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战争

第30章


英镑危机结束了,但是美元危机才刚刚开始。
一旦英镑贬值,投机的压力马上转向了美元。国际上的美元持有者到纽约联邦储备系统的黄金折价窗口要求合法地兑换黄金。结果,黄金的市场价格直线上升,尽管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向市场抛售黄金储备,以阻止价格上涨,但难以挽救局势。华盛顿在以美元为基础的纽约银行的操纵下,坚决拒绝调整每盎司35美元的黄金官方价格。但是,法国——黄金最大的拥有者之一,从十国集团黄金储备池中的撤出,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到年底,华盛顿官方黄金储量又下降了10亿美元,降到了只有120亿美元。
【戴高乐倒台】
1968年,危机势头不减。当年的3月8~15日之间,伦敦的黄金储备池不得不提供将近1000吨黄金,以维持黄金价格。英格兰银行称重室地板上堆满了黄金,不堪重负,几乎要被压垮了。甚至动用了美国空军飞机从位于诺克斯堡的美国储备系统紧急运进黄金。3月15日,美国要求伦敦黄金市场闭市两周。
到1968年4月,在华盛顿的要求下,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十国集团特别会议。美国官员计划公开另一个方案,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造一种新的“纸黄金”替代品,就是所谓的特别提款权(SDRs),进一步推迟清算日的到来。
斯德哥尔摩会议本来是打算为接下来一个月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上正式采用华盛顿特别提款权计划创造条件的,但是由于法国的反对,协议没有得到一致同意。法国部长米歇尔·德布雷再三强调法国政府的一贯政策,要求回到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初的规则上去。戴高乐的顾问鲁伊夫曾经反复建议,美元对黄金进行“休克”式贬值,贬值100%。这简单明了,不仅可以使美国的官方黄金储备以美元计算加倍,并且足以使美国兑得大约100亿美元的国外美元,同时维持与以前一样的黄金储备价值。从人性角度看,这理性得多,又没有痛苦。但不幸的是,建议没有被采纳。
在法国拒绝支持华盛顿的特别提款权救援方案的几天之内,法国自己就成了战后政治最不稳定的国家。以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左翼学生为首,学生在全国发动暴乱和罢工,整个法国很快陷入混乱。与政治上动荡的局面相呼应(有趣的是,法国共产党试图平息这场动乱),美国和英国的投资家开始恐慌性地挤兑法郎,因为法郎一直受到英美金融媒体的大肆追捧。
1968年5月的学生暴乱,是法国以一国之力违抗伦敦和纽约金融利益集团的命令,并持续与之对抗的结果。法国的新法律允许货币随意兑换,利用这一点,金融机构开始用法郎兑换黄金,到1968年底,法国黄金储备几乎流失了30%,法郎出现了全面危机。
令人悲哀的是,英美的反击成功了。一年内,戴高乐被迫下台,法国的话语权被严重削弱。1969年2月,戴高乐在任上的最后几次会谈中,他会见了英国驻法国的大使克里斯托弗·索姆斯。戴高乐又一次告诉索姆斯,回顾法国战后的政策,欧洲必须独立。但是,她独立的立场已经受到许多欧洲国家“亲美”情绪深深的危害,特别是英国。
这时敢公开违抗伦敦和纽约强大金融利益集团意愿的另一个国家,是西方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南非共和国。1968年初,南非拒绝按35美元/盎司的官方价格出售新开采出来的黄金来换取英镑或美元。为了建立以黄金为基础的新货币秩序,改革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法国和南非曾经举行过会谈。但这激起了美国领导下的各国中央银行对南非的联合抵制。这一抵制行动,几乎正好在20年后,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再次被同样的利益团体重新采取过。
尽管法国的“威胁”明显降低了,但是,华盛顿和伦敦的成功同时也证明,这是一场代价极大的胜利。
第九章 逆流而动 人为制造石油危机
〖为避免金融上的毁灭性打击,美国不惜人为地制造石油禁运,操纵大规模反核运动,制造经济增长极限的恐怖气氛,为的是控制世界石油流通,获得石油溢价的巨额利益。〗
【推倒多米诺骨牌】
理查德·尼克松总统任职第一年的年末,也就是1969年年末,美国经济又一次开始出现衰退。到1970年,为扭转低迷的经济形势,美国大幅度降低利率。结果,投机“热钱”再一次创下美元历史的新纪录;为寻求更高的短期收益,投机者纷纷把资金转往欧洲和其他地方。
美国坚持美元不贬值的政策,对规模巨大、不受监管的欧洲美元市场也不愿采取严厉的控制措施,到1970年时已经持续了近十年,这一政策的后果之一是,短期货币投机日益加剧了不稳定性。正如全世界大多数银行家所熟知的,在短时期内,就连克努特王也无力回天〔克努特,1017~1035年英格兰国王,他曾坐在大海旁令潮水后退,但还是被海浪溅湿了衣服。他对那些阿谀奉承的朝臣说,你们虽然奉我为国王,但是我却连潮水也阻挡不了。——译者〕。
1970年尼克松施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后果之一,前些年资本流入的趋势出现逆转,导致净资本外流达到65亿美元。但是,美国经济不景气状况依然没有改变。由于利率进入1971年后仍连续下降,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资本外流规模空前巨大,总额达到了200亿美元。此外,1971年5月,美国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月度贸易逆差,并触发了世界范围内对美元的恐慌性抛售。局势到了濒临绝望的程度。
到1971年,美国的官方黄金储备不及官方负债的四分之一:理论上讲,如果国外所有的美元持有者都把美元兑换成黄金,除非采取激烈手段,华盛顿将没有能力满足这样的要求。
华尔街劝说尼克松总统不要对抗美元兑换黄金的全球性风潮,因为这样做是徒劳的。不幸的是,华尔街也不想看到美元兑黄金的贬值,保持美元坚挺是他们近十年来一直热衷追求的目标。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采纳了内部智囊团的建议,这个智囊团包括总统首席预算顾问乔治·舒尔茨和当时的财政部政策小组成员保罗·沃克尔和杰克·贝内特,后者后来担任埃克森公司的董事。一件影响全世界的事件就发生在那个平静而充满阳光的8月里,美国总统正式宣布中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世界完全变成没有黄金储备支持的美元本位,此举单方面撕毁了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协定。国外的美元持有者从此不能用其持有的美元兑换美国的黄金储备。
同年12月,美国在华盛顿与主要欧洲国家、日本等国进行对话。对话中,尼克松总统再次强调了其单方面的行动,对话得到了一点少得可怜的妥协,即所谓的史密森协定。尼克松的夸大其词甚至超过了他的前任林登·约翰逊,在史密森协定谈判后,他宣布谈判是“世界历史上最具意义的货币协定的总结”。美国正式使美元兑换黄金的价格降低了8%,使得长久以来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比率提高到38美元兑换一盎司——刚刚达到她的盟国所要求贬值的程度。此协议同时也正式允许一系列的美元价格在2.25%的范围内波动,而不像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规定的1%的波动范围。
随着向全世界的美元持有者宣布他们手中的美元将不能够兑换黄金,尼克松“推倒”了世界经济的“多米诺骨牌”,触发了一系列事件,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仅在几星期之内,人们对史密森协议的信心开始崩溃。1968年,由于黄金问题和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则的执着,戴高乐对华盛顿的政策不予配合,进行了坚决的对抗,这虽然没有对重新安排国际货币系统形成足够的压力,但是却对华盛顿为掩盖美元出现的问题而制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计划造成了足够的破坏。中止美元兑换黄金和随之带来70年代初的国际“浮动汇率”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只是争取了一些时间而已。
对美国来说,本来有一个非常好而且可行的方案,即把美元币值确定在一个更加现实的水平上。这一方案源自于法国,由戴高乐的前经济顾问雅克·鲁伊夫提出。他始终认为,美元应该定位于70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价位上,而不是美国政府坚持而又没有守住的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价位。鲁伊夫称,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全世界的投机行为,还可以使不稳定的欧洲美元恢复平衡,而且不会使美国国内经济出现严重混乱。如果施行恰当,还可以给美国工业增长带来巨大动力,因为这样,以非美元计算,出口成本更低。美国的产业利益就会再一次成为国内金融政策圈的主流。但是,这个理由并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华尔街的理论是:哪怕是牺牲经济发展或美国繁荣,他们在金融领域的权力也不容许他人染指。
黄金本身并没有多少内在的价值,只有一些工业用途。但从历史上看,由于其稀缺性,它扮演着价值标准的角色,根据这一标准,不同国家限制了黄金的交易条件并且以黄金为基础发行货币。当尼克松决定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后,他打开的是蓄洪闸,世界范围内史无前例的拉斯维加斯式投机狂欢开始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