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第23章


第三条道路没有的。”
  朱可夫默默地点点头,没有别的要求,只请求允许他带几位得力的军官一同前往。
  斯大林同意了朱可夫这个小小的要求,走到写字台前,拿起一张纸条,递给朱可夫,“今晚就起飞,把这个纸条给伏罗希洛夫。祝你成功。”边说边紧紧地握了握朱可夫的手。
  朱可夫就这样临危受命,担当起保卫革命摇篮——列宁格勒城的任务。
  朱可夫来到列宁格勒的斯莫尔尼宫,从伏罗希洛夫手中接过指挥权。伏罗希洛夫一行立即飞回莫斯科,而朱可夫在通信兵主任的陪同下,到设在地下室里通话所向斯大林报告完毕,就埋头研究起双方的态势来。
  朱可夫独自研究了一会儿列宁格勒面临的局势后,把军事委员会成员叫来。没有一句开场白,就让西北方面军司令部参谋长戈罗杰茨基上校,报告最新情况。在听报告时,朱可夫眼睛盯着地图听得全神贯注。戈罗杰茨基显然很紧张,不时地用手指擦擦额头上的汗,讲得很吃力。也难怪,他接任参谋长一职刚刚几天,许多情况他也是刚刚了解到,还来不及做出应有的分析。他报告说,在列宁格勒南方,新组成不久的第42 集团军和第55 集团军经过几天苦战之后,顶不住敌人的进攻,又后撤到普耳科沃高地一线,这里离列宁格勒只有几公里远。在北面,芬兰军队突入并切断了卡累利阿地峡,已构成对列宁格勒的威胁了;西面,整个波罗的海沿岸都已被敌人占领,只有东面通过拉多加湖还与苏联其他地区保持联系。但是,由于敌人拥有制空权,所以仅剩下的这条通道能维持多久,还是个问题..”
  朱可夫身子坐得很直,听到这里,伸直胳膊点着地图说:
  “我们应当充实第42 集团军的兵力,他们防守的普耳科沃和乌里茨克方向,是全线的防御重点。我命令,马上从第23 集团军中抽出一部分兵力调归第42 集团军指挥,立刻执行!”
  参谋长记下朱可夫的命令,又有点犹豫,小心地说:“可是,司令员同志,第23 集团军防守的卡累利阿地峡压力也很大,这样一来,就会削弱那个地段的防守力量,这..
  “别讲废话!”朱可夫打断他说:“一个普通的作战参谋都明白,每一次调动部队,都是削弱一个地段,加强另一个地段!今天普耳科沃、乌里茨克是最危险的地段,不加强这里加强哪儿?如果以后几天,卡累利阿地峡成了重点,再调部队去加强它!这里前一段吃亏,就是设防没有明确的重点..”
  朱可夫指的是他从列宁格勒州的大地图上看到的卢加防线失守前敌我双方兵力部署态势图:上方布满了红、蓝小旗。红的小旗代表苏联的武装力量,少而分散,特别是在卢加防线地区,只是稀稀地排成一线,看不出有防御纵深,防御的后备力量也明显不足。代表德军的蓝色的小旗,组成了两个大大的箭头,一个指向纳尔瓦,一个逼迫卢加。从部署图中看出伏罗希洛夫没有判明敌人进攻的重点,担心前方防线出现缺口,所以全线处处布置力量,结果力量分散了。敌人通过集中力量突破一点——普斯科夫,然后扩大战果,攻破了防线。现在部队已紧缩到列宁格勒城周围狭小的范围,但设防仍需有重点,根据判断,敌人正把他们的兵力集结在普耳科沃高地和乌里茨克,他们打算从那儿冲进列宁格勒,这个意图已十分明显,必须尽快增强那里的防御兵力,朱可夫在独自研究敌我双方势态时就下定了决心。
  “还等什么!快去执行吧!”朱可夫看到戈罗杰茨基参谋长仍迟疑地站在那里,用眼睛扫视着周围的几位军事委员,意思好像是寻求支持者,于是便大声地命令道。当参谋长刚要转身出去时,朱可夫又接着说:“下达命令后,你把工作向霍津中将交待一下,我将任命霍津中将接替参谋长一职。”霍津中将就是朱可夫当面向斯大林点名要的两个人之一,另外一位是费久宁斯少将。“还有”,朱可夫继续说:“费久宁斯少将任方面军副司令员。现在,费久宁斯将军已到普耳科沃高地了解情况。如果有必要,他将接替伊凡诺夫将军第42 集团军的指挥权。有不同意见吗?说着,环视了一下军事委员成员,众人有的点头,有的沉默不语。朱可夫双手一撑桌子,站起身来:“就这样了!”迈开又重又大的步子走了出去。
  朱可夫到位几天之中,夜以继日地工作,他的那种刚毅果断、沉着冷静的作风不知不觉地感染了周围的许多人。在他严厉、有时近似于粗暴的督促下,短短几天中,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列宁格勒近郊,迅速形成了一道新的防线。这道防线北起芬兰湾斯特列尔纳附近,经西南的乌里茨克,正南的普耳科沃,东南的科尔皮诺,然后沿涅瓦河到拉多加湖西岸的什利谢尔堡:整个9 月份;双方就是在这条防线上,拉锯般地展开酷烈的浴血争夺。果然不出朱可夫所料,敌人把主攻方向放在乌里茨克和普耳科沃一带,而这里也正是由刚接替伊凡诺夫的费欠宁斯所指挥的第42 集团军防守地段。乌里茨克几次失落、又几次夺回来,德军就是无法摧垮这条防线。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逝,德北方集群总司令李勃元帅心急如焚,在设在普斯科夫的司令部里如坐针毡。近几天他心情尤其不好。乌里茨克再次得而复失,在普斯科沃和科尔皮诺的进攻也被苏军顶了回来。俄国人以近乎于疯狂的劲头拼死抵抗,这与在波兰或者法国的情形比较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可希特勒一天几次派人打听进展情况,语气也越来越不客气。那个可恶的陆军参谋长哈尔德也跟着起哄,明着不说什么,却给他寄来一份外电报道,借一个该死的英国记者之口奚落他,说什么“冯·李勃元帅接到迅速占领列宁格勒,不惜任何代价的命令。毫无疑问,他正在执行这命令的下面一半:付出可怕的代价,但俄国人仍旧坚决地表明这位元帅无力执行命令的上面一半..”,简直是恶毒至极!他堂堂的帝国元帅,指挥千军万马的,弹指一挥就决定千万人生死存亡的元帅,现在要受到一个耍笔杆子的嘲讽,这全是由于俄国人,由于那个其貌不扬的朱可夫!一想到俄国人和朱可夫,李勃脸上的肌肉就恨得禁不住抖动。恨也是徒然,他无法改变列宁格勒城坚不可摧的事实!直到希特勒命令他抽调两个坦克军去参加攻打莫斯科时,也未能向列宁格勒前进一步,后来希特勒也无可奈何地放弃攻占列宁格勒的企图,命令他的部队包围这个城市,用炮击和连续不断的空军轰炸,把它夷为平地..当然,列宁格勒军民没有被希特勒的封锁、轰炸所吓倒,英勇地坚持了长达900 天的保卫列宁格勒的战斗,直到最后胜利。
  第七章莫斯科!世界屏住气息一、“台风”行动
  朱可夫指挥西北方面军打退了德军迂回普耳科沃高地的进攻后,正全神贯注地分析着李勃下一步还会玩什么新的花招。忽然,方面军侦察处处长叶夫斯季格涅耶夫走进来,他看到朱可夫眼睛并没有离开地图,也没有要与他招呼的意思,犹豫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又怕打断了司令员的思考,站了一会儿,轻轻地走到朱可夫身旁说:
  “司令员同志,有个情报我认为很重要,必须现在报告。”
  朱可夫仍然盯着地图,从嘴里迸出一个字:“讲。”
  “据我们的侦察小组报告,德军两支坦克部队,昨天夜里隐蔽撤出阵地,沿姆加至莫斯科铁路线,向莫斯科方向开去。”当侦察处长开始说的时候,朱可夫俯身在地图上似乎没在听,但讲到“隐蔽撤出阵地”,朱可夫身子虽没动,可眼睛一翻,目光已跃出地图,看着桌沿,显然他对这个消息感到兴趣。最后一句话刚说完,朱可夫“呼”地一转头,同时挺直了身体,目光咄咄逼人,语气更加严厉:
  “什么?这不可能!李勃正准备对我们发起新的进攻,怎么会调走部队?!你们是不是听信了间谍分子的谣言?要不就是你手下的人中有帮着德国人干活的!这可能是李勃的新花招,想麻痹我们,你知道吗?!”
  叶夫斯季格涅耶夫深知朱可夫的脾气,但也忍不住要申辩几句,刚说了一句,被朱可夫手一挥喝住了:“行了,现在不是申辩的时候,赶快再去侦察,核实了再来告诉我,否则,我送你上军事法庭!”叶夫斯季格涅耶夫迟疑了一下,转身稍慢。朱可夫一拳砸在桌子上:“快去!磨蹭什么!”
  叶夫斯季格涅耶夫再次来向朱可夫报告情况属实的时候,朱可夫已经不看地图了,坐在办公桌后,把双脚交叉着一搭,放在桌面上,将军帽遮住眼睛,好像睡着了。门一响,没等侦察处长开口,朱可夫先问道:“核对了?属实?”
  “属实。”这回叶夫斯季格涅耶夫毫不犹豫,而是十分肯定的回答。
  “那就是说,李勃这个老家伙”,说着,朱可夫推开帽子,一跃而起,“已经没有力量再发动进攻了!可是,他们去了莫斯科,这可不是好兆头。”说着,“嗵嗵嗵”几个大步走到门口,侦察处长知道他要去向莫斯科报告。
  朱可夫的分析没有错,希特勒命令他的军队执行“巴巴罗萨”计划的最后一步——进攻莫斯科!
  9 月30 日开始,陆军元帅冯·包克的中央集群,按照希特勒的指令,以“台风”为代号,集中了74 个师、148 万人、1700 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90架飞机、14000 多门大炮和迫击炮,从南翼向莫斯科发起进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