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曌阁

第七章(3)


    宁王登基之日渐进,蒋府又恢复了往日的荣光,送礼巴结的人络绎不绝,这几日,便是连蒋麟也不再出府,终日等在家中,面见那些那些门客下属。而两日前,老李将军旧疾复发,晕倒在兵部,被人抬回去后,太医一波波的送进李府,均言此次凶险非常,李家怕是要先准备后事了。宁王亦亲自上门探病,见李老将军面容灰败的躺在卧房之中昏睡,一家子女眷皆在前厅恸哭不已,着人赐了些进补之物,心知老李将军不会再有异动,便也安下心来。
    礼部早已开始慢慢安排新帝登基祭天的事宜,宁王自那日住进宫中,也不再回府,他尚未登基,却依着前朝的例子,将徽宗的宫嫔全部迁入另辟的院子中。众人到如今也看了个明白,这平日里不动声色,仿佛无心帝位的宁王,也有着不臣之心,不过是如今江山已定,这才露出狐狸尾巴。大臣们在家无不唏嘘不已,想到几日前他们屡次跪于金銮殿外,请求宁王登基时的样子,心中不由自嘲。当时朝臣们得知徽宗失踪,怕是已命丧边关,为保社稷定然会扶宁王上位,如今看来,众人当日方寸大乱之时,便中了这小狐狸的计,表面兄友弟恭的模样,不过是为了博个好名声罢了。如今大局已定,朝中重臣细细想来,这宁王怕是要比徽宗更加难缠几分。
    谦诚山庄的京城别院内,言梓谦坐在大殿之中,他头皮之上也生出大片的脓疱,头发也大把大把的脱落,如今不过月余,依然不是江湖人口中的那个“玉面俏公子”了。他如今样貌变了,性格也愈发古怪,便是连郭川柏也劝不动了。自打宁王继位的榜文发了出来,谦诚山庄的生意也大不如前,在宁王有心的盘剥之下,不过几日功夫,原本的订单也取消了大半。
    别院内无比安静,再也没有了往日女子的喧闹调笑之声,空寂的夜仿佛格外漫长些,前些日子,曜国终日笼罩在徽宗被擒的恐慌之中,如今新帝登基,朝中诸臣有意的找了些名目办了几场灯会庙会,到了晚上,这遥京倒也是热闹非凡。虽隔了一个院墙,可言梓谦却依旧能听到外面的人声鼎沸。
    别院的后门“咚咚”的响了两声,一婆子走了过去,便见门外有一小厮打扮的人,将一封信送至那婆子手中,悄声道:“将这信交给你们言庄主,莫要耽误了。”那小厮表情狠厉,一看便不是良善之辈,婆子见状,赶忙诚惶诚恐的走向前厅,途中却遇到了郭川柏。
    郭川柏见那婆子手里拿着信,便接了过来,婆子赶紧告退,郭川柏略想了想,还是拿着信走去前厅。言梓谦正喝着酒,他也不掌灯,幽幽月光之下,他张着嘴拼命灌酒的模样格外渗人,郭川柏走进去,蹙了蹙眉,轻声道:“刚有人从后门递了信过来。”
    言梓谦灌了一口酒,歪着身子看向郭川柏,随意的拿起信看了看,而后又灌下一口酒,笑道:“是祖父的旧部递来的,说是李老将军有异动,宁王怕是不能登基了,他想叫我供应些粮草药材,往后新帝登基,也算混了个脸熟。”
    郭川柏心思转了转,却听言梓谦道:“若宁王下了台,只余了大皇子,不过几岁的孩子话还说不利落,又如何能为我王家平反?如今我这模样,怎等得了十年八年?”说完冷哼一声,又灌了一口酒。
    郭川柏细细想了想,开口劝到:“若是为了大皇子登基,他李家怕是也不会用这般心思,会不会……他们知道了圣上的下落?”
    言梓谦却不以为意,“圣上的下落?若是真有了圣上的下落,又何必兵行险着?如今你我已然自顾不暇,便莫要趟这趟浑水了!”说着,捋了捋只剩几根的头发,继续灌着酒。
    蒋府,蒋鲲的书房外,蒋夫人拿着食盒,在门口等了好半天,想了想,终究敲门走了进去。蒋鲲依旧在读着书,看蒋夫人走进书房内,皱了皱眉,继续端着书看着,可那书却不再翻动一页。
    蒋夫人轻轻将食盒放在桌上,也不说话,直接坐在了蒋鲲的对面,屋内静了许久,蒋鲲终于忍不住,将手中的书猛然放在桌上。
    “您将这食盒放下便是,我会喝的。”
    蒋夫人却仍旧没站起身,只是欲言又止的看着蒋鲲,蒋鲲叹了口气,道:“我知您想说什么,您是我母亲,我不敢掣肘,也不过是各为其主行事,您要保母家性命,我蒋家世代为将也有蒋家的坚持。宁王虽不日登基,我也知圣上失踪与他、与蒋家定然脱不了干系,想我蒋家满门忠烈,偏偏到了今日……”他自嘲的笑笑,而后又说道:“偏偏到了今日,当家主母是越国的探子,长房长子却是个见利背主的小人!”蒋鲲双眼通红,面上青筋暴起,可见他这些时日,内心也定然不好过。
    蒋夫人心疼的叹了口气,从食盒中将温着的汤取出,盛到小碗之中,登时满屋都闻到了那汤的香气。她站起身,将盛好的汤放到蒋鲲面前,柔声说着:“娘还记得,你小时候,咱们在关外,北方苦寒,冬日里本就粮食短缺,你父亲虽是个领兵的将士,家里却也没有如今丰裕。到了冬日,你终日闹着要吃些青菜,那时候我便想着,你同你那舅舅真真是一个模样,他入军营之时,每每回家,也是同你这般挑食。”
    蒋鲲闻言,看着那碗汤,想起小时候蒋夫人对自己的衣食向来都亲力亲为,便也心下一软,也没打断她的话。
    “可自你出生,我为了家里,便终日随你父亲南征北讨,军营之中本就条件艰苦,又怎会有时令的蔬菜供给?我便听那些煮饭婆子的话,秋日里的蔬菜,晒成干给你备着,冬天时,拿那些菜干给你煮些汤水,你倒也吃的香甜,也比往日能多进些饭了。”
    “可自打咱们入了关,打进了京,虽说不必像边关那般凄苦,日日锦衣玉食,倒也失了往日的乐趣。我昨日去街上,看见集市上有人卖些菜干,便买了些回来,这几日你整日想着这些污糟事,吃的也少了,快尝尝,娘的手艺可生疏了?”
    蒋鲲闻言,想到从小到大,除却这桩事,蒋夫人待自己更是无比尽心,以往自己有个小病小灾,蒋夫人都要忧心些时日。他又看向手边的书,想起幼时,北方边关牧民又有哪户将军人家会教些诗书文章?偏就他家,蒋夫人每日将他抱在膝间,念上些《诗经》、《史记》,这才将他教养的文韬武略无一不精。蒋夫人对他多好,他心知肚明,况且二人终究是连着血脉的母子,如今蒋夫人日渐消瘦,仍旧惦记着自己是不是食得饱,睡得香,他终究有些不忍心,拿起汤匙慢慢的喝着碗里的汤水。
    “你和你舅舅很像。”蒋夫人看他喝下汤水,不由的放松下来。蒋家屡次与越国交战,自然知道这越国的张家,张家世代为将,也是越国的世家大族,蒋鲲几次三番的听蒋夫人这样说,心下也对那舅舅有些好奇。便随口问道:“他……是怎样的人?”
    蒋夫人笑笑,深情有些哀伤,“我虽自幼离家,可与大哥还是相处了几年。大哥年少时就如你一般,不练武时,整日将自己关在书房之中。十几岁便随你外祖父上了战场,我张家一向守卫南方,那几年倭寇进犯,也亏得我张家男儿在,大越才不至损失惨重。你那舅舅,更是带兵奇才,不过比起你……”蒋夫人顿了顿。
    蒋鲲将碗中最后一根菜吃进肚子,听至此处,便也张口问道:“又如何?”
    蒋夫人颇为骄傲的笑了笑,“比起我的鲲儿,还是差了一些。我那大哥平日只知看些兵法谋略,诗书上还是差了你许多。”
    也不知是那碗温热的汤下肚,还是这日的话题多少有些轻松,蒋鲲放松下来,也觉得有些累了,他靠在椅子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看着母亲那骄傲的模样,心中也有些复杂,他心知自己若带兵对上那张将军,定然没有胜算,可他却在母亲心里竟比那让曜军闻之色变的张将军还要厉害几分,心下不由有些微微的暖意。若母亲不是探子,不是越国中人,自己如今也不会如此罢……
    “你那舅舅颇重规矩,日后你见了他,定要恪守礼义。他最是忠君爱国,你虽与他立场不同,可这忠君爱国的心思,到底还是没差的。日后,你们在一处,你还需记得,你也留着越国的血,也有着张家的血脉……”
    蒋夫人絮絮的说着,蒋鲲闻言,刚要开口,便猛然发觉自己浑身失了力气,竟连句整话也说不出了,他瞪大眼睛,看着蒋夫人,想要问一问自己究竟怎么了,蒋夫人看到他的样子,流下泪来,轻声道:“鲲儿,徽宗寻到了,蒋家担了这卖主求荣的罪名,定然是要被问罪的,你不要怪娘。娘……娘无论如何,也不想看着你去送死,日后你到了越国,定要听你舅舅的话,你答应过娘,此次事过了,你要找个好姑娘,成亲生子,如此,为娘也能闭上眼了……”
    蒋鲲挣扎着起身,终究“嘭”的一声倒在地上,蒋夫人赶紧走过去,将他扶起来,“若你我都走了,莫说你父亲,便是宁王也是要起疑的,若是徽宗果真回朝了,知道咱们蒋家只剩你父亲一人,你又如何能逃出这大曜?你要听舅舅的,娘,这次不能再随你走了。”
    说着,拍了拍巴掌,门外走进几个小厮打扮的人,拿了一套小厮的衣裳,给蒋鲲换上,蒋夫人走到蒋鲲旁边,摸了摸他的脸颊,终于别过身子,挥了挥手。
    蒋鲲走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