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第20章


军区的飞机却不加掩护地集中在几个机场,而这几个机场一直到战争爆发却还对德国人开放!..德米特里·格利戈利耶维奇,这一切将如何解释呢?还有您为什么把三个集团军部署得靠边境那么近?这种部署的恶果,甚至在您和朱可夫大将的图上演习中也看得十分清楚了!”中将一口气说到这里,胸脯急剧起伏,他那拿烟的手也抖得厉害。
  巴甫洛夫现在已经平静下来,长长地喷出一口烟,慢慢地说:“所有的演习、训练都是按照军区的计划安排的。这个计划我无权取消,它是总参谋部批准的。”
  “任何一个在6月份呆在边境线上的军人都闻到了浓烈的火药味和血腥味,怎么您就视而不见,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呢?起码应该想到让各种兵器都尽快进入各自的阵地吧..”
  “在鼻子和情报之间,我更相信后者!”巴甫洛夫急急地打断了中将的后。不过,一会儿又放缓了口气:“我没有得到任何情报说战争真的要爆发。”
  “您本身就有责任去搜集这种情报,并向政府报告!”中将不满地说:“您亲自到过边界,却说没有发现德国军队集结,说这是纯属造谣和挑拨。这怎么解释?”
  巴甫洛夫用手帕擦了擦冒汗的光头和小胡子,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才说:“我听信了侦察人员的话。”
  “那您没去进一步核实就上报了?”
  “是的..。”
  “因此,你仅仅据此就连守备部队撤离营房这样最起码的命令都不肯下达?”
  “如果我这样做了,而希特勒并未进攻,我就得掉脑袋。”
  中将一下子把脖子扭向一边,又呼地转回来,对巴甫洛夫的称呼也变了:“你担心自己的脑袋,可你知道有多少红军战士和指挥员的脑袋却因此而没了!”
  巴甫洛夫垂下了眼皮,不说话了。
  没过几天,巴甫洛夫就被处决了!
  对那些能力低下的将领,在战争失利之时承担一个军人应该承担的过错,作为军事统帅的斯大林,临阵斩将都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眼下的战局并未能扭转,敌人的进攻势头也未受到有效地扼制,形势十分严峻。
  二、基辅60万人遭灭顶之灾
  斯大林认为,一旦苏德战争爆发,德国人的主攻方向将是乌克兰,以夺取乌克兰的粮食、顿涅茨的煤和高加索的石油。这一推断确实反映在1941年6月苏联的防御部署中:他把苏军大部分兵力部署在乌克兰,其数量超过巴甫洛夫的西方方面军和库兹涅佐夫的西北方面军两个方面军的总和。在加利西亚和比萨拉比亚保卫乌克兰的苏军部队组成了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西南方面军由基尔波诺斯指挥,编成内有波塔波大的第5 集团军、穆兹琴科的第6 集团军、科斯坚科的第26 集团军和波涅杰林的第12 集团军,这些集团军由北向南配置,大约从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一直延伸到苏联与罗马尼亚边界的北缘。战争开始一周后,在罗马尼亚边界当面的是秋列涅夫指挥的新组建的南方方面军。该方面军编成内有斯米诺夫的第18 集团军和切列维琴科的第9 集团军。西南方面军的兵力有32 个步兵师、3 个骑兵师、8 个机械化军,大部分机械化军都集中在苏德边界上的第5、第6 集团军地域。科列涅夫的南方方面军的步兵师较弱,但至少有两个机械化军部署在罗马尼亚边界当面。
  德军突破西南方面军的边境地带后,在乌克兰境内迅速推进。尽管西南方面军在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指挥下奋起迎敌,但因猝不及防,终于抵挡不住德军的攻势,由西往东,且战且退。到了9 月初,便退守到乌克兰首府基辅城周围,背靠着从北向南流淌的第聂伯河展开防御,试图把德军阻挡在河的右岸。
  进攻乌克兰方向的德军“南方集群”,在隆斯特德元帅指挥下,以克莱斯特中将率领的第1 装甲集群为先锋,以陆军元帅赖歇瑙率领的第6 集团军20 个师为主攻,在第4 航空队司令负勒尔大将的空中配合下,一路攻城破阵,不顾一切地直逼第聂伯河右岸和基辅。这时,基辅以北,在白俄罗斯境内作战的德军中央集群,对集中在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的苏军实施铁臂合围,将巴甫洛夫的部队装进了双层口袋之后,其外层铁臂的一支,担任右翼突破任务的古德里安将军率领的德第2 装甲集群,已差不多突进到了斯摩棱斯克一线,而斯摩棱斯克与基辅一北一南,一上一下几乎并列在一条线上。如果从军用地图上看,会发现这里出现了一种罕见的而且可怕的态势:克莱斯特和古德里安分别指挥的两支装甲大军如两颗箭头在基辅南北商侧几乎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步兵师团宛著一条长蛇,紧随其后。如果他们进到第聂伯河右岸时,转头相向推进,那将又要创造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包围圈,可以把据守基辅的苏军一举歼灭。
  希特勒和德军总参谋部看出了这种态势中蕴藏着的绝好机遇,一下子抓住了。
  “太好了,简直太好了!”希特勒在他腊断登堡的指挥部里的大地图前,高兴得大喊大叫:“古德里安和克莱斯特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多好的机会!现在不仅基辅被装在了里面,而且俄国人的整个西南方面军都被装进去了!”希特勒挥起拳头朝地图上基辅的位置使劲砸了一下,然后猛一回头指着立在旁边的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哈尔德,记下我的命令:令南方集群和中央集群,必须毫不迟疑地利用目前形成的极为罕见的有利态势,以其两翼兵力实施一次协同作战,目的是不仅要攻克基辅,而且要将敌军围歼于第聂伯河右岸..”
  德军试图合围西南方面军,这种态势西南方面军司令部不是没有觉察。司令员基尔波诺斯,新任参谋长图皮科夫、副总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巴格拉米扬,以及军事委员布尔米斯坚科围着地图,经过认真的讨论,决定说服由最高统帅部派来督战的布琼尼元帅。
  布琼尼是与伏罗希洛夫齐名的苏联红军中的一位者前辈。这位老元帅,可以说是红军第一代军事指挥员,曾为保卫苏维埃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率领的红军骑兵部队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曾让敌人闻风丧胆。战争爆发以后,他作为国防委员会的成员,被斯大林派到西南边来,任西南方面总指挥,协调西南战线各方面军的军事行动。
  当他听到军区司令员基尔波诺斯建议“把部队撤过第聂伯河”,没等对方说完就叫起来:“什么?难道您打算放弃基辅吗?把这块地方交给德国鬼子吗?”他伸出手指,往地图上点了一下。“不行,无论如何不行!我们已经撤退够多了,再撤下去,乌克兰人民不答应。”随着话音,他那两道又长又翘的花白胡子,连连跳动。
  “元帅同志,目前局势正处于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克莱斯特和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封闭包围圈的速度相当快。我们部队的伤亡已经相当严重,四个集团军中,有的师、团,人员只有1/2—1/3,有的干脆只留下一个番号。如果我们稍有延误,后果不堪设想..”。基尔波诺斯话语有些激动,但说得非常中肯。
本书来自www.sjwx.info免 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a bada.cn
  布琼尼终于被说服了,只好同意军区领导的意见,给斯大林拍了请求部队撤退的电报。
  “啪”,斯大林看完电文很长的电报,使劲往桌子上一拍,手指碰得生痛。“后撤,后撤,都是一个腔调!布琼尼就是缺乏全局观点。他就不知道现在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吗?希特勒在4—6 周内结束战争的神话已经被我们的顽强斗志和英勇精神所打破,他也快成强弩之末了。为什么就不能再坚持一下呢?!再说,美英等国正在盯着我们,看我们能不能履行我们的诺言,把战线稳在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基辅以西,我们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获得我们最需要的武器和物资的援助。如果现在把基辅丢了,谁还会相信我们,谁还乐于帮助一个注定要完蛋的失败者呢?布琼尼就是不懂得这一点!困难、处境、危险,谁都会说,现在哪条战线不都是如此?正因为这样,才不能允许在一条战线上,在一个点上,出现无止境的后退,否则,整个战线就会很快瓦解,那才叫后果不堪设想..不,不能允许后退,西南方面军必须坚守阵地,这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也是个政治问题。”斯大林就像包括布琼尼元帅在内的西南方面军所有领导在眼前一样,狠狠地说了一通。当他反映过来,他们还远在距离莫斯科700 公里的前线时,立即伸手按了电铃,吩咐推门而进的波斯克列贝舍夫:“一小时后,我要与西南方面军司令部通话,让基尔波诺斯等着。”
  斯大林准时给西南方面军发了不准后撤的命令。
  当方面军领导接到斯大林“应停止寻找退却的地区,而应寻找抵抗的途径”的电报时,全体一阵愕然,但命令总归是命令,必须坚决服从,这是军人的天职,作为高级指挥员更明白这一点,于是向各部队下达了坚守阵地的命令。
  为了制止德军企图合围的势头,基尔波诺斯命令科斯坚科的弟26 集团军在基辅和切尔卡塞之间渡过第聂伯河向德第1 装甲集群的北翼发起强有力的进攻。但这次进攻被德军第4 军的几个步兵师所阻,未能制止克莱斯特的装甲部队向五一城挺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