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铁、钢、煤和其他产品的出口,在这段时间也衰落了。在英国历史上,这是一个转折点。为了让金融在英帝国的所有事务中起支配地位,30年前开始实施的“自由贸易”政策,与废除《玉米法》共同作用,使英国的工业技术陷入衰退的境地。很显然,到19世纪90年代,英国作为世界工业国领导者的时代结束了。
19世纪英帝国的自由贸易信条和她的马尔萨斯理论注定要失败。这一理论的基础是,要想生存就要蚕食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玉米法》废除后,仅过了25年,英帝国就陷入了历史上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1873年以后,英国努力传播着“英国病”病毒,亚当·斯密的绝对自由贸易“全球经济模型”显然是不成功的,而德国领导欧洲大陆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国民经济保护措施,这使她们实现了两百年来最快的工业增长。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维持帝国的统治与权力,英国的精英分子就此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争论。在1882年,石油地缘政治被引入这一争论中。现在争论的是如何维持英国的海上霸权。
第二章 分道扬镳 德国与“一战”的地缘政治
〖德国制造业和航运业的强力崛起,大有问鼎世界,取英国而代之的势头。但脆弱的金融体系,又使得她通往世界霸主的道路坎坷而艰难。〗
【德国的经济奇迹】
1873年后,英帝国的经济萧条与欧洲大陆工业经济的蒸蒸日上形成了强烈反差,其中与德意志帝国的对比更为明显,这便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石油已经成为矛盾和冲突的焦点,对此,只有伦敦、纽约银行和金融圈子里的少数精英分子有所的认识,其他人直到数年后才认识到这一点。
在1890年之前,针对德国工业的高速发展,英国银行业和政界的精英人物发出了两个警告。第一个警告是德国出现了独立的、现代化的商船队和海军舰队,这无疑对英国形成了致命威胁。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英国海军一直称霸海上,无人能敌。第二个警告针对的是德国野心勃勃的铁路建设计划,当时德国计划修建一条连接柏林与巴格达(当时属于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的铁路。
关于英德两国的海军对抗和建设从柏林到波斯湾的铁路,对英德双方来说,即使没有公开表露,也可以肯定,都是为了石油。英国当局认为,英德两国在世纪之交开战的真正原因也在于此。我们将会看到个中缘由。
到19世纪90年代,德国的工业与农业快速发展,由此引发的技术进步,无论速度还是质量均超越了英国。与此同时,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国内的发展。因此,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里,英国把德国工业的崛起看成是对其全球霸权的最大威胁。几十年来,德国一步一步地采纳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经济改革措施,建设全国现代铁路运输系统,给正在发展的国内工业相应的关税保护,再加上1871年后德意志帝国稳定而统一的政治环境,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其经济成就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
在19世纪50年代前,效仿英国的成功模式成了德国经济的主要策略。此外,在德国大学,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自由贸易论,也被推崇为神圣的真理。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陷入萧条,同时影响到德国和奥地利。德国逐渐意识到继续遵循英国经济模式的严重弊端。为了本国工业和农业发展,德国开始逐渐放弃英国的自由贸易模式,调整本国的经济策略。这使得德国的经济有了明显的改善。
放弃英国模式以后,1850~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五倍,人均国民收入也在同一时期增加了250%。真实工薪在1817~1913年间翻了一番,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稳步提高。
但是,德国工业革命的实质是爆炸式的技术进步。为了为自己的工业发展培养科学和工程人才,德国效仿法国的多学科技术学校的模式建立了全国性技术学校和学院体系,德国在国内商会和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建立起培养商业人材的职业培训系统。此外,德国大学教育把重点放在了自然科学上,于是工程学和自然科学开始兴旺发达。同时,德国还建立了全国性的职业培训系统,培养有技能的贸易人才。其结果是,18世纪70年代后,德国的技术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在19世纪70年代,与英国大型工业公司相比,德国的新兴企业显得格外渺小。但是,在随后的三四十年里,这一格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1914年前的几十年,对世界工业与运输业燃料来源来说,煤炭是主宰。1890年,德国产煤8800万吨,英国产煤18200万吨,是德国产煤量的两倍多。然而到1910年,德国的产煤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到21900万吨,而英国26400万吨的产煤量仅仅领先德国一点点。
在德国的经济增长中,钢铁工业处于领头羊的地位,紧随其后的是电力和化工。利用洛林的高磷矿石,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创新了炼钢工艺,1880~1900年这20年间,通过使用新的工艺,德国的钢产量增加了1000%,远远超过了英国。到1890年,英国的铁产量仍然领先于德国,英国生产了790万吨生铁,而德国仅仅生产了460万吨;而到1910年,德国的生铁产量达到了1460万吨,比英国的1000万吨产量多出了50%。与此同时,德国的炼钢成本也比19世纪60年代降低了90%。到1913年,德国的生铁产量几乎是英国生铁产量的两倍了。
工业产品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增加了运输需求,铁路基础设施成为德国第一次经济奇迹的主要推动力。德国铁路系统的第一次扩张始于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在李斯特关税同盟及国家铁路计划的影响下,1870~1913年间,国家支持的铁道系统的铁轨长度以公里数计算整整延长了两倍。
在奥斯卡·冯·米勒等人的技术发明推动下,集中发电和远程输变电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德国电力工业从1895年仅拥有26000名员工的幼小产业发展到1913年占整个国际电力贸易量一半的主导产业。在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等天才研究人员的推动下,德国化工业也从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发展为苯胺燃料、医药品和化肥产品的世界巨头。
冯·李比希等人还引进了农业化工的概念,使得这一时期德国农业的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19世纪早期,德国还处于饥荒和农产品产量不足的状态,不得不从俄罗斯和阿根廷进口廉价的粮食。然而到19世纪90年代,德国开始征收保护性关税,控制廉价粮食进口。
1882年,德国的收割机仅有二万台,1907年,增加到了30万台,农业机械化步伐大幅迈进。尽管德国的土壤质量低劣,含沙量大,但是,化肥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产量。德国于1887年开始大规模使用化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粮食产量较以前增长了80%。作为比较,我们考察战争爆发那一年,俄罗斯比德国多用300万英亩的耕地,却少收获了1900万吨粮食。到1913年,尽管人均猪肉消费比1870年增长了两倍,德国本国生产的猪肉自给率却达到了95%。相比之下,英国猪肉需求的45%依赖进口。19世纪初,德国还是一个移民输出国,得益于工农业的大力发展,到世纪末时,德国已经变成了一个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1870~1914年间,德国人口从4000万增长到了6700万,几乎增长了75%。在发展工业方面,德国创造了新的“德国模式”,即大银行与大工业企业相互参股,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大型工业通过与德国的银行(如德意志银行)的共生共荣关系得到了加速发展。
1870年后的一段时期,德国的“银企共生”大量出现。后来所说的从战争的毁灭性破坏中或是从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萧条中恢复过来的工业,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恢复了19世纪80年代到1914年期间打下的工业基础。
【柏林银行业大恐慌】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德国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政策却不得不承受银行业危机的后果。1890年,伦敦久负盛名的商业银行——巴林兄弟银行,由于在阿根廷的债券投机和投资亏空巨大,几近破产,国际金融的金字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倾倒,德国银行业也涉入阿根廷的金融投机,柏林银行恐慌随之发生。
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投资者深陷国际铁路建设的投机狂潮之中。巴林兄弟银行的崩溃,其投资于阿根廷的价值7500万美元的各种债券的蚀本,粉碎了德国投资者对金融投机奇迹的幻想。
阿根廷小麦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欧洲。阿根廷的金融危机之后,对欧洲出口小麦的柏林大谷物交易商里特-布鲁门塞尔产生了利用阿根廷金融危机,占领整个德国小麦市场的愚蠢想法。然而,他们的计划失败了,这加剧了德国的金融恐慌。赫希菲尔德-沃尔夫私有银行破产了,导致德国内利奇-伟斯费里彻银行的巨额损失,进而触发了对所有德国银行的挤兑和柏林股票市场的崩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91年秋。
小说推荐
- 中国石油人
- 大学生魏莹,怀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梦想,来到了荒漠,戈壁,陕北黄土大山,她在平凡的岗位上,追逐着自己的石油梦,青春梦 作者:常山赵龙所写的《中国石油人》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常山赵龙连载中
- 最新章:第476章 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我为祖国献石油
- 交易千年后,开局百万桶石油
- 千年后,人类的脚步已踏遍宇宙,能源、技术这些早已都不是问题 千年后的人们反而对于历史上的邮票、古董、出现过的货币、字画等有着浓厚的兴趣 江凡意外获得一个交易空间,可以和千年后的人类进行交易 他用一套货币,交易来了百万桶石油 接着,可控核聚变、高端芯片、光刻机、量子通信,通通都有 鸾鸟空天母舰和歼星舰
- 都市言情吃了个葡萄连载中
- 最新章:后续情节
- 我的废弃石油小镇成了新一线
- 拥有一座西部废弃的石油小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徐行起初只是单纯的想为自驾西北游的驴友、露营爱好者提供一些便利,然而从此一发不可收.小摊升级成了具有特色风格的便利店、土锅灶代煮方便面点变成了能提供热腾腾的正宗牛肉面饭馆、窝棚更是变成了能仰看深邃星空国内独一无二的大酒店、补胎点升级则成了加油站和维修站.
- 都市言情八月黄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五家,人社分所
- 从石器时代开始的宇宙战争
- 历史由人书写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原本已成既定事实的历史被一群人的穿越而变得面目全非 穿越者们肆意修改着无数个废墟世界,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理想,不同的阶级在一个又一个世界中碰撞和妥协 从石器时代的陶水河畔,到超越时代的银河天渊,当人作为世界的变量整体升华,一成不变的世界便可跃迁至无限可能的沃土 本书比
- 恐怖灵异高修厂厂长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8章 南方战事
- 婆媳的斗争 宝贝战争
- 柳志文和叶如馨是一对恩爱夫妻。三十出头。柳志文是一名优秀法官,叶如馨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律师。多年打拼,小家庭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幸福生活,惟一缺个孩子。张金芳是柳志文的母亲,思想传统守旧。当初,张金芳反对儿子娶女律师为妻。婚后,做律师的儿媳工作繁忙,一年到头为案子奔命,婆婆一直心怀成见。条件优越的柳家,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穿越之炼石者/石者传奇
- 《穿越之炼石者/石者传奇》作者:尘北北【完结】莫怀双睁眼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石头世界。为了避免被炮灰的命运,他努力上厅堂,下战场;打擂台,斗反派!就在他以为自己终于完成了从炮灰到主角的华丽转身时,尼玛事情它神转了!莫怀双:你他妈别过来,老子也是有丁丁的!延邵柏邪邪一笑:怎么“吃”过就想赖账,可能吗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朝鲜战争美英战俘纪事
- 安东尼middot;法勒-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url=http/www.txt99.com]人生/url]经历 1950年冬,法勒mdash;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mdash;mdash;mdash;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8章
- 观战笔记--未来战争
- 观战笔记作者:朱增泉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看懂新一代战争 未来战争的操作形态发生在室内的将会更多 一巴格达已陷落多日,伊拉克战争行将结束。人们从电视里热热闹闹收看了将近一个月的战况直播,静下心来一想,发现一个问题:伊拉克战争竟是一场“看不懂的战争,巴格达战役(姑且称之为“战役)也是一次“看不懂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 机动战士之守护者战争
- 人类在残酷的环境下不断进化,于是有了新人类的出现。科技在发展中不断进步,于是出现了人类移民外太空的设想 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之后,人类第一个宇宙殖民卫星终于成功诞生,而新的战争也因此而打响 冼星辰在战乱中救了一名少女而无故被卷入了一场夺机事件当中,从此他平静的生活一去不返,与理想背道而驰 一次次驾驭着
- 恐怖灵异缘味茶点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章 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