酒肆等配套建筑,这些建筑一般都分布在离岸边不到两里的地方,以方便船员快速地卸货和休息。
而再往里,离岸约三四里的地方,就有一座城池了——大光城。
城池中有驻军、有维持码头运营的行政机构,还有这里的最高行政长官——在洞乌,这个官职叫温谬。另外,城池中也有大量的酒楼、客栈、青楼等,相比较码头的那些而言,档次自然是更高了。
而这些地方,几乎全部都在红夷大炮的射程之内。
当所有岸防炮全部都被明军舰队摧毁之后,视线可见内的地方已经再无洞乌兵了。
洞乌兵也不傻,他们在陆地上又够不着明军舰队,这个时候露头不是找打?
明军也无意完全摧毁大光港,所以并没有对岸边的港口设施进行炮轰,而是立即让军各类船只靠岸,大摇大摆地派陆军登陆。
除了必要的水手和炮手,陆军约一万七千人在短短半个时辰内全部登陆完毕,整装待发。
秦书淮没有轻视洞乌的战斗力,毕竟从历史上看,现在的洞乌正处在强盛时期,这场仗未必会很轻松。所以他也也下了船,和陆军一起登陆,准备亲自参加这场战役。
大军登陆以后,首先要占领的自然是大光城。
不过明军没有着急出发,而是在岸边稍稍等了一会。
大约一刻钟后,终于看到从某处赶来十几个洞乌掸族人打扮的男子,他们急吼吼地跑来,见到明军士兵后就说,要见安国公秦大人。
小说推荐
- 左手厂花右手督公
- 龙门同人小说(BL,晋江编辑推荐高收藏高积分VIP小说完结,当前被收藏数:4906,文章积分:38,816,360作为一个不小心穿越成朱见深的神棍,马小琥这个冒牌皇帝看着左边一个东厂督公曹少钦右边一个西厂提督雨化田深感压力很大很大…总弱攻,扮猪(朱)吃老虎金牌编辑推荐:驱魔氏族马家最后的“废柴”传人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8章
- 厂督大人惊呆了
- 类型:同人,言情,古色古香,其他一朝重生,昔日荣国府大丫鬟成了厂督府里的一个粗使丫鬟两世为奴,金鸳鸯仍是渴盼自由,愿早日脱了奴籍将来寻个好人家嫁了,也算圆满女主角是红楼梦里老太太跟前的大丫鬟金鸳鸯,男主角是重生的厂花,前世真太监,这世伪太监!关键字[综]厂督大人惊呆了,全集,类型,同人,言情,古色古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0章
- 厂督有令
- 花浅是名兼职山匪,谁知有天出师不利,竟被对方给劫了!东厂提督薛纪年,横扫人间大杀器 花浅一撩衣摆,先跪为敬!俗话说:爱情诚可贵,黄金价更高,若为狗命故,两者皆可抛 拼着心中一口气,太监我也不介意!办了!花浅誓言:保证做一名忠心耿耿永不背叛誓死如归的好下属 薛纪年:本督不缺下属!花浅惴惴:那、那你缺女
- 穿越架空路乔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2章 原来你还在这里(完结)
- 千古一帝!开局签到西厂督主
- 王耀一睁眼,发现自己成为大夏王朝的一位孺子帝 内有宦官专权,太后垂帘 外有诸侯盘踞,北方狼族虎视眈眈 所幸,就在这个时候,签到系统被激活了,只需每日签到,便可获得武将谋士,军团士兵,科技法宝等,于是 西厂督主雨化田“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 鬼才谋士郭奉孝“虽然天数三分定,妙算神机亦可图 大明
- 玄幻小说勇敢小王连载中
- 最新章:太监声明
- 开局召唤西厂厂花
- 郑铭穿越到一个皇朝与宗门并重的世界,成为了大璃皇朝的五皇子。刚刚穿越就被赶出京都,就封于穷困的山海县 手握诸天召唤系统,开局召唤心狠手辣、冷艳霸道的西厂厂花雨化田 郑铭表示“本王想要过上富裕的生活 作者:飞鱼转身所写的《开局召唤西厂厂花》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飞鱼转身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废土:超级制造工厂》发布
- 西厂厂花,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
- 李北玄穿越到大乾王朝,成了一位假太监。还意外撞破了个惊天秘密—当朝皇上,竟然是个软萌小萝莉 根据大乾律法,女扮男装,骗取皇位,可是死罪。李北玄邪魅一笑“皇上,你也不想被满朝文武知道你是女儿身吧 作者:在线吃瓜所写的《西厂厂花,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在线吃瓜连载中
- 最新章:祝大家新年快乐!
- 重生之东厂相公
- 《重生之东厂相公》TXT全集下载作者:落笔吹墨被追杀恐吓的重生女是悲催的,嫁给太监的重生女是悲剧的,幸好,她种了满园黄瓜—她一手扶腰另一手扒着窗框.呜呜呜,怎么一根都用不上!内容标签:前世今生欢喜冤家虐恋情深重生搜索关键字:主角:易轻寒、蓝语思┃配角:夏明、王取、万笃、赵秦守、紫嫣┃其它:腹黑男、鬼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4章
- 我在东京当监督
- 这一年,东京的樱花格外绚烂。一部名叫《秒速五厘米》的新片以一种十分文艺的方式闯进这个世界 然后,票房爆炸了。不知名的深山里“卡!心太,都说多少次了,拔刀斋虽然是剑客,但在生活中却是一个温柔到极点的男人,你的眼神还是太迷茫了啊“可是导演,我觉得这个时期的剑心应该是“你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究竟我是导
- 网游小说爱吃鱼的兔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二十章 时间里的少女(下)
- 东厂
- 这是一段血泪史 一段武力值爆表的小萝莉血泪史 这个故事要从小萝莉被美型督主拐入东厂开始 督主说:跟着我吧,管饭 于是 她沦陷了 女猪姓名:纪川 属性:萝莉,武力值爆表 PS:架空历史背景,喜欢考据的大神高抬贵手 PS的PS的PS:作为弥补蹲坑的诸位,本文不V,请自由的 各位妹子一起搞一搞的群,喜欢的
- 穿越架空四藏完本
- 最新章:72 陆长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